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圆圆:崇祯没看上的绝色美女,最后成为清朝入关的关键因素

陈圆圆:崇祯没看上的绝色美女,最后成为清朝入关的关键因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231 更新时间:2024/2/22 1:08:16

李延年用一首词来形容姿容超俗的女子,能够倾城倾国,让男人没有抵抗的能力。

在明朝末期,也有这样一位倾城倾国的女子,许多男人为她的美丽容貌所倾倒,甚至有人为她出卖国家,她就是秦淮八艳之一,一代名妓陈圆圆

幼年遭遇

陈圆圆之所以会成为一名歌舞伎,这和她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其实陈圆圆并不姓陈,而是姓刑,她的父亲是一位贩货郎,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妇人,三口之家虽不富裕,倒也算安稳。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陈圆圆的母亲因病早逝,年幼的她只能跟着父亲生活,可父亲每天都奔波在外,根本就照顾不好她,后来她便被寄养在姨夫姨母家。

陈圆圆来到姨母家后,姨母和姨夫对她还算不错,因为姨夫姓陈,于是就给她改名叫陈圆圆。陈家虽然不是大富之家,但也算家境殷实,而姨夫陈沅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听昆曲,经常把戏班子请到家中唱曲。

年幼的陈圆圆在姨夫的熏陶下,也爱上了昆曲,而且她还很有天赋,不仅能跟着哼唱一些昆曲,模仿乐工的动作也是惟妙惟肖。

初入梨园

陈沅沉迷昆曲,在这方面挥霍了大量的钱财,后来又因为生意失败,原本富裕的家庭一时间变得穷困潦倒,迫不得已,姨夫把陈圆圆卖给了苏州梨园。

进入梨园后,陈圆圆在师傅的调教下,展现出卓越的唱功,再加上她的美丽容貌,很快成为梨园的名角。陈圆圆的名气越来越大,慕名而来的男人也越来越多,其中就有国丈田弘遇。

其实准确来说,田弘遇是把陈圆圆劫夺入京的,于是陈圆圆就成了田府里的歌姬。田贵妃去世后,田弘遇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和田家的势力,于是就把陈圆圆献给崇祯皇帝,但当时的崇祯皇帝已经是焦头烂额,哪还有心情和精力去贪恋美色,于是又把陈圆圆打发回田府。

吴三桂与陈圆圆

当时明朝已经是内忧外患了,外有满清虎视眈眈伺机侵略,内有李自成的农民军起义造反,如此动荡的局势,让田弘遇坐立难安,于是他又把主意打到了手握重兵的吴三桂身上。

于是田弘遇宴请吴三桂来府中做客,并且安排陈圆圆表演歌舞。陈圆圆惊艳出场,顷刻间便吸引了吴三桂的目光,不禁在心中感叹,这个女人太美了。

这一切都被田弘遇看在眼中,于是他就顺水推舟,把陈圆圆送与吴三桂,并且还为其置办了丰厚的嫁妆。

就这样,陈圆圆进入吴府,做了吴三桂的妾室,吴三桂对她宠爱有加,让陈圆圆有了家的归属感。不久,吴三桂便去镇守前线,陈圆圆则留在家中,但是令她没想到的是,日后与吴三桂再次见面,朝代都变更了。

吴三桂走后不久,号称闯的李自成便率领农民军攻陷北京城,逼死了崇祯皇帝,并入驻皇宫称帝。在此期间,陈圆圆被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夺走,他虽然垂涎陈圆圆的美色,但是也不敢私藏,于是又把陈圆圆献给了李自成。

明朝覆灭

此时的大明已经不复存在,单凭某个人的力量根本无力回天,所以就算厉害如吴三桂,也已经打算李自成投降。但当他得知陈圆圆被李自成霸占后,夺妻之恨便如同烈火一般在吴三桂的心中熊熊燃烧,于是他不仅不投降李自成,还要攻打这支农民军。在刘建所著的《庭闻录》中记载,当时吴三桂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

吴三桂虽然恨,但是并没有失去理智,他知道以自己现在力量不足以打败李自成的农民军,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投降清军,这样在清军的帮助下,一定可以打败李自成,救出陈圆圆。也正是因为这个决定,吴三桂成了世人口中的卖国贼。

在吴三桂的协助下,清军顺利入关,随后和吴三桂的军队对李自成的农民军进行夹击式的打击。李自成的农民军受到重创,最后不敌清军和吴三桂,仓皇地逃离了北京。

李自成逃走时并没有带走陈圆圆,而是把她扔在了皇宫之中,此时的陈圆圆随着逃亡的人群漫无目的地前行,她也不知道该去哪里。

就在这时,吴三桂出现了,他在兵火蔓延之中,一眼便看到了人群中的陈圆圆。陈圆圆对于吴三桂的到来悲喜交加,没想到之前的一别,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她以为自己再也遇不到吴三桂了,没想到却在战火中重逢,于是吴三桂便把陈圆圆带回了军中。

在这之后,吴三桂不管行军打仗去哪里,都会把陈圆圆带在身边,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自己才会放心。

