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清继皇后:乌拉那拉·如懿、辉发那拉·淑慎,历史上最真实的是她

大清继皇后:乌拉那拉·如懿、辉发那拉·淑慎,历史上最真实的是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037 更新时间:2024/2/7 0:30:03

继皇后的出身:《如懿传》中的如懿,乃系雍正皇帝原配嫡后——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的侄女,而且同皇四子弘历青梅竹马、暗生情愫。而《延禧攻略》中的淑慎,为辉发那拉氏,外戚背景非但不强,甚至还处于八旗家族的中下游水平。

不过如懿和那拉氏皇后还是有一个小出入。如懿的全名叫做乌拉那拉·如懿,而历史上的继后则是辉发那拉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如懿传》中的如懿就是历史上的娴妃,与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娴妃是同一个人。也就是清高宗乾隆帝的第二位妻子纯帝继皇后辉发那拉氏。虽然姓氏一样,但是所处的地域和部族不同。那拉氏的人散居在叶赫、乌拉、哈达、辉发等地,又衍生出叶赫那拉氏、乌拉那拉氏、哈达那拉氏、辉发那拉氏。这样看有些乱套,可以举一个例子帮助理解。比如姓家族,在山东就是山东王氏;在太原就是太原王氏。这些那拉氏也是同样的道理。

那拉继后出身不高,但是入宫很早。在电视剧《如懿传》中,如懿和乾隆青梅竹马,两情相悦,从而嫁入宝亲王府,进而相互扶持,最终成为皇后。

但真实的如懿,也就是那拉继后,在婚前与乾隆并无交集。因为是前朝皇后乌拉那拉·宜修的侄女,在姑姑的帮助下,嫁给比自己大7岁,当时还是宝亲王的弘历。那拉继后的父亲那尔布并非重臣,仅是佐领,所以宝亲王从情感和政治需要上对那拉继后的依赖都极小。所以在那拉继后继任皇后之后,帝后关系也不是很好,之后才有了断发一事。关于那拉继后的姓氏之谜,现有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大多认为,那拉继后的姓氏很难根据现有史料做出准确判断。

公元1722年,康熙病逝于畅春园,胤禛也获得了“九子夺嫡”的最终胜利,正式登基为雍正,而在这场皇位争夺战里,始终陪伴在雍正身边的,正式乌拉那拉氏。公元1723年,乌拉那拉氏受封为皇后,但此时的她已经42岁,自长子弘晖去世后,她再未替雍正诞下一儿半女,也不知是否跟凶险的夺嫡之争有什么联系。

乌拉那拉氏公元1731年去世,雍正公元1735年去世,之后乾隆将乌拉那拉氏与雍正合葬在了泰陵地宫,这个地宫里还陪葬了敦肃皇贵妃,也就是年羹的妹妹年氏。而乾隆的生母钮祜禄氏去世后则葬在泰东陵,也就是泰陵以东,是清西陵3座皇后陵中的一座。

更多文章

  • 左宗棠收复新疆严重缺钱,向银行借款近2千万,却专挑国外高利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更要命的是,清朝的财政赤字红得不能再红。就是在这种中央没钱、外敌窥视的紧要关头,左宗棠力排众议,率军西征,不到3年就彻底击溃侵疆敌军,保收复中国西部领土。但是他在收复新疆的时候因为国库空虚借了高利贷,为什么他借高利贷只是借利息高的呢?当时清政府的财政十分困难,国库中根本就没什么钱了,因此慈禧只拨给了

  • 李元芳担任的“千牛卫大将军”,在唐朝是多大官?说出来你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李元芳其实并不简单,他的官职是千牛卫大将军。“千牛卫大将军”这个职位在唐朝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官职。千牛卫主要的作用就相当于皇帝的保镖,还是贴身保镖的那种。千牛卫这个官到底有多大?这就要从唐朝的兵制-府兵制说起。唐玄宗之前,府兵制一直都是唐朝的兵制,这是从隋朝的兵制继承而来的。府兵制就是寓兵于农,其

