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黑非洲古代列国志】乌阿苏鲁国(下)

【黑非洲古代列国志】乌阿苏鲁国(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479 更新时间:2024/2/4 10:25:54

苏鲁国(下)

4.抗法斗争

正当萨摩里的国家日益强盛的时候,西非地区的局势发生了急遽的变化。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法国帝国主义加紧了西非腹地的侵略扩活动。由于布雷等地金矿的发现,几内亚地区成了法国扩张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了强占黄金产地,1882年2月16日,在波尔尼·杰波尔德指挥下的一支法国侵略军从巴马科方向入侵乌阿苏鲁国,偷袭萨摩里的部队。萨摩里的弟弟法布·杜尔率军迎战。双方在尼日尔河左岸的肯尼耶拉交战。萨摩里领导的抗法武装斗争正式开始。

[var1]

1883年4月2日,萨摩里率领军队埋伏在巴马科以南几公里的欧雅科地方,当装备精良的300名法国侵略军进入埋伏圈时,10倍于敌的萨摩里军突然发起进攻。敌人被杀得血肉横飞,仅有32人死里逃生。欧雅科战役威震法国,萨摩里的名字在法国西欧广泛传颂着。

1886年初,法军在尼阿加索拉战役中又被打败。法国当局被迫求和。这时,萨摩里也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以便补充兵员和武器。1886年3月,双方签订肯尼耶巴科罗条约。根据这项条约,萨摩里仍旧占有黄金产地布雷和康加巴地区。为了表示履行条约的诚意,萨摩里同意将他的儿子卡拉莫柯送到法国去充作人质。但是,法国议会以法国作出的让步太大为由,拒绝批准这一条约。翌年3月25日,双方重开谈判,签订了比桑杜古条约。萨摩里求和心切,作出了很大的让步:尼日尔河左岸广大地区让给了法国,自己仅保留右岸地区。比桑杜古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萨摩里领导的抗法武装斗争第一次高潮结束了。

比桑杜古条约签署后,萨摩里为了进一步扩大疆土,开始东征进攻锡卡索国蒂耶巴。从1887至1888年,萨摩里的军队用了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围攻锡卡索。由于城墙坚固,防守严密,又没有大炮,多次进攻都失败了。对锡卡索的围攻,使萨摩里损失了7,000名士兵和几名优秀的指挥官,并失去了一位可以争取的同盟者(蒂耶巴后来站到了法国侵略者一边)。这是萨摩里在战略上犯下的重大错误。

法国利用休战及萨摩里攻打锡卡索损兵折将的机会,加紧蚕食乌阿苏鲁国。1888年,法军司令加利尼下令在与乌阿苏鲁国接壤的锡古里修建城堡。为了考察连结锡古里经富塔贾隆至几内亚海岸的通道,法国派去奥德乌考察队,在未征得萨摩里同意的情况下,潜入乌阿苏鲁国。加利尼还强征民工修筑铁路。1889年2月13日,在法国的压力下,萨摩里又被迫签订尼阿科条约,对法国作出新的让步:乌阿苏鲁国将尼日尔河的支流廷基索河地区的领土让法国当局。

1891年,法国侵略军头目西基里违背诺言,处死了一位本已答应交还给萨摩里的军官,并没收了他的财产。萨摩里怒斥侵略者的背信弃义行为,毅然宣布恢复同法国的战争。萨摩里的抗法武装斗争进入第二次高潮。

战争一开始,由阿尔希纳指挥的一支法军直逼康康,很快又攻占了比桑杜古。萨摩里在撤退时实行坚壁清野,不给敌人留下一个人、一粒粮,首都成了一座空城。在游击队的袭击下,侵略军损失惨重,不得不在当天撤出比桑杜古。但是,比桑杜古已经遭到严重破坏,此后,萨摩里便把都城迁到象牙海岸东北部的达巴卡拉。

[var1]