结语

这就是一代名妓陈圆圆的一生,她幼年丧母,长大后又被养父母卖入梨园做了一名官妓,之后又身不由己的流转在众多男人之间,成为男人的玩物和交易的筹码。难道真的是红颜多薄命,长得好看的女子就注定遭遇不幸吗?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陈圆圆总算遇到了真心待她的吴三桂,如果没有这个男人的出现,陈圆圆还不知道要漂浮到何处,要以色事他人到何时。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赵匡胤迁都洛阳事件:想要避开赵光义,可是阻力重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这一次想要巡视洛阳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还用诏书的形式明确规定了:要四月份去洛阳!其实他去洛阳的理由比较充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一:祭拜永安陵。这是赵弘殷的陵墓,儿子去祭拜一下自己的老子,谁敢阻拦,也没有理由阻拦。二:要去洛阳祭天。为什么要去洛阳祭天呢,因为赵匡胤出生在洛阳

  • 专家挖杨广千年粮仓城,仓窖达700座,能够存粮3.55亿斤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广墓发掘9分钟视频,杨广留下的粮食,隋朝修建的最大粮仓

    经过整体分析和研究后,大家发现这个粮仓的仓窖约有700座,能存储3.55亿斤粮食。这个数字轰动了全国,很多学术界的专家慕名前来,了解实际情况。那么,这样一个规模宏大的粮仓,到底是谁创建的呢?专家在挖掘的过程中,通过蛛丝马迹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应该是隋朝时期杨广所建,我们都知道隋炀帝杨广是一个暴君

  • 675年04月13日 唐高宗诏令武则天摄国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得知后,就召集了一些“文学之士”撰《列女传》、《臣轨》、《百僚新戒》、《乐书》,约千余卷;并且密令参决百官疏奏,以分宰相的权力。不久,太子弘死,高宗下诏:“朕方欲传位皇太子,而疾速不起,它申往命,加以等名,可滋为孝敬皇帝”。公元675年4月13日(后上元二年三月十三日)诏令:武后摄政。公元67

  • 明朝第5位皇帝朱瞻基:身上存在不少谜团,600年来始终无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皇帝朱瞻基简介,为什么明朝皇帝叫朱瞻基,明朝朱瞻基之后有哪些皇帝

    正所谓“上所行,下所效”,朱棣上位的偏方,让他的二儿子朱高煦受到了启发。这便为朱棣的孙子朱瞻基日后继位埋下了巨大的隐患,而朱瞻基又是如何化解这重重危机的?这一切都要从朱棣说起。自从朱棣夺嫡成功后,谁来接自己的班,成为了他的一桩心事。如果依“立长不立幼”的礼法,自己本身就不合乎这一礼制。如果按“能力强

  • 明朝:蓝玉给纳哈出披上外套,常茂提刀就砍,老丈人冯胜被罢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一代名将会因为一件外套落幕?冯胜的大名崛起在战场,也毁在了战场。洪武二十年,北元太尉纳哈出拥兵二十余万盘踞辽东,洪武皇帝朱元璋任命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颖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领兵二十五万出兵辽东,为了培养二代将领,特命曹国公李景隆、郑国公常茂、永昌侯蓝玉、申国公

  • 朱元璋之痛:朱雄英死很悲伤,马皇后死没了柔情,朱标死彻底绝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雄英死而复生的小说,朱雄英小说,皇太孙朱雄英重生的小说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8岁的嫡长孙朱雄英夭折,对于朱元璋打击很大,尤其是在古代儒家礼法嫡长继承制度下,尤其是明朝,嫡长孙的身份太过重要。朱雄英的死,不仅是当爷爷的失去嫡长孙,在朱元璋的规划里,等于损失了大明第三代的储君。更何况朱雄英从小天赋异禀,深得所有人的喜欢,也是朱元璋心中最期望的盛世明君的样子。但

  • 被6个男人占有的皇后,为何64岁时还能把李世民迷的魂不守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有这么一位女人,在自己64岁时,却把32岁的李世民给迷的魂不守舍——隋炀帝愍皇后萧氏。关于这个皇后的年龄,历史上有一定的争议。很多小说上说她的年龄比较隋炀帝杨广小,说是天保二十年生的,也就是581年,但是历史上她和杨广的儿子杨昭是584年生的啊,总不能刚四岁的她就生孩子了吧。而且,她的花边新闻

  • 曹操不顾荀彧哀求杀了百岁同乡,导致他的24个儿子大多数短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有没有杀大公子,曹操差点杀荀彧,曹操为何逼死荀彧

    当时的沛国国相陈珪举荐华佗出来当官,华佗为了全心全意研究医学,拒绝了陈珪的好意。陈珪大概觉得自己官小请不到华佗,又让太尉黄琬来请华佗当官。华佗还是婉言谢绝了黄太尉的邀请,继续从事救死扶伤的医疗事业。华佗的医学研究硕果累累,他发明了麻醉药,开创了外科手术的历史先河。此事典出《后汉书》语“令先以酒服麻沸

  • 古代名人智慧:韩信明修栈道惑章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秦朝末年,刘邦为了争当关中王,抢先占领了咸阳(今陕西威阳)。项羽闻知,气得怒发冲冠,想与刘邦决一死战。此时刘邦的实力远远不如项羽。为了稳住项羽,积蓄力量,刘邦先退了一步,把关中和咸阳拱手让给了项羽。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为了消除后患,就把远离咸阳的汉中之地封给了刘邦,把与汉中接壤的地盘封给了秦朝降将章

  • 1965年,李显斌驾机叛逃,26年后回家探望老母,逃离前被捕入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晚年回家探亲时,李显斌还没有来得及逃离,就被办案人员识破身份,遭到了抓捕。从时代背景来看,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国家的空军力量,还不是特别强,李显斌这样的飞行员,都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既然如此,李显斌为何会选择叛逃呢?几千两黄金的诱惑,虽说是一个主要因素,但并不是根本原因。李显斌出生于19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