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中之战时曹操因多线作战及内部不稳而退兵

汉中之战时曹操因多线作战及内部不稳而退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129 更新时间:2024/1/19 2:21:36

汉中之战的背景

汉中之战的背景是曹操经略关中和西南,建安十三年(208年)的赤壁之战后,曹操基本放弃了对南方的孙刘联盟的进攻。在意识到孙权和刘备是难啃的骨头之后,他选择了较为适合他强大骑兵和步兵发挥的关中作为新的进攻目标。

建安十六年(211年),赤壁惨败的曹操经过三年的休整和准备,派遣钟繇讨伐汉中的张鲁,激反了在关西的马超和韩遂,由此引发曹操与马超等人的潼关之战。当年9月,曹操军大胜,由此曹操平定关中。

建安十七年(212年),因为东线战场的压力增大,曹操率军回师东线,导致西凉的马超死灰复燃。建安十八年(213年),马超被杨阜等人击败,曹操彻底占据关中。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开始进攻割据汉中的张鲁,当年年底,张鲁投降,曹操夺取汉中之地。同时曹操派遣大将张郃进攻刘备的益州。

刘备

而作为曹操的劲敌刘备则在赤壁之战后迎来了“事业的快速上升期”。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夺取荆州的江南四郡,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蜀,并在第二年双方关系破裂,刘备开始进攻四川。建安十九年(214年),刘璋投降刘备,使刘备得以占据四川。到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进攻汉中的消息传来,本来因为矛盾激化,随时可能爆发冲突的刘备和孙权紧急议和,双方平分荆州,刘备赶回四川老巢应对张郃的进攻。

建安二十年(215年),与孙权议和成功的刘备紧急赶回四川,率领张飞在瓦口关击败张郃,守住了自己的大本营,随后在法正等人的建议下,刘备开始准备夺取汉中之地。

汉中之战的经过

两年后的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准备已久的刘备开始向汉中进攻,以夺取自己老巢益州的门户,确保未来的蜀汉政权的门户安全。于是一场持续两年之久的大战就正式打响了,这场战争虽然不如官渡、赤壁和夷陵等三场战争有名,但是从投入兵力和参战将领来看,都可以算是三国时期最顶级的战争。

第一阶段: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备派遣张飞、马超等人进攻下辩,曹操派遣曹洪曹休、曹真抵抗,汉中之战正式打响。战争持续到第二年,结果后起之秀曹休识破张飞的计谋,击败了张飞所部,阵斩吴兰、雷铜,张飞、马超率军退走。随后刘备又调陈式进攻马鸣阁道,又被曹军名将徐晃击败。第一阶段可谓刘备完败,但是战争有了越打越大的趋势,刘备早就亲自参战,曹操也坐不住了,建安二十三年(218年)9月,曹操率军抵达长安。

第二阶段: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放弃阳平关,在定军山扎营,汉中曹军主帅夏侯渊亲自领兵前来争夺定军山。刘备派黄忠攻打夏侯渊,两位名将率军展开短兵相接的血战,最终曹军主帅夏侯渊和益州刺史赵颙都被黄忠斩杀。汉中曹军顿时失去主帅,一时军心惶恐,曹军退守阳平关并推荐张郃暂代主帅之职。故此第二阶段刘备胜利。

曹操

第三阶段:刘备乘胜进攻,但是汉中曹军坚守不战,双方陷入相持,建安二十四年(219年)3月,曹操亲自率领的大军进入汉中,准备亲自与刘备展开正面对决。

第四阶段:双方主帅进入相持,一时难以得到突破,此时黄忠与赵云相约袭击曹操的粮草。但是曹操有所防备,导致黄忠陷入重围,赵云当即领兵救援,救出黄忠之后,又上演了真实版的“空城计”,吓退曹军之后赵云乘胜追击大败曹军。不久曹操率军主动撤出汉中,名将云集,兵力投入巨大的汉中之战的主力决战只进行了两个月就草草收场。刘备获得了此次战役的胜利,全面占领了益州的门户汉中,同年七月,刘备称汉中王,奠定了后来的蜀汉政权的疆域基础。

曹操退兵的无奈

汉中之战曹操主动放弃汉中,同时失去了曹军西线的主帅夏侯渊,可谓损失不小。但是刘备军并未取得决定性的优势,双发如果死磕下去,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但是曹操为何放弃汉中主动撤军呢?