为了更有效地打击侵略者,萨摩里继续对军队进行重大改革。他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把军队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也是最主要的部分即正规军,配备最新式的武器,它的任务是直接同法国军队作战;第二部分即后备军,专门用来掩护老百姓安全撤退,实行坚壁清野,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第三部分即东征军,负责向东部地区开拓新的疆土,建立根据地,作为撤退时的基地。这种战略措施不仅在西非,而且在整个非洲也是罕见的,它充分显示了萨摩里卓越的军事才能。

1892年1月,法军妄图抢占乌阿苏鲁国的粮仓——尼日尔河流域,与萨摩里的军队在尼日尔河的支流米洛河相遇。萨摩里利用有利的地形,把队伍埋伏在丛林及沼泽地区,等到敌人靠近时,进行白刃战。这一仗,歼灭了法军200人。米洛河变成了“血河”。

萨摩里知道,面对强大的敌人,非洲人民必须紧密团结。他曾多次建议同包括蒂耶巴在内的部落首领们组成联盟,抗击法国侵略者。萨摩里还派出使者同强大的图库勒国统治者阿赫马杜(哈吉·奥马尔的儿子)及阿散蒂王谈判,以便建立联合阵线,打击共同的敌人。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殖民者的破坏,萨摩里的种种努力都没有结果,这就大大削弱了他的力量,使局势转而日益有利于法国。

战争初期,萨摩里利用法、英殖民者的矛盾,成功地通过弗里敦港运进武器。在第二次抗法斗争处于高潮时期,萨摩里仍然想借助英国的力量掣肘法国的扩张活动。他派了一位使节去伦敦进行商谈。萨摩里那里知道,英法两国早已达成秘密协议,英国承认乌阿苏鲁国是法国的“势力范围”。萨摩里的幻梦破灭了。

1892—1893年,法军占领了法拉纳,乌阿苏鲁国与弗里敦港之间的交通被切断。萨摩里不得不转而同利比里亚的蒙罗维亚及黄金海岸(今加纳)建立新的联系,以保证武器的输送。 1894年前后,阿赫马杜的抗法斗争失败,贝汉津领导下的贝宁人民的抗法斗争也遭镇压,法国当局立即调集重兵全力以赴进攻萨摩里。萨摩里英勇奋战,重创敌军。1894年底,蒙泰伊上尉奉命率领1,200名法国远征军,从贝宁开赴象牙海岸的孔城地区,准备参加对萨摩里的“围剿”。这支远征军沿途遭到多哥、加纳特别是萨摩里领导下的象牙海岸人民的袭击,大部分被歼,到达孔城地区时,仅剩下120人。蒙泰伊也受了重伤,险些丧命。

法国当局在进行军事征伐的同时,曾多次建议同萨摩里举行和谈,表示只要他放下武器便可以回到西部地区来。1895年,蒙泰伊派使节带来一份和约草案面呈萨摩里。萨摩里阅后对使者说:“您的长官要我回到已遭破坏的西部地区,但有一条:必须解散军队和放下武器……在那里等待我的将是牢狱。请您转告他,我现在还不是他的俘虏”。

从1896年起,萨摩里的处境越来越困难:由哥德利叶指挥的法军占领了博博-迪乌拉索,切断了他向东部地区撤退的后路;南方森林地区的部落酋长又拒绝他的部队通过。萨摩里迫不得已提出同法国媾和,但拒绝任有损于尊严和独立的条件。当他知道法国当局用卑劣的手段歪曲他写给法军司令的信件,说他愿“接受”法国的“保护”时,立即写信给法国国会,义正词严地驳斥说:“我没有说过那样的话,而且任何时候都不会说出那样的话”。他毅然宣布,中断同侵略者的和谈。

法国侵略者的阴谋遭到可耻的失败,于是把一直扣留在巴黎的“人质”卡拉莫柯送回乌阿苏鲁国,劝说萨摩里投降。卡拉莫柯在父亲面前大放厥词,说什么“法国军队太强大了,我们不能和他们打。不然,我们要失败的。”萨摩里盛怒之下当众宣布,卡拉莫柯不是他的儿子,并下令将他斩首。萨摩里大义灭亲的事迹至今在几内亚人民中仍传为佳话。

