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建立明朝,却承认元朝的正统性,其中有何深意?

朱元璋建立明朝,却承认元朝的正统性,其中有何深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073 更新时间:2024/2/5 15:05:38

正如当年隋朝灭南陈之后,大臣们和隋文帝脑海里冒出的新问题:我们国家的道统从何而来?要知道,隋朝是一个汉族和游牧民族交融很深的朝代,脱胎于占领中原一百多年的外族,在传统士大夫眼里,他们就是蛮夷!现在蛮夷统一了全国,那这正统之说,从何安出?要知道中国儒家的天命信仰已经被人们普遍认同,没有正统性,国家就别想稳定。

到了明朝这里,其实面临的问题和隋朝一样:论正统性,已经被灭了九十多年的南宋才是正统。朱元璋一个草根出身的人,哪里有什么正统性可言?如果不承认元朝为正统,那这九十多年的正统空白又怎么解释?真要撇开老天爷重新建立一套正统体系吗?那可是挑战中国儒家几千年来的传统,朱元璋可没这么大胆子。

那么,只有一个办法,把元朝构建成一个使用“革命系统(传统中国词,意思是革除天命,或者改革天命。改朝换代时,这个词的使用率相当高)”、听命于老天的新天子!然后再将明朝作为元朝系统的革新产物,以产生新的正统性。

我们来看下朱元璋的《登极诏》:“朕惟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按:指元世祖)於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海内土疆,豪杰分争。朕本淮右庶民,荷上天眷顾,祖宗之灵,遂乘逐鹿之秋,致英雄于左右。朕屡命大将军与校尉奋勇威武,皆已勘定,民安田里。今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词劝进,尊朕为皇帝,以主黔黎。”这里已经明说了,老天命令一个“真人”在沙漠出生(蒙古高原,草场和沙漠都不少,比较著名的沙漠有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还有规模小些的库布齐沙漠),入主中原做皇帝。所以,元朝皇帝也是老天的儿子,具有天命信仰的正统性。

朱元璋这么说,实际上是以威权压天下。反正他是皇帝,说什么是什么。虽然真要算起来,他的帝系是从小明王韩林儿那里抢来的,和元朝中间也有间隔。但是显然没人敢提出这样的疑问,要不然自己的下场不会比韩林儿更好。所以,朱元璋就算是一锤定音,将元朝拉入了中国的天命信仰系统,从此成为了中国的正统王朝。其实,元朝的信仰是长生天,也可以算是老天爷,和中原民族算是“道友”。

除了道统观之外,朱元璋承认元朝,还有自己的领土要求。

历史学上,把中国的封建帝国时期划分了三个阶段:秦、汉、魏、晋、宋、齐、梁、陈,这几个朝代被称为第一帝国时期;北魏、北周、隋、唐、宋,这几个朝代被称为第二帝国时期。到了朱元璋这里,已经开始了第三帝国时期。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能看出来,三个帝国时代都有一个领土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的演变过程。每个阶段的末代帝国,都是羸弱不堪的窝囊帝国。

朱元璋虽然从小没念过书,但是通过后天学习,掌握的知识也不少。尤其是历史,那是他的必修课。宋朝的积弱和元朝的强盛,那种鲜明的对比他肯定是了然于胸。他要建立的,不是收不回燕云十六州、偏安江南那样的暗弱王朝,而是忽必烈那样横跨欧亚、挥斥方遒的强大帝国!这样一来,明朝的领土的下限,也要向汉唐靠拢。不仅要有燕云地区、蒙古地区、东北地区,连西北地区也要纳入版图!

很显然,通过几百年的洗涤,从河西走廊到蒙古高原再到东北、渤海地区,汉人的痕迹已经消失殆尽。想要把统治推行到这些地区,你说你是汉人,没人会对你有敬畏之心。只有说自己是蒙元的继承者、征服者,这些地区的游牧民族才会臣服于你的统治。朱元璋承认元朝,正是要把自己的塑造成蒙元的继承者和征服者,为自己日后收复汉唐故地打下舆论基础。

另外还有一点:朱元璋治下,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武装存在,承认蒙元这个多民族国家的正统性,有利于统治的稳定。

传统认为,元朝是个把人分成等级的朝代,第一等蒙古人、第二等色目人、第三等汉人、第四等南人。但是,这个说法实际上是有问题的。清末的汉人学者屠寄,综合了日本的史料之后,在自己的著作《蒙兀儿史记》中,提出了上述观点。可是这种观点其实并不能服众,明朝、元朝的史料之后,都没有这种说法。至于什么杀人不用偿命、初夜权之类的,更是查无实据。

相对的是,在《元史》、《新元史》、和《蒙兀儿史记》所作传的864名三品以上的官员中,汉人占了409位!而且,据《马可波罗游记》所载,元朝的首都大都(现在的北京),商业活动繁荣,各族人民在此公平交易,没有什么高等种族欺负低等种族的事。另外,元朝的朝廷大事中,也频繁闪现其他民族人的身影: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最重要的辅臣,是契丹人耶律楚材;大都城修建者是汉人刘秉忠;就连一个写戏剧的汉人关汉卿,影响力也能直达皇帝;可见,元朝的时候,各民族的生活还是比较惬意的,完全不像清末革命时说得那么惨。

