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谁最先尊称孙中山为国父?

谁最先尊称孙中山为国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341 更新时间:2024/2/5 20:02:10

孙中山为“国父”,是蒋介石1925年3月30日在东征途中兴宁城提出的。当时,他在兴宁城北门外召开了追悼孙中山及东征阵亡将士大会。

尊孙中山为“国父”,是蒋介石1925年3月30日在东征途中兴宁城提出的。当时,他在兴宁城北门外召开了追悼孙中山及东征阵亡将士大会。会上,蒋发表演说,尊孙中山为“国父”。他说:“我们总理为中华民国国父。”蒋在孙中山死后,自称是孙中山的忠诚门徒和弟子,并尊称孙中山为“国父”,这是一种尊上隆礼的表现。由于这个称呼既亲切又富有人情味,故广为民众所接受,至1940年4月1日终于成为定制。

1940年3月21日,国民党中央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尊称本党总理为国父,以表尊崇。根据该决议,国民政府以孙中山先生倡导国民革命,首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万世,于4月1日明令全国自是日起,尊称总理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

命令发布后,各地党政机关、民众团体普遍感到在一些不同的场合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究竟是称孙中山先生为总理好呢,还是称“国父”好呢?基于此,5月29日,国民政府又发布明令,规定在政府机关、民众团体应一律改称国父,在国民党党内称国父或总理均可,民间已印就之图书字,不必强令改易。自此,孙中山“国父”的历史地位得以正式确立。

标签: 民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蒋介石的军统别动队:集合军政宪警特的万用部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民国历史

    后来声震民国的别动队,兼有军、政、警、宪、特五大职能,被康泽称为是一贴“万应如意膏”。它首先是一个军事组织,在其鼎盛时期,它下属5个纵队,管辖着2万4千名队员和3个师的正规军。它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强,曾有过以一个中队(连)击退方志敏部队一个师的战例。但它又是大半个江西、鄂东不折不扣的“军政府”。在这

  • 中华民国国玺之谜:国民政府的国玺现在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民国历史

    国玺是封建王朝的帝王在国家大典、重大政事及交换国书时使用的印章,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中华民国是结束两千多年帝制后诞生的国家,有没有国玺?如果有国玺,那又是怎样一种情况呢。1927年4月17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在南京召开。参加者有蒋介石、柏文蔚、吴敬恒、张人杰、甘乃光、陈果夫、胡汉民、李

  • 中华民国国旗之谜:中华民国青天白日旗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民国历史

    清朝没有国旗,只有象征皇权统治的黄龙旗,而且是三角形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外交住日益增多,1889年5月,有个叫张荫桓的大臣,要出使国外,请朝延定长方形黄色龙旗为国旗,这样龙旗成为清朝的国旗。中华民国成立时,临时参议院决议用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到后来为什么又换成青天白日旗呢?这里有一些鲜为

  • 揭秘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不顾大局、胡乱指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民国历史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国民党军队处于正面战场。在八年抗战尤其是抗战之初,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宁死不屈,表现出了伟大的民族气节,抒写了可歌可泣的抗日诗篇。 数据显示,从1937年到1941年,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先后进行重大战役22次,重要战斗3117次,小型战斗38931次,歼灭日

  • 民国历史解密:蒋介石为何总是时常以光头示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民国历史

    抗日战争已经过去了,我们在这里回首,依稀记得毛主席的挥斥方遒,记得蒋介石的嚣张,他那光头的样子是大家最有印象的。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下他光头的秘密。 蒋中正(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字介石,原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中国近代史著名政治家及军事家,中华民国陆军特级上将,生于浙

  • 黄埔军校十大名将排名, 黄埔名将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民国历史

    1924年5月, 孙中山在广东省黄埔岛兴学讲武,定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特命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代表,总教官为何应钦,政治部主任周恩来。都知道黄埔军校除贤才,从黄埔军校走出来的很多军官都是有所作为的。因此世间便流传了黄埔十大名将的说法。不过关于黄埔十大名将在不懂地方还有不同的版本。

  • 平民沈万三为什么给朱元璋筑城墙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清历史

    沈万三故居沈万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平民财神”,从明代中叶起就上了年画。财神爷的故事数不胜数,而且故事里多半有朱元璋当对立面。老百姓的口头传统,寄托着发家致富的梦想,编排起皇帝来也一点不含糊。■白衣天子沈万三金陵城原有十三城门,南门叫作聚宝门,据说是江南首富沈万三筑的。朱元璋

  • 袁世凯对张之洞藏心结:宴请席间对方竟大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清历史

    欲明白袁世凯与张之洞的关系,须对晚清时期的清流、浊流两股政治势力有所认识。同治、光绪年间,政坛以品性不同被划分为“清流”、“浊流”两派。清流是一群翰林和御史,标榜气节,喜参劾贪劣官员,对外多主战,缺点是不谙形势,放言高论,不切实际,张之洞是其中一员健将

  • 光绪宠妃珍妃死亡之谜:是否是投井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清历史

    溥仪出狱后,第一个出门探访的人就是末代进士商衍瀛(右),商此时已卧病在床,他说:“皇帝,我跟着您走。”溥仪忙说:我们都跟着毛主席走。不久,商衍瀛辞世。(注:本图是媒体第一次公布商衍瀛的照片。)珍妃被贬或与变法无关庚子年间八国联军逼近京城,慈禧研究西逃路线,到了乐寿堂后边。商议

  • 历史上各朝代是怎样反贪腐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清历史

    夏朝衰亡是因为太康骄奢贪逸,商纣亡国也是贪贿所致,周厉王被国人赶走还是缘于其重用贪臣……历史上,因贪亡国的教训数不胜数。于是,历代贤君为了维护自身统治,不仅举起“肃贪”大旗,而且“反腐败”的招数不断翻新周公考察官吏&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