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老北京的红灯区:前门八大胡同

老北京的红灯区:前门八大胡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62 更新时间:2024/1/19 22:49:29

前门八大胡同是老北京城里出了名的红灯区,在清朝时代流行起来,在民国前门八大胡同的妓院行业更是达到顶峰。前门八大胡同里出过许多倾国倾城的名妓,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做爱,因为这是传宗接代的基本方法,也是发泄内心肉欲的方式。因此,从古代开始,性交就被当作一种买卖,妓院由此而生。

中国古时候的妓院不一定做性交买卖,大部分都是高雅之地,妓女都是多才多艺,只卖艺不卖身的艺人。直至后来的娼妓才是靠做爱赚取钱财的群体,妓院也就慢慢演变成了女人卖身男人行乐的风花场所。北京的胡同多如牛,独独八大胡同闻名中外。因为当年,这里曾是烟叶花柳巷的代名词。

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其实,老北京人所说的前门八大胡同,并不专指这八条街巷,而是泛指前门外大栅栏一带,因为在这八条街巷之外的胡同里,还分布着近百家大小妓院。只不过当年,这八条胡同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妓女的档次也比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

老北京城的妓院分若干等级。最早的妓院分布在内城,多是官妓。现东四南大街路东有几条胡同,曾是明朝官妓的所在地,如演乐胡同,是官妓乐队演习奏乐之所。内务部街在明清时叫勾栏胡同,是由妓女和艺人扶着栏杆卖唱演绎而来的。以后勾栏成为妓院的别称。明清时期,当官的和有钱的饮宴时要妓女陪酒、奏乐、演唱,叫做叫条子,在妓女一方,则叫出条子。

到了清末民初,妓院主要集中在前门外大街,一是因为这里离内城较近,官员们出城享乐比较方便;二是这里有火车站,南来北往的旅客多;三是前门外大街是京城着名的商业街,相当繁华;四是这一带是戏园子、茶馆、酒楼的集中地,吃喝玩乐,可自成一体。据30年代末的一份统计资料,当时八大胡同入册登记准予营业的妓院达117家,妓女有750多人,这只是正式挂牌的,还不算野妓和暗娼。

老北京的妓女分为南班与北班两种,一般来说,南班的妓女主要是江南一带的女子,档次高一些,不但有色,而且有才。这样的妓女陪的多是达官显贵,如京城名妓赛金花小凤仙等。北班的妓女以黄河以北地区的女子为主,相貌好,但文化素养差一些。八大胡同的妓女以南班居多,故多为一、二等妓院。而其它地区的妓院,大多数是北班。当时在京城做官和经商的人多是南方人,因此,八大胡同成为这些达官贵人经常出入的地界。

前门八大胡同的档次也不尽相同,百顺胡同、陕西巷、胭脂胡同、韩家潭多为一等。一等妓院,也叫清吟小班,顾名思义,清吟以饮茶、谈棋说戏为主,并非只有皮肉生意。出入清吟小班的嫖客多为有权势的人,当然也有文人墨客。

石头胡同的妓院多为二等,二等妓院也叫茶室。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以三等妓院居多。一、二等妓院的名字以院、馆、阁为主,三、四等妓院多以室、班、楼、店、下处命名。走进现在的前门八大胡同,从一些老屋老楼的建筑,你仍能体会到当年的风貌。

百顺胡同最初曾设有太平会馆、晋太会馆。会馆后来改为民居,据说李文藻进京朝见乾隆皇帝时,曾在这条胡同住过。如今这条胡同的老房保存得相对完好,当年从胡同西口依次排列的妓院有潇湘馆、美锦院、新凤院、凤鸣院、鑫雅阁、莳花馆、兰香班、松竹馆、泉香班、群芳院、美凤院等。

韩家潭,现今叫韩家胡同,据史料记载,康熙年间,着名戏剧家李渔(字笠翁)曾在此居住。四大徽班进京三庆班曾设在韩家潭,老北京的梨园公会就设在36号院。这条胡同多为南班妓院,有名的有环采阁、金美楼、满春院、金凤楼、燕春楼、美仙院、庆元春等20多家。

陕西巷当年的一等妓院有16家,其中清末名妓赛金花入主的怡香院最有名,现在这所妓院的房屋建筑和布局保存较好。四大徽班之一的四喜班曾设在这条胡同里。胭脂胡同,过去叫胭脂巷,北连百顺胡同、南通珠市口西大街。胭脂胡同的一等妓院有10多家,其中莳花馆是一家三进带跨院的大四合院,几乎占了半条胡同。据李金龙先生考证,明朝时,这个大院叫苏家大院,有名的妓女苏三(玉堂春)曾在此居住。其正门几经变故,现在已是百顺胡同居委会。

石头胡同,南口在西珠市口大街,北口在铁树斜街,清末曾设有望江会馆和龙岩会馆,是二等妓院的聚集区。这条胡同比较长,有24家二等妓院,有名的有茶华楼、三福班、四海班、贵喜院、桂音班、云良阁、金美客栈等。如今,几乎都成了民居。王广福斜街,现在叫棕树斜街,东连大、小李纱帽胡同,西接石头胡同,这条胡同的房屋较为破旧。

从前,这里集中了三等妓院,有名的有久香茶室、聚千院、贵香院、双金下处、全乐下处、月来店下处等。李纱帽胡同,原来分为大李纱帽、小李纱帽两条胡同,现在已改为大力胡同和小力胡同。小李纱帽是前门八大胡同之一。这条胡同不大,总共有21个门牌号,但是在老北京,妓院就占了近20个院子。这里的妓院主要是三等,有名的有双凤楼、鑫美楼、永全院、天顺楼、泉生楼、连升店下处等。因这条胡同离一些戏园子和饭庄较近,所以也有几所二等妓院。

