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位中国人比郑和早75年下西洋,最远到达南非,率先发现澳大利亚

这位中国人比郑和早75年下西洋,最远到达南非,率先发现澳大利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800 更新时间:2024/1/17 16:05:29

大渊1311年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他自幼聪明好学,所以父母希望他能走出一条读书当官的仕进之路。但身为汉人,汪大渊在蒙元朝的歧视和剥削之下很难有所作为,于是在成年之后,他将目光投了比蒙元疆域更辽阔的大海。

汪大渊首先游历了当时世界最繁忙的港口泉州,在那里他看到了肤色模样各异,操着不同语言的人,见识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中西奇货。尤其是从那些商人、水手口中听到的海外种种奇风异俗、异国风情,激发了他对海外的无限好奇和向往。

1330年,刚满20岁的汪大渊随一艘远洋商船,从泉州港出发,开了第一次海外远航,并在此后书中将他远航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根据汪大渊的记载,在离开泉州后经过两昼夜到达了澎湖。澎湖当时隶属泉州,不少泉州人移民到此。

第二个记载的地区是琉球,根据汪大渊的记载,琉球“知番主酋长之尊,有父子骨肉之义”,已有一定程度的汉化,但与中华习俗仍有较大区别,所以他认为“海外诸国盖由此始”,琉球是他游历海外诸国的起始。

经过琉球后,汪大渊又先后游历交趾、占城、真腊、三佛齐、爪哇、苏禄等今天东南亚诸国,并对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做了详细记载。

他记载说真腊(今柬埔寨)的僧侣对当地的女孩拥有初夜权,女子出嫁要先和当地的僧侣同房,当地的男子甚至还会把自己的妻子卖给外来的宾客。

离开这块“男性乐土”后,汪大渊访问了民风彪悍的暹罗(泰国),后又向南行至新加坡以及更靠南方的加里曼丹,这里的民船会配备家丁武装,通过弓弩和简陋的火器,击退经常出没的马来海盗。

在加里曼丹,汪大渊遇到了此前元朝远征军的残部,他们来自南宋故土、中原或者塞北,但此刻却生活在热带气候和疾病的煎熬之下,时不时还遭受当地土人的攻击,除了艰难维生外,他们再也无法返回中华故土了。

在随后的苏门答腊之行中,汪大渊访问了盛极一时的三佛齐王国。这里的民风好斗彪悍,士兵擅长水陆两战,在作战之前,官兵会服用某种特殊的药物,可以刀枪不伤,依靠这种秘法,三佛齐王国逐渐成为当地的霸主。

在东南亚的游历中,汪大渊在小巽他的松巴哇岛发现海边的泥土中会冒出黑色的粘稠液体,可以加工成墨水,也可以点燃当作取暖燃料,现在我们知道这种黑色液体就是石油。

在离开南洋诸岛,穿过风高浪急的马六甲海峡,一片新的广袤大洋呈现在汪大渊眼前,这就是印度洋。亚非欧三大洲各国的商队交汇于此,尤其是来自意大利和阿拉伯的商队络绎不绝。这些人将欧洲的珠宝、武器卖到北非,换取东非的奴隶和北非的骏马,然后再渡过印度洋,将奴隶和马匹卖到印度,并从印度带回香料和宝石回到欧洲。

汪大渊对于南亚诸地也做了详细介绍,专门介绍的有朋加刺(今孟加拉)、金塔(今马德拉斯附近的钦格尔普特)、沙里八丹(今印度南部纳加帕蒂南)等26地,简略提及未专门介绍的地区也有数十条,这些国家和地区遍布南亚各地,可见当时汪大渊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南亚的各个港口。

比如在印度东南的科罗曼德海岸,汪大渊看到当地的男女都会戴头巾和沙丽,一些出身高贵的女子普遍习武,还会取蛇毒用于作战。

他还记载到孟买是由七个岛屿组成,在欧洲人到来后,这七个岛屿被桥连了起来,这是中国史籍中最早关于孟买桥的记载之一。

在纳加帕塔姆的海岸上,汪大渊还看到了修建于1267年的大型砖塔,那是南宋使节访问印度时留下的纪念碑。

汪大渊并没有止步于此,在南亚游历完之后,汪大渊继续往西向着波斯湾方向行进,并在不久后登陆前往阿拉伯人的巴士拉港。汪大渊发现这里的居民身材修长,外貌俊美,喜欢穿戴驼缝制的白色服饰,以抵御沙漠昼夜巨大的温差。他们的市政规划与华夏相比,整洁华美,有大量公共水池和喷泉,这在其他地方从未见过。

