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给纪晓岚一张白纸让他宣读,纪晓岚一张口,乾隆瞬间龙颜大悦

乾隆给纪晓岚一张白纸让他宣读,纪晓岚一张口,乾隆瞬间龙颜大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304 更新时间:2024/2/4 10:34:34

什么鬼?祷文的纸面上竟然空空如也!

圜丘坛两侧的乐师已将神乐奏响,仪仗队的旌幡已在飘扬,圜丘坛之下的文武官员已然下跪。万人瞩目之下,众人期盼之中,手中的祷文竟然是一片空白!这可是国家级的祭祀活动啊!

纪晓岚把目光偷偷瞄向了乾隆皇帝,看见他把祷文的作者太常寺卿胡牧亭递过来的东西推了回去。这犹如电光火石般的一幕,让纪晓岚猛然明白了其中的蹊跷。

不就是一篇祷文吗?堂堂的国家宣传部长兼文化、教育和外交部长,堂堂的《四库全书》总纂官,还能被这一小事难倒?

清嗓完毕,纪晓岚整了整官衣,随即绣口一吐,十八个庄重典雅、流水行云的汉字便冠绝了庙堂,响彻了天宇。乾隆皇帝也为此一振,龙颜大悦。

乾隆皇帝为何要在如此重要的场合捉弄纪晓岚?哪十八个汉字让乾隆皇帝如此愉悦?电视剧中的纪晓岚的真实吗?他与和珅、刘罗锅等人是什么关系?乾隆皇帝死后,嘉庆皇帝又是如何对待纪晓岚?他能得到善终吗?

乾隆皇帝亲自“整蛊”纪晓岚

历经六十年时间的乾隆一朝,励精图治的国家整体虽然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并处康乾盛世的顶峰。但这六十年,国家也经历着不断的自然灾害的连年侵袭。

据《清史稿》的记载,从乾隆登基的公元1735年到退位的1795年,全国几乎每年都有洪涝、旱灾、饥饿,地震、瘟疫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其中最严重和发生次数最多的是旱情和饥饿。

其实早在乾隆七年,即公元1742年5月,清政府就专门制定了雩(音yú)祭制度,也就是求雨的祭典制度,并且用一整套礼法固化,从而使其更加规范。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民众发展生产,并争取美好好生存条件。

乾隆五十二年,也即公元1787年,旱灾再次席卷了中国大地。于是,按照雩祭制度要求,清朝政府就开始了这场祈雨活动的准备工作。

既然是祭典,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习惯和当朝政府制定的制度要求,得写一篇祷文来作为这项活动的开场白。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兼司仪——专门负责政府祭祀活动管理的太常寺卿胡牧亭身上。

能做到太常寺卿的这一级官员,胡牧亭的真才实学当然不会与纪晓岚差多少。一番酝酿之后,便洋洋洒洒地搁笔成文。但此时的胡牧亭来了心思。他想起了自己曾经宴请纪晓岚,并在府上大门口亲自恭迎他的时候,纪晓岚向他请教“阄”字一事。当时胡牧亭解释为“门内有一龟”,让纪晓岚戏弄了一把。这次他想扳回一城。

因为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这些部门都归礼部综合管理,所以祈雨仪式上宣读祷文的人当然就是自己的顶头上司——礼部尚书纪晓岚,所以这次也是捉弄纪晓岚的一次机会:给他一卷空白的纸,自己把成文也带上,等纪晓岚下不来台的时候,再把成文给他。

让胡牧亭没有想到的是,在雩祭仪式开始之前,他将空白祷文一事告知了乾隆,乾隆皇帝不仅不反对,居然也起了与胡牧亭一样的玩性和兴头。

他不仅想看热闹,也想见识一下自己的礼部负责人——大清朝《四库全书》的总纂官该如何处理这样的“危机”。所以,到了宣读祈雨祷文的环节,乾隆皇帝还亲自把这卷空白纸交到了纪晓岚的手上。于是,本文的开头那一幕就出现了。

看着纪晓岚那悠然展开卷纸后的那一刻吃惊表现,看着纪晓岚在装模作样的咳嗽清嗓,看着纪晓岚表面镇定而心乱如麻的神态,大清国的乾隆皇帝内心十分的满足:你不是号称本朝第一才子吗?你不是样样都比我懂吗?你不是本朝《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吗?你不是总爱在我面前抽那老烟锅吗?这下还看怎么办?