朱家胡同,在早曾分为留守卫胡同和羊毛胡同,这条胡同有三等妓院20多家,有名的有怡春楼、陆生院、洪顺下处等。与朱家胡同相连的清风巷、清风夹道、朱茅胡同、燕家胡同、西羊茅胡同等,在老北京也是三等、四等妓院和土窑子的聚集地,不过没有前门八大胡同名气大。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昔日红粉飘香的烟花柳巷早已成为历史遗迹,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前门八大胡同老房太多,改造起来很困难,所以京城危房改造还没有涉足这里,所以在满街大兴土木的时候,它才能得以保留。

斑斑点点的角落仍在老老实实泄露它的秘密,在这个晴朗的秋末的上午,阳光穿过那几百年仍挥之不去的烟尘,照亮了这些老房子。老屋不语,知道道不尽的,是沧桑。而如今,前门八大胡同已经成为北京市的一个重要景点,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前来参观,青楼的历史是一段深刻的历史,但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老北京的过去。

标签: 明清历史

更多文章

  • 康熙六扫朱元璋墓为何必三跪九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清历史

    据史料记载,康熙帝每次到朱元璋的明孝陵,必定会对朱元璋的陵墓,行三跪九叩的大礼。那么,康熙帝为朱元璋扫墓为何必三跪九叩呢?去过南京明孝陵的人,都会发现朱元璋的墓前,立着一块大石碑。石碑上,写着4个大字:治隆唐宋。这4个字的意思就是,朱元璋对国家的治理,胜过唐宋。唐宋盛世,闻名历史,而朱元璋建立明

  • 中国历史最危机时刻:仅剩1400万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清历史

    战争无疑是摧残生命的收割机,它带走的除了一条条生命,还有一段段辉煌的文明。但是战争似乎是人类的本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这样的战争时有发生。而有些战争的程度差点断绝了人类文明的延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明朝时期的残酷杀戮,那时仅剩1400万国人。中国历代王朝的更替就是一部部杀人的经典大戏,每

  • 中国最长寿的人 见证整个清朝兴衰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清历史

    秦始皇终生都在寻找长生不老药,最后却死于寻找不老药的路途中,天底下真的有长生不老药吗?答案是否定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都逃不了死亡的命运。不过长寿的人不在少数,中国最长寿的人李庆远就活到了256岁,经历清王朝的灭亡,也经历了改朝换代。据说李庆远对中医中药颇有研究,懂得养生之道,所以才能活到两百多

  • 一百年前光绪在北京大学的讲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清历史

    光绪皇帝在北京大学的讲话,读后让人有一种完全不同于过往认知的感受,一个封建皇帝没有任何八股之气息,即便今天社会上流行的陈旧腐朽之气也全然感觉不到,没有任何官场报告常用的官话、套话和空话,更加没有假话、空话和废话,读后感到很新鲜,一个古代君临天下傲视黎民的封建皇帝,却看不到太多自以为“

  • 大明军队:历史上战斗力保持的最久的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清历史

    中国历史5000年各个王朝的军事实力保持的时间不等,秦朝,隋朝威风一时,才那么几年就被打兔子一样干掉了。汉朝军事,唐朝军事被大家所乐道,其实也都百年而衰。元朝也就疯了几十年,清朝同样到了康熙以后就基本上谁也打不过了。惟有被轻视的大明军队战斗力保持的最久近300年。1、明军的建立和推翻元朝 13

  • 慈禧执政生涯中的十件历史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清历史

    不管怎么说,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最有权的人物之一。她统治中国长达近半个世纪(从咸丰末年同治初年的1861年到光绪末年宣统初年的1908年),影响之深远,无人可及。后人对她的评价,自然是极具争议、毁誉参半、大是大非、大功大过。客观上说,她的过远远要大于她的功,她所做的一切远远抵不上她对中

  • 万历皇帝为什么20年不理朝政?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清历史

    我们知道,万历皇帝亲政之初,还是很勤勉的,他按部就班做了不少事情。即便是后来,他也不能说就是平庸之辈。毕竟他执政期间,亲自布置完成了万历三大征(指在东北、西北、西南边疆几乎同时开展的三次军事行动:平定哱拜叛乱;援朝战争;平定杨应龙叛变)。万历皇帝是何时起不上朝的?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48年,是明

  • 揭秘晚清三大军政集团的“环链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清历史

    晚清三大军政集团,是指由曾国藩开创的湘系集团、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以及后起的袁世凯北洋集团。三者是对当时朝政、社会乃至历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群体势力,其间交错勾连,发展嬗变,承续更。 所谓“晚清三大军政集团”,是指由曾国藩开创的湘系集团、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以及后起

  • 坤宁宫28位帝后竟无一人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清历史

    坤宁宫作为皇后的正宫,主要的特征,应是一个字“安”,安宁、安康。但明清五百余年的坤宁宫,却是 “坤宁不安”、“坤宁不宁”。何以见得?举明英宗正统帝钱皇后、明世宗嘉靖帝四位皇后和清穆宗同治帝阿鲁特氏皇后为例,看坤宁宫是怎样不安

  • 明朝四大特务机构全揭秘:锦衣卫为敌不过东厂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清历史

    锦衣卫做为明朝时代人见人怕的特务机构,相信多数国人都知道,但在锦衣卫之外,明王朝曾有一段时间、四大特务机构并存,缇骑四处,天下骚动。锦衣卫 锦衣卫原先是军事建制。明初的军制比较简单,其基层单位是“卫”和“所”,京城的禁卫军所辖卫所为48处。朱元璋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