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什么?

唐朝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527 更新时间:2023/12/9 5:39:35

唐朝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章介绍。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朝代,没有之一。在唐朝之时,我国无论是科技、经济、制度、文化,都稳居世界第一,因此而达成了“万国来朝”的成就。

而唐朝之所以能够如此强盛,跟唐朝清明的法度是不无关系的。而在唐朝法律之中又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唐朝的监察制度。

唐朝监察制度的组成

唐朝监察制度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御史台纠察制度,一个是谏官言谏制度,两种制度合称为“台谏制度”。

御史台纠察制度最早出现于秦汉年间,但直到唐朝之时才趋近成熟。唐朝贞观之前,御史台官员只负责谏言奏事,并没有任司法权力。唐太宗即位开创贞观之治之后,则专门设立了御史台机构,并让其受理有关官员、皇族的诉讼案件,从而起到监察百官和吏治的效果。

而谏官言谏制度,最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其目的是为了制约君主之权,以避免君主犯错。唐高祖渊称帝之后,就强调“君有违失,臣需极言”,谏官也就在此时在唐朝建立了。

谏官言谏制度,其实就是类似贞观之前的御史台,他们本身没有司法实权,但享有监察权力,可以直接上书奏请君,以上诉王公大臣罪状乃至弹劾他们的爵位或官职,同时也能够直言君主之失,以求法度之清明。

谏官言谏制度跟御史台纠察制度最大的不同,在于谏官直接对君王负责,其权力表现与君权。而御史台则直接监察文武百官,其权力来源于法度。二者互为表里、配合统筹,以达到监察文武百官、王侯贵胄的效果。

>>唐朝监察制度的权力

①弹劾权:正如上文所言,谏官可以直接上书奏表,弹劾朝中地方各级官员。御史台同样具有弹劾权,但相比谏官言谏制度则更加复杂,或者说分工更加明确。御史台之下分别有三个机构,名为台院、殿院与察院。其中台院主要负责监察百官礼仪,殿院则监察百官是否有违法之举,而察院则深入地方,负责监察地方官员是否守法尊礼等等。

②言谏权:正如李渊所倡,谏官具有极言劝谏之权,唐太宗在贞观元年(627年)还下令,只要是三品以上官员上朝议政,谏官都必须相随参与,一旦发现有所错漏缺失,当即就可以直接谏言。这就相当于唐太宗直接告诉谏官,他是谏官的后台,即便是当朝宰相,他们也完全可以寻其所失,君而谏,进一步加强了谏官的监督权。

③封驳权:皇帝在做出一个决定时,必须要亲下诏书交由三省六部才能真正执行,而在这个过程中,御史台高官有权从中截获诏书,直接将其从六部打回三省、从三省打回皇帝之处,或者暂时将诏书封存起来,经过进一步与皇帝的商议之后,在决定诏书当中的内容是否执行,这就是唐朝监察制度的封驳权,可以极大程度上减少皇帝的失误或错误,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三省矫诏的情况。

④监礼权:御史台官员与言谏谏官都具有监礼权。所谓监礼权,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监察皇帝、百官平时的生活作风是否符合礼法,是否符合人伦纲。另一个部分,则是监察皇帝、百官在祭祀等等活动当中的礼节、流程是否合乎国家礼法等等,但这一点还需要六部当中的礼部进行配合。

⑤监考权:除了从法律和道德礼法上监督皇家和百官之外,唐朝御史台官员与谏官,同时还有权进行监考。唐朝能够强盛的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科举制度在唐朝的时候得以完善,天下贤才因此得以进入唐朝朝廷当中,让唐朝获得了难以计数的优秀人才,可以说,科举制就是唐朝的立国之本,因此,监考权也是唐朝监察制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唐朝的监察制度具有分工明确、上下通透、监察范围广、权力大等等特点,正是因为有着如此完善的监察制度,唐朝朝政才具备了强大的纠错能力,从而减少政策的失误乃至错误,让唐朝法度变得更加清明,国家自然也就更加强大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乱世,为何鲜有外族入侵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四大名著大家想必都不会陌生,其中的《三国演义》更是开历史演义小说之先河,情节波澜壮阔,让无数看过的人津津乐道。《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三国时期诸侯割据的历史,魏蜀吴三国鼎立、瓜分天下,无数英雄人物叱咤风云。可大家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小说还是历史,在三国争的你死我活的时候,却没有外族趁中原内乱,腹地较为空虚