于是,他将胡牧亭递过来的有字祷文推了回去。但纪晓岚瞄到了这一眼。心想到,这儿等着我呢!纪晓岚再次清了一下嗓后,便大声地念出了十八个汉字:“帝曰:咨尔龙,岁大旱,用汝行甘雨,汝其往,钦哉!”

听完此语,乾隆眉头一扬,抚掌一笑,继而龙颜大悦。多年的君来臣往,果然彼此都没有辜负这由时间形成的信任与默契。此事收录在李建良所著的《纪晓岚全传》第十六章《宦海沉浮》。

从电视剧的谬论误看真实纪晓岚

对于纪晓岚的熟悉,可能大多的国人都是从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开始。以至于那个艺术化了的形象,差点掩盖住了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

纪晓岚确实是乾隆一朝的人才。这个生于公元1742年雍正朝代的河北沧州人,历经了乾隆、嘉庆两个朝代,活了82岁。是乾隆一朝的功德之臣。

相较于同时期的中国读书人,出身于官宦之家的纪晓岚无疑算是幸运的。一路从童生到秀才,从秀才到举人,又从举人到进士,继而为翰林院庶吉士,他只用了23年的时间,便正式踏上了官司宦之旅。最后在嘉庆一朝成为管国子监事,赢得了一身的功德名就。

电视剧中的纪晓岚,第一个让人诟病的是他的官职问题。在乾隆一朝,纪晓岚的身份不是大学士。他最高的身份是协办大学士,该职位的获得,还是在嘉庆十年,也即公元1805年1月,是大学士的副职。

据《清史稿》记载,公元1754年,即乾隆十九年,30岁的纪晓岚参加科举会试,获得第22名。后参加殿试,终于获得乾隆皇帝的赏识,被乾隆钦点为二甲第四名,从此,纪晓岚也就成为了皇帝的御用文人,官从正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但这不是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大学士,毕竟,这个职位是正一品,相当于现在的总理。由此,也就引出了他与和珅的官职谬误。

电视剧中的纪晓岚与和珅的官职居然是平起平坐,这也是为人诟病的地方。历史上的和珅,出身于满洲贵族。虽经科举,但屡试不中,最后,才以文生员的身份承袭三等轻车都尉,再以三等侍卫的身份,从而渐渐成为了乾隆的宠臣。

从其历任内阁首席大学士、户部尚书和翰林院掌院院士等职位就可以看出,这个正国级干部,不仅是总理,也是财政和公安部长,这样的地位是纪晓岚无法达到的高度。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人物,你敢怼他你敢作弄他敢臊他皮?他不扒了你的皮才怪。

不否认纪晓岚的诙谐幽默和出价才华,也不否定他机智多变,老谋深算。但电视剧中把他塑造成了坐怀不乱的柳下慧一般,就更显得荒唐与可笑了。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其实是个风流好色之徒,也是出了名的喜烟爱肉的瘾君子。

采蘅之的《虫鸣漫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自言乃野怪转身”,“以肉为饭”,“日御数女”。如一日不近女色,浑身便如干裂般难受。而且还有《啸亭杂录》、《清朝野史大观》记载,纪晓岚共有一妻六妾,最小的一位他年龄相差30岁。同时,他还是北京八大胡同中的常客,有后人甚至调侃他是VIP中P。

再来看纪晓岚的食肉怪癖。“平生饭时只猪肉十盘”,清朝的文献都记载了纪晓岚吃肉的重量标准,用今天的计量单位进行换算,纪晓岚一天竟要吃掉十斤猪肉,这习惯直到他死,都没有改变。

纪晓岚与和珅、刘罗锅等人的关系

历史上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是非常好的,可以说他们是忘年交。因为纪晓岚足足比和珅在了26岁,是叔爷辈的人了。但纪晓岚没有把和珅教好,甚至和珅的贪腐,与纪晓岚脱不了干系。

凭借自身出众的才华和过人的能力,纪晓岚在大学士刘统勋的推举下,于公元1743年出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早已看透仕途中诸多的身不由己,也觉悟到了自身的文人傲气被现实折磨得体无完肤,所以此时的纪晓岚已变得圆滑世故,再加上本身就豁达开朗,幽默滑稽。此时的他,已然成了官场上的“老混混”。

