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庆处死和珅,为何满篇罪状中没有“贪”字,原因“如此”隐晦

嘉庆处死和珅,为何满篇罪状中没有“贪”字,原因“如此”隐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302 更新时间:2024/4/5 3:38:47

(本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嘉庆四年正月,乾隆已经89岁高龄,躺在病床上气息奄奄,眼看着就要龙驭归天。不出所料,到了正月初三这一天,乾隆病情瞬间恶化,医治无效去世。随着乾隆皇帝的逝去,朝廷的大权,这才真正的掌握在嘉庆皇帝的手中。

按照道理来说,嘉庆会在国丧期间专注于乾隆的葬礼,可是谁也没想到,仅仅在乾隆死后的第二天,嘉庆皇帝便宣布免去和珅所有职务,并勒令其护送乾隆灵柩至清东陵。正月初五,刚护送完灵柩的和珅便被押入天牢,并抄没所有财产。

既然和珅已经伏法,便是嘉庆盘上的鱼肉,想怎么切就怎么切。但在此时,一个巨大的难题摆在嘉庆皇帝面前,让其如坐针毡,这个难题就是该如为和珅定罪?

有很多读者都会说,这还不简单,直接定个贪贿之罪,就够和珅死一百次了,这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其实不然,嘉庆皇帝为难的地方主要有三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时间不允许

嘉庆皇帝对于和珅早就有了想法,可是由于太上皇乾隆太过宠爱和珅,他一直没有办法下手。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在乾隆去世后,仅仅过了一天,嘉庆便对和珅下手,可见嘉庆扳倒和珅的急切心情。

虽然和珅早就对嘉庆有所防备,可嘉庆这次打的是一个“突击战”,让和珅猝不及防。为了避免迟则生变,嘉庆皇帝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扳倒和珅,以确立自己在朝堂中的稳固地位。可是对于和珅的巨额财产,嘉庆皇帝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查出其来源(想要准确地查出来源,没有几年的时间,根本办不到),因而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2.老爹没面子

和珅的发迹全都倚仗于乾隆,可以说和珅的每走一步,都是乾隆给他指的路,故此两个人之间的默契,已经超越了君臣关系。

乾隆一生奢侈无度,从六下江南到扩建皇家园林再到千叟宴,哪一个不是大手笔?可是这些钱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当然不能从国库出,只有和珅这样的“经济大家”,才能给乾隆弄出一座座小金库供其挥霍,而和珅自己也能从中获得巨大利益。

乾隆与和珅的这些破事儿,满朝文武心知肚明,嘉庆若是将和珅定义为“贪”,那岂不就是间接承认了自己的老子是“大贪”吗?嘉庆又不是三岁的娃娃,怎么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3.拔出萝卜带出泥

和珅从发迹开始,直到他在朝廷中经营了20年,他背后靠着的就是乾隆皇帝这座大山。

官场中多是阿谀奉承之辈,哪一个不想沾些和珅的光?他们孝敬和珅“银两和宝贝”,那就是很常见的事了。

嘉庆皇帝若是真的搞连诛,恐怕在和珅的背后,还有一大批官员等着被杀头,到时候因为一个和珅,弄得满朝文武诚惶诚恐,搞不好,甚至还会发生预想不到的“政变”,这对于嘉庆皇帝来说,都得承担不了的后果。

正是因为以上几点原因,嘉庆皇帝在和珅的20条罪状里,并没有将“贪”列为其中之一。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和珅都被嘉庆安上了哪些罪名?其中包括欺君不敬、越权办事、超越规制建房、破坏君臣关系,以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等。

很明显,嘉庆皇帝将“贪”字巧妙的藏了起来,反倒是换了一个更加含糊的罪名,即“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这个罪名人人都不懂,却又人人都懂,而这“不明”也正是嘉庆皇帝的高明之处。

其实,扳倒和珅并不是真正的目的,真正让和珅丧命的是他背后巨额的钱财,还有他手中那些足够牵动朝命脉的特权。总之,还是民间的一句话最为贴切——“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永璘不尊礼教,为何嘉庆还封他为亲王,将和珅府邸赐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永璘是乾隆最小的儿子,是嘉庆帝同母弟,不过兄弟二人,都不是由生母孝仪纯皇后带大的。嘉庆出生的时候,生母已经是令贵妃了。不过令贵妃却没有亲自抚养儿子,而是把他交给庆妃抚养。而永璘出生后不久,生母令皇贵妃就去世了,所以他是被颖贵妃带大的。虽说兄弟俩不是同一个养母带大,但毕竟是同母兄弟,所以嘉庆即位后,对

