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历史事件——玄武门之变

唐朝历史事件——玄武门之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085 更新时间:2024/3/8 21:33:21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是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

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听从魏征的引导,收服被李世民重创的刘黑闼尝试拿回兵权,李渊也尝试任用裴寂,最终导致大败,不得不再用李世民领兵。

以李世民为首的功臣集团,为求自保,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李世民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让皇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开了23年的"贞观之治"。

一、背景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在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等人支持下,十一月占领长安后,李渊拥立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618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 根据《唐创业起居注》中说,晋阳起兵是李渊本人的主意。但是《唐书》中却说太原造反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 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子李建成性情松缓惰慢,喜欢饮酒,贪恋女色,爱打猎;高祖第四子、齐王李元吉,常有过错;二人均不受高祖宠爱。世民功勋名望日增,高祖常常有意让他取代建成为太子,建成心中不安,于是与元吉共同谋划,并答应元吉在自己即位以后,立他为皇太弟,所以元吉倒向大哥建成,为建成尽死效力,他们各自交结建立自己的党羽,组成太子党,一起排挤李世民。然而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曾怀疑关于建成、元吉的史料真实性。司马光认为:建成、元吉虽然是顽愚之人,既然被世民所杀,关于他们的记载,也很可能被史官渲染、污蔑。

秦王李世民一方也不甘示弱,随着李世民在外屡立战功,威望日高,李渊先后封他为司徒(三公之一)、尚书令(相当于宰相)、中书令(亦相当于宰相),乃至无可再封时,便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天策上将之职授予他,位在诸王之上,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李渊和太子建成,且拥有众多支持者;秦王府内人才济济,与李世民的支持者们一起形成了秦王党,与太子党相抗衡。20世纪后,有很多历史学家怀疑高祖欲传位李世民、建成谋害李世民等传闻可能是李世民掌权后制造出来的,为的是使自己的政变和即位合法化。

二、经过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一说为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琼、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人入朝,并在玄武门埋下伏兵。 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不知底细,也一起入朝,骑马奔向玄武门。此时,高祖已经将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裴矩等人召集前来,准备查验这件事情了。

李建成、李元吉来到临湖殿,察觉到了变化,立即掉转马头,准备向东返回东宫和齐王府。 李世民跟在后面呼唤他们,李元吉心虚,先张弓搭箭射向李世民,但由于心急,一连两三次都没有将弓拉满,箭没有射中。李世民却搭弓射向李建成,将他射死了。 尉迟恭带领骑兵七十人相继赶到,他身边的将士用箭射中了李元吉,李元吉跌下马来。可就在此时,李世民的坐骑受到了惊吓,带着李世民奔入玄武门旁边的树林,李世民又被林中的树枝挂住,从马上摔下,倒在地上,一时爬不起来。 李元吉迅速赶到,夺过弓来,准备勒死李世民,就在这时尉迟恭跃马奔来大声喝住了他。李元吉知道不是对手,赶紧放开李世民,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寻求父皇庇护,但尉迟恭快马追上他,放箭将他射死了。

太子李建成的部下、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得知建成身死,叹息道:"难道能够在太子生前蒙受恩惠而太子一死便逃避祸难吗!" 于是,他与副护军薛万彻、屈直府左车骑谢叔方率领东宫和齐王府的精锐兵马两千人,急驰赶到玄武门,准备为太子和齐王报仇。张公谨臂力过人,他独自关闭了大门,挡住冯立等人,冯立等人无法进入。 云麾将军敬君弘掌管着宿卫军,驻扎在玄武门。他挺身而起,准备出战,与他亲近的人阻止他说:"事情未见分晓,姑且慢慢观察事态的发展变化,等到兵力汇集起来,结成阵列再出战,也为时不晚。" 敬君弘不听从,便与中郎将吕世衡大声呼喊着向敌阵冲去,结果全部战死。把守玄武门的士兵与薛万彻等人奋力交战,持续了很长时间,薛万彻擂鼓呐喊,准备进攻秦王府,将士们大为恐惧。此时,尉迟恭提着建成和元吉的首级给薛万彻等人看,东宫和齐王府的人马顿失战心,迅速溃散,薛万彻与骑兵数十人则逃入终南山中。冯立杀死敬君弘后,对部下说:"这也可以略微报答太子殿下了。"于是,他丢掉兵器,落荒而逃。 至此,政变以秦王李世民的胜利而告终。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冷知识:搞笑女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蜀山降龙的传说 有一天,女皇武则天身穿华丽的龙袍,走在蜀山的绿树丛中,欣赏美丽的风景。突然,天空中电闪雷鸣,一条巨龙破云而出,在天空中盘旋。这条龙宛如神兽,龙鳞闪烁着金光,让人望而生畏。但是,武则天却毫不惧怕,她挺身而立,大喊道:“嘿,你这家伙,敢在我这位女皇面前翻云覆雨?快给我滚蛋!”她的声音如同