就在此时,他与和珅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他们碰了面并有了交集。

而彼时的和珅,则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愤青。因为是满洲贵族出身,刚踏入官场的和珅还是正直清廉,并敢于和官场上的贪腐行为作坚决的斗争,为此,得罪了不少的同僚。

纪晓岚看在眼里后,便开始主动予和珅以点拨,成了和珅初入职场、熟悉规则的引路人。即便和珅成为巨贪之后,纪晓岚依然还是与他保持了良好的交情往来,且在文学方面还有互相唱和。所幸的是,纪晓岚并没有依附和珅并随波逐流。

而对于和珅的政敌——宰相刘墉,也即我们熟悉的刘罗锅,还有太子太傅朱珪、军机大臣王杰等一众官场清流,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非功利性的往来,这种友谊一直延续到纪晓岚去逝。

这里顺带说一句,在乾隆一朝,敢与和珅正面张弓搭箭,且真刀真枪进行对垒的人物,历史上只有名将阿桂,重臣福康安,以及宰相刘罗锅。他们与和珅的斗争,《清史稿》中有明确记载。

修成《四库全书》功德圆满

从公元1773年算起,至1787年的十四年时间里,由纪晓岚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终于完成。这部倾尽了他14年心血的中华大百科全书,也是纪晓岚对乾隆皇帝的知遇之恩最好的报答。

可以这样说,《四库全书》的问世,是纪晓岚用了自己十四年的心血,带着一帮中国的文化人,终于创造出了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而且是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全面的总结了中国文化的得失与利弊,呈现出了中华文明广博完备的体系结构,是寻根中国文化的重要典籍。

尽管后人中的诸多名人对《四库全书》的评价不高,甚至认为那是在阉割中华文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完成了这一创世纪的文化工程,纪晓岚确实厥功至伟。

因此,乾隆皇帝从整体上来讲,对纪晓岚还是赞赏与宽容的。并在成书的这一年,晋升纪晓岚为礼部尚书。

纪晓岚的一生,著书立说不多,学术方面的著作仅有《沈氏四声考》一书,其主要内容是探讨诗文音韵学的起源和应用的专业典籍。而他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一书,则与《沈氏四声考》不同,这本共38万余言的神怪故事,与蒲松龄之《聊斋志异》并列为古代志怪小说的“双璧”。

此书共二十四卷,主要记述了流传了民间的一些狐鬼神怪故事,其意也在劝诫世人惩恶扬善,虽是因果报应的传统说教,但也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了末世封建社会的没落现实。

纪晓岚在嘉庆一朝得善终

嘉庆皇帝一当权,便首先惩办了乾隆的宠臣和珅。在查抄了和珅8亿白银后,嘉庆皇帝又罗列了二十多条罪状,随后让和珅自杀谢罪。

而与和珅命运结局不同的是,纪晓岚因为在“禅让大典”上为嘉庆皇帝力争到了玉玺,让嘉庆皇帝对他敬重有加。嘉庆元年。即公元1796年,纪晓岚又当上了兵部尚书,后又改任左都御史。

1797年,再任礼部尚书一职。直到嘉庆十年,即公元1805年,因纪晓岚实在是政治水平有限,所以,嘉庆皇帝册封他为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管国子监事等职位。

同年2月14日,病逝于北京本宅。嘉庆皇帝出于对纪晓岚的敬重,除了下拨了五百两白金作为治丧费用,还亲自撰写了祭文和 “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 的碑文,并予谥纪晓岚为“文达”。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江被朝廷封为楚州安抚使,这个官位有多大权力?其实并不算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结果可想而知,最终梁山大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损失惨重,许多梁山好汉,要么是战死沙场,要么就是病死在途中,伤亡十分惨重。坦白来说,宋江的最大错误,就是太高估了朝廷的诚意,宋江要的是官位,要的是施展平生抱负的舞台,然而朝廷却要的是他们的命。特别是后来在征伐方腊的战役中,梁山好汉居然有70个人死亡,剩下的3

  • 清官误国——大清朝是如何被“清官”搞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清官一览表,为什么说清官误国,大清怎么治腐败

    这就是我国所独有的以道德治天下的产物。清官就是指这个官员不贪财,在我国传统的官员体系中,不贪财是官员的终极考核标准,但是所谓的清官真的就是老百姓所期待的和需要的?恐怕不是这样的。在小说《老残游记》里有很深刻的描述:清官的昏庸在晚清时表现更甚。晚清的时候有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被称为“清流”,这批清流都

