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十VS五万,词中之龙辛弃疾年轻时到底有多牛?

五十VS五万,词中之龙辛弃疾年轻时到底有多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804 更新时间:2024/1/23 12:43:37

50个人

就敢在敌方

几万大军

中捉拿叛徒,本可成为驰骋疆场的一代名将,可因生不逢时,无奈被逼成了与苏轼齐名的词中之龙,铁血硬汉辛弃疾的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

文武双全的他,为何直至晚年病逝也未能受到南宋朝廷的重用?

辛弃疾出生于公元1140年,他是南宋著名的词人,有着

词中之龙

之称,与同是豪放派的苏轼被合称为

“苏辛”。

苏轼的词是在历经了世事沉浮之后的豪迈旷达,而辛弃疾的词读起来总让人觉得豪情中带有一丝悲凉,这主要和他人生经历有关。我们通常把他当成写词很厉害的文人,而忽略了他另一面。

实际上,他是一个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的铁血硬汉。接下来看看他到底有多硬核。辛弃疾出生在北方,当时已属金国的领土,虽身处北方“沦陷区”,但从小所受的教育让他一直有着抗金报国,恢复中原的壮志。

公元1161年

,金主完颜亮大举兴兵南下,因北方兵力空虚,所以大部分人纷纷反金。21岁的辛弃疾抓住机会,也聚集了两千多人加入耿京领导的起义军。从此,开了他的军事生涯。

在军中,耿京对能文能武的辛弃疾非常器重,于是就让他南下联络宋朝,可等辛弃疾离开后,大哥耿京却被叛徒杀害。杀耿京的叫张安国,为了荣华富贵不惜杀了耿京投金邀功。辛弃疾归来得知耿京死讯,悲愤不已,报仇的种子逐渐萌芽,他周密地谋划,

带着五十多人去有着几万人的金军大营为耿京报仇。

到敌营后,他先是伪装成新投靠的义军,混入营中。此时的叛徒张安国正和金军将领划拳喝酒,辛弃疾一个箭步上前,揪住张安国,以两倍速带着叛徒冲出大营。金军将士反应过来后,马上命人围堵,可是辛弃疾等人极为勇猛,普通士兵根本没法接近。

此时很多人被他所折服,于是纷纷倒戈。

辛弃疾仅率五十多人进入几万人的金兵大营,不但如探囊取物般生擒叛徒,同时还策反了敌营一万多人,这样的智谋和勇武,实在令人敬佩。000经此一役,辛弃疾顿时声名远播。

随后,他领兵投奔了南宋朝廷,并一再向朝廷表明北伐抗金的决心,但都被无视。后来,他被任命为地方父母官,开始了仕宦生涯。一开始辛弃疾的政绩卓著,但是在官场屡遭排挤,几经沉浮过后,他退隐了,于是、就开始了二十年的田园生活。

也许,对于升官发财,辛弃疾并没有放在心上。他的梦想一直是北伐收复故土,奈何英雄无用武之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呢?

第一,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想北伐

宋高宗、宋孝宗在位时,都只想明哲保身。

朝廷表面上虽然夸赞辛弃疾的报国之心,实际上并不真想北伐,毕竟失败了,他们的统治地位会受到影响。一国之君是这种想法,官员们也逐渐向此方面靠拢,辛弃疾的《念奴娇·看公风骨》中就有“世上儿曹都蓄缩,冻芋旁堆秋瓞。”

他说朝廷的人就像瑟缩在一堆的冻芋头和寒瓜一样,讽刺了那些畏缩不前的官员们。

第二, “归正人”身份不被信任

辛弃疾的祖父辛赞为了保全家族在金国当过官,辛家人都曾在金人统治下。

辛弃疾南下归附后,身上就有的了一个特殊的符号,那就是归正人。朱熹说过归正人本是中原人,后来被藩人控制又重回到中原,其实是从邪转正。从他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当时人都是带有有色眼镜来看归正人的。

所以说南宋统治者并不十分信任他,再宋朝本就崇文抑武,想要重用曾经在敌国待过的武将,实在是难上加难,就是因为这个身份,使得辛弃疾与北伐之路渐行渐远。

第三,想要杀敌时机不对

宋孝宗登基后,尝试过对金国发起进攻,但最后以失败告终。

随着主战派的张浚等人退出历史舞台,主和派逐渐抬头。也就导致辛弃疾的雄信壮志一直和国之时策相悖。但是,他始终不忘初心?

