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故事:屈原为什么要自沉汨罗江?屈原的投江不是自杀!

历史故事:屈原为什么要自沉汨罗江?屈原的投江不是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592 更新时间:2024/1/22 20:18:21

[var1]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在楚国官至大夫,不仅是一名非杰出的政治家,还是当时很著名的诗人。留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一系列传世的佳句。在他做官的时候,他不畏强权,坚决恶势力斗争,遭到小人们的迫害。在楚国被秦国快要灭国前,他投进汨罗江自杀了。对于他自尽的原因,后世有着不同的看法。最主流的观点是屈原的自杀是为了殉国。屈原活了60多岁,他的这一生都处于政局动荡的时代。投江的导火索是强大的秦国对楚国蛮横的入侵。而当时的楚非常的昏庸无道,不听良言劝谏,导致了楚国国都被攻破,楚王也带着众大臣逃往外地,苟延残喘。

[var1]

屈原还是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的,但是楚王的昏聩,还有就是楚王身边有小人,对楚王影响不小,让屈原看不到楚国复国的前景。因此,他在绝望中投进了汨罗江自杀,用自己的生命来祭奠了自己的祖国。这种观点在逻辑上比较合理,因此也受到不少历史爱好者的认同。还有一种观点是,有的人结合了当时楚国处境进行的分析。屈原投江自杀,是要以死劝谏楚王。屈原给楚王分析了当前各诸侯国之间的形势,建议楚国和齐国结为同盟,一起抵抗秦国蚕食列国的做法。楚王身边的小人则进谗言说,依附强大的秦国要比和齐国结盟对抗秦国要好得多,依附秦国可以过一些安稳的日子。

[var1]

楚王这时忘了自己父亲就是惨遭秦国囚禁死亡的仇恨,不但没有采纳屈原的意见,还是继续一意孤行坚持对秦国不抵抗。屈原的多次劝谏也惹得楚王很生气,一怒之下罢免了他的官职,并把他赶走了。屈原在受到排挤后,也是心灰意,他明白自己再多的忠言,也抵不过奸佞小人的颠倒是非。绝望之下,他只有一死来让楚王清醒,用自己的生命来引起楚王的关注和反思。可遗憾的是,他的这种行为并没有打动这个麻木的君王,秦国还是踩着六国的尸体,完成了中原的一统。以上两种观点,逻辑上是符合屈原自杀的动机的。但有一些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提出了屈原投江另一种原因的可能性。他们认为,从屈原流传于后世的诗句当中,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一名纯粹的正人君子。

[var1]

在灵魂上无法接受一点儿的污染。秦国在之前的几次战争中,已经攻陷了包括楚国国都在内的很多座城池,仅仅留有几座偏远的城池给楚王喘息。屈原如果是要为了殉国难而自杀,在楚国国都被攻破的那一刻,他就可以去投江了。因为本质上,此时楚国已经是被灭亡了。他在跟随楚王出逃的时候,对于楚王的不作为,还有他身边奸臣的痛恨,使得这位高洁的君子非常厌恶。作为一位极端的理想主义者,他要保持自己思想的纯洁,还要为了忠君爱国思想,不得不与这些庸人抗争。在这两种思想的逼迫下,使他的精神产生了极大的负担,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他羞于与奸佞的势力小人为伍,又怨恨楚王的昏庸无道,看不清形势,认不清真假人。他之所以选择投江,不是为了躲避现实,而是想以死来表达对昏庸的楚王和他身边奸臣们的一种抗议。他的死是为了表达自己高洁的人格,为了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但本质上是为了自己的道德理想而死的。这种自杀相对于以死殉国的说法,更倾于以死殉道。对于屈原自杀的原因,直到21世纪的今天,广大的学者和历史爱好者还在继续研讨。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屈原这位品德高尚的政治家和大诗人,留给后世的都是满满的精神鼓舞。

[var1]

而为了纪念这位2000多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斗士,中国人民在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来表示对屈原的纪念。成为了中国传统佳节之一,保留至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解析:中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夏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一、关于夏朝的由来根据传说和相关历史记载,其中《史记》记载相关夏朝的文献比较多一些,相传大禹治水有功,收到人们的爱戴,威望在部落当中日益增高,于是在舜帝退位以后,将部落头领禅让给了禹,而禹退位以后,将帝位没有按照禅让制的制度进行禅让,而是将帝位直接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从此国天下转变为了家天下,禅让制

