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国学大师吴宓为何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

国学大师吴宓为何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997 更新时间:2024/2/28 7:09:42

吴宓,一个拥有学家、国学大师诗人三种称号的中国现代学者。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吴宓简历。吴宓,字雨僧、玉衡,笔名生,1894年出生于陕西泾阳。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奠基人,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

吴宓简介:吴宓1911年考入了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这所学校是清华大学的前身,所以吴宓也被世人说是毕业于清华大学。1916年在清华学校毕业后,就远赴美国,于1917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读书。一年后即1918年,转入了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读书,于1920年取得了学士学位,1921年硕士毕业。

1930年到1931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吴宓在欧洲游学,先后在牛津大学、巴黎大学从事文学研究。回国后担任了国内许多所知名大学的教授,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多家著名大学。1950年开始,在西南师范学院担任多个系的教授。之后还担任了重庆市文联常务委员、四川省政协委员等。

吴宓讲授过英语、英散文、外国文学、西洋批判文学、世界文学史、中国旧诗及旧小说研究等课程,还参与编写了《世界通史》、《外国文学名著选读》、《简明英文文法》、《拉丁文文法》等讲义和教材。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期间,还为中国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学者包括钱钟书、季羡林等。

40年代,开始在全国各地开始作红楼梦的演讲。还用中英文发表论文《石头记评赞》、《红楼梦与世界文学》等等,为中国的红学研究事业的走世界作出了许多贡献。

1、吴宓是干什么的

吴宓是我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学者。但是具体吴宓是干什么的大家好像还不太清楚。今天就来讲讲这个吴宓是干什么的。吴宓其实干过很多事情,主要都是文学研究、知识传授等工作。现在一点一点来看一下。

吴宓在1921年回国后,就被东南大学聘请为文学院的教授,负责讲述世界文学史等课程。吴宓讲课的内容十分的丰富,经常将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印度佛教文化还有中国的儒家文化这四种传统的文化学说结合在一起讲,然后互相对比应证。这种讲课的方式就是我们最擅长的,因为他就是哈佛比较文学系毕业的。

1924年,吴宓又被聘请到沈阳,在东北大学外文系担任教授。一年后,清华大学成立,吴宓担任清华大学研究院的主任,他还聘请了梁超、陈寅恪等四位学者为研究院的导师。这个研究院后来被人称为了“国学研究院”,为国内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国学人才。

1930年吴宓游历西欧,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开设了外文系。在他的努力下,清华大学外文系快速成长,成为了国内的第一流系科。1941年,吴宓被教育部聘请为第一批教授。1943年担任西南联大的外文系主任。

1946年,拒绝了浙江大学、河南大学聘请他担任文学院院长的要求,转而去武汉大学担任外文系主任。之后又推辞了岭南大学、台湾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应邀,定居四川,担任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的教师。总之吴宓的一生都在为教育事业奉献着。

2、钱钟书 吴宓

钱钟书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十分的聪慧,在那个时候被称为“民国才子”。钱钟书年轻的时候,有些许恃才傲物。1929年,钱钟书考进了清华大学的外文系,成为了吴宓的得意门生。

钱钟书的英文成绩一直很好,他在考进清华大学的时候就是以英文满分的成绩进入的。所以在清华大学上课的时候,钱钟书从来不做上课笔记,听课还不是很认真,但是每次考试成绩出来以后,钱钟书永远都是第一名。因此作为老师的吴宓自然十分喜欢这个成绩优秀的学生钱钟书。

但是他们两人的好关系并没有维持多久,在钱钟书毕业后与夫人一起留学英国时,向老师吴宓寄去了一封信,就是这一封信,导致了两人关系的破裂。这一封信其实是一份书评,题目叫做《吴宓先生及其诗》。为了怕老师发怒,钱钟书还特意写了封信说希望老师不要发怒。

不过吴宓在看到了书评之后,还是大怒。并且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该文内容,对宓备致讥诋,极尖酸刻薄之至。”但是更令吴宓难过的是钱钟书将他曾经深爱过的女子比作年华已逝的卖弄风情的女子,这使吴宓伤心到了极点。