更何况,即使蒙元离开了中原,中国边境上还是有不少蒙古的武装力量存在,比如宁王朱权手下的朵颜三卫。另外朱元璋夺得天下的过程中,色目人军队也出过不少力。这帮人虽然都是认钱不认人,但是对于蒙古曾经的强大,他们也是向往的。对于自己原先的统治者,他们也有一份怀念之情。更何况,南方的色目人掌握着海外商业路线和大量财富,是明帝国的财神爷,他们也需要安抚。

那么,朱元璋赶走了蒙元,自然要安抚原先在蒙元时期过得不错的那些异族人和部分汉人。这时候,打着元朝继承者的旗号,就有助于体现出一种民族的亲和力,很方便日后自己的统治。而事实上,朱元璋也是这么做的。明朝的民族政策,比起晋朝、宋朝那种片面而盲目的“民族优越感”来说,好了不是一点半点。这也是明朝能够存在将近三百年的重要原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在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贪官最多?明朝实至名归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贪官污吏祸之始。”国家之本就是官员和朝廷的风气,国家君主位居高位,但不能细微的体察民心,官员的作用就在于此,他们是皇帝的耳目,帮助皇帝体察百姓的生活,但是人心叵测,在光明之处就会有黑暗的存在。▲明太祖朱元璋一、各朝代贪污官吏中国文化在地下行走了五千年,穿越古今,行驶于黑暗之中,终于在人们的挖掘中重

  • 李自成:答应3个条件,我就俯首称臣还打后金,崇祯:朕选择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自成三个议和条件,如果崇祯答应了李自成的三个条件,李自成让崇祯满足他两个条件

    曹化淳却说出了一句任何人都不敢说的话: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他口中忠贤,就是大太监魏忠贤,就连天启帝朱由校在临终前也是嘱托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魏忠贤是朱由校乳母客氏一手扶持起来的,两人在朝中权倾朝野,朱由检登基后,魏忠贤想要控制他,私底下送给他美人,又让美人携带“迷魂香”惑乱其心,朱

  • 郑和下西洋唯一一场硬仗:2千人血战5万敌军,打出大明赫赫声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这其中的代表,郑和绝对要算一个。郑和的身份不光停留在宦官层面上,他还是个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他当年肩负起了为明成祖朱棣查探建文帝下落(存疑)、扬大明国威(这个可信度要大一点)从而多次下西洋的重任,从此以后,郑和的身世、七下西洋目的与过程细节等问题就成了后世热衷研究的点。我认为,如果给郑和一片更广阔

  • 雍正上位之后 雍正为何对废太子胤礽礼遇有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雍正,礼遇,太子

    对雍正和太子胤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康熙后期的“九龙夺嫡”是古代最激烈的皇子政治斗争之一,这场斗争持续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直到乾隆初年才算基本画上句号,还间接促成了伟大名著《红楼梦》的问世,而这场斗争的最后胜利者是雍正帝一系。作为失败者,“九龙夺嫡”中那

  • 有关于雍正继位说法众说纷纭 雍正继位是合法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雍正,说法,合法

    对雍正继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是一位勤政的皇帝,他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康乾盛世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对于他的即位,野史上有很多传说和猜疑,历来是清史研究中的重大谜案之一。不少学者认为雍正是篡位,说他在康熙病逝前精心策划了夺位的阴

  • 清朝近三百年就一个太子 太子的地位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太子,地位

    还不知道:清朝太子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于清朝的影视剧很多,比如《孝庄秘史》《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铁齿铜牙纪晓岚》《还珠格格》《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等等,其中我们会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那就是在清朝,除了康熙朝有一位太子爱新觉罗·胤礽之

  • 福康安真实身份是什么 他真的是乾隆的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身份,真实,儿子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福康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一天,富察皇后召弟媳进宫喝茶,席间,弟媳出去方便,乾隆见她婀娜身姿,一时精虫上脑,悄悄尾随,趁四下无人,一把搂住她,喘着粗气说道:“夫人何其美也”!富察皇后的弟媳叫尔晴,《延禧攻略》中,她出生喜塔腊氏,由于出身不

  • 赵光义真的对赵匡胤下手了吗 如果是大臣为何没有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臣,反对,赵光义

    还不知道:赵匡胤之死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虽然没有正史记载是赵光义杀了赵匡胤上位,但从种种蛛丝马迹来说,这件事与赵光义脱不了关系,这里就要从烛影斧声与金匮之盟两件事说起。记载烛影斧声的宋代笔记很多,这里我们以著名历史学家《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留下的《涑水记闻》

  • 李世民为何会废了李承乾,而选李治当太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太子,李世民

    我们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有名的皇帝,然而文治武功的李世民在晚年却也干了不少昏庸之事,特别是关于立嫡的问题上。感兴趣的小伙伴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吧。贞观十七年四月,忽然传出太子李承乾阴谋发动改变的消息,太子被逮捕后,唐太宗命令丞相长孙无忌、房玄龄、萧、李勣、马周、褚遂良、岑文本、孙伏迦等朝廷

  • 在历史上,唐朝时期的太子大都不得善终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太子,大都,时期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中原王朝,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唐朝从唐高祖李渊称帝到唐玄宗时“安史之乱”爆发为止,这前半个唐朝是整个朝代的鼎盛时期,从“天可汗”到设立安西四镇,大唐在这段时期对外威慑四邦,内部到了“开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