  • 三星堆的文物发掘,与《山海经》记载吻合,学者:真实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山海经名字大全,三星堆遗址的历年考古发现史,三星堆与山海经

    导读:华夏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流传悠久,有着上下五千年一说。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导致自周朝以前呢时代,慢慢都被人们给神话了,很少有人能说得清那些历史发生过什么。现代人们要了解历史,也只能从古人留下的书籍中,逐渐发掘。而流传了几千年的古书《山海经》中,内容大多都富有传奇色彩,导致人们一直以为它是一本神话小

  • 殷墟文化|梦回殷商!探寻青铜时代“中国制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殷墟博物苑供图)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于1939年3月在安阳武官村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即商王武丁之妻)所制,为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最初,经郭沫若等相关专家学者考证后,将其定名为“司母戊鼎”,后更名为“后母戊鼎”。

  • 秦国灭六国时,六国地盘分别在现在哪里?看看你的城市在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我们首先来说秦国。作为统一天下的最后胜利者,我们现在大约都有一种错觉:秦国在当时是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实并不是,秦国当时的人口和土地面积都不是第一位。秦国人口当时大约300万左右,这个数据在当时是倒数的,仅仅比荒凉的燕国人口多一点儿。而秦国的领土面积则在七国当中位居第二。秦国

  • 一把精巧的玉刀,成为令人瞩目的文物,揭开了夏朝神秘面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熟悉的中国历史是由夏商周开始的,然而,在很长的时间内,西方学者否认夏商两朝的存在,认为《史记》不过是人云亦云之作。直到十九世纪末甲骨文的发现以及1928年安阳殷墟的发掘,殷商的存在才确凿无疑被证实。更可喜的是,1959年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带队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夏文化也变得触手可及。二里头遗址

  • 他是谁:赵公子秘密暴露,卫国平被聂宝华陷害,蒋广善不是善茬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通过研究文化宫的动作照片,赵公子出现在卫国平面前。这也是卫国平也找聂宝华的原因。当然,聂宝华只是说赵公子是中介。卫国平访问聂宝华显然是违规的,可以说是有点大意了。最后,聂宝华拍下了他们的合影,并把这件事告诉了赵公子。当然,赵公子请聂宝华帮他解决了这件事。聂宝华分两步走,一是对付卫国平,阻

  • 轩辕黄帝既然是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为何周朝之前并没有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轩辕黄帝是华夏民族的共主吗,天帝共主,黄帝为什么叫轩辕黄帝

    这个其实没必要过于纠结。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把自己的祖先神话,黄帝、炎帝包括夏朝是否有考古证明对大多数人来说不重要。我们只要愿意信就行,看看日本天皇家族的例子。甲骨文的源头可以参考下骆越骨刻文,比甲骨文还早千年,估计很多人没注意过这最新的考古知识更新。现在商的起源和风格主要要向骆越这边来找了。两者相似度

  • 千古一帝唐太宗,在韩剧中却成了独眼龙,网友称:幸好封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千古一帝唐太宗大结局,韩剧中的唐太宗去世,日本唐太宗纪录片

    [var1]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如果非要说李世民人生中的污点的话,那估计只有“玄武门之变”了,公元626年,李世民发

  • 司机意外捡到神秘石头,却应验了3000年前姜子牙神预言,轰动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谁能想到的是3000年过后,昌乐果真被发现了宝藏,当时可真的是轰动了世界,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聊一聊吧!那还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有个开货车的司机经过了昌乐县,就在行车到途中的时候,车子却突然得出了故障,或许这就是姜子牙冥冥之中的安排吧,于是司机自然是开始检查故障了,不然的话影响工期就麻烦了,

  • 中国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十大人物:商鞅被自己玩死,她是最惨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商鞅之死简介,商鞅车裂图片,易中天谈商鞅

    [var1]第一个非商鞅莫属。被处以车裂之刑,五牛分尸而死商鞅变法,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吧,就不详细说了。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