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俄《尼布楚条约》实际上是个不平等条约

中俄《尼布楚条约》实际上是个不平等条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728 更新时间:2024/2/5 20:03:06

1689年9月7日,中俄签订了《尼布楚议界条约》,史书载,该条约承认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客观上,在一定时期内遏止了沙俄东扩。条约里对疆界划分与两国人民归属的称谓,使用的是“中国”与“中国人”,这是“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第一次出现在国际条里。

从1685年6月25日,清军攻陷雅克萨,活捉督军头目托尔布欣的时起,直到1686年7月18日,再次进攻雅克萨,围城半载,致使俄军丧失全部战斗力,至此,大清在外交上处于主动地位,早在第一次雅克萨大战之前,康熙就派人给沙皇捎信,提出举行边界和谈。

雅克萨第二次被清军围困时,即1685年12月26日,沙皇定下了向对华谈判的基本方针,并选定戈洛文为俄国谈判代表,俄方的谈判底线是:中俄以雅克萨为界,并在黑龙江和贝斯特拉亚与精奇里江渔猎,中国若不同意,即可与中国开战。中俄双方的当时的战略,是尽量避免流血解决,争取通过和谈解决边界争端,但决不放弃武力应变。

1686年1月,俄方谈判外交使团组成,2月5日从莫斯科程,卫兵多达500人,270车弹药粮草,在路过托博尔斯克时,又增哥萨克骑兵、步兵、火枪手、龙骑兵1400人以上,总人数超过2000人,四分之三为军事人员。

据《清实录》记载,1688年4月,中国也组成了对俄谈判小组名单,由领侍卫大臣索额图、都统公舅舅佟国刚、尚书阿喇尼、左都御史马齐、护军统领马喇等人组成,随其出发,前往尼布楚的卫戍人员,有八旗前锋兵200人,护军400人,火器营兵200人。康熙钦定,其“忠贞可靠和足资信赖”的宫中耶稣会士,葡萄牙裔的徐日升(Thomas Pereira,1645-1708)和法裔的张诚(Jean-François Gerbillon,1654-1707)随团前往。5月30日,康熙喻示谈判底线:

第一,尼布楚、雅克萨、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的一江一河,皆为中国之地,不能拱手送给俄国人。

第二,俄国必须遣返将叛逃的达斡尔族首领根特布尔。

据张诚日记描述,1689年7月31日,中国使团先于俄国人抵达尼布楚对面,先行抵达的中国水军将舰船停泊江边,水兵在岸上安营扎寨,计有3000余人,与中国外交使团同时抵达的陆军约有1400人,加上索额图的亲兵800人和夫役,差不多有9000-10000人,还有骆驼3000-4000头,马15000匹等,可谓浩浩荡荡,煞有阵势。

8月18日,戈洛文率领俄国使团抵达尼布楚,第二天,戈洛文差人面见索额图,要求,第一,谈判的地点由俄方拟定,第二,谈判时,双方所配备的警卫人员各不得超过300人,20日,中方代表同意俄方选定地点和警卫人数,但强调,警卫人员除除佩刀之外,不得携带任何武器,中俄达成协议,中俄代表各自携带260名佩刀警卫入场,双方士兵相互搜查,防止暗藏其他兵器,之后他们后退一定距离布列岗哨。

但后来,戈洛文自己在《出使报告》中承认,俄方派出的警卫中有哥萨克火枪兵,他们虽然未持枪支,却身藏数枚杀伤力极强的手榴弹,戈洛文还命令,留在尼布楚城里的士兵,在谈判期间,每日子弹上膛,刺刀出鞘,严阵以待。

8月22日,中俄尼布楚划界谈判,在两座紧连在一起的大帐篷里开始,这座帐篷距离双方的驻地距离均等,为5华里,第一天谈判,开局便火药味十足,戈洛文谴责中国突然发兵俄罗斯,挑起边境事端,中方钦差大臣索额图,则历数俄国入侵中国的犯罪行径,正告戈洛文,雅克萨、贝加尔湖以东以及蒙古等全部领土,自古属于中国,双方第一天,都未亮出底牌,而是反复旁敲侧击,相互深浅,探查签约底线。