曹操的雄心减退了?有人根据史书中曹操拒绝司马懿建议继续进攻益州的记载,认为当时的曹操已经雄心减退,不愿过多争夺,进而放弃汉中。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尽全面,毕竟当时曹操的犹豫是在建安二十年(215年)刚刚夺取汉中之时,而且犹豫的时间也极短,当然这种短暂的犹豫就丧失了最佳的战机。此后的曹操仍然征战四方,对孙权和北方的匈奴都有军事行动,丝毫没有所谓雄心减退的迹象。

法正的观点才是曹操的无奈: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法正建议刘备进攻汉中时就曾经对曹操占据汉中之后没有立即进攻益州进行了分析。他的观点非常明确,曹操没有立即进攻益州的主要原因不是曹操不够聪明,而是力有不逮。后方不稳和多线作战才是曹操无力进攻益州和后来主动放弃汉中的最大原因。《三国志》记载:“二十二年,正说先主曰:‘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

关羽

四线作战是曹操的最大顾忌:汉中之战期间,曹操虽然占据整个中国北方,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二”。但是从西到东,分别有四个强大的军事集团对曹操的控制区域有着较大的威胁。在四川和汉中一带是刘备率领的未来蜀汉政权的主力军队;荆襄一带还有关羽率领的一支部队,这支部队日后曾靠水淹七军,威震中原,险些逼的曹操迁都逃跑;紧邻关羽所部的是东吴名将吕蒙率领的军队驻扎陆口,这支部队是从赤壁之战时跟随周瑜、后由鲁肃统辖所部;最后在建业有孙权亲自统领的东吴主力。这四路大军都是当时最具战斗力的军队,任何一支都不是曹操可以轻言获胜的军队,因此曹操自己统率的主力军队如果深陷西南战场的话,孙权、吕蒙和关羽所部一同北上,曹操的根基中原腹地就很可能会被攻破。因此曹操不敢于在西南战场与刘备死磕。

西南战场曹操难以速胜:曹操统一北方的重要利器是强大骑兵部队和人数众多的步兵。但是这些优势面对南方的长江天险却有心无力,因此曹操转而进攻关中,平定关中之后,曹操又进一步夺取了当时由张鲁占据的汉中。但是这次征讨汉中也让曹操充分认识到了西南山地对骑兵同样具有很大的限制作用。因此他敢于欺负没有什么能力的张鲁,但是面对同为枭雄的刘备,他没有这个信心。因此当他在汉中之战中与刘备进入对峙之后,曹操就已经知道自己速胜的可能很小,继续打下去就是长期的持久消耗,而自己后方根本没有刘秀当年攻蜀时那么稳固,南方还有一群虎视眈眈的敌人,所以他才会发出“人苦无足,既得陇,复望蜀邪!”的感叹。其实他的内心一定是从全局分析了自己与刘秀攻蜀时的不同,所以才会化用刘秀“得陇望蜀”的典故。

“篡位大业”使曹操不敢于冒险:虽然很难说清曹操是否有自己篡位的想法,但是至少为他自己的子孙篡位做准备这件事,曹操肯定是要做的。所以赤壁之战后,曹操已经预感自己很难一统天下,所以他开始采取稳健的措施来应对南方的孙刘联盟,虽然也有进攻的行为,但是总体而言曹操不会孤注一掷的冒险,经常是大战几个月,然后就“友好而默契”的各自退兵了。如此谨慎的曹操就是为了让自己不再遭遇大的失败,依靠过往积累的军功不断为自己加官进爵,直至走到离篡位称帝只差一步,最后的临门一脚曹操选择了让自己的儿子曹丕去完成。

综上,由刘备主动挑起的汉中之战,曹操因为多线作战和内部不稳等因素无法全力投入与刘备死磕,所以曹操权衡利弊之下,只能无奈的放弃汉中,毕竟如果与纠结与汉中,就可能要让孙权、关羽等人夺走中原腹地,两者相较之下,汉中这个“鸡肋”就只能放弃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朝历史遗迹的四种类型:对寻宋之旅的一点归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下文为《宋朝历史遗迹的四种类型——对寻宋之旅的一点归纳 》,吴铮强著。摘自《唐宋历史评论·第十辑》,由包伟民、刘后滨主编。宋朝历史遗迹的四种类型——对寻宋之旅的一点归纳吴铮强自2015年与沈波涛兄开启寻宋之旅以来,至今完成的寻宋之旅不下50次,“寻宋”公众号上展示的宋代遗迹影像也有200余组。无论从

