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三国演义》美化的张辽,在历史上屡次易主,远谈不上忠义之士

被《三国演义》美化的张辽,在历史上屡次易主,远谈不上忠义之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012 更新时间:2024/2/18 18:22:14

张辽的出身和早期经历

张辽的祖上,大大小小也算是一个名人,叫做聂壹。聂壹是西汉人,他是''马邑之谋''中的重要人物,''马邑之谋''应该算是西汉自''白登之围''之后对匈奴战略反攻的第一枪,只不过这枪没打出来,哑火了。那么为什么张辽不姓聂改姓张呢?史料中的记载含糊不清,只是用''避怨''一笔带过。

不过这个避怨的程度显然不是那么彻底,聂壹时期他是并州雁门郡马邑人,''马邑之谋''他起的头;等到东汉末年的时候,张辽虽然改了姓氏,但是仍然居住在马邑。而且张辽的家族似乎在当地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史料记载张辽''少为郡吏'',在地方政治资源被当地豪族世家垄断的社会背景下,张辽并没有文化上或者道德上的名声,他能够成为郡吏可能是凭借家族的影响力。

何进决心召集四方军队靠近洛阳向何太后施压,最有名的就是董卓、丁原。其实还有其他的军队,何进自己也做了很多准备,来试图控制他自己制造的混乱场面。比如说派张辽、张杨、鲍信等人征募士兵。结果张辽的兵是征募回来了,何进也被宦官杀了,董卓趁虚而入,吃掉何进余部和丁原的军队,终于控制了洛阳。

张辽回到洛阳,带着自己的军队加入董卓集团;董卓被吕布、王允、李肃等人刺杀,张辽又跟随吕布;吕布被董卓余党李傕郭汜等人击败逃出长安(董卓为避免关东联军和''白波军''的军事威胁而迁都),张辽跟着吕布一起跑,被任命为鲁国相。后来在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曹操亲率大军灭掉了吕布,张辽就跟着曹操混,并且在后续的历史舞台上发光发热了。

屡次易主的张辽

从上述张辽的经历可以大概看得出来,张辽的初期是屡次易主,先被丁原拔擢;然后跟着何进;何进死了跟董卓;董卓死了跟吕布;吕布死了跟曹操。从中平五年(中平五年并州刺史张懿被休屠胡所杀,而后丁原成为并州刺史)到建安三年,十年时间中换过四个主公(何进和丁原是站在一个立场上,所以不能分开算),直到最后归入较为强大的曹操的麾下,才终于有了归宿。

我们再来详细看一下这几次易主。首先是从丁原、何进跳转到董卓这里。丁原辟请张辽为州从事,后来张辽受丁原的命令到何进这里,丁原和何进是同一立场,这个没有什么问题。然而董卓进入洛阳之后杀死丁原,就是张辽的故长官,而张辽带兵归附董卓,这个就有些问题了。

在东汉时期,有人提出这样一种说法,叫做二重君主制。皇帝作为天下共主,与臣子是第一重君臣关系;长官与佐官属吏构成了第二重君臣关系。比如说丁原和张辽,州刺史与州从事,就是一种君臣关系。张辽这个州从事并非朝廷命官,而是丁原个人拔擢,对张辽有知遇之恩。

为了更加直观地看待这种关系,我们简单举几个例子:公孙瓒作为郡吏,他的郡守被流放到日南郡,公孙瓒冒着生命危险决心跟随郡守到日南郡;袁绍所置的东郡太守臧洪曾经是广陵太守张超的功曹,后来张超受到曹操的围攻,臧洪想出兵救援张超被袁绍制止,直接脱离、对抗袁绍,宁死不降,臧洪的郡丞陈容也主动与臧洪同死;就连董卓这样的残暴之人,他在被吕布刺杀后,也有主簿田景等人''前趋卓尸'',吕布连杀三人乃止。

张辽则截然相反,董卓是杀死丁原的罪魁祸首,张辽归附董卓没有任何心理障碍;吕布后来刺杀董卓,张辽继续反复横跳。当然在汉末三国乱世当中,易主这种情况并不罕见,''五子良将''、''五虎上将''十个人有六人有易主经历,五个是降将出身。但是与公孙瓒、臧洪、陈容、田景等人相比,张辽还远远谈不上忠义。

另外在面对曹操的时候,张辽的表现也远远没有《三国演义》中表现得那样有气节。《三国演义》中张辽在曹操、吕布争夺兖州的战争中表现得十分活跃,然而在正史记载中,张辽在吕布被围攻时几乎隐身,大概率没有出兵救援吕布,而是作壁上观。在当时连与吕布有过矛盾、泰山群寇出身的臧霸都能够带兵支援吕布,张辽作为吕布的部将(至少是名义上的),表现得还不如一个''外人'',在下邳城破后也非常干脆地主动向曹操投降。与《三国演义》中的痛骂曹操的形象可谓相去甚远。

小结

仅从战绩上来看,张辽当然无愧于三国名将,''白狼山之战''、''天柱山之战''、第二次''合肥之战''都是成名之作。尤其是''白狼山之战''和第二次''合肥之战'',''白狼山之战''一举击溃三郡乌桓主力,帮助曹操彻底平定袁氏势力;第二次''合肥之战''粉碎了江东集团十万大军的进攻,保证淮南地区的安稳。关羽、张飞这两个万人敌,仅从史料记载上来看,也分别仅有一场成名战而已。

