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明时期,社会的高消费是怎么回事?

晚明时期,社会的高消费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970 更新时间:2023/12/7 3:00:46

晚明时期,社会的高消费是怎么回事?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北诸臣死节者寥寥,在南诸臣讨贼者寥寥,此千古以来所未有之耻也—史可法

在明朝灭亡以后,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明庭在北京的文武大臣多达两三千名,自尽殉国的只有几十人而已,其他官员则是“衣冠介胄,叛降如云”。

而在没有受战火波及的南方,则是一派歌舞升平太平盛世的景象。即使是当帝都沦陷于李自成之手,崇祯帝身死的消息传递过来以后,这群大臣第一个反应不是北伐报仇,而是因为拥立福王朱由崧和潞王朱常淓的问题而吵的不可开交,都以自身个人利益为先。

在这种情况下,所以史可法痛心疾首的说出了那句“在北诸臣死节者寥寥,在南诸臣讨贼者寥寥,此千古以来所未有之耻也”。

说来也讽刺,明朝在后世评价中颇高,有刚明之称,被称之为: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如此有骨气的明朝,偏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国家养士近三百年,结果大臣在国难当头之际,大多是抛弃了朝廷。

为何会出现这种毫无骨气之事呢,别着急接下来宋安之以晚明奢靡的消费风气来说说。

笼统上来说,提起明末清初这段历史,很多人都比较惋惜明朝灭亡以后,南明却没有守住半壁江山,最后匆匆落幕的历史。

南明为何守不住半壁江山呢,现在讨论的原因,无非就是血统问题、党争问题、军队问题,还有清庭强大的问题。

其实大家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晚明整个社会其实已经陷入病态,消费风气是相当奢靡,不说今朝有酒今朝醉,但也差不了多少了,在这种太过安逸的环境之下,已经是没有了斗志。

晚明奢靡之风有多严重呢?

自明朝中叶开始,尤以江南为最,已经高消费的风气,比今天的超前消费还要严重。而且这种高消费不仅是局限于某几个大城市,而是开始全面化。

像当时的江南一个大镇南浔镇,史料是这般记载:“迩来风会日趋,稍不如昔,奢靡渐。冠婚丧祭,并尚繁文,颇有僭逾之风”。

明朝中期,嘉兴府桐乡县青镇文人李乐根据其亲身经历,这般评论到当时社会现状:“

余生长青镇,独恨其俗尚奢,日用会社婚葬,皆以俭者为耻。贫人负担之徒,妻多好饰,夜必饮酒,病则祷神,称贷而赛”

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已经开始奢靡浪费,甚至还以此为荣。如果有人节俭,那就是与众不同,那就是耻辱。

当然这些史料只是社会风气的记载,宋安之再以具体事例子来说说这种疯狂的超前消费。

当时江南官绅士大夫三日一宴、五日一请,穷极豪奢,已成为一种风气,并非个例。

像有个叫周子俶的人,爱客好酒到什么地步呢,是至售卖田庐而不顾,当时是梅村有诗嘲之。

陈确在《先世遗事纪略》中自述他的曾祖鸣梧公是“豪饮落拓,不问家人产”,祖父理川公亦是如此,相当慷慨好客,经过经过两代人的大肆挥霍,不错的家境,是彻底家道中落。

到了陈确父亲之时,家产仅仅分到一亩七分而已。

像明朝大儒归有光,后人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穆宗在位时还担任南京大理寺丞,可以说是标准的官宦家庭,给后代留下了不少基业。

结果因为儿子“好客”,百亩家产几经耗完。到了曾孙子归庄生之时,其母亲回忆已是“家无一亩”了。

晚明江南文人结社大搞盛宴,更是将这种奢靡之风愈演愈烈。自崇祯二年到六年间,先后有尹山大会、金陵大会、虎丘大会诸举,当时“复社初起,四方造访者,舟楫相蔽而下。客既登堂供具,从者或在舟中作食,烟火四五里相接,如此十余年无倦色。”

像这种宴会,往往是水陆山珍应有尽有,一席之费,消费基本上是普通农家数年之食,真是令人咋舌,难以想象。

像这种不良的奢靡之风,甚至都延续到了清朝顺治年间。

明朝自中叶以后,尤以江南为首,为何会出现这种病态的奢靡之风呢,原因是多重的,像隆庆开关,使大量白银内流也是一大原因。

在这种安逸的环境之下,滋生出奢靡之风,正所谓温柔乡英雄冢,其形成的恶性反应,无疑对于南明来说是致命的。

在奢靡风气之下,南明弘光小朝廷是毫无斗志,按理说当时弘光小朝廷是建立在忧患之际,应该是同舟共济之际。但弘光小朝廷不仅没有北伐复兴明朝,反而是文恬武嬉,热衷于粉饰太平,没事喜欢讨论开国功臣的追封问题,简直是不不务正业了,是苟且偷安,得过且过。

当时南明小朝廷,上是弘光帝朱由崧酗酒好色,下是诸如马士英等官员是醉生梦死。整体上是歌舞升平,各自寻花问柳,享受生活,全无帝都被破,崇祯帝身死,国难当头的觉悟。

结果是弘光朝廷成立勉强一年,清军南下以后,除遇上史可法在扬州抵抗以外,其余军阀大多是望风而降。即将兵临南京城下之际,弘光帝朱由崧赶紧匆忙逃出,当然最后还是被清军抓住了。