  • 赵匡胤的皇位源自捡漏?柴家江山易主是大势所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和柴家关系,柴家三兄弟近照,柴家在宋朝的地位

    同时,由于赵匡胤的皇位来自欺负孤儿寡母的基础上,所以很多网友认为赵匡胤的皇位源自捡漏。其实个人觉得,即便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赵匡胤这个人,柴家江山易主,其实也是一种必然。1、皇帝还是军头?西元907年,唐朝汴州军阀集团头目、大唐梁王朱全忠胁迫唐哀帝禅位给自己,从此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朱

  • 中国最长寿公主:横跨两宋,历经七帝,年近九旬还向皇帝讨官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就拿清朝的公主举例来说,清朝十二位皇帝,共生下了91位公主,这些公主虽然有嫡出和庶出的区别,但是却都是皇帝的女儿,其所享受的物质生活条件远非寻常富贵人家可比,但是清朝这九十多位公主的平均寿命却只有二十二岁左右,最长寿的公主不过五十多岁,而最短命的公主出生几日便夭折。 由此可知,虽然这些公主们从小锦衣

  • 李世民和杨广生活作风很相似,为什么两人的历史评价差距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杨广是李世民的表叔,叔侄俩的行事作风也是如出一辙,可是怪就怪在这里,明明两个人那么相似,为什么李世民成为被人尊崇的千古一帝?而杨广却是被人们唾弃不已的暴君呢?我一直想不通这个原因,直到有一天无意间看到了一句话,让我恍然大悟:帝王的好坏从不以私德而论!是的,就是这句话,一切都说的通了,仔细一思考,确实

  • “妖僧”姚广孝帮朱棣坐上皇位,朱棣问他要何赏赐?姚: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去世后,明太祖朱元璋强忍着内心的伤痛,把年幼的皇孙朱允炆立为新的皇位继承人,从而杜绝其他诸王对皇位的窥觑。为了皇孙能坐稳帝位,朱元璋也是煞费苦心。先是把原本为太子朱标准备的一番辅佐人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给处理了,扫平了皇孙朱允炆继位后的阻碍,接着又开始在功臣名将中紧锣密鼓地搜寻

  • 若武则天生下李世民的儿子,李治还有机会当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她知道,只有站在世间得最高处,才有机会掌控一切。如果有机会,武则天何曾不想被丈夫疼爱,儿孙绕膝?如果有机会,如果李世民对她足够宽容,她们生下一个儿子,武则天或许只会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也许未来的一切都不会发生。可是她的这种单纯被现实打醒了,一切都向着她不敢想象的方向发展,她只能不顾世间一切道德约束

  • 蓝玉案株连功臣15000多人,唯独定远侯王弼用一封信,保住了家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朱标是明朝的第一位太子,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权力最大的一位太子。朱元璋和马秀英结婚后,由于聚少离多,并没能马上生育孩子,直到朱元璋攻打南京时,朱标才出生。1355年,朱元璋正在南京城外,指挥大军强攻南京,朱标出生的消息,给酣战中的朱元璋带来了莫大的欣喜。得报后,朱元璋兴奋地在当地的一座山上刻石曰:“到

  • 老和尚给了6岁的长孙无垢8个字的评语,断定了她和李世民一生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称呼长孙无垢,唐玄奘给李世民讲的四个故事,李世民与长孙无垢感情如何

    长孙无垢出生于公元601年,因这孩子慈眉善目,母亲就给她起了个小名叫“观音婢”。遇到那个老和尚后,长孙晟通过那八个字不能说出口的意思,深深明白了观音婢的运道,本想重点培养爱女一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观音婢八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同父异母的哥哥,将她们母子三人撵出了家门。母亲无奈,只得带着她和哥哥长孙

  • 玄武门兵变之后,李世民已是太子,为什么逼着李渊两个月后就禅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发动兵变大逆不道,天下不稳,需要尽快称帝掌控全局他为了储君之位,杀兄弑弟,软禁父亲,在那个儒家思想教育下,孝道大于天的时代,这就是大逆不道,为世道所不容的。一旦他的行为传遍天下,那些忠义之士以及善良百姓都会集体对抗他,让他李世民所有的谋划都成为一场空。到最终,就算李渊念着父子之情不杀他,但是最

  • 《锦心似玉》:看明朝风云下一个小女子的成长故事,值得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往事故事,明朝那些事儿舍生取义的人,锦心似玉电视剧

    和很多的古装剧里动不动就和一些皇子谈恋爱不 同,这次的男主角只是一个平凡的将军,看到这里,我想很多的人都能感受到一股《知否》的味道,而女主角是明朝的一个庶女,历史发展到明朝时期,嫡庶观念已经没有那么重了,但是压迫是仍然存在的,但是幸运的是,我们的主角十一娘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姑娘,精通刺绣,但是因为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