  • 唐朝与吐蕃之交:唐朝文教政策对吐蕃教育产生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出自唐·王维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的确,唐朝是一个惊艳了无数人的时代,其中《新唐书》写道:“观夫开元之治也,则横制六合,骏奔百蛮”。不论是社会、经济上的繁荣,还是文化、思想上的包容,其都让人心生向往,哪怕后来国灭,诗人、文者常常写诗或写文章来赞叹和怀念那时的盛世之景。有诗为证:“高台造云

  • 晚清名臣张之洞:63岁生了个儿子乐开花,长大后儿子却成著名汉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张之洞一生的功绩绝对担得起一句国之栋梁,他一生为官清廉,为了满清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就是这样的一个能人,教导出来的儿子,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做了一个被人唾弃的卖国贼。 老来得子却不能言传身教 张之洞出生在官宦世家,从小读的是私塾五经,受的是“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教育,所以小小年纪就饱

  • 荣禄:慈禧“第一红人”,其一生是走狗还是满族精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慈禧与荣禄有绯闻吗,荣禄最后一位满族大佬,荣禄是满族精英吗

    荣禄是满洲正白旗人,瓜尔佳氏,字仲华。由荫生以主事用。1895年任兵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疏荐袁世凯练新军,即“新建陆军”。戊戌变法期间,他因反对维新,慈禧太后特命光绪帝授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统率北洋三军,权倾一时。后来又助慈禧发动政变,幽禁光绪,镇压维新派,捕杀谭嗣同等。因功入为军机大臣。1

  • 唐朝强盛无比,为何首都长安却6次被攻陷?原来它有一设计缺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唐朝,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肯定就是唐朝繁荣昌盛的样子了,作为唐朝国都的长安也是很多朝代文人墨客非常神往的地方。然而,强盛无比的唐朝,却发生了国都长安6次被攻陷的情况。既然唐朝国力如此强盛,为何会出现首都被攻陷的情况呢?而且还是多次被攻陷?‍‍长安被攻陷其实唐长安城屡次沦陷,与它本身的设计缺陷有关。

  • 滕久寿和关跃洲,抗日战争前期牺牲的两位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十九路军吴淞要塞的司令临阵辞职,形势十分危急。担任吴淞要塞司令部参谋长的滕久寿临危受命,率领全体炮兵奋力还击日军的进攻。吴淞抗战第7天,也就是2月4日,上午10点左右,日军出动了10艘军舰,24架飞机,向吴淞要塞展开猛烈轰击,想要一举拿下吴淞炮台。一时间,整个炮台烟尘弥漫,几乎成了火海。亲临一

  • 浅析唐朝弹劾制度,武则天推动弹劾达到顶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监察制度是其中极为核心的内容之一,它能够对官吏起到有效的监督,并且维护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唐代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繁荣发展的大一统王朝,其监察制度十分完善,而唐代监察制度中弹劾制度的发展更是达到了历代王朝的顶峰。尤其在武则天在执政期间,其在政治上的一系列措施,推动着唐朝监察弹劾制度的快

  • 在正仓院中,发现唐朝使用过的屏风,上面写着唐太宗的座右铭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日本正仓院,全名为奈良东大寺正仓院,是用于保管寺内财宝的仓库,也是奈良县境内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正仓院始建于公元8世纪中叶左右,位于奈良县东大寺大佛殿西北侧,关于正仓院的建立,还存在着一段古老

  • 如果要评出唐朝十大名将,你认为哪些人可以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历朝历代,官方首推名气最大的唐朝名将是李靖、郭子仪二人,二人也名副其实。民间流行的是秦叔宝、尉迟敬德、徐茂公、程咬金、薛仁贵、李元霸、李存孝等人。民间流行虽然喜闻乐见,但大多很不严谨。从军事能力、战功和历史影响力等方面评价,他们大多数排不上唐朝名将的前十,其中,处于唐朝首尾的李元霸和李存孝更是被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