  • 三国乱世传:出身草莽终成帝业,他是一代枭雄还是天生的戏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为什么不能说他不是英雄,又为什么说他是个英雄。刘备这一生无功无名,没有地盘还总打败仗,一遇到事要么就是哭鼻子要么就是撒丫子逃跑,这些特点在刘备身上确实存在,而且在三国演义中,还被作者把这样一个胆小懦弱的人物形象给无限放大了,但其实就算是爱哭爱跑,也并不能说明刘备就不是一个英

  • 西汉真正的名将:从未带兵打仗经验,为何却总能一战即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霍去病是卫子夫的外甥,从小不知父亲是谁的私生子。但是在他很年幼的时候,卫子夫被汉武帝刘彻看中,纳入后宫,后来又封为皇后。刘彻因此成为霍去病的姨夫。在汉朝的时候,皇权还没有那么“森严”,除了君臣关系之外,还有一些亲情。汉武帝很喜欢妻子的小外甥,把他接进宫里抚养。汉武帝刘彻,可不像《红楼梦》里的贾母一样

  • 准太子惨死宫门口,宋太宗痛哭一整夜,得知死因后将他草草安葬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16岁的赵元僖有了自己独立的府邸和属官,可以网罗人才、扩张势力了。但对他来说一切都是惘然。原因很简单,他是宋太宗的次子。 诸位皇子中,只有长子赵元佐受封为亲王,其他皇子只是郡王。看似一字之差,可赵元佐是皇太子的不二人选,而他赵元僖不过是毫无投资价值的垃圾股。当然,大哥赵元佐

  • 三国乱世里,刘备一生错过的三位帅才,每人都不输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家喻户晓的三顾茅庐的故事,便体现出了刘备对待有才之人的谦逊与爱重,面对当时并无举世才名的诸葛亮,在吃了两次闭门羹之后,他也能保持着同样尊敬的心情前往拜访。面对刘备的诚心诚意,诸葛亮也为这份珍重的诚意给予了最好的回报,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国成为三雄之一,乃至于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辅佐着平庸的刘禅,奉献了自

  • 诸葛亮书法曝光,水平不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年谱,记录一代智圣非凡经历! 张晓刚 ||应邀到马来西亚宣传诸葛亮文化 历史纪录片《诸葛亮》,4集全,珍藏版! 南阳知府顾嘉蘅,五任之地话躬耕地 郭沫若五次为南阳题墨宝 于右任挥毫珍贵视频,罕见! 于右任题额“诸葛庐”:提振民族抗战士气 雨夜,岳飞,卧龙岗,奋笔疾书《出师表》! 南阳《汉张景造

  • 农妇:我有了,怎么办?朱元璋:有了来找我,后儿子和朱棣起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棣真的很怕朱元璋吗,朱元璋和农妇的儿子,朱元璋与朱棣什么关系

    可对于规则的制定者来说,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在他的身上的。封建社会规则的制定者就是坐拥天下九五至尊之位的皇帝,皇帝作为国家的掌权者,虽然不可以随意地行使自己的权力,但是在自己的私人生活方面却不受封建标准的限制。古代普通男子可以三妻四妾,皇帝有三宫六院众多嫔妃,甚至可以四处留情。历史上许多皇帝到处拈花

  • 如果生在汉朝之前赵云该称“恒山赵子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只有理解地理,才能理解历史——《大地中国》新书分享会时间:4月7日19:00—21:00形式:线上直播嘉宾:韩茂莉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大地中国》作者唐晓峰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主持:陈晓珊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近一个世纪之前,历史地理学前辈顾颉刚、谭其骧先生曾经说:“历史如同演剧,地理就是

  • 别再被骗了,严子陵和刘秀怎么可能是同学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严子陵和刘秀是同班同学吗?怎么可能呢?我们来算一下啊!严子陵出生于公元前39年,刘秀出生于公元前6年。做一个简单的减法,两个人相差了33岁。33岁,当老师都绰绰有余了。严子陵和刘秀的感情再深,也不可能留三十多年级,就只为与刘秀同窗几载。《后汉书》中说严子陵“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所谓游学,自然是

  • 水浒传无黑点人物,宋江都敬他三分,其实没啥鸟用,一个摆设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可惜,这么一个不简单的人物,其作为却极其简单。这从他的绰号就能看出。卢俊义被江湖好汉称为“玉麒麟”。这个绰号听起来很好,细细一想则不然。众所周知,麒麟是传说中的神兽,向来被视为祥兽。既是祥兽,自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只是被摆在家里装点门面、讨个吉祥而已—从古至今,谁见过麒麟发威?谁听过麒麟伤人?同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