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距离称帝只有一步之遥,为何始终没有称帝?

曹操距离称帝只有一步之遥,为何始终没有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643 更新时间:2024/1/22 13:29:02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字阿瞒,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到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时,曹操不仅掌握了朝中大权,而且享受天子仪仗,实际上已经是形同天子,与皇帝所差的,也仅仅只是个名分而已,可以说距离称帝只有一步之遥,然而直到曹操去世,这一步他也始终没有踏出去,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既非曹操不敢,也非曹操不能,而是时机还不够成熟。

曹操是否有称帝之心?其实曹操一直在向皇位靠拢

关于曹操到底有没有称帝之心,正如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所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便有人认为曹操的志向只是辅佐汉室,作个征西将军,并无称帝之心,其实显然不够准确。

曹操的野心其实是随着实力和权力的不断扩大而不断滋长的,或许曹操当年的确只是想作个征西将军,但并不代表他始终只是想做个匡扶汉室的汉臣,尤其是刘协联合董承等人打算干掉曹操的“衣带诏”事件爆发后,实际上也已经断绝了他继续做汉臣的想法,毕竟皇帝都已经打算要了自己的命了,曹操又岂能继续做个汉臣。

实际上,曹操向皇位迈进的历程,可以以“赤壁之战”为界限,在“赤壁之战”后,曹操迈向皇位的步伐,明显加速。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赤壁之战”后,曹操的动作和其身份的变化。

1、建安十三年(208年)六月,废三公,称丞相。

2、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派兵以征讨汉中为名,攻打关中马超、韩遂等。

3、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被赐予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特权。

4、建安十八年(213年)五月,汉献帝封魏公,加九锡、都邺城、建魏国、设百官;七月建魏国宗庙社稷。

5、建安十八年(213年)至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亲自率兵南征孙权,次年与孙权战于濡须口,攻破孙权江北营寨,生擒公孙阳,后因水战失利、江水上涨,曹操撤军北还。

6、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率军亲征汉中张鲁,张鲁投降,汉中遂落入曹操之手。

7、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

8、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曹操再次南征孙权,率军猛攻濡须口,击败孙权,孙权派都尉徐详求降,曹操同意,并允诺重新结为姻亲。

9、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十月,汉献帝又赐予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曹操以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王世子。

从以上记载不难看出,曹操在“赤壁之战”后,明显加快了迈向皇位的速度,其身份和地位几乎每两三年便有一次巨大变化。尤其是其封公之后,所建之公国已经俨然一个国中之国,可以说为代汉称帝迈出了巨大的一步。

如上,要说曹操没有称帝的野心,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否则也不可能在称帝的道路上走出这么远。然而,到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时,已经形同天子,距离皇帝只不过一步之遥的曹操,却始终没有迈出最后一步,这又是为什么呢?

曹操之所以未迈出最后一步,主要源于时机尚不成熟

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陈群、桓阶夏侯惇等人向曹操劝进,曹操却并未接受,而是说“施于有政,是益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我们知道,周文王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直到其子周武王才灭殷建周。而曹操之所以要做周文王,个人认为,应该是源于他已经认识到,此时称帝时机尚不成熟。

正如《易中天品三国》中所言,曹操当时称帝是“有想法,有资格,有条件,有障碍”,也就是说,曹操虽然有称帝的想法,也有称帝的资格和条件,但他想要称帝,却存在几个障碍。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障碍一:曹操世受汉恩。曹操可以说是世受汉恩,其家族是世世代代受到大汉王朝恩宠的,因而曹操有一定报恩的思想,因而不忍心下手代汉称帝。或许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曹操一直信誓旦旦的说,自己的终极目标,就是做个齐桓公晋文公,是绝对不会篡汉的,如果曹操晚年真的称帝,岂不是在打自己的耳光?

障碍二:刘备集团壮大。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之前,曹操称帝的步伐看起来似乎很稳,但从这一年开始,形势对于曹操却开始有些不利。一方面,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年)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初的“汉中之战”中,曹操最终败北,被迫让出汉中,从而打破了“赤壁之战”以来曹操在军事上的持续成功。另一方面,刘备联合巴蜀雍凉势力自称汉中王,而刘封、孟达又攻掠上庸三郡,再加上随后的关羽北伐震动中原。刘备集团不仅迅速壮大,更是给人一种刘邦在世的错觉,这让曹操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障碍三:防止孙刘联盟。孙权虽然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投降了曹操,但那是因为曹操彼时代表的是天子,孙权投降起来自然算是名正言顺。那么,如果曹操贸然称帝呢?孙权还会继续投降吗?袁术的例子可就在那摆着,当年孙策也是袁术的手下,然而当袁术悍然称帝后,孙策立即就与其划清界限,加入了讨伐袁术的队伍。此时虽然围绕荆州归属,孙刘联盟已经产生裂痕,可一旦曹操称帝,孙刘联盟必然借着“讨伐汉贼”的名义再度联合,曹操将再度陷入腹背受敌之境,这是曹操不愿看到的。

障碍四:内部反对势力。曹操虽然掌握了朝廷的绝对权力,但朝中忠于汉室、反对篡汉的势力仍然存在,早在曹操获封魏公时,身为其左膀右臂的荀彧便明确表示了反对,虽然荀彧等人的被杀,使得内部反对声音一度降低。但在曹操称王,与刘备争夺汉中之时,其内部的反对浪潮再起,先后有耿纪、魏讽、侯音在许都、邺城、宛城谋反或谋反未遂,内部的动荡,其实也是曹操最终被迫放弃汉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此时曹操尚未称帝,内部反对声音便已经如此之高,如果自己悍然称帝,内部将会动荡成何等模样,曹操不得不慎重考虑。

综上,曹操不仅有称帝的野心,而且也有称帝的资格和条件,而其之所以没有迈出最后一步,主要便是源于以上四点障碍,让他感觉到此时称帝的时机尚不成熟。更何况,此时的他虽无皇帝之名,却已有皇帝之实,又何必去冒这个险呢?