8月23日,两国代表继续会晤,戈洛文提出以黑龙江为界,河北划归俄国,河南归属于中国,索额图驳斥他说,黑龙江两岸皆为中国领土,俄国强占领了中国土地,他要求俄国归还尼布楚和雅克萨等地,他强调,中俄的疆界应在贝加尔湖,戈洛文听罢,指责中方缺乏诚意,随后又提出以牛满河划界,让中国赔偿攻击雅克萨而给俄方造成的损失,将全部俘虏和叛变人员交予俄方。

中方听罢,虽然表示不能接受,索额图看到俄方有所退让,就告诉戈洛文,中国可以接受将边界划在尼布楚,索额图缺乏国际谈判经验,竟然一下子将康熙的底牌过早地亮出,戈洛文心中便有了底,接着,他一面对中国以尼布楚划界提议冷嘲热讽,一面抛出更无耻的“精奇里河为界,黑龙江左岸至该河属于俄国,右岸归中国”的议案,再次试探中方。而索额图此刻已无退路,不觉心中愤懑,最后他忍无可忍,沉着脸退了场,他回到驻地后,高声斥责俄方“待人不善,难以圆满打交道”,遂令拆除部分帐篷,做准备撤离状。

24日,两国谈判的气氛进一步恶化,戈洛文继续自己的外交攻势,他见中方发对他的划界方案,他一边继续反对中方的建议,一边采取欲擒故纵法,宣称休会,希望两国代表签署“散会声明书”,但遭到中方拒绝后,戈洛文又下令增派300名俄国火枪手,加强尼布楚城防,同时送信给雅克萨哥萨克,命其备战并抢收的庄稼。

25日和26日,索额图派耶稣会士张诚26日见戈洛文,告知中方再次让步,即以石勒喀河的格尔必齐河为界,27日,徐日升也见了戈洛文,俄国人表示,即使中方如此让步,俄国人依旧不愿放弃雅克萨,徐日升气得泪盈满眶,拂袖而去。当日,索额图下令对岸沿江待命的清军渡河,一面封锁尼布楚,一面出兵500人重新包围雅克萨,且毁掉哥萨克城外的庄稼,这时,尼布楚周围的布里亚特和温科特等族居民,不堪忍受沙皇的统治,爆发了抵抗俄军的起义,并要求与清朝使团联合进攻尼布楚。

索额图的军事调遣和地方部族起义,终于让戈洛文坐不住了,他既担心与中国再发生战争,更害怕谈判破裂,回莫斯科交不了差,27日当夜,俄国使者代表再来中国营地探查虚实,28日,张诚应戈洛文之邀,前往尼布楚城内与俄方主要代表见面,俄方表示,他们基本同意中方的划界建议。自8月30日至9月2之间,中俄谈判代表依旧不见面,双边信息由各自的助理转达,中俄代表经过及其曲折的会下沟通,多番讨价还价,明争暗斗,中方数次让步,最终于9月7日签署了《尼布楚议界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是中方做了无原则退让的产物,索额图把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富庶地区拱手送给了俄国,造成了重大国土损失。

该条约还明确将北诺斯山与南支之间北到北冰洋、东到白令海峡,包括勘察加半岛和整个乌第河流域在内的广袤疆域,定为待议地区,其面积不小于300万平方公里,甚至更大,但是世界政治格局巨变,时至至今,不仅从未再议,而且也永远无法再议,所以,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一部失地条约。

标签: 明清历史

更多文章

  • 僧格林沁---大清朝历史上的最后蒙古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清历史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六月初五,内蒙古的哲里木盟科尔沁科左翼后旗的一片草地上,羊倌德力格尔像平时一样安静的放羊。突然有人来报喜,他的妻子给他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德力格尔也是黄金家族的子孙,爵位是四等台吉。但成吉思汗的子孙众多,德力格尔只是属于边缘群体,他家境十分贫寒。为了养家糊口,德力格尔常年给