  • 多次违抗圣旨的北宋最牛名将,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多次违抗圣旨的北宋最牛名将,最终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历史上的宋朝,可真是让后人为之鞠一把同情泪:北宋时的皇帝都能被敌人捉走,然后肆意羞辱,这在历史上真是为之不多的例子。而北宋皇帝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遭遇,跟北宋前期的重文抑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的。当年的赵匡胤经历黄袍加身的变故以

  • 曹魏很少进攻蜀汉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曹魏很少进攻蜀汉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汉中争夺战的胜利,奠定了蜀汉的立国基础。在建安十九年的时候,刘备经过长期的征战,终于占领了成都。而与此同时,曹操占领了陇右。第二年,曹操率军攻打汉中的张鲁。同年十一月,张鲁投降,曹操占领了汉中。在曹操占领汉中后,他的手下劝他趁势攻打

  • 雍正上位后一年只休息几天 雍正的孩子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清代雍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雍正皇帝是工作狂,天天加班全年只休几天,他的孩子都是咋生的?虽然因为清代统治者夜郎自大,所以才使得晚清时期,中国受到列强欺负,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清代的几位皇帝,全部都是勤政的皇帝,其中最勤快的皇帝当属是雍正皇帝,此人的勤快在整个封

  • 刘盈死后为什么不是他的儿子继位?而是他的弟弟刘恒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盈,汉朝,历史解密

    在封建王朝,帝位的传承一般都是父死子继,如果没有儿子,才会勉强考虑兄终弟及。但史书记载,汉惠帝刘盈有6个儿子,为何在他去世后,皇位却传到了他的弟弟刘恒手中呢?(刘盈剧照)刘盈是汉高祖刘邦和吕雉的嫡子,因此在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他顺理成章地被立为太子。一个强悍的母亲,必然会有一个荏弱的儿子。吕雉和刘邦

  • 历史上徐达被朱元璋赐蒸鹅自尽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徐达被朱元璋赐蒸鹅自尽是真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民间一直有一个说法,明代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大将军是被朱元璋害死的。朱元璋是怎么害他的呢?徐达晚年背上上了一个毒疮,需要禁食酒肉,而朱元璋则故意赐给他蒸鹅吃,徐达知其意——这是上位

  • 汉水之战时徐晃为何会栽跟头?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汉水之战,是三国时期发生在汉中地的一场战斗。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徐晃是曹魏五子良将,在正史记载中,徐晃颇具军事才能,统兵作战是非常厉害的,官渡之战时,徐晃就曾率兵烧毁了袁绍的运粮车,给袁绍军以重创,立下的战功最多。关羽绝北道时,徐晃与满宠在汉津与关羽决战,襄樊之战时,徐晃救援樊城,率

  • 汉昭帝刘弗陵在位短短的时间里有着什么政绩?他是怎样一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弗陵,汉朝,历史解密

    《云中歌》中的刘弗陵,温柔、正直、善良,是个妥妥的大暖男,但是历史上的他却和电视剧中的他判若两人。汉昭帝刚刚登基,便沉迷于享乐,一度让辅政大臣(其实就是全职保姆)霍光感到压力山大。为什么呢?因为汉武帝临终前将刘弗陵交给了他,拜托他好好辅佐年仅8岁的小皇帝刘弗陵。就因为刘弗陵年龄小,就算鄂邑长公主嫁出

  • 明明有很多结亲的选择,为何宇文邕挑中了杨坚的女儿作为儿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宇文邕,即北周武帝,他在当时有很多结亲的选择,但是最后却挑中杨坚的女儿做自己的儿媳,为什么会这样呢?宇文邕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给隋文帝杨坚的评价是“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值周宣帝早殂,结郑译等矫诏入辅政,遂安坐而攘帝位”。可以说隋文帝能够轻易篡夺北周的江山,他在北周的特殊身份(北

  • 鄣国:姜尚受封于齐,是为齐太公,鄣国被齐太公收为附庸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鄣国,周朝,历史解密

    鄣国大概起始于前11世纪,灭于前664年。西周初,姜尚(姜子牙)受封于齐,是为齐太公,鄣国被齐太公收为附庸国。后来,鄣国被姜齐君主分封给了姜虎[齐太公(姜尚)之曾孙、齐丁公(姜伋)之孙、姜隐之子]。公元前664年鄣国被齐国所灭,末代国君鄣胡公被杀。鄣国故址在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接山乡障城村一带。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