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不敢篡位,为何曹丕却敢取而代之呢?

曹操不敢篡位,为何曹丕却敢取而代之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703 更新时间:2024/3/14 10:50:02

曹操不敢篡位,为何曹丕却敢取而代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可以对比三列历史人物:

第一列:曹操、司马师司马昭、宇文泰、高欢高澄;

这类人物虽为总揽军政大权的权臣,但终身止于臣位;死后方得继承者追封为帝。

第二列:曹丕、司马炎、宇文觉、高洋;

这类人物在短暂接任权臣角色后,很快易代改朝,成为新王朝的开创者。

第三列: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杨坚、李渊;

这类人物则在自己有生之年,便顺利实现从权臣而为新朝天子的过渡。

曹操不称帝,曹操一死,曹丕马上称帝了。司马师不称帝、司马昭不称帝,司马昭一死,司马炎马上称帝了。宇文泰不称帝,他一死,他儿子宇文觉马上称帝了。高欢不称帝,高澄不称帝,高澄一死,高洋马上称帝了。

论能力,论威望,论权力巩固程度,曹丕肯定比不了曹操,司马炎肯定比不了司马昭司马师。宇文泰是西魏政权实际建立者,他死后,其子宇文觉年纪尚幼,被堂兄宇文护拿来做个招牌。和父亲相比,威望功业差如云泥;

高欢是东魏政权实际建立者,他长子高澄,十四岁起便做为他的代理人,入邺都执政多年;自幼便被轻视,在人前表现庸碌守拙的高洋与父兄相比,同样万不能及。

第一列的曹操们之所以活着的时候不称帝,仅仅是因为自身优势太大,大可缓缓图之。若非天不假年,他们一样会像杨坚李渊等人一样。从来不是不想改朝换代,而仅仅是人寿有限,来不及罢了。

别只记得曹操公然自称的“大汉征西将军曹侯”之志,也要看看曹操对自己人夏侯惇说的心里话:「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一步步变成魏公、魏王,自然是曹操自己野心膨胀,可为人者又怎能不为自己子孙家族的身家性命计?

“衣带诏”事件后,都已经和汉献帝刘协彻底破脸了,若不着手取汉代之,难道让曹氏一族如霍光一般被诛灭满门么?就算对大汉王朝再有感情和留恋,曹操也绝不会情愿自己的子孙如霍光家族一般死无遗类的,哪怕换了任何人在他的立场都不会。

曹丕司马炎们之所以迫不及待称帝,也根本不是因为他们如何比父辈强,形势比父辈更好,正因为他们只是新继任不久的权臣二代,能力威望不及父辈,势力基础不如父辈,所以他们才需要尽快称帝,正是为了确定易代事实,彻底杜绝皇权旧势力反扑的幻想,同时也和本集团重臣们定下不可动摇的君臣名分。

北齐开国君主,文宣帝高洋君臣对其母亲娄昭君的对答,恰恰揭示了第二列诸人实行皇朝易代的本质:正因为高洋威望远不及其父其兄,所以他才要顶着众多元老勋贵反对,靠大军威慑强行建立新朝,造成不可挽回的既定事实。

曹操无需天子名义,他也一样终身是大汉帝国大部分疆域的实际控制者。可是曹丕如果不篡位易代,却绝没有信心如其父王那般,仅仅靠魏王和丞相名义便统摄全国了。

徐州臧霸别部和青州军的鸣鼓哗变事件,其弟曹彰的问玺试探事件,皆说明了这点。甚至敌对势力刘备诸葛亮们一直所期盼的“天下大变”,也多半是以曹操寿终后、曹魏控制区域极可能大规模动乱为前提。

所以说,曹操有足够底气和回旋余地,当然不必急于取汉而代之,曹丕篡位则是因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统治基础相对于其父实在薄弱,因此除尽快取得天子之位外,别无选择。

事实证明曹丕赌赢了,并以南征东吴为名,抚平之前半独立的青徐二州。在名正言顺的天子御驾亲征下,原就野心平平的臧霸等青徐诸豪将,根本无力抗拒,拱手交权,入朝养老。整个曹魏治下九州实现真正的一统。

历代权臣篡位的关键,并不在于能拓展什么权柄,这些已经通过摄行皇权得到了,而就在于逼迫朝堂百官做这样的正式站队,交上不能后悔不可收回的投名状。

毕竟历史无数次证明,打倒一个哪怕是新莽那样的王朝,也永远比打倒一个霍光、窦宪这样的权臣家族要困难无数倍。

所以就算是武则天这么一个在男权社会中可说千古奇葩的女性君主,她的权力巩固程度都要远远超过霍光那样的权臣,只因为大唐百官承认了她是新天子,对她宣誓效忠了,就自觉去会与那些反对她的人针锋相对,水火不容。

比起自己变成乱臣贼子、子孙死无遗类的风险,高居九重的天子是男是女实在不值一提。曹操至死也没有迈出称帝那一步,他把这最后的一哆嗦让给他儿子来完成。至于原因,归结几点:

