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中国开国十大元帅的原名

揭秘中国开国十大元帅的原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868 更新时间:2024/2/19 18:51:53

十大元帅的姓名,早已为世人耳熟能详。不过他们的名字,大都是后来又重新起过的。他们的取名和改名也都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1、朱德:三改其名

朱德的母亲生下他时,给他取的乳名叫“狗儿”。朱德小时候,朱家有时也按川北习俗,称呼他为“狗娃子”。朱德4岁时,父亲按照朱家的祖传字辈,给他取名“朱代珍”。1895年,他的私塾先生又给他改名为“朱玉阶”,希望他往后用功读书,要像玉石那样洁白做人,立志沿着玉石砌成的阶梯,步步登高。

1909年初春,朱玉阶投考云南陆军讲武堂,因讲武堂是滇人所办,只收云南省人。他求学心切,就来到报名处,假称自己是云南临安府蒙自县人,并即兴将名字改为“朱德”,46年后,这个朱德成了新中国的第一大元帅。

2、彭德怀:“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彭德怀,乳名叫“真伢子”,原名叫彭得华。得华兄弟三人,他是长子,二弟叫彭金华,三弟叫彭荣华。当年,彭得华应好友黄公略之邀到长沙投考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考取后他回家告诉大家,自己已改名叫彭德怀了。

晚上,他对妻子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改名叫彭德怀吗?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我不想升官发财,置田买地,我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多为人民办好事的人,所以我改名为彭德怀。以后你就叫我德怀好了。”

3、刘伯承:由“昭昭之明”到“子承父业”

刘伯承甫一降生,他的祖父刘正富和祖母杨氏在7天内先后离开了人世。因此家里给他取乳名为“孝生”,意指他一出生就服丧戴孝。

刘伯承的父亲刘文炳是个失意秀才。看到儿子着实惹人喜爱,刘文炳不禁想起《荀子劝学》篇中的章句:“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就给刘伯承起名刘明昭。刘氏家族的谱序是“国正文明泰,天朝永治安……”“明昭”正符合“明”字辈的起名要求,这是刘伯承最早的名字,“伯承”这个名字,是他父亲后来给他起的。伯,即长子之意;“伯承”,有子承父业之意。

4、贺龙:加字不成便成“龙”

贺龙小名叫“长长”。贺龙5岁入学时又取名“平轩”。11岁时,因家境贫穷,父母为他取名“振家”,希望他能振兴家业。

18岁时,贺龙参加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后,又取名云卿。这个名字来源于《尚书大传》中的《卿云歌》。相传,上古舜帝传位给治水的禹时和臣民一起唱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明明天上。烂然星陈……”

按贺氏族谱,贺龙为“文”字辈,本名为“贺文常”。后来,他的父辈们认为“文常”、“云卿”这两个名字,表达不了他们所寄托的期望,议论重新起个响亮而有深意的名字,他叔父贺士奎是个教书先生,说:“云卿、文常(长),取其中云长二字演义下去,云中之长者,当然是龙。龙能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我看就以龙字为主,再加一个字,理想名字成矣。”但加什么字呢?他们始终没议出个结果来。在一旁的贺文常说:“我看就用一个龙字吧,又好说,又好记!”从此他就改名为贺龙。

5、陈毅:“士不可不弘毅”

陈毅5岁那年开蒙入学,父亲陈昌礼给他取的学名叫世俊,号仲弘,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才智出众的俊杰人物。陈毅在成都德胜乡读高小时十分敬佩北宋文学家苏洵,苏洵字明允,为此陈毅曾将“明允”倒过来,一度取名“陈允明”。

陈毅15岁考入成都甲种工业职业学校,18岁赴法勤工俭学。一天,他读到曾子“士不可不弘毅”这句话,感触很深。他想,要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任重而道远,光有弘(刚强)不够,还须有毅(毅力),坚持始终,于是他改名陈毅,将号“仲弘”与名“毅”结合在一起。他考取留法勤工俭学的红榜上即署名“陈毅”。

6、“桓桓于征”罗荣桓

罗荣桓的父亲罗国理按照族谱的行辈,给他取名慎镇,字雅怀,号宗人,大家都称他“罗宗人”。1914年,罗荣桓家斜对面的一个祠堂里,办了一所小学,叫罗氏岳英小学。学校一开学,罗国理便把罗宗人从私塾转学入高小一年级读书。岳英小学第一任校长罗炳文,嫌罗宗人的名字不好听,罗国理便请这位兼教国文的校长另给他起个名字。

罗炳文略作沉吟,顺手取一张纸,写了“荣桓”二字,并解释说:“《诗》云:桓桓于征。桓桓者,威武也;征者,征伐也。我看令郎年纪虽小,但长得十分魁梧,现在国家正是多事之秋。令郎将来讲习武事,建功军旅也未可知。”罗宗人此后就改名为罗荣桓。

7、徐向前:“继续向前”

徐向前两个哥哥的名字是“银仓”、“银福”,祖母便给他取了个乳名为“银存”,意思很明白:希望他前程似锦,发财享福。

徐向前的父亲是村上学问最大的秀才。他认为作为读书人,名字很重要应该叫起来好听、顺口、文雅,有深刻的含意。他给这第六个出生的孩子起了学名、字和号。于是,小“银存”有了上家谱的正名大号徐象谦(“谦”为《易经》中六十四卦之一,是六十四卦中惟一的六爻皆吉的卦),字子敬。

