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太子都是皇帝立起来的 皇帝为何不能随意废太子

古代太子都是皇帝立起来的 皇帝为何不能随意废太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210 更新时间:2024/1/21 3:02:31

对古代皇帝和太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历史上皇帝想要把太子废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比如刘邦想要废掉刘盈这个太子,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并没有成功,还是让刘盈继续当太子。而刘邦最后也搞得灰心丧气,在戚夫人面前丢了脸,还对着戚夫人唱悲伤的歌。隋文帝把杨广立为太子,最后他想废掉杨广,重新立杨勇为太子。但结果是,他不但没能把杨勇立为太子,而且最终他很快就丧命了。

由此可见,皇帝想要废掉太子,重新确立一个人为太子,确实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说起来,太子是皇帝立起来的。既然是皇帝立起来的,照理说,皇帝对太子就有绝对的权力。他想废掉太子,应该是非常容易的。可为什么,最终皇帝废太子却非常困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刘邦画像)

一、否定继承规则难。

任何皇帝立太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实行的。如果想把太子废掉,首先必须否定这个规则。如果没有否定这个规则,就没办法否定你所立的太子。

刘邦之所以无法废掉刘盈,就是因为它是按照“嫡长子制”的规则来实行的。如果刘邦不想让刘盈当太子,他就得废掉“嫡长子制”这个规则。

但是这个规则已经延续了很多年,想否定这个规则是不容易的,甚至是不能否定的。既然连规则都无法否定,那么,皇帝凭什么把这个太子废掉呢?

就算废掉规则,也是麻烦的。比如,康熙皇帝废掉胤礽,使得大家觉得,康熙皇帝不是按“嫡长子制”来选择皇位继承的,而是按照“选贤制”来选择的。毕竟清朝那时候,对于皇位继承应该用什么规则,并没有明确要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推荐了八王爷胤祀。但是,当大家推荐八王爷胤禩的时候,康熙皇帝却勃然大怒。康熙皇帝的这个生气,让大臣们无所适从。大臣们无所适从,其实就是一种对规则的不清晰。

(隋文帝画像)

二、打破权力结构难。

当一个人被立为太子以后,虽然皇帝反对大臣们交接东宫,不愿意朝廷中的大臣们过早围绕在太子身边,形成一种权力集团。毕竟这个权力集团,很有可能与皇帝的皇权发生冲突,对国家不利。

但是无论皇帝怎么打击,只要一个人被立为太子,也就意味着他是潜力股,朝中大臣以及太子身边的亲人,都会自然而然围绕在太子身边,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如果皇帝想换太子,那就不仅仅是换太子的问题,而是要打破这个利益集团的问题。一个利益集团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你想轻易把这个利益集团打破,显然是非常困难的。

刘邦想换太子,身边的很多大臣都站出来反对,就是因为这些人从自身权力的角度来考虑。因为一旦换了太子,换上了戚夫人的儿子,这些大臣和戚夫人的关系都不好。等到刘如意上台后,他们将来自然不会有好果子吃。

隋文帝想换太子,传话让人把杨勇带来,从而把皇位传给杨勇。但是因为隋文帝身边都是杨广的人,所以他们当然不愿意换太子的事情发生。所以,他们才会在第一时间把情况告诉杨广。而杨广也因此提前行动,杀掉了杨勇,同时还害死了隋炀隋文帝。最终,隋文帝换太子的事没有成功,还把自己搞死了。

(武则天画像)

三、皇帝立场稳定难。

历史上有很多次换太子事件,最终都是因为皇帝自己立场不够坚定,最后没有成功。比如刘邦想立刘如意为太子,结果后来他自身的立场不够坚定,一看到大臣反对,他也就打了退堂鼓。

明成祖朱棣想要换太子,他不喜欢他的太子朱高炽,想换给朱高煦。但是后来他自己的立场发生了改变。他觉得朱高煦性格过于残暴,而朱高炽虽然软弱,但是相对来说比较仁慈。再加上他又看中了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觉得皇位传给朱瞻基,大明的江山更能够往下延续。所以还是选了朱高炽。

武则天想加强武家人的力量,传位给武家的侄儿们,但是她最终没有这样做。

皇帝的立场为何不稳定呢?一方面是形势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很多人,不断给皇帝传递不同的信息,因此才会这样。

总之,看起来太子是皇帝立的,但由于有各种因素的作用,因此皇帝想换太子,确实很难。

(参考资料:《史记》《隋书》《旧唐书》等)