其一,孙权在曹操面前劝说他称帝,为了满足自己的现状,解除刘备的威胁而阴奉阳违。曹操一生小心谨慎,自然不想轻易上当。

其二,从当时的政治情况来看,如果贸然称帝,会使自己陷入被动。继续维持汉献帝的招牌,才能更好的安抚汉室。

其三,曹操在建安十五年来时,一直声称自己绝对对汉室皇位有所企图,这种话说了差不多有十年了。如果贸然的称帝,来否定自己,可能对自己的名称不好?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虽然后来人给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人家曹操是实际的人,大权在手,天下我有。权在,虚名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再说,时机成熟之时,他已经是老人家,还折腾啥。

公元216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不久,曹操把三个女儿一齐送给了汉献帝。曹操的这个举动,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因为他真没必要这么做。以他现在的地位,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是没人在他上边。

至于是什么原因,只有曹操自己知道。唯一能说得过去的解释是,我做不成皇帝,就让我的女儿母仪天下,做皇后。如果真是这样的理由,就有点可笑,更多的是可悲了。

标签: 篡位曹操取而代之

更多文章

  • 为何在司马懿夺权之时,无一人反对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反对

    为何在司马懿夺权之时,无一人反对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其实这也不能怪曹操培养的人才并无忠君之意,而是司马懿太能活了,把同一时间段的老人全都熬死了。古代由于卫生条件是比较差的,普遍寿命都不长久,但是司马懿一直活到了70多岁,所以从这种程度上来看,活得长久也是非常有利的一件事情

  • 张辽有哪些战绩?他是如何打出名气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绩,名气

    张辽有哪些战绩?他是如何打出名气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小说中有一个叫张辽的人。许多人都熟悉这个人。张辽追随了许多人,包括董卓,吕布,但他没有被重用。在遇到曹操并成为他手下的一员之前,张辽是在刘备和其他人的要求下被释放的,而那些被张辽追随的人结局并不好。曹操是个例外,而张辽

  • 曹操手下有哪些谋士?都有哪些没有进太庙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谋士,太庙

    曹操手下有哪些谋士?都有哪些没有进太庙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我们知道,在古代这些开国皇帝们为了笼络好自己手下跟随自己一起建功立业的功臣们,这些帝皇经常会建立功勋阁进行拜祭,或者让这些跟随自己建功立业的开国大臣们葬在一起,这在古代对于这些臣子而言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比如唐太宗的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25年,为何不敢称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25年,为何不敢称帝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首先,他知道,在bai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时,挟天子以令诸侯,要比他称帝讨伐更加名正言顺。他若废帝自立,诸侯会联合起来反对他;从当时形势看,如果贸然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力一个舆论上的借口,使自己在政治上

  • 曹操弱死在华容道,天下会是刘备还是孙权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华容道,天下会

    曹操弱死在华容道,天下会是刘备还是孙权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忽视了一个地方,东南亚地区。好了跟着我的脚步一步步的往下看。曹军兵败赤壁,并不是败给了诸葛亮也不是败给了周瑜,而是败给当时的传染病,当时曹操号称带甲百万,这是不可能的,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在

  • 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为何能打出名气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发动,襄樊,名气

    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为何能打出名气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汉中本是张鲁的地盘,被曹操给占了。之后曹操拒绝了司马懿继续打益州的建议,留夏侯渊、郭淮、徐晃、张郃等镇守汉中,同时派张郃进犯巴西。这是刘备还在公安与孙权对峙,听说这消息,慌忙与孙权讲和,来了个湘水划界,平分荆州,然后带兵

  • 卞夫人是曹操第二任妻子,他为何能得到赞誉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妻子,夫人

    卞夫人是曹操第二任妻子,他为何能得到赞誉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这是《三国志》中曹操说过的一句话,是在赞扬一个人宠辱不惊、淡然有涵养。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陪伴曹操40余年并为其生育四个儿子的卞夫人。卖艺女时来运转入曹府从历朝历代的史书上来看

  • 典韦是曹操的第一猛将,他能战胜赵云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猛将,战胜,曹操

    典韦是曹操的第一猛将,他能战胜赵云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一吕二赵三典韦(吕布、赵云、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关羽、马超、张飞)不管这打油诗有多大的争议,在三国演义中单挑能力最出色的几个武将都在里面了,只是排名上有点不同看法而已。根据排名来看,典韦位列其中,应该是曹魏阵营中唯一

  • 张辽是五子良将中的首位将领,他和五虎将相比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将领,良将,首位

    张辽是五子良将中的首位将领,他和五虎将相比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其实五子良将在各方面都要比五虎将强很多。三国是战乱时期,因此单轮武力,五虎将是要胜过五子良将的。但是战乱则代表着要打仗,而光是个人武力强劲是无法改变战局的。而五子良将在统帅三军方面以及个人武力上面都很出色,因

  • 历史上曹操从赤壁败退后,真的是走华容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赤壁,曹操,华容道

    历史上曹操从赤壁败退后,真的是走华容道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而实际上,在历史上曹操从赤壁败退,走的确实是华容道,但关羽并没有前来追击;曹操在途中的确曾经大笑,但不是三次,而是一次;曹操笑的也不是诸葛亮与周瑜智谋不足,而是笑刘备虽有计谋却迟缓;曹操笑后也的确出现了敌情,当时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