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蒋介石麾下“八大金刚”

蒋介石麾下“八大金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975 更新时间:2024/1/19 7:40:24

民国年间,一批风云人物被冠上了外号,桂系三巨头,川军四巨头,黄埔三杰四凶,还有一批将官也是,著名的有冯玉祥的十三太保,西北军五虎,唐生智手下哼哈二将,蒋介石更多,有八大金刚。蒋介石有“八大金刚”,即何应钦顾祝同钱大钧,蒋鼎文、陈诚、陈继诚、刘峙、张治中等八人。他们都是从黄埔军校教官出身而起家的。在蒋介石集团中掌握兵权者,大都是八大金刚门下黄埔第一、二、三期的学生。

1、何应钦

八大金刚第一位的是何应钦,此君当之无愧,老同盟会员,黄埔军校总教官,长期是蒋手下的二号人物,历任陆海空三军总参谋长,军政部长。早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暴发后,回国参加沪军。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到日本就读,1916年秋回国,到贵州任讲武学校校长、黔军参谋长等职。1924年赴广州,任孙中山大本营参议、黄埔军校总教官兼教导第一团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北伐后任国民政府委员、浙江省政府主席、陆海空军司令部参谋长、军政部长。1934年授一级上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任第4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总司令。1948年5月任国防部长,次年3月任行政院长,5 月辞职,8月去台湾,历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主任委员”等职。

2、陈诚

第二位应该是陈诚,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历任台湾省政府主席,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中华民国副总统等职。浙江人,炮兵出身,东征中三炮定敌,大得蒋的欢心,后来与谭祥结婚,和蒋成了干亲家,更的蒋的重视,陈诚以18军为骨干建立了土木系,从而使他在黄埔系中地位举足轻重。陈诚不但是黄埔系骨干将领,而且处处模仿蒋介石,最终成长为一个政治家,他的政治才干要强于军事才干,陈诚主政台湾期间,对稳定国民党在台统治作用甚大。陈诚是蒋介石的亲信,也是自黄埔成立后蒋介石执政的心腹之一,有“小委员长”之称。内战时主持东北,败,去了台湾,数年经营,为蒋准备了良好的后路,也因此变为国民党二号人物,65年死,英雄早逝,举台湾悲。陈此人没有什么天赋,做事以勤稳著称,十分注重军人仪表,无论何时何地均精神不已,为人有胆识,曾在敌机轰炸时安然站立,历半小时之久。综观此人,实英雄也。

3、顾祝同

第三位是顾祝同,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曾任黄埔军校教官、教导团营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师长,素有“驭将之才”声誉。先后参与东征、北伐、军阀混战,“围剿”红军。抗战期间,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兼江苏省主席,奉蒋介石密令,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从此为国人千夫所指。内战中主持国防部,负责蒋的军事进攻计划,深的蒋的信任,可惜手下有中共的地下党,因此失败连连。此后去了台湾,依旧是重要人物,87年死,也是国民党的长寿者。顾为人小心谨慎,锋芒不外露,有军中圣人的称号。胸中有沟壑,是成大事的人,其一生好追花逐柳,可谓英雄仗剑,美人相依。

4、刘峙

第四位是刘峙,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二级陆军上将。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历任黄埔军校战术教官、第一军团总指挥、河南省主席等职。素有北伐中的"福将"、中原大战中的"常胜将军"、抗战中的"长腿将军"和解放战争中的"败将"之称。到了内战时,主持徐州,为蠢猪将军。公正的说,刘在早期的军事生涯是很辉煌的,能把吴孙打的没了脾气还是有一点能耐的,不象现在所公认那么不堪,或许是年岁过长,没有了拼劲,刘在八大金刚中,打仗的才能是排在倒数的。但淮海战役刘几乎没有指挥过部队,上有蒋顾,下有杜,他自知不是这块料,没有插手部队指挥,但后来也成了替罪羊,没有去台湾,流落印尼,当小学教师度日,后来回到台湾,已是物是人非,唏嘘而已。刘素有贪婪名声,敛财有方,后来的结局并不美满,看来为人莫贪为好。

5、张治中

第五位是张治中,著名爱国将领,黄埔系骨干将领,原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领导人之一。作为蒋介石的心腹重臣,张治中长期置身于国民党最高决策层。同时,张治中又以其独特的身份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交谊深厚。毛泽东称他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张治中将军是唯一一位既敢于向蒋介石又敢于向毛泽东直谏的人。张是一个很传统的儒家人,受孙中山先生的赏识,负责黄埔军校的组建,此后一直便坚持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在黄埔之初,与共产党关系很好,便是遵循了这三大政策,张是唯一没有和共产党打过仗的人,也是因为他竭力逃避内战,认为有违孙中山先生的政策,他促成了两次和谈,第二次和谈时留在了大陆。综观张的一生,不爱财,自律甚严,厌恶内战,爱国热情高昂,实在是个伟男子,真英雄!文革中受到冲击,但在毛周的保护下,没有受到大的伤害,随后逝世,一生坚持自己的信仰,伟哉张治中!

