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赵国打败秦国,赵国能统一天下吗?任重而道远

长平之战赵国打败秦国,赵国能统一天下吗?任重而道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114 更新时间:2024/1/15 13:07:13

[var1]

长平之战的战果

长平之战即使赵国击败秦国,但至少会存在三种战果:赵国大胜、赵国惨胜、秦国退兵。我们分别来探讨一下:

1、赵国大胜。在双方都是以举国之力出征的情况下,如果赵国取得大胜,秦国损失惨重,那么即使秦国恢复力再强,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再对六国形成进攻态势,而必须进行战略收缩休养生息。这种情况下,赵国将会迎来难得的崛起机会,从而积累统一天下的资本,但想要短时间内吃掉秦国,仍然比较困难。

[var1]

2、赵国惨胜。我们以历史上的秦国为例,秦国即使击败了赵国,但因在长平之战包括后续战争中损失过大,也足足休养生息十余年,这才发动统一战争。如果是这种局面,战国末期的两大强国无疑都将进行战略收缩,从而恢复国力。而秦国的恢复能力无疑是要强于赵国的,因此最终的局面仍然是秦赵争霸,短时间内谁也无法获得压倒性优势。

[var1]

3、秦国退兵。虽然同样是赵国取胜,但秦赵两国的战力却均得以保存,赵国则取得上党郡获得扩张。这种局面下,就得看双方之后的博弈了。

虽然以上三种情况都是以赵国取胜为结局,但战果的不同将会极大影响后续历史走向。

赵国是否有统一天下的资本

这是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即使赵国击败了秦国,但也不过是让已经凌驾于六国之上的秦国国力得以削弱,将秦国重新拉回均线。

[var1]

赵国在历经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之后,军队战斗力得到大幅提升,随即开始向北部扩张,国力得以大幅度提升。不过,此时的赵国与秦国仍然存在差距,赵国正处于蒸蒸日上的上升阶段,而秦国作为自商鞅变法以来的老牌强国,凭借半个多世纪以来积累的家底,即使秦国战败,赵国仍然很难凌驾于秦国之上。

此外,更为重要的一点因素在于其他五国的态度,秦国即使战败,也可以退守崤山以西,凭借函谷关,很难遭受毁灭性打击,完全可以重新积聚实力,再图东出。而赵国不一样,赵国与燕国、齐国、韩国、魏国全部接壤,要据守的要地实在太多,一旦面临他国“合纵”,能否抵御实在难以预料。

[var1]

毫无疑问,击败秦国之后的赵国将会再度迎来崛起的时机,但同样也会遭受到其他五国的联手对抗,这也是长平之战中其他国家不援救赵国,而在长平之战后伸出援手的原因所在,因为其他五国并不愿意再看到一个崛起的强国。这种局面下,赵国能否完成最终的飞跃,实在难以预料。

统一天下需要数代人的积累

这是赵国是否能够完成统一大业的最根本所在,从前文可知,即使赵国击败秦国,想要凌驾于六国之上同样极为困难,需要不断建立优势,而这种优势的积累,无疑需要数代人的努力。即使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统一天下同样历经了数代国君的励精图治,这才最终打下了统一天下的资本。如果仅凭一场战役,就说赵国拥有了统一天下的资本,显然是不够客观的。

为此,除去其他五国不谈,我们不妨来比较一下,此后秦赵两国的君王:

1、秦国方面:长平之战后的几代君王分别是“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主持长平之战的是秦昭襄王,这毫无疑问是秦国统一大业中雄才大略的一位雄主,在位五十六年,于公元前451年去世。秦昭襄王之后是秦孝文王,可惜继位三天就去世了。秦孝文王之后则是秦庄襄王,在位期间灭东周、继续蚕食三晋,在位三年去世。秦庄襄王之后则是秦始皇,又是一位雄主,秦国正是在他手中统一天下。

[var1]

2、赵国方面:长平之战后的几代君王分别是“赵孝成王赵悼襄王—赵幽缪王”。主持长平之战的是赵孝成王,赵孝成王的能力其实并不差,即使是在长平之战战败的情况下,在他国配合下不但取得了邯郸之战的胜利,之后又在反击中击败燕国。赵孝成王之后是赵悼襄王,赵悼襄王也并不弱,虽然被秦国击败,但却多次击败燕国,夺取大片领土,同时又取得了魏国的邺地。赵悼襄王在位九年后去世,接替他的是赵幽缪王,这位就比不上之前的几位赵王了,不仅多次被秦国击败,丢失大片领土,更是杀死李牧,罢免司马尚,堪称自毁长城。

[var1]

长平之战后,赵国方面赵孝成王、赵悼襄王能力还算不错,赵国在他们手中或许会得到一定发展,但赵幽缪王的能力则实在不敢恭维。而秦国方面虽然此后历经两王,但在位总共也就三年时间,赵国的主要对手将是秦始皇。

至于武将方面,长平之战后,赵国名将主要是廉颇、乐乘、李牧,秦国名将则主要是王贲王翦蒙武蒙恬蒙毅,这方面双方差距实际上并不大。

综合来看,赵国即使在长平之战取胜,虽然会迎来一个发展和统一天下的契机,但想要统一六国仍然是任重而道远。同时,如果无法短时间内完成统一,匈奴的崛起,对于赵国的后续发展来说,同样是有着致命影响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知否》原著盛家的女婿们:梁晗最英气,孙秀才让人吃惊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袁文绍盛家长女华兰女婿,忠勤伯爵府次子,是盛家第一个贵婿。他有伯爵府的加成,但也有一般官宦世家女子不愿嫁的弊端。给华兰议亲时,盛纮仔细挑选了人家,打听了袁家底细:那次子我瞧着倒好,沉稳识礼,威风凛凛,年纪轻轻就在五城兵马指挥司里谋了个差事,我又特特向窦指挥使打听他的人品才具,他把那袁文绍结结实实夸了

