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称为明朝第一奸臣的他,也曾有过一颗赤子之心(二)

被称为明朝第一奸臣的他,也曾有过一颗赤子之心(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333 更新时间:2024/1/22 9:52:48

接上篇。

严嵩掌握在官场上的秘诀之后,他的事业由此进入黄金期。

嘉靖七年(1528),他被升为右侍郎,嘉靖十年(1531),又被升为南京吏部尚书。

这样的晋升程度,使得严嵩更加相信曾经的赤子之心事多么愚蠢,他彻底成为了左右逢缘的人。

他清楚的知道对于嘉靖来说,需要的只是听话的人,作为手里的剑,指哪就刺哪里。

他想的也没错,从此以后他在官场上就愈发的如鱼得水。

嘉靖十七年时,嘉靖先生认为把自己的亲生父母认回来还不够,还打算给自己父亲搞个封号,请进太庙。

而请进太庙的人是都是做过皇帝的人,都要受到历来皇帝的拜见。他的这个想法也理所当然受到大臣的严厉抵制。

嘉靖先生想达成自己的目的就得要通过礼部部长的同意,而礼部部长正好就是严嵩先生。

严嵩此时内心还是挺矛盾的,如果顺从皇帝,就会被所有的大臣群起而攻之;如果不顺从皇帝,就不会受到皇帝的重用,而自己又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

两项对比之下,严嵩选择了前者,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么做虽然会被大臣们看不起,可他能在皇帝的支持下把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很快,严嵩不出所料的得到了全臣的谩骂皇帝给的权力。

在严嵩看来只要不择手段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所有,什么礼仪,什么道德,那都不重要。

自己好,才是真的好。

进入内阁之后,严嵩发现夏言总是和他作对。可自己又不能拿他怎么办?

因为夏言的青词写的特别好,而青词是对嘉靖来说最重要的东西。

青词是修道祭天时需要用的东西,主要是给神仙看的,希望神仙能帮助自己达成愿望。主要内容包括讲述个人愿望,还兼议论叙事。唯一的评判官是嘉靖先生,评判标准看嘉靖先生心情。

而对嘉靖先生来说,夏言的青词写的最合他的胃口。

为了能代替夏言先生在嘉靖心中的位置,年过六十的严嵩拿出自己的洪荒之力,天天在府里练青词。

有可能水平实在有限,章水平依旧没有能力超过夏言。可他的态度却感动了嘉靖先生。

而此时的夏言却没有却因为自己的态度引起了嘉靖先生的不满。

有一次,很久没上朝的嘉靖先生心血来潮上朝,却发现夏言没有上朝。

身边的太监告诉他,夏言来过,听说大家都没来,就回去睡觉了。

他这样的工作态度引起了嘉靖的极度不满。

由此,夏言在嘉靖先生心中留下了一颗不满的种子。

再加上嘉靖每次让夏言给他写青词是,夏言都一拖再拖。

每次耐耐着性子催稿时,夏言总是爱理不理的。

嘉靖先生是一位聪明绝顶的人,即使没上朝,那些大臣的一举一动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可以容忍大臣之间的勾心斗角,但他不能容忍有人挑战他的权威,而夏言就在一次又一次的在嘉靖的底线上蹦跶。

此时在站在一旁的严嵩清楚的看到这一切,他知道嘉靖是怎样的人,他在等一个时机,这个时机能让嘉靖下定决心放弃严嵩。

有一次,严嵩请大臣们吃饭,也邀请了夏言。可夏言一直都看不起严嵩,接到严嵩请帖时虽然答应了却没去。

可在宴会上的严嵩一直在等着夏言。

他就亲自到夏言的府邸去请,可下人却告诉严嵩,夏言不在家。

严嵩知道了夏言在耍他!

那次宴会之后,在一次上朝后,严嵩单独去见了嘉靖。他跟嘉靖告状自己受到夏言的羞辱,可在嘉靖看来大臣之间的勾心斗角自己一点都不在意。

看到嘉靖的态度,严嵩使出自己的杀手锏:“夏言藐视陛下,鄙弃御赐之物,罪大恶极。”

用的是嘉靖曾经送给内阁大臣的香叶冠。

嘉靖在修道期间为了表示自己虔诚的态度,上朝时都不皇帝金冠,而是戴自己做的香叶冠,他还做了五顶,送给自己比较亲近的大臣。

夏言也收到一顶,可他从来都不戴。

皇帝问他为什么吗?他解释自己是朝廷大臣怎么能戴那种东西,还劝皇帝也不要戴那种东西,那种东西有损陛下的威严。

嘉靖先生被气的脸色发白的把他赶出去了。

而这一次严嵩又重新提出了夏言犯的问题。对于嘉靖来说这种藐视皇权的行为有一不能再有二。

至此,夏言彻底的失去了自己的权力被削职为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朝女子首饰对现代陶瓷首饰设计的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宋朝时,经济发展繁荣,文化艺术呈现出繁盛的景象,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之一的陶瓷首饰,其艺术表现也十分突出。现代陶瓷首饰与宋朝女子首饰一样,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审美性