  • 撕毁对华协议后,斐济改口承认“中华民国台”,大陆或出手惩戒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分享,也能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谢您的关注!】众所周知,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历史的种种因素,我们没能彻底解决,导致台湾问题遗留下来,这也成为我国发展的一块“心头病”。近年来,台湾问题愈发严峻,我国与台湾的摩擦加大。国际环

  • 她是明朝末代皇后,亲自为皇帝做饭,33岁的时候与崇祯一起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造化弄人,命运带给了她灾难,她嫁给的皇帝毁了自己的国家,成了亡国之君,在当国家即将灭亡前,皇帝并没有让她逃之夭夭,反而是让她选择自杀。这会让许多人感到疑惑不解。而这位皇后就是众所周知的崇祯皇帝的周皇后了,在明朝可以说周皇后是这后宫之中最贤惠的皇后了。可为什么众人都这么认为的?朱由检那时才刚刚登基

  • 今年光绪元宝十文目前市场行情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光绪元宝真品十文价格,光绪铜币户部丙午十文价格,光绪丙午户部十文值钱吗

    目前来说我们市场上面的机制币里面光绪元宝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银材质的龙洋光绪元宝来说,我们在市场上面也能看到很多版本的仿品光绪元宝,它们的仿造工艺由低到高都有,我们收藏的话还是需要小心一些,不然有可能就会损失一些金钱。关于光绪元宝的收藏价值来说,我们比较珍稀的版本有:福建官局造的,湖南造的,奉

  • 叶利钦的民主和袁世凯的宪政之比较(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窃国者”袁世凯与他的前任戈尔巴乔夫不同,叶利钦是技术官僚出身。他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原名叶卡捷琳堡,现己改回原名)的乌拉尔国立工学院里学的是建筑。据他的同学说,叶利钦“野心勃勃,为了事业甚至可以踩着他亲生母亲往上爬。只要你给他工作,他会把上司捣成肉酱,但任务一定会完成”。这传闻当然未必可靠,但从叶

  • 贪官被刺杀家中搜出2件东西,忽必烈愤然下令,开棺拿去喂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元朝的时候,有一个权势很大的贪官,他被人刺杀后,朝廷在他的家中搜出了2件东西,忽必烈得知此事后愤然下令,开棺拿去喂狗。古人常说,死者为大,一个人死了之后,应该得到最基本的尊重,即使是跟死者有仇,也不应该去毁坏其遗体。那么朝廷在这个贪官家里搜出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让忽必烈如此的愤怒?这个被人刺杀的贪

  • 古人为书写方便而进行竖写,清朝中后期开始文字逐步改为横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汉朝以前是没有纸的,主要用竹简来作为书写工具(丝帛较贵),但竹简偏于狭长,汉字又是方块字,毛笔比现代的钢笔、圆珠笔所占的书写范围要大很多。古人为了书写方便,就采用竖写的方式,然后把一个个竹简穿起来,就是简书。在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由于人们已经习惯了竖写,所以这种习惯就被保留。直到清朝中后期,西

  • 雍正是否篡改了遗诏?为什么说是读书人对他的抹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雍正篡改遗诏是不可能的,雍正是否改了传位诏书,唐国强雍正改遗诏视频

    首先,我们看下关于雍正改遗诏的传言。 很多剧本上说,康熙皇帝遗诏原本是传位给十四阿哥,雍正发现后,将遗诏中的“传位十四阿哥”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于是,就有了这个传闻。其实,这种传言看似有道理,实则不然。当时的传位诏书除了用汉文书写,还同时用满文书写,即使把汉文书写的诏书改动了,用满文书写的内容是

  • 她被誉为晚清第一美人?一代芳华风姿卓越,却一生受慈禧衔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她纤细的身材、皙白的肌肤和卓越的气质,使她在宫廷内外拥有高度的赞誉和崇拜。在她的少女时代,她曾受到了几位皇帝的照顾和亲近,但这种幸福并没有能够持续很久。在此后的日子里,四格格继续展示了自己出人头地的才华和美貌。她的艺术表现力和对文化事物的充分了解,使她受到身边人的一致认可和赞赏。不久之后,她被封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