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二战时希特勒曾暗中支持中国抗日

二战时希特勒曾暗中支持中国抗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84 更新时间:2024/1/22 23:29:53

希特勒早年在维也纳闯荡期间,在他处于极端穷困潦倒的人生低潮时期,一个中国家庭,给予他东方式的无私帮助,当时这个中国家庭绝没有指望今后能得到任回报。中国人对他的这种关心和给以他人间真情的温暖,竟使他孤独的内心深受震撼和极为感动,因此,他对中国人有一种亲切感,他往中国,对中国情有独钟,这种深深的中国情结一直存在他的心中。

之后,他爬上宝座执掌德国大权,便用一种特殊的行事方式,回报了当初中国家庭给他的无私帮助。在1937年1941年期间,希特勒的德国政府曾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一直到1941年德苏爆发大战后才中断。

由于对中国的亲切感,希特勒尤其喜爱中国的古代兵法和军事书籍,1937年他执政后,床头则常备德版的中国书籍以供观阅。1939年在视察法国占领区和访问意大利时希特勒随身都携带《孙子兵法》的德文译本,甚至为此挑灯夜读,认真地写了阅读笔记。德国名将隆美尔被授陆军元帅和北非方面军总司令的任命仪式上,希特勒亲手将一本自己注释的《孙子兵法》简译本送给了这位爱将,此举让这位忠心的部下感激涕零。

希特勒在公开场合饮用咖啡,以示日耳曼人的优秀传统,但在私底下其部下均知道中国茶叶才是元首的最爱。据称,当时英国情报机构曾策划用剧毒放入极品中国茶叶中实施对希特勒的暗杀行动,后因盖世太保的严密保护而失败。

相比欧洲老牌的英法等国以及美国,国内种族主义猖狂盛行,有色人种被歧视排斥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而希特勒对中国以及中国人,其态度和做法却远远好于上述诸国。他称中国人是“特殊的、不同一般的有色人种,理应享受更多的权利。”1936年柏林奥运会,希特勒为此承担了中国代表团的全部费用。

由于迫于意大利的压力,德国与日本结了盟,但希特勒对日本并不看好,甚至鄙视日本。当时在美因茨的军事基地里视察时,他曾对自己的秘书长阿姆施太朗说;“和这种国家结盟简直是耻辱,他们只会在海边打渔。”后来日本榨取中国的巨额财力,军事实力急剧得到了发展,才逐渐改变了希特勒的看法。

有意思的是,希特勒甚至在和一些重要将领的信笺中,提出了二分天下的伟大设想:以巴卡斯坦(波兰东部与前苏联的交界)为界,西方(欧洲、中东、北非、大西洋西岸)为德意志第三帝国领土,东方(亚洲、小亚细亚、印度、太平洋西岸为中华民国领土),德中共管世界。因此,希特勒的德国政府在较长时期内对中国政府的态度一直不明朗,并且在日军攻陷南京后,依然秘密支援国民党政府军一大批德制武器(其中包括坦克和重型火炮)。

鉴于希特勒在国际上的罪恶声誉,国民党政府战后对德国在抗战时期提供的军事援助低调处理,并未做过系统统计对外界公示,但各种民间刊物披露的蛛丝马迹仍足以证明当时的希特勒政府向中国提供了可贵的各种武器和军事物资,在中国的抗日战场甚至有德国现役军官作为军事顾问指挥中国军队对日军作战。

蒋介石的高级军事顾问德国陆军上将法肯豪森、曾任蒋介石私人卫队长的施滕内斯、德军上校巴伦斯博格、孙立人的左膀右臂德军上尉施泰因((因军功后晋升国军陆军少将)、在宋哲元29军挥刀猛砍日军的铁血军事顾问林德曼(被授国军陆军少将衔,后改名林培源)、通讯专家施托茨纳(授国军陆军少将)等,尤其是1943年11月参战指挥常德会战的德国国防军现役陆军上尉弗兰克.霍布里希(中国政府追授陆军少将