  • 明末自然灾害,敲响明朝灭亡的丧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天启辛酉(元年),延安、庆阳、平凉旱岁大饥。东事孔棘,有司惟顾军兴,征督如故,民不能供,道獾相望。或群取富者粟,惧捕诛,始聚为“盗”。“盗”起,饥益甚,连年赤地,斗米千钱不能得,人相食,从乱如归。饥民为“贼”由此而始。——《怀陵流寇始终录》(熹宗天启二年)五月,滑南大风拔木,冰雹伤禾……(四年)八月

  • 二年级孩子适合看《资治通鉴》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1.内容有点可怕她看到这套书插图很少、字很多,一开始兴趣乏乏,翻了几下,看了几个与插图相关的故事就不想看了。于是我给她讲了几个故事,《资治通鉴》一开篇就是兵戎相见、硝烟四起。她听完说:“这些故事好可怕,你自己看吧。”后来就不再翻了。图片与内容无关2.同侪的影响力有一次跟她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顺带提了

  • 元朝古墓打开后,女尸的舌头自己吐出来,墓中找到一张古老广告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元朝民间古墓现状图片,1000千年前的古墓女尸,大山里发现元朝古墓

    辛追夫人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关注,不管是中国的媒体还是国外的专家,都对她充满了兴趣。人们很想知道多年前的秘密,为什么这具尸体会保存得如此完好,时间的流逝对她来说似乎只是个数字,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又有专家根据女尸的形象,利用高科技的技术手段恢复了辛追夫人的画像,从少年时期的明

  • 道光皇帝不是以节约出名吗 道光为何花费巨资修建陵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出名,节约,皇帝

    还不知道:道光修陵墓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清朝的道光帝,人们想到的除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外,大概就是他的已经接近吝啬的节俭了。自己每顿只吃四道菜,皇后生日的时候,只请百官吃一碗打卤面,道光帝似乎在每天的生活中,都在践行着自己节俭的作风。然而,在修建陵寝这

  • 胡昭:汉末三国时期又一位"孔明",曾救过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时期,孔明

    说到“孔明”,我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诸葛亮,但其实在汉末三国时期,还有一位孔明,他就是隐士胡昭。胡昭,字孔明,与诸葛亮相比,行事更为低调,虽然曾受邀出山,但拒绝入仕,始终过着隐居乡野、潜心书法的日子。史书上关羽胡昭的记载很少,但从零星的记载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谋略不输诸葛亮。胡昭是颍川人,颍川郡在

  • 被称为王佐之才的荀彧为何要辅佐曹操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辅佐,曹操

    被称为王佐之才的荀彧为何要辅佐曹操呢?王佐之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选择改变人生。其实,用这句形容三国时期的荀彧,再恰当不过了。早在荀彧少年时期,三国名士何颙就曾惊叹道:“王佐才也!”何颙为何这么肯定?没人能知道。但历史却印证了何颙的这句话,是何

  • 眭固是什么人?他有哪些经历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经历

    眭固是什么人?他有哪些经历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眭,读音为suī,是一个总人口约2万的罕见姓氏,姓氏源流不明。眭固这个人,说起来确实有点衰,他在史书中的一切行为,不论本意如何,达成的结果都只有一个——成就曹操。他本是黑山贼,于公元191年和于毒、白绕等人一起率众十余万攻略魏

  • "虎豹骑"是不是曹魏阵营最精锐的特种部队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阵营,虎豹,特种部队

    “虎豹骑”是不是曹魏阵营最精锐的特种部队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在正史里说曹操的这支特种部队分虎骑营和豹骑营,两营的最高长官以及大小头目均按武艺、智谋、战略战术等实力定夺。当然“一把手”都是由曹操最信任也是最忠心的曹氏将领担任,从曹真、曹休到曹纯,曹操从不让特种部队的指挥权“

  • 吕布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为何曹操没有收服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猛将,三国,收服

    吕布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为何曹操没有收服他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吕布诛杀了董卓,原本是大功一件,得到了汉室和大臣们的支持,本来前途一片光明。结果董卓旧部李傕和郭汜不死心,攻打了京城。吕布在战乱中逃出,失去了刚得到不久的荣华富贵。之后,他仗着武艺高超、功高盖主,先后得罪了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