  • 满清入关之后,明朝的那二十多万宗室子弟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俗话说,盛极必衰。明朝这座大厦一倒,这些宗室子弟都成了落了毛的凤凰。毕竟每逢朝代更迭,前面王朝的宗室子弟都会成为新王朝的眼中刺、肉中钉。纵使是亡国不绝祀的西周初期,周武王也会安排“三监”等诸侯来监察纣王之子。满清在这方面肯定比西周做得绝。明初藩王一、满清入关之初的政策1、满清入关之初的形势顺治皇帝甫

  • 他比和珅聪明,也比和珅有钱,子孙都是亿万富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李鸿章。(图翻摄自百科词条)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也是清朝末期的著名外交大臣,也是慈禧太后器重之人,在朝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李鸿章也是因为在清廷当官的这份工作,让他成为人们的争议焦点,在他任职期间,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

  • 这个“畏缩退师”的武将以一己之力,影响了大宋百年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影响也分积极和消极,积极如谢安出山,打赢淝水之战,保全了华夏衣冠,如郭子仪崛起,平定安史之乱,护住了大唐江山,如于谦担当,击退瓦剌,未使大明变南明。消极如赵高,矫诏乱秦,让秦朝二世而亡,如杨广,急功近利,使隋朝崩溃而亡。今天我们要说的亦是一个消极的代表人物,他的知名度虽说不如赵高和杨广,但是他却

  • 和珅是乾隆时期重臣,很多人对其着不同看法,一方认为其为贪官蛀虫,一方则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近些年受影视剧影响,很多人认为和珅是一个肥头大耳,自作聪明,被纪晓岚等人戏弄的人物,实则不然,按照史书描写,和珅和纪晓岚地位悬殊,别说博弈,连平等对话可能性都不高。而且和珅长相并不臃肿猥琐,而是

  • 李自成攻入皇城后,皇宫中的嫔妃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世界虽然政党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可全世界却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世界和平,这是全世界人民血与泪的教训。回顾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每一次战争的背后,不论是输的一方还是赢的一方,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破败不堪的国家,受苦受难的人民,满目疮痍的山河,所有的一切,都让人心痛不已。中国历史上无

  • 清最大贪案不是和珅?56颗脑袋砍了4次,乾隆为何不敢严格执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所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从和珅家中查抄出来的家产,几乎是大清15年的收入。“富可敌国”这个词放在和珅的身上,似乎都收敛了些。没错,和珅贪墨的钱财在整个大清都是最多的。不过,他的案件涉及的范围却并非是最大的。乾隆年间,还有另一起贪污案,涉及一省全境上百号人。乾隆因为有所顾忌,便手下留情,却还是砍了

  • 这个明朝江西女子能文能武,有“千古奇女子”之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都说岁寒知松柏,越是动荡之际,越见人真章。回想明末清初,多少男儿弯了膝盖,丢了血性,反倒是江南之地出现了“秦淮八艳”。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位和“秦淮八艳”一样笑傲男人不丈夫的奇女子,她不仅文采斐然,还在满清入关后自行扯起抗清旗帜,与清军作殊死斗争,她便是刘淑。刘淑的文采十分出众一、屡世余家受主恩,结营

  • 和珅用三招搞定乾隆,他因为没看懂乾隆的《古稀赋》而丢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以乾隆的精明,以及众多的耳目,谁要说他不知道和珅有钱,那纯属是自欺欺人的事儿。可是和珅却用三招,就让乾隆觉得和珅应该有钱,而且越多越好,和珅是如何办到的?小编你写的那个——乾隆写篇《古稀赋》,和珅没看懂丢了性命,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您想要知道具体的情况,那就让小编给您从头揭秘吧。(本文所有图片,全部

  • 温雅之艺,苍凉之梦——--- 一代书画帝君宋徽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翻看一部政治历史,与一部艺术史著作,我们会发现,对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1082---1135),两种截然不同评价待遇:政史给之寥寥数语,艺术史往往颇多着墨。显而易见,艺术史的评价,是相对高的;也许唯其若此,这位已长眠地下近九百年的风流国君,或可稍得安心。 “徽宗皇帝天纵将圣,艺极于神”(《画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