但是从道德层面上来看,张辽屡次易主,被丁原辟请却跟随丁原的杀身仇人董卓;跟随吕布却在吕布遭难的时候作壁上观,等到吕布失败后更是直接投降曹操。臧霸等人况且站在吕布一方,在吕布失败后还需要曹操延请。张辽的行为与臧霸相比都还不如,更不要说与上述忠于长官的公孙瓒相提并论。所以说张辽在三国时期只是一个有能力的名将,《三国演义》却希望将其塑造成有气节的义士,这就明显是艺术加工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三国演义》

更多文章

  • 南渝先生:哪些年号取自《易经》 《周易》故乡奇风异景 蒋介石名字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1673年莱布尼茨,在巴黎制造了一个,能进行加、减、乘、除及开方运算的计算工具。1701年,莱布尼茨在与法国来华传教士鲍威特会见时,得知中国的《易经》,并从传教士手里得到了周易八卦图。当时,这位数学家正在研究二进制,他从易图中得到启发,悟出了二进制数的真谛。1703年,莱布尼茨在中国古代名著《易经》

  • 她有慈禧做靠山,却在选秀中失利,嫁给亲王后生下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就要来说一位秀女,她有慈禧给她做靠山,却仍然在选秀中失利。之后她不得不嫁给亲王,没想到却生下大清天子。对于这一段历史不太了解的人,可能会觉得有点不对,为什么嫁给亲王还能生下天子。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到底怎么回事。话说咸丰二年,朝廷如期安排为咸丰皇帝选秀,在这次选秀中,有四人最终

  • 三国第一贤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功过任评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忠臣,诸葛亮的聪明、机智、智勇双全至今令人敬仰。他为了蜀汉的命运,默默地坚守,并给出了诸多卓越的策略。当时的那个时代环境是如此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然而,曹操、孙权、刘备三个人的缘分,几乎超越了现实,最后因为诸葛亮的策略才使得三国历史得以成为永恒。历史上,忠臣有的是“忠义不渝”,有的是“利用

  • 他身为晚清重臣,为何清朝灭亡,他却一点感觉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人名叫那桐,叶赫那拉氏,内务府满洲镶黄旗人。或许看到他的姓氏,大家会将他与慈禧太后联系到一起。那桐虽然受慈禧重用,不过那都是后来的事了,一开始,那桐还真是靠自身本事往上爬的。那桐从一开始名不见经传,都后来成为慈禧的心腹,中间少不了三个人的帮助。第一个就是翁同龢,是他向朝廷举荐了那桐,让他担任户部

  • 印星旺者贤妻良母!清朝孝庄皇后命造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1613年3月28日),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出生,她就是后来有名的孝庄文皇后,也就是《康熙王朝》中自称“我孝庄”的康熙的奶奶。根据这个生日,孝庄皇后四柱的前三柱是“癸丑 乙卯 丙申”,时辰不知道。目前网上有很多孝庄皇后的排盘,但我估计其时辰都是臆测的,所以我们只看前三柱就可

  • 三国单挑王许褚,曾和赵云马超激战都没吃亏,与张飞交手差点丢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反观曹操帐下,虽然猛将众多,但却似乎少有与蜀国五虎平分秋色的将才。不过在曹操营中,许褚却算得上难得的一位。许褚的武力在曹营众将中仅在典韦之下,在典韦死后堪称曹操麾下武力第一人,演义里许褚是和顶级猛将交手最多之人,“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许褚是唯一一个和排名前六的猛将都交过手之人,堪称三国单

  • 乾隆上联:一条大道通南北,大臣苦思对不上,却被路边一乞丐对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在位时间如此之长,当然是因为他有伟大志向、格局很大而且学识渊博的皇帝。现在有很多影视剧对于乾隆皇帝形象的塑造,导致很多人认为乾隆是个不学无术、盲目自大的皇帝。事实上,乾隆的真正能耐是影视剧没有完全诠释出来的。要知道,乾隆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一直把爷爷康熙皇帝作为自己一生奋斗的目标,想要和康熙皇

  • 赵云是三国中的常胜将军,他到底是怎么死的?看看正史野史怎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中的赵云是怎么死的,赵云为什么会常胜,赵云一生都是常胜将军吗

    赵云被称为蜀汉的常胜将军,还很年轻的时候就和刘备相识,加盟刘备集团后兢兢业业,晚年还跟随诸葛亮一起北伐,把自己一生都奉献给了蜀汉。但正史和野史对他的死因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赵云的一生赵云是常山真定人,孩童时期和一群小伙伴玩打仗游戏被路过的枪法大师童渊发现,征得父母同意后成为童渊的关门弟子。童渊总共教

  • 三国中死得最冤的六名猛将大盘点,吕布只排名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时武将吕布排名,吕布大战赵子龙,新三国吕布杀董卓

    第六名:潘凤潘凤,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擅使大斧,冀州牧韩馥部下的上将。当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袁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著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

  • 清朝公主的悲惨人生:逃过早夭,却逃不过渣男丈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一生共生育了20个女儿,但在那个时代,即便是拥有着全国最高医疗技术支持的皇家,子嗣夭折也是常有的事。康熙这20个女儿中,有幸活到出嫁年龄的,只有9位。对于封建王朝而言,公主的人生价值便是政治联姻。蒙古作为满人最重要的盟友,双方维护关系的手段就是联姻,不仅历任皇帝要娶蒙古媳妇,公主也大多得嫁给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