  • 明代的瓷器为何每年成交都会创新高,价值过亿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目前市场上面遇到的比较多就是我们明代和清代的瓷器,我们比较珍贵的瓷器就是五大窑口的瓷器,钧窑 、汝窑 、官窑、 定窑、 哥窑。这种瓷器就是我们很多人都收藏不到这种藏品。我们清代时期比较常见就是清三代的瓷器比较多一些,我们为何很多人都喜欢瓷器,就是因为它们的艺术价值非常的,特别是一些稀少的瓷器来说

  • 文博日历丨从大晟编钟里听见北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晕染开北宋的繁华点点笔墨绘出汴京的人间烟火让我们看见了北宋今天 我们从大晟(shèng)编钟里聆听北宋三个看点 带你认识大晟编钟01“身世”浮沉336枚大晟编钟“出生地”开封仅存1枚距今900多年前宋太祖赵匡胤的起家之地(今河南商丘)出土了六枚春秋时期的古钟钟上刻着“宋公成”三

  • 花脚大仙分享:《鲁王之宝:明代朱檀墓出土文物展》下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鲁王之宝:明代朱檀墓出土文物展下篇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特展系列花脚大仙分享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联合山东博物馆共同举办《鲁王之宝——明代朱檀墓出土文物精品展》,该展览原为山东博物馆基本陈列展,展览共有156件(组),是明朝第一代鲁王朱檀墓中的出土文物,包括冕冠佩饰、家具服装、笔墨纸砚、琴棋书画、彩

  • 几代帝王心血才成就的开元盛世,却因为唐玄宗一个错误的命令毁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开元时期的唐玄宗有多强大,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阅读答案,旧唐书唐玄宗于开元十年幸东都

    唐玄宗李隆基英明神武,不负众望,在几代先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他励精图治,把大唐迅速发展到巅峰,开元盛世让无数国家尊崇备至,唐玄宗也成了古往今来为数不多的盛世明君。但是人一旦功成名就了就容易犯糊涂,年龄大了也容易老眼昏花。唐玄宗也没有逃脱这个宿命。老年的他昏招百出,昏庸无能,节度使制度的重启,为大唐

  • 如果朱允炆削藩不那么狠辣,让藩王当富家翁,朱棣还会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允炆削藩各藩王为什么不结盟,削藩对藩王的坏处,建文削藩后藩王下场

    确实,朱棣反了。但是我们要看看,朱棣为什么而造反?是为了皇位还是为了别的什么?朱棣想不想当皇帝呢?朱棣对皇位是有过想法的,作为皇子,要说不想当皇帝,可能性不大。他文武双全,在朱元璋一众子嗣中,除了朱标,他朱棣不输任何人。但是朱标活着,朱标的威望和能力就像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压在所有人的头上,根本没有

  • 唐朝李世民家族在历史上曾两次建国,除了唐朝你知道还有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历史李世民,易中天评价唐朝李世民,唐朝李世民时期版图

    陇西李氏的发展和低迷话说三国之后,司马家一统天下,建立晋朝,本该是经历了多年战乱的中原大地修养生息的时候了,可是就因为司马彦的无脑分封政策以及不久后司马炎挂掉,继任者奇葩的作为,导致中原大地再次陷入战乱不休的局面,西晋八王相互征战不休,最终耗尽了中原仅存的力量,再也无法阻挡胡人铁骑马踏中原,神州陆沉

  • 奸臣蔡京到底做了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一句“与士大夫共天下”,宋朝的奸臣如春笋一样全部冒出了头。历朝历代的奸臣都是屈指可数,只有宋朝,那才叫一个车载斗量,每一任皇帝的任上,都有一位遗臭万年的奸臣。蔡京的崭露头角,是在宋神宗时期。宋神宗时期,身为皇帝的宋神宗对法家很感兴趣,对王安石的治国理念十分赞叹,所以提拔王安石

  • 柴荣驾崩前对殿前军首脑的调整为赵匡胤篡位提供了便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显德六年(959年),柴荣北上亲征,仅用一个多月就兵不血刃收回了莫、瀛二州。5月,就在他振奋精神、计划一举收服幽州时,却因突然染病、身体难以支撑,不得不撤军。6月,也许是自知时日不久,柴荣在短短一周内对朝廷内外的重要岗位进行了大规模重组。文职方面,在原宰相范质之外,柴荣增加了魏仁浦、王溥参知枢密院事

  • 80岁的武则天霸气十足,为何还要找男宠,原因也许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则天的真实作风,如何评价晚年的武则天,63岁的武则天终于完成了她的心愿

    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称自己为“武曌”,而且霸气十足。14岁时,她仍然是一个无知的女孩,并成为太宗皇帝的才人。也许是因为个性。唐太宗不太喜欢她。切换到另一个女人肯定会激怒自己并为此感叹。但是武则天呢?但是他不同意命运。她拼命地学习,练习书法,并且在世界上不断磨砺。只要有机会,她就会努力。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