1898年9月29日夜里,一支化了装的法军侦察小分队,在叛徒的带引下,潜入了盖累木(位于几内亚、象牙海岸和利比里亚的交界处)的萨摩里的营房,杀死了卫兵,然后把他绑架走了。敌人软硬兼施,多方诱降,萨摩里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他一再向法国当局表示,“与其活着受凌辱,不如死了更好”,宁愿被处死刑也不愿过流放生活。当他在圣路易上船运往流放地的前夕,曾试图用小刀自刎,没有成功。法国当局把萨摩里流放到加蓬奥戈韦河中游的恩卓累小岛上。由于殖民当局的残酷折磨,加之流放地的险恶环境,1900年6月2日,萨摩里不幸病逝,终年70岁。

萨摩里被俘后,他的战友们继续领导几内亚等国人民同法国侵略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萨摩里的战友们正气凛然,英勇不屈。他们回答说:除了萨摩里,我们将不为任何人效劳!法国殖民当局又经过7年野蛮的战争之后,才最终地把萨摩里亲手点燃的抗法武装斗争的烈焰扑灭下去。

[var1]

5.历史意义

萨摩里领导的抗法武装斗争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沉重地打击了法国侵略者在西非的侵略扩张活动,有力地援助了西非、中非及北非人民的抗法斗争,延缓了欧洲殖民者瓜分非洲、奴役非洲人民的进程,在非洲人民民族解放斗争史上写下了瑰丽的篇章。

萨摩里以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和非凡的军事才能,不仅赢得了几内亚人民和非洲人民的衷心爱,就是他的敌人也不得不表示敬佩。法军军官巴拉蒂耶上校曾这样写道:“就其品质来说,萨摩里胜过所有那些同我们交战过的非洲领袖。他是真正的人民领袖、战略家和政治家。他勇敢、充满活力、富有预见……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任何困难情况下从不灰心丧气”。

今天,在英雄安息的地方——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有一座萨摩里·杜尔陵园,每天从早到晚,凭吊的人群络绎不绝。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英雄的墓前静默致哀,缅怀他为祖国的独立、人民的自由而作出的名垂史册的贡献。

【更多精彩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提倡薄葬、寡妇再嫁、约束较少,三国的婚丧习俗为何比较独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提倡薄葬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令民不得复私仇,禁厚葬,皆一之于法。”“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曹操不仅自己提倡薄葬,反对厚葬,而且以身作则。据《三国志·武帝纪》,曹操临终前颁布遗令:入葬时,只穿平时衣服,不要金玉珍宝陪葬。诸葛亮临终前也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

  • 捋一捋袁绍帐下“八大谋士”纷乱的派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先来看看所谓八大谋士:沮授、田丰、许攸、逢纪、审配、辛评、郭图、荀谌。辛评还有个弟弟辛毗也是袁绍的谋士,我们把他和辛评放在一起看。现在开始分派系了,擦亮眼睛好好看好了,不然容易搞乱。两汉三国去先秦不远,所以人们的地域观念很浓重,首先是同郡之人最为亲近,然后是同州之人,然后再分为南人、北人。甚至边

  • 执掌交州四十年的他,从未让他的地盘发生战乱,堪称三国诸侯隐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开局占领交州,蜀汉江州都督简介,刘备最顶峰的时期地图

    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混乱的一个年代,这个时候所有人的目标都是抢夺底盘,很少有人能够偏安一隅的。这位仁兄可谓是一个人才,他在交州这一带做了四十年的土皇帝,一直没有遭遇到军阀混战的事情,甚至在他去世以后,还被当地人奉为神灵,他在交州的影响力,丝毫不比南越国王赵佗要差多少。这个人就是士燮,

  • 华佗死的真冤吗?他要给曹操开颅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佗死的真正原因,网友评价华佗开颅手术,华佗开颅取出风涎科学吗