标签: 皇帝太子古代

更多文章

  • 刘邦的出身贫寒,他是如何当上泗水亭长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泗水,贫寒,亭长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彻底废除世卿世禄制,全面推行“三公九卿制”,从制度层面打破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等级枷锁。不过,由于当时的官

  • 除秦始皇外,秦国历代国君的陵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代,国君,陵墓

    众所周知,作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始皇帝嬴政的陵墓位于陕西省西安临潼城东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那么,在秦始皇之前,秦国三十五代国君的墓又在哪里呢?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根据现代考古,除了秦始皇陵以外,秦国历代君王的陵墓主要分布在五个陵区,即西垂陵园、平阳墓区、雍城

  • 赤壁之战后,为什么再无徐庶的消息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赤壁之战,消息

    赤壁之战后,为什么再无徐庶的消息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以上是小说内容,真实历史中,徐庶原名徐福,颍川郡长社县人,家境贫寒,为人慷慨,孝心仁义,乡里文明。徐庶年轻时因替朋友报仇而被官府抓捕,相识的狱吏帮他越狱才得以保全性命。徐福改名为徐庶,逃往荆州避难,并结实了诸葛亮,成为志

  • 历史上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烽火,历史,真相

    周幽王是周宣王姬静之子,西周第十二任君主。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烽火戏诸侯”是中华历史上的著名事件,说的是西周时期周幽王为了讨好爱妾褒姒而点燃烽火,戏弄诸侯的故事,最后直接导致西周灭亡。那该事件是真的吗一,周幽王即位周宣王三十三年(前795年),姬宫涅生于西周都

  • 春秋战国时代的议事厅是用来干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舆论有好有坏,但如引导得当往往成为流行,为一朝之时尚,若是引导不当,则如洪浪滔天。当年周厉王堵塞悠悠众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终至落得国人暴动的悲剧。[var1]孔子曾经说,天下有道,庶人不议。什么意思呢,说的就是如果朝廷重视民生,百姓就不会非议朝政,要懂得采纳百姓的意见。对百姓舆论的重视,最早可追溯

  • 战国时秦国得蜀中而成就霸业,为何三国时诸葛亮却说益州疲弊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自此之后,天府之国的称呼,逐渐指的是成都平原了。在战国时期,秦国吞并蜀国以后,更加富庶和强盛而轻视周围各国。也即正是因为蜀中富庶,秦国获得了充分的人力、物力支持,从而成就霸业,并最终消灭山东六国。那么,问题来了,战国时都说蜀中富庶,而三国时诸葛亮却说益州疲弊,这是为什么呢?[var1]一首先,就蜀中

  • 为什么说拉美无强国?巴西:我的实力拉美第一,却连韩国都惹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巴西拉高拉美现状,巴西对韩国比分预测最新,拉美风巴西

    [var1]和大多数美洲国家一样,巴西原本是印第安人居住的土地,常年与世隔绝。直到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带着远征船队到达了这里,并建立起了殖民统治。他们用“红木”(Brasil)一词作为巴西国名,并沿用至今。因为巴西这地方盛产红木,这玩意儿在当时乃是制造红色染料的关键原材料,对于纺织业有着极

  • 秦国消灭五国时,齐国为什么不出兵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内忧外患是齐国不出兵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秦国消灭五国的时期,齐国正面临着内部的政治和经济问题。由于内部的不稳定性,齐国无法集中精力处理多个问题,而是需要把自己的资源集中在内部问题上。此外,齐国与楚国之间也有领土争端,这使得齐国难以同时与秦国和楚国交涉。这些问题使得齐国难以出兵,因为它需要优先解决

  • 那些存在感较低的诸侯列国——春秋战国之鲁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鲁国(前1043年—前255年),周朝诸侯国,姬姓鲁氏,侯爵,首任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var1]周公概述图那么鲁国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一个存在呢?我们简单来看下西周初年周公先是辅佐周武王,后又辅佐天子周成王东征灭掉了伙同武庚叛乱的奄国,受封于奄国故土,由于周公要留在镐京辅佐周天子,于是让自己的长子

  • 李信攻打楚国惨败,20万大军几乎尽损,嬴政战后是如何惩罚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战国李信简介,李信和秦国的关系,李信为何反秦国

    [var1]然而,西周政权由盛转衰,弱小的诸侯国由弱转盛。第二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拉开了东周即春秋战国的序幕。楚国的富强梦是从楚成王开始的,楚成王在洪之战中打败宋襄公,从而一统中原;楚庄王时期,在贤臣的帮助下,晋国在碧之战中大败;丧王时期有吴起变法,春秋五杰战国七杰都有楚国之名。[var1]秦国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