所以就有了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这句词。

说的是,男子汉大丈夫,抗金北伐的决心到死也会坚定如铁。等你大显身手,为恢复中原作出贡献。

后来,主战派终于占了上风,但此时的辛弃疾却已油尽灯枯。公元1207年秋,朝廷任命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速到临安赴任。但是诏令未到,辛弃疾已经重病卧床不起。

同年十月,辛弃疾病逝,享年68岁,临终时还大呼

“杀贼!杀贼!”。

不得不感叹造化弄人。辛弃疾未能成为恢复故土的中兴武将,却在词坛开宗立派。他的词不断被后人称颂。

他虽没有成为霍去病那样的绝世名将,却用自己的万丈豪情不断召唤后世的担当意识和家国情怀。

更多文章

  • 原创朱元璋不能容忍逃兵,唯有此人逃跑,朱元璋摸着他头安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的将士们之所以勇猛异常,是因为军纪严明,朱元璋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逃兵,在打仗的过程中,若私自逃跑,那等必将是死罪。例如,当年陈友谅派大将张定边攻打安庆,安庆守将赵仲中不是张定边的对手,不请示朱元璋,私自逃回南京,朱元璋二话没说,直接斩杀赵仲中,大将胡大海求情,朱元璋说:“按我军法,凡守城者,须与

  • 退休老师翻出族谱,发现自己是李渊后人,专家:建议族谱上交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且几乎每个姓氏都很看重对祠堂族谱的修建。李姓古往今来都是一个大姓,无论何地,都有李氏族人,这种情况在唐朝时期尤为常见。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岁月变迁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关于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物件资料。对于某一个姓氏来说,族谱是寻求根源的重要资料,通过族

  • 强沙尘暴侵袭我国18个省市,北京变“北宋”,植树造林为何不管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全国沙尘暴主要分布图,我国哪些地方有强沙尘暴,为什么春季沙尘暴最严重

    沙尘暴把北京变成了北宋近日,我国已经多次受到沙尘暴的袭扰,空气质量指数严重下降,“两米之内男女不分,几米开外人畜不分”,黄沙侵袭了包括京津冀、东三省,以及河南、安徽等北方以及中部的高达18个省市城市。部分城市可见度极度低下,有网友调侃称“世界末日”景象。4月11日郑州沙尘漫天景象有的地方比如合肥、郑

  • 《雪中悍刀行》徐渭熊是北凉王妃吴素安排的两个死士之一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吴素为什么最喜欢褚禄山,吴素之死,雪中悍刀行吴素父亲

    而徐凤年身边也就聚集了大量的保护力量。除了明面上的北凉铁骑和拂水房的刺客死士,北凉王马踏江湖后收罗的鹰犬之外。还有例如离阳皇后派出的死士,刀甲齐练华暗中的保护,管家宋渔的保护等等。其中最核心的保护力量是徐凤年身边的两派死士,一派是由徐骁培养的天干死士,在徐凤年刚出生的时候就为徐凤年培养了,但是一直以

  • 包拯去世后为何一夜之间,展昭就神秘失踪了?背后原因让人同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要说到展昭的消失,实际上是包拯有意为之,甚至他在临终前,还曾经专门对展昭说了一番话,意思就是要劝他离开朝廷,从此归隐江湖。那么一向对朝廷忠心耿耿的他,为何却非要展昭离开呢?要知道展昭一身的好武艺,而且展昭为人也比较低调沉稳,完全可以在其死后,继承他的遗志,继续为民请命报效朝廷。实际上包拯之所以要

  • 唐朝历史事件——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是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

  • 历史冷知识:搞笑女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蜀山降龙的传说 有一天,女皇武则天身穿华丽的龙袍,走在蜀山的绿树丛中,欣赏美丽的风景。突然,天空中电闪雷鸣,一条巨龙破云而出,在天空中盘旋。这条龙宛如神兽,龙鳞闪烁着金光,让人望而生畏。但是,武则天却毫不惧怕,她挺身而立,大喊道:“嘿,你这家伙,敢在我这位女皇面前翻云覆雨?快给我滚蛋!”她的声音如同

  • 赵匡胤的皇位源自捡漏?柴家江山易主是大势所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和柴家关系,柴家三兄弟近照,柴家在宋朝的地位

    同时,由于赵匡胤的皇位来自欺负孤儿寡母的基础上,所以很多网友认为赵匡胤的皇位源自捡漏。其实个人觉得,即便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赵匡胤这个人,柴家江山易主,其实也是一种必然。1、皇帝还是军头?西元907年,唐朝汴州军阀集团头目、大唐梁王朱全忠胁迫唐哀帝禅位给自己,从此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朱

  • 中国最长寿公主:横跨两宋,历经七帝,年近九旬还向皇帝讨官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就拿清朝的公主举例来说,清朝十二位皇帝,共生下了91位公主,这些公主虽然有嫡出和庶出的区别,但是却都是皇帝的女儿,其所享受的物质生活条件远非寻常富贵人家可比,但是清朝这九十多位公主的平均寿命却只有二十二岁左右,最长寿的公主不过五十多岁,而最短命的公主出生几日便夭折。 由此可知,虽然这些公主们从小锦衣

  • 李世民和杨广生活作风很相似,为什么两人的历史评价差距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杨广是李世民的表叔,叔侄俩的行事作风也是如出一辙,可是怪就怪在这里,明明两个人那么相似,为什么李世民成为被人尊崇的千古一帝?而杨广却是被人们唾弃不已的暴君呢?我一直想不通这个原因,直到有一天无意间看到了一句话,让我恍然大悟:帝王的好坏从不以私德而论!是的,就是这句话,一切都说的通了,仔细一思考,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