    相信说起华佗这个人,即便是对于历史没有太多了解的人,对于华佗也是有着一定的了解的,作为一代神医,华佗留下了很多悬壶济世的传说,直到今天,人们对于他的很多事迹也并不陌生,但就是这样的一代名医,却被曹操残忍的害了。我们知道曹操之所以要将华佗除掉,主要是因为当年曹操患有头疼病,最终在没有办法的前提之下,将

  • 韩信、张良等人愿意跟随刘邦,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一点他人不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良简介,张良接母亲回家卖布,张良和韩信哪个先跟随刘邦的

    韩信这个人物大家都知道吧,用兵能力极佳,出神入化,他的军事战绩是一般人所不能够相比的。然而这样的一个人物,之所以会跟随刘邦,其实也是有一番缘故的。实际上,在最开始韩信跟随刘邦的时候,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经历,还仅仅是一个无经验的人士罢了。然而就是这般的韩信,刘邦仍然愿意相信他,并且重用他。而张良也是一

  • 「春秋故事」祸从口出-宋缗公因出口伤人而死于非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宋缗公九年,因宋国一直被鲁国欺负,所以宋缗公联合齐桓公一起进攻鲁庄公。鲁庄公看到宋、齐联军实力强大,不敢轻举妄动。这时鲁国的公子偃对鲁庄公说,“宋、齐联军虽然强大,但是我看到宋国军队的军容不整,如果我们率先出击击败宋国,那齐国自然便会撤退。”[var1]鲁庄公还是不敢出击,于是公子偃从鲁国的南城门私

  • 除了这几人之外,关羽谁都看不起,包括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关羽后期打不过诸葛亮吗,越调诸葛亮哭关羽,诸葛亮写给关羽信的内容

    第一个人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张飞了,张飞武力值很高,并且是和关羽一起打拼出来的,这一点没什么说的。第二个就是刘备了,作为大哥,关羽就是不佩服也没办法,所以这两兄弟肯定是关羽心中很重要的。不过在另外的一个方面,这样的三兄弟肯定是相互看得起,所以才会结拜的吧。所以去掉了这样的两个人之后,其实就只剩下了两个

  • 秦时明月:为何盖聂会在嬴政一统天下后离开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时明月秦王为啥要杀盖聂,盖聂卫庄对嬴政的评价,嬴政盖聂小说

    不过一个人的实力如何,不能只靠武力来决断,谋略与头脑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嬴政是极为出色的天下之“君”,不是一介剑客,他的身份和需求注定了他了不可能深入研究剑术,也就自然不可能成为剑客,放着治国大道不去钻研,沉迷与一人相斗的小道,这作为君主本就是不合格的。盖聂离开秦国也没说过政哥一句不,整个秦时明月十多

  • 「春秋故事」申公巫臣一番操作抱得美人归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楚庄王十六年,陈灵公因与陈国司马夏徵舒母亲夏姬私通,最终被夏徵舒杀死。楚庄王以陈国夏徵舒弑杀陈灵公为由出兵伐陈,处死夏徵舒,并吞并陈国,后在申叔时的劝谏下又复立陈国。[var1]而夏徵舒的母亲夏姬不愧为春秋有名的美女,楚庄王见到之后也为之倾倒,想纳夏姬为妾。这时申公巫臣及时劝阻道,“大王不可,您召集

  • 三国真正打败关羽的,只有一个,不是吕布不是许褚,而是一位老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中的吕布和关羽谁先死的,甘宁许褚吕布,三国唯一一个能打败吕布的人

    今天要说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时代,相信许多对三国感兴趣的人,对于今天的故事一定是更加的感兴趣吧。那么,今天主要说的内容就是三国中能够将关羽给打败的人,其实就只有一个哟,这个人也就是今天要说的主角啦!首先我们对于关羽自然是要有一个了解的,要知道他本身是在刘备的手中做事情的一个人,自身的本事是非常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