接着,汪大渊沿底格里斯河逆流而上,来到波斯西部的马腊格,他在这里发现了一个陈姓汉人领主,他曾是元朝的地方官吏,后来出海闯荡在波斯站稳了脚。在他的治理下,马腊格兵强马壮,还经常派出骑兵扫荡周围部落和小国。

此后,汪大渊又向南返回波斯湾,参观了穆斯林心目中的圣地麦加。在麦加稍作停留,汪大渊经红海北上来到埃及。此时统治埃及的是马穆鲁克王朝,马穆鲁克王朝大败十字军,又阻止了蒙古西进的步伐,使其成为伊斯兰世界政治和宗教中心。汪大渊记载,这里的权贵身披重甲,骑马放鹰,出行有猛兽和黑人奴隶跟随,使用镶嵌金银和珠宝的武器。

从埃及的红海南下,汪大渊来到东非的坦桑尼亚海岸,并且目睹了当地繁荣的黑奴贸易,阿拉伯商人会像对待牲口一样,将健壮的黑奴随意拍卖。

此外,汪大渊还到过东非的桑尼巴尔、科尼亚的基拉尼,关于肯拉尼,汪大渊记载到,“气候稍热,风俗淳厚。男女髡发,穿长衫。煮井为盐,酿椰浆为酒。地产绵羊,高大者二百斤……贸易之货,用青白花碗、细绢、铁条、苏木、水银之属。”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所产的丝绸、瓷器、铁器等货物在非洲很受欢迎。

这是汪大渊第一次游历的最远处,此后他越过索马里海角向东返航,在返程途中,汪大渊先后来到斯里兰卡的科伦坡以及附近的马尔代夫。此后按原路穿过中南半岛,经过南沙群岛返回泉州,此时是1334年。汪大渊第一次全球“旅行”共历时5年。

1337年,汪大渊再次从泉州港出发,开始了第二次远航,他这次基本还是沿着上次的路线,先出台湾岛,到南洋诸岛,再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

与第一次相比,汪大渊第二次远航所行更远,游历地区和国家更多,这一次汪大渊最远到达了非洲南端的莫桑比克海峡,甚至早于西方殖民者率先发现了澳大利亚。

他绘声绘色地描写澳洲土著人“男女异形,不织不衣,以鸟羽掩身,食无烟火,唯有茹毛饮血,巢居穴处而已。”有的“穿五色䘯短衫,以朋加刺布为独幅裙系之。”

在汪大渊的记载中,澳洲有一种鹤,羽毛是灰色的,腿和嘴都是红色的,身体高大,见到外人会“耸翼而舞”,汪大渊称它为“仙鹤”,这与生活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澳洲鹤十分符合。

他还记载,在澳洲有一种很特别的树,像火焰一样红,这种树被当地人称为“石楠树”。

他还记载澳洲北部“周围皆水”,说得应该是今天澳大利亚达尔港东面的大片沼泽地。澳洲西北部海岸礁石多牡蛎,北部海岸有高达800米的台地,山势险峻,如“天马奔驰,形势临海。”

种种记载与澳大利亚北部地区高度符合,所以中国很多学者都认为汪大渊是发现澳洲新大陆的第一个航海家,比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雷斯发现澳大利亚早了300多年。

第二次航行时间较短,在1339年汪大渊返回泉州,历时3年。

汪大渊第二次出海归来后,应泉州地方官之请,开始整理笔记,撰写《岛夷志略》。

《岛夷志略》约2万字100个篇章,详细记录了汪大渊两次远航所游历的200多个地区和国家的见闻,内容详尽,真实可靠“皆身所游焉,耳目所亲见,传说之事则不载焉”,是后人了解元代中国对外贸易和14世纪30年代东南亚、南亚、东非人文历史的重要资料。

60多年后,明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随行的马欢对照汪大渊记载,亲自走访了一遍汪大渊去过的地方,发现书中记录十分可信,言“《岛夷志》所著者不诬。”

由于其重要的文献价值,《岛夷志略》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古代东、西两洋历史地理交通的必读书籍,被今人评为影响中国的100本书之一。由于汪大渊两次远航,游历广泛,远超前人,因此后人称他为“东方的马可波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恶战之后唐与新罗重归于好,两国恢复贸易往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唐罗战争结束后至神文王时期,两国关系进入短暂的冷淡期,双方无朝贡往来。圣德王执政后,推行积极的亲唐政策来巩固政权,使双方关系趋于缓和。唐玄宗执政后,恢复对外开放政策,双方互通使节,来往密切。新罗主动示好缓和两国关系建立统一政权后,新罗内部政治统治混乱。孝昭王四年即695年之际,“京都地震,中侍元宣退