大革命失败后,徐向前下定决心,立志要做一个继续前进的人,于是便将“象谦”改为“向前”。

8、聂荣臻:“百福骈臻”

聂荣臻的名字是父亲聂仕先翻书翻出来的。

聂仕先翻阅《随身宝》时,指着书的最后一句对妻子唐氏说:“百福骈臻得双全,这句话吉利。按家谱排列我儿是荣字辈,就给他取名荣臻,字福骈,你看要得不?”唐氏高兴地点头同意,想了一下,接着说:“我看娃儿的小名也照这书上取吧,就叫他双全。”聂仕先也点头答应。因此,与其他九帅都不同的是,聂帅“荣臻”这个名字用了一生,从来没有改过。

9、叶剑英:“民之利剑”

叶剑英之父叶钻祥生有8个子女,叶剑英排行第二。父亲很喜欢这个儿子,按照叶氏族谱,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叶宜伟。

1917年夏,叶剑英等几个同学冒着盛夏酷暑,长途跋涉乘火车来到昆明,考入云南讲武堂。为了表示投笔从戎的决心,他特意把自己的名字“宜伟”改为“剑英”,立志做“民之利剑”,为国为民,英勇奋战。

标签: 近代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共“36位军事家”中:竟然有11位为革命壮烈牺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近代历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建军以来,涌现出多位文韬武略、运筹帷幄的统帅,更有许多身经百战、战功卓著的高级将领。然而,在众多将帅中,享有“军事家”称号的仅有36人。其中包括开国领导人5位: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杨尚昆、李先念。 开国元帅10位: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

  • 80年代末的中国为什么经济会滑入低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近代历史

    1976年,权力第一次移交到副总理兼公安部长华国锋手里。在华主持工作的大约两年时间里,中国开始拨乱反正。教育开始走上正轨,经济重新强调有计划发展。与此同时,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开始退潮,对他个人以及过去政策的批评与日俱增。自50年代以来受到政治迫害的受害者被恢复了名誉,许多在押的受害者被释放。人们

  • 伟人被讽痴人说梦:青藏铁路艰难铺设五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近代历史

    1979年7月28日,青藏铁路铺轨到高原新城格尔木。 今年是青藏铁路建成通车10周年。10年前的7月1日,这条横亘于“世界屋脊”铁路正式通车,赢得世界赞叹。 “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上世纪美国旅行家保罗·泰鲁如此断

  • 揭秘:毛泽东一生读了多少书?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近代历史

    毛泽东不仅是个伟人,而且是个奇人。就读书而言,很难有人与他相比拟,据党史专家不完全统计,一生读书在9万册以上。他,一个农家子弟,中专学历,没有上过一天大学,没有喝过一天洋墨水,为什么一跃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人?他,没有进过一天军校,为何能统率三军,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打败力量比之

  • 义勇军进行曲的来历及其作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近代历史

    《义勇军进行曲》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曲,当《风云儿女》开拍时,田汉作词,并请聂耳谱曲,但田汉歌词还未写出就被国民党当局逮捕。 田汉后来被关在龙华监狱,他在狱中偷偷地把歌词写在两个烟盒的被面,趁家属探监之便带了出来。聂耳接到歌词时,已准备去日本,他立即谱出初稿,让朋友试听,并听取意见,但

  • 解放军差点攻占印度首都 尼赫鲁慌忙迁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近代历史

    中印两国在领土上仍然有争端,印度将麦克马红线作为国界,印度政府在官方地图中也侵占了中国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印度对中国始终带有敌意,并在美国的支持下大力发...... 如今,中印两国在领土上仍然有争端,印度将麦克马红线作为国界,印度政府在官方地图中也侵占了中国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印度对中国始终带

  • 红军长征从未中埋伏:蒋介石至死不明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近代历史

    在万里长征途中,红军时时受敌重兵围追堵截,却未中过一次埋伏,在国民党军设置的包围圈中都能准确找到空隙钻出,这主要是依靠电台侦察及时掌握了准确情报。 当年红军电台有一条基本要求:“人在密码在,人亡密码亡。”遇到危急关头,首先砸电台毁电码。机要人员会毁掉一切机密,直至牺牲也

  • 周恩来用哪些话震惊全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近代历史

    作为中国的外交官,周恩来无疑是成功的。在外交期间面对外国记者犀利的问题,周总理总是可以给出精彩的回复,这些语句不仅展示了周总理的机智,也让全世界人们为之震惊。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一下这些语录有哪些内容。1、“中国的妓女在我国台湾省”周恩来总理的捷才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下

  • 国歌中的“义勇军”原型是指哪支队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近代历史

    记得我们从上学起,第一首学的歌曲就是“义勇军进行曲”。当时的我们对这首歌的背景丝毫不了解,也不知道其中的“义勇军”到底为何物。那历史中“义勇军”究竟是指的哪只队伍。1933年2月的一天,聂耳随同东北抗日义勇军总司令朱庆澜将

  • 中南海便衣保卫队:队长曾受命以身挡刺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近代历史

    在共和国创建的前夕,专门组建了一支150多人的便衣保卫队。这是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年轻、忠诚,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甘当无名英雄,为共和国的初创和保卫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安全建立了功勋。1、便衣警卫重心移向中南海 大约在1949年的8月,中共中央领袖与中央机关开始向中南海搬迁。毛泽东正式迁移中南海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