而南京的官绅们更是没有做抵抗,直接开城门投降。南明最强大的弘光政权,就这样被清军轻松的拿下,不得不说还真是讽刺。

南明弘光小朝廷在奢靡之风的环境之下,短短一年,就迅速完成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不得不说当时的奢靡之风,还真是使人思之后怕。不过随着清军占领南京,清庭信心大增。坚持剃发易服,引起了广大百姓和官绅的激烈反抗,所以使人下意识忽略了晚明极其严重的奢靡之风,忽略了这种病态社会之下的巨大弊端。

正所谓以史为鉴,晚明的奢靡之风的蔓延,病态社会之下的人们太过安逸,毫无斗志,还望对今人有所启发。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明清史及其中国大历史,喜欢以不一样的角度来说说那些一成不变的历史,觉得可以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哈。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崖山海战是如何发生的?当时的背景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崖山海战,历史解密

    崖山之战是南宋的最后一战,此战相当惨烈,堪称千古绝唱。虽然当时处于国家灭亡之际,但南宋将士们死战不退,顽强不息。那么,这场战争爆发的背景是怎样的呢?崖山海战的爆发还要从宋元战争说起,在公元1271年之前又叫宋蒙战争,是大蒙古国与南宋之间的战争。宋元战争在历史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235年-1

  • 李煜与小周后之间有什么故事?两人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李煜,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有文采,善诗词书画,自号“钟峰隐者”、“莲峰居士”。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975年,心存侥幸的南唐后主李煜两次派遣使者出使宋朝,欲北向称臣,请求宋军缓兵,然而得到的答复却是赵匡胤冷冷的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李煜本无心政事

  • 史部《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原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显宗孝明皇帝讳庄,光武第四子也。母阴皇后。帝生而丰下,十岁能通《春秋》,光武奇之。建武十五年封东海公,十七年进爵为王,十九年立为皇太子。师事博士桓荣,学通《尚书》。中元二年二月戊戌,即皇帝位,年三十。尊皇后曰皇太后。三月丁卯,葬光武皇帝于原陵。有司奏上尊庙曰世祖。夏四月丙辰,诏曰:"予未小子,奉承圣

  • 揭秘秦始皇人生事迹 秦始皇残忍到什么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秦始皇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始皇到底有多残忍?提起秦始皇兵马俑,我们会想起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墓中的一批陪葬品。而且秦始皇兵马俑给看过的小伙伴们带来了一些震撼与惊讶。据考古学家报道,秦始皇陵墓也有埋活人的记录,特别是奴隶。根据这些事迹,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秦

  • 盘点最美的8首夕阳古诗词,你读过几首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宋朝,历史解密

    夕阳美如画,盘点最美的8首夕阳诗词,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诗坛从来多佳作,歌咏夕阳的唐诗宋词里,有的大气磅礴,有的唯美雅致,有的气势万千——醉美夕阳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最有知名度的诗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用字巧妙的诗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千载传诵

  • 刘备在蜀中称帝,为何却没能夺取天下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东汉末年分三国,其中曹操是官宦之后,与袁绍等皆是老相识,孙权有其父兄打下的基业做老本,而刘备虽然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是早已家道中落,以织席贩履而生,却能最后三分天下有其一,不得不说实属白手起家之典范,但是刘备虽然在蜀中称帝,却注定不能夺取天下,那又是为何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

  • 孙权为何没能夺取天下?他到底错在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孙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领导,与曹操和刘备相比,孙权要更加的年轻,因此曹操、刘备先后去世之后,孙权的身体还很好。与曹操、刘备不同的是,孙权是接了父亲、哥哥的班,并不是自己打下的江山。当年孙坚从长沙起兵打董卓,意外得到了玉玺,却在回来的路上被刘表手下黄祖用弓箭射死。孙权的哥哥孙策人称小霸王,是东汉末年的勇

  • 明朝能够杜绝后宫干政,为什么没能阻止宦官干政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宦官干政,历史解密

    明朝时期,并没有出现类似吕后、武则天和慈禧这样后宫干政的情况出现,但当时的宦官干政情况却非常严重。其实朱元璋在明初时期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为何可以杜绝后宫干政,却对太监干政无能为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朝之所以能够杜绝后宫干政是有原因的。其一,朱元璋登基后,建立了与众

  • 张居正一心为了明朝,为什么会被万历帝记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居正,明朝,历史解密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明神宗时期,张居正曾在各方面进行了一场变法革新运动,即张居正改革。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张居正执政期间,大力改革,改善了国家的风气,社会相对稳定,百姓也有土地耕种。明朝通过张居正的改革,大有焕然一新的意味,也在一定程度上阻

  • 清朝官员退休后每年有50两白银 换做现在是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清代官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官员每年退休工资50两白银,相当于人民币多少钱?不同的年代,同样数额的银子,购买力是不同的。笼统说“清代50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钱”,那是伪命题。而且,还要分银子是什么银子。是九八银?官足银?锭子?锞子?某号的银票?甚至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