  • 皇太极为何独宠海兰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清历史

    自古以来,君王都拥有很多的妃嫔,而且几乎所有人都是美女。但是在后宫三千佳丽中能够找到一个最爱的女人,这不论是对皇帝来说还是对妃子来说都是很少的。就清朝的开国皇帝来说,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是谁呢?海兰珠明明晚于孝庄进宫,但她却得到了皇太极的独宠。皇太极如此宠爱海兰珠是为什么。1、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是谁皇太极

  • 翁同龢是北洋水师经费被裁撤的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清历史

    晚晴名臣翁同龢是光绪皇帝的老师,一度游走于最高决策圈,康有为被重任,便是他推荐的结果,因此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翁同龢被人们误认为是“维新派”,而他后来被罢黜,亦被误读成“后党”迫害的结果。但事实上,翁同龢的政治面相颇为复杂,他能总揽大权,并非因政绩过人,

  • 刘铭传---清朝的第一任台湾巡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清历史

    光绪十一年(1885年),清朝在台湾设省,刘铭传出任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何许人也?原来刘铭传年轻时是个乡间勇夫,没受过正规教育,没中过举、更不是进士出身。他能当上主政一方的高官,靠的全是一身胆气。凭着这身胆气,他在动荡的晚清建立了显赫的军功。凭借军功,先后担任直隶提督、台湾巡抚等要职。刘铭传老家安徽

  • 明朝时期的七大剽悍海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清历史

    可以说,明朝的海军之所以在海上势力如此强大,大明海盗们也是有一定的功劳的。当时,大明王朝的海盗们十分强悍,各种侵略海上势力,甚至占领了世界的大半海域。1、陈祖义 陈祖义祖籍广东,在明洪武年间,为了躲避祸端,举家逃到南洋,做起了海盗。就这样,陈祖义盘踞马六甲海峡十多年,他的海盗集团在最鼎盛的时候

  • 郑和七下西洋征服过哪些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清历史

    在中国古代文明构成中,海洋文明与农业文明、游牧文明一样,亦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外来文明的交往中,海上通道与陆上交通都是主渠道。与沙漠和草原丝绸之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衰一样,海上丝绸之路因政治形势的变化也时兴时衰。在古代中国,明初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明朝特指中国南海以西的南洋群

  • 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状元傅善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清历史

    傅善祥,太平天国女状元,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状元,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喜读史经。傅善祥幼时父母双亡,嫁给指腹为婚的李家,后夫亡,傅善祥离开李家。咸丰三年,太平天国开女科,傅善祥中状元,得洪秀全青眼,处理政务。后东王杨秀清霸占傅善祥。天京事变时,傅善祥被杀,尸体抛入长江。1、傅善祥早年经历

  • 孙中山一生中的四个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清历史

    在孙中山先生公开的传记中,承认的夫人只有两位,一位是卢慕贞、一位是宋庆龄。其实孙中山还有一位未过门的妻子陈粹芬,此外还有一位日本籍的秘密夫人。在孙中山家的族谱《翠亨孙氏达成祖家谱》关于孙中山的妻子有这样的文字描述:元配卢慕贞(1885年结婚,1915年离婚)享寿八十六岁,侧室陈粹芬(1891年开

  • 左宗棠之死:大清倒下一根顶梁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清历史

    光绪十一年7月27日清晨,七十四岁的湘人左宗棠停止了最后的呼吸。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接到丧折后,慈禧太后的心情是复杂的。“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言尤在耳,可左宗棠走了,这个汉人确实太强硬,太血性,太无拘束

  • 朱元璋为何能打败蒙古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清历史

    在中国历代王朝中,汉唐是被公认的武功强盛的王朝,比起汉朝横扫匈奴的威武,大唐战无不胜的风光,而大明朝的军队,在史料的记载中,似乎是相对低调的。事实上,低调只是表面现象,低调的明军,是一支威武之师,光荣之师。对比明军的发展历程,这绝不是溢美之词。明军开国的起点是非常高的,甚至说对比之前其他历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