6、钱大钧

第六位是钱大钧,国民党元老,黄埔军校建校初期老教官。早年积极参加反清倒袁,后在军阀混战中为蒋介石效力,被委以重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主任,陆军上将。曾担任重要职务: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主任,军统局局长,上海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国民党中央纪律委员会委员、中央评议委员、“总统府”战略顾问、“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台北市私立戏剧学校董事长、“中华全国田径协会”名誉会长、中华航空公司董事长。

后来去了台湾。此人亦长寿,八十九岁方死。钱大钧爱财,犹胜刘峙,时人根据他的名字取“钓大钱”,抗战后作为接收大员狠狠的捞了一笔。到台湾后,转向于体育事业,为台湾的体育做了杰出的贡献

7、蒋鼎文

第七位是蒋鼎文,原来是元帅府的副官,早年毕业于浙江陆军讲武学堂。曾参加讨伐陈炯明、北伐战争、蒋桂战争、蒋冯阎战争,第三、第五次对中共 “围剿” ,并参与过镇压福建事变。抗日战争期间,历任第4集团军总司令、西安行营主任和第十、第一战区司令长官。1944年,带领的部队在豫中会战中轻易被日军击败,引咎辞职。1949年3月去台湾,任东南区点编委员会主任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职,但已经不再担任重要职位,转而经商,倒是颇有收获,去台湾后,衣食无缺,得以善终。蒋此人,贪花胜过顾祝同,尤其是中意“嫖”,感染性病,为民国一大笑话。

8、陈继承

第八位是陈继承,黄埔军校战术教官,国民党陆军中将。早年先后就读于江苏陆军小学、陆军第四中学、保定军校。参加两次东征,东征后调任黄埔军校教导团第四团团长。北伐战争因汀泗桥一战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师师长。1924年被聘为黄埔军校中校教官。1932年,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洛阳卫戍司令,负责卫戍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机关事宜。在1932年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的第四次大规模"围剿"时,任中路军第二纵队指挥官。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下台,李宗仁到南京就任代总统后,将陈继承免职,调他为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1950年5月辗转到台北。1950年5月到台北。1952年10月退役,转任台湾招商局顾问及交通银行监察,善终。

蒋介石的八大金刚,都是蒋的第一批嫡系,他们或毕业于保定军校,或毕业于各省速成学堂,在黄埔中都是教官一级的人物,在蒋的部队中,他们是第一批军长师长,长期活跃在民国,活跃在国民党内,他们也是黄埔系的元老,可以说,蒋的部队,就是在这一群人的带领下成长壮大的,尽管后来的结局各异,但他们在民国这个舞台上的角色是不应该被人淡忘的。

标签: 民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蒋介石麾下的八大金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民国历史

    民国年间,一批风云人物被冠上了外号,桂系三巨头,川军四巨头,黄埔三杰四凶,还有一批将官也是,著名的有冯玉祥的十三太保,西北军五虎,唐生智手下哼哈二将,蒋介石更多,有八大金刚,三巨头等等。今天写的,就是八大金刚。1、何应钦 八大金刚第一位的是何应钦,此君当之无愧,老同盟会员,黄埔军校总教官,长期

  • 民国时期的十大武林宗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民国历史

    武侠小说、武侠电影中的侠客、宗师们总是飘来飘去,力可断金,这些是真的吗?让我们来看看真实的民国武林和一代宗师们。1、“一代宗师”叶问(1893~1972年)武功:咏春拳。影响:“咏春拳王”梁赞高足陈华顺的关门弟子,以一人之力,把咏春拳推广到世界各地

  • 民国四大才女的传奇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民国历史

    一、张爱玲1、人物简介 中国现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2、传奇爱情故事 张爱玲与胡兰成,一个是当时上海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一个是汪伪政府的要

  • 中华民国二十五位总理档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民国历史

    1、唐绍仪(1862-1938) 字少川是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清政府总理总办、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 ,国民党政府官员。盛传日敌拟利用绍仪等组织华中伪政府,蒋介石下令戴笠派特务赵理君于1938年9月30日将其杀害于家中。2、陆征(徵)祥(18711949) 字子欣,

  • 抗战时期国军打的22次大型会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民国历史

    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冯玉祥 顾祝同 陈诚 张治中 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日双方投入了将近100万的兵力,这次战役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战前日本曾嚣张的说,三个月可以灭亡中国,结果光在上海战场就打了三个月,虽然日本取得了胜利,但是也因此付出了惨

  •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历任军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民国历史

    抗战时期,有这样一支国军部队,因为作战勇敢,作风顽强,被日军咬牙恨齿地称为“中国第一恐怖军”。这支部队,全称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 第七十四军于1937年9月1日在浙江组建成军,到1948年底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消灭,历时11年,共有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张灵甫、邱维

  • 民国时代著名的“北洋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民国历史

    说起“北洋三杰”,相信大家不是很陌生。他们分别是: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光绪年间,光绪二十五年冬,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的时候,他邀请德国驻胶州总督到济南阅操。德国总督见新军确比旧军操练精娴,因此赞扬主持操练的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为“北洋三杰”。1

  • 抗日战争中最惨烈的十大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民国历史

    这些惨烈的战役,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串串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还有中国人不惧外侮、奋勇抗争的爱国精神。中国抗日军队用鲜血诠释了爱国的含义,向世界昭示了一个不去的中国。抗战已过,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抗战,不能忘记这些惨烈的战役!那么抗战时大惨烈战役有哪些呢?1、淞沪会战时间:1937年8月13日---19

  • 中华民国建立后没能令中国迅速崛起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民国历史

    在回顾中国现代史时,有人说,是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打断了华夏文明的现代进程。如果日本30年代不侵华,中国在20世纪中叶就能成为世界强国。我认为此言有一定道理,但不能涵盖所有缘由。从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到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从日本开始挑战中国本土,到实施全面侵华,时间跨度是

  • 中国在八年抗战期间伤亡人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民国历史

    最近,在网上看到很多中国在抗战期间的资料文献,这其中有关中国八年抗战期间人口损失的数量问题,一直处于一种粗疏的笼统估计之中,出现过多种数据,互相之间歧异巨大。那么,抗战期间中国人口总体规模究竟怎样,我们能否通过利用战时、战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调统计资料,构建起中国抗战人口损失总体估计的数据呢?能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