  • 太平公主深夜召见数名男子,第二天全部命丧黄泉,死因至今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和李治最小的女儿,而早在太平公主出生之前武则天曾经生下过一个女儿,但是为了登上皇后的位置,武则天设计闷死了自己的这个女儿嫁祸王皇后,或许是这个原因,武则天内心深处一直存在愧疚,有了太平公主后武则天和李治都对这个小女儿特别疼爱。这点从太平公主的"汤沐邑"高达三千户就能看出来,这在当时可

  • 契丹千年以来一直挑战着中原政权,一举灭掉东西突厥,得中国之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契丹跟突厥有过战争吗,契丹为什么打过唐朝,契丹和突厥有什么区别

    文|史哥哥世界上有很多国家,而中国的古代也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游牧民族,一些小的民族会因为实力太弱无法跟泱泱大国对抗,常常会选择依附大国,而一些实力渐强的民族则会自立为王,而这个规律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契丹就是其中一个比较有显著特点的民族,千年以来一直挑战着中原政权,因为他们当时居住的环境实在是太差了,而

  • 李自成结局究竟怎样?《雪山飞狐》中三大卫士自杀之谜正在于此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自成手下十大猛将,有声小说李自成全集免费听,李自成妻子出轨

    他们结仇的经过无非就是胡卫士忍辱负重,连最好的兄弟到自己面前了,都宁愿被诬也不说句话,此后胡卫士的儿子找到了苗、范、田三个卫士,避开了三家的家人说明了一切,结果苗、范、田三位卫士因受不了误杀义兄的刺激,自刎而死。最要命的就是,苗、范、田三位卫士在死前竟然没有对家人说明情况,这就造成了胡家和苗、范、田

  • 大唐第一猛将,却在李世民的面前耍酒疯,听到一句话后便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李世民的手下大将,唐朝李世民最厉害的一个人,历史上真实的大唐李世民

    伴君如伴虎,在皇上身边讨生活,能文能武,才华过人才能得到皇上的青睐,借此施展自己的抱负。但善于揣度帝王心思,做到进退有度才能保全自己。当皇上需要时,就披挂上阵殚精竭虑,当天下太平时就就赶紧收敛隐退,不要碍着皇帝散发光芒了。在进退之间处理的最好的莫过于越国范蠡,在帮助勾践灭吴复越之后,携西施远离朝廷,

  • 浅析北宋定都开封的必然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自宋到今的上千年时间里,很多人都批评北宋定都开封,弊端很多,还有人将北宋的灭亡与定都开封扯到了一起。开封虽然被称为八朝古都,处于中国版图的中心位置,但是却从未产生过大一统的政权,在北宋之前,定都开封的主要是五代政权,五代政权平均下来,每个政权只有十几年的时间,国祚之短,令人匪夷所思。主要原因就

  • 孙思邈活了142岁,临终前叮嘱后人:无论如何也要将此药方销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药王孙思邈这个人物。他是南北朝到唐朝时期的一位神医,不仅医术高明,而且注重医德,因此备受爱戴。孙思邈也非常注重养生之术,因此他颇为长寿,竟然活了142岁。但是孙思邈作为一位医生,临死前却叮嘱自己的的弟子,说什么也要将一个药方毁掉。药方是用来治病的,孙思邈为什么要毁掉呢?这个药方就是寒

  • 浅谈宋代在室女、归宗女、出嫁女在财产继承中的分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土地归宗是什么意思,简述宋朝财产继承制度,三代归宗不改姓的后果

    实际上,古代女性也是拥有家庭财产继承权的,在宋代时期就制定了女子继承家庭财产的具体规则,根据女儿的婚姻状况,还分为在室女、出嫁女和归宗女,而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又分为绝户与非绝户。在不同情况下,女子所能继承的财产份额是不一样的,通过研究宋代女性在家庭财产继承中的分配,对当今社会依然有重要的启示。一、

  • 她没为李世民生下儿女,却为何给李治生下6个儿女?其实原因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怎么培养李治,李治为什么能娶李世民,李世民和李治父子情

    在位期间,虽然有点残忍,但是仍不失为一个明君,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人就是我们大家熟知的武则天,她建立了大周王朝,临死前将政权交给了李唐后人,但是在她的身上却有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当年李世民在位时期,曾看中过武则天,并且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但是让后世没有想到的是,武则天居然没有给李世民生

  • 浅谈宋代城市游民的产生及其谋生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谈谈你对宋代城市文化的了解,游民是什么意思,宋代城镇发展表现

    然而宋代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升,政府不抑兼并的农业政策,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不得不到城市中讨生活,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找到一份正当的职业,于是就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游民。在《辞海》中对游民的解释是:“古指无田可耕、流离失所的人”。潮龙起在《试析清代的游民与会党》一文中,说游民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