曹操之后,曹丕之所以敢于称帝,便是源于时机的成熟,一方面,刘备与孙权因为争夺荆州,已经彻底决裂,双方短期内很难再有联手的可能,而刘备在关羽被杀、荆州丢失以后,也是实力大损。另一方面,曹丕不再打着“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名号,而是以“九品中正制”大肆拉拢士族,换取了士族对自己的支持,一定程度解决了内部问题。

然而即使如此,曹丕代汉成帝之后,其内部仍然发生了剧烈震动,现有臧霸所部和青州兵擅自离去,后有张掖郡人张进挟持太守在酒泉反叛,再有治元多、卢水、封赏等诸胡在河西作乱。这还是曹丕时天下形势已变的情况下,如果曹操悍然称帝,可想而知将会面临的局面。

标签: 曹操距离始终

更多文章

  • 曹操不敢篡位,为何曹丕却敢取而代之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篡位,曹操,取而代之

    曹操不敢篡位,为何曹丕却敢取而代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可以对比三列历史人物:第一列:曹操、司马师司马昭、宇文泰、高欢高澄;这类人物虽为总揽军政大权的权臣,但终身止于臣位;死后方得继承者追封为帝。第二列:曹丕、司马炎、宇文觉、高洋;这类人物在短暂接任权臣角色后,很快易代改朝

  • 为何在司马懿夺权之时,无一人反对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反对

    为何在司马懿夺权之时,无一人反对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其实这也不能怪曹操培养的人才并无忠君之意,而是司马懿太能活了,把同一时间段的老人全都熬死了。古代由于卫生条件是比较差的,普遍寿命都不长久,但是司马懿一直活到了70多岁,所以从这种程度上来看,活得长久也是非常有利的一件事情

  • 张辽有哪些战绩?他是如何打出名气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绩,名气

    张辽有哪些战绩?他是如何打出名气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小说中有一个叫张辽的人。许多人都熟悉这个人。张辽追随了许多人,包括董卓,吕布,但他没有被重用。在遇到曹操并成为他手下的一员之前,张辽是在刘备和其他人的要求下被释放的,而那些被张辽追随的人结局并不好。曹操是个例外,而张辽

  • 曹操手下有哪些谋士?都有哪些没有进太庙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谋士,太庙

    曹操手下有哪些谋士?都有哪些没有进太庙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我们知道,在古代这些开国皇帝们为了笼络好自己手下跟随自己一起建功立业的功臣们,这些帝皇经常会建立功勋阁进行拜祭,或者让这些跟随自己建功立业的开国大臣们葬在一起,这在古代对于这些臣子而言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比如唐太宗的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25年,为何不敢称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25年,为何不敢称帝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首先,他知道,在bai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时,挟天子以令诸侯,要比他称帝讨伐更加名正言顺。他若废帝自立,诸侯会联合起来反对他;从当时形势看,如果贸然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力一个舆论上的借口,使自己在政治上

  • 曹操弱死在华容道,天下会是刘备还是孙权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华容道,天下会

    曹操弱死在华容道,天下会是刘备还是孙权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忽视了一个地方,东南亚地区。好了跟着我的脚步一步步的往下看。曹军兵败赤壁,并不是败给了诸葛亮也不是败给了周瑜,而是败给当时的传染病,当时曹操号称带甲百万,这是不可能的,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在

  • 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为何能打出名气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发动,襄樊,名气

    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为何能打出名气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汉中本是张鲁的地盘,被曹操给占了。之后曹操拒绝了司马懿继续打益州的建议,留夏侯渊、郭淮、徐晃、张郃等镇守汉中,同时派张郃进犯巴西。这是刘备还在公安与孙权对峙,听说这消息,慌忙与孙权讲和,来了个湘水划界,平分荆州,然后带兵

  • 卞夫人是曹操第二任妻子,他为何能得到赞誉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妻子,夫人

    卞夫人是曹操第二任妻子,他为何能得到赞誉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这是《三国志》中曹操说过的一句话,是在赞扬一个人宠辱不惊、淡然有涵养。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陪伴曹操40余年并为其生育四个儿子的卞夫人。卖艺女时来运转入曹府从历朝历代的史书上来看

  • 典韦是曹操的第一猛将,他能战胜赵云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猛将,战胜,曹操

    典韦是曹操的第一猛将,他能战胜赵云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一吕二赵三典韦(吕布、赵云、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关羽、马超、张飞)不管这打油诗有多大的争议,在三国演义中单挑能力最出色的几个武将都在里面了,只是排名上有点不同看法而已。根据排名来看,典韦位列其中,应该是曹魏阵营中唯一

  • 张辽是五子良将中的首位将领,他和五虎将相比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将领,良将,首位

    张辽是五子良将中的首位将领,他和五虎将相比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其实五子良将在各方面都要比五虎将强很多。三国是战乱时期,因此单轮武力,五虎将是要胜过五子良将的。但是战乱则代表着要打仗,而光是个人武力强劲是无法改变战局的。而五子良将在统帅三军方面以及个人武力上面都很出色,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