书评里其实不仅仅只有这些东西,在书评中,钱钟书这样描述吴宓:“他不断地鞭挞自己,当众洗脏衣服。”“他实际上又是一位‘玩火’的人,像他这种人,是伟人,也是傻瓜。”这种嘲讽吴宓的句子到处都是。但是吴宓的心胸十分的广阔,最终还是原谅了这个冒犯他的学生,还竭尽全力的挽留钱钟书留在清华大学任教。

标签: 民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揭秘:民国才女苏雪林为何用半辈子辱骂鲁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民国历史

    就在鲁迅去世还不到一个月,民国的文坛出来一位女作家,对鲁迅口诛笔伐,无所不用其极。这一骂开始之后,连续就是几十年,对鲁迅之斥骂,尚无可出其右者。她就是民国著名的美女作家苏雪林。苏雪林,名梅,字雪林,笔名绿漪。安徽太平人,1899年生于浙江瑞安。苏雪林的祖父在清朝末年当过县令,父亲受过高等教育,母亲出

  • 民国时期的毒品问题为何比清朝更加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民国历史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在虎门当众销毁了英美烟贩交出的鸦片237万斤。后来联合国将虎门硝烟结束的第二天定为了国际禁毒日。鸦片问题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民国时代鸦片问题的严重性,比林则徐在世时犹有过之。在林则徐逝世以后,鸦片问题十分严重,不仅红土、清膏(均是鸦片)源源输入,而且国产

  • 皖系军阀的发展 皖系军阀是如何盛极一时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民国历史

    袁世凯死后,皖系以北洋正统自居,操纵政局,声势显赫。但好景不长,1920年7月直皖战争,皖系一败涂地,一蹶不振,尽管后来段祺瑞又曾出山担任“执政”,不过是有职无权。在北洋三大派系中,皖系最先兴盛,亦最早衰败。作为段祺瑞的心腹谋士,皖系的核心人物,徐树铮的所作所为与皖系的兴衰有着直接的极大的关联。从某

  • 皖系军阀的衰亡 徐树铮多次失策引发最终崩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民国历史

    树敌过多身败名裂造成皖系迅速衰败的原因主要是北洋派内部的矛盾,而这些矛盾的发生和激化,都与徐树铮有关。直皖交恶的真正导火线是陆建章命案。陆是直系元老之一,曾任陕西督军,也是现任将军。1918年6月,督军团聚会天津,讨论战和问题。为了扭转不利于主和派的局面,冯国璋暗中指示陆建章前来说服直系曹锟与长江三

  • 北洋一词的说法历史沿革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民国历史

    1、北洋一词的说法历史沿革 北洋之说最早出现在宋朝,主要指黄海、渤海区域。后来在清朝1791到1821年间,以上海吴淞口为界,长江以北的均为北洋,是包括江苏、山东、直隶等各口岸的地域概念。北洋的存在源于其政治因素,正是如李鸿章、袁世凯等人的存在以及其势力范围而被约定俗成。 北洋:渤海、黄海,朝鲜

  • 中华民国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民国历史

    中华民国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和年号。简称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 中华民国(1912——1949),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简称民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及联合国五个主要创始

  •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中华民国大总统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民国历史

    1946年12月25日,国民大会通过。1947年1月1日由中国南京国民党政府颁布,计14章175条。《中华民国宪法》的基本特点是:以自由平等为标榜,坚持维护国民党的一党专制;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名,保障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和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以“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国”之名,行国民

  • 民国历史:北洋时代 北洋军阀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民国历史

    1、北洋时代 临时政府正式迁京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建立起来。袁世凯对内镇压国民党,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孙中山号召武力讨袁,“二次革命”发生了。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北洋军力量强大,“二次革命”很快失败。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开始了复辟帝制的活动。孙中山再次组织武力讨袁,护国运动爆发,袁世

  • 民国北伐与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民国历史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国民党“一大”的 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接着,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国民党一大后,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广东

  • 福州船政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海军学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民国历史

    福州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海军学校,对中国近现代造船业和海军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甲午中日海战中,北洋舰队的旗舰定远号管带(舰长)刘步蟾,在海军提督(司令)负伤时,挺身而出,代为督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指挥本舰官兵英勇杀敌,壮烈牺牲。这些具有出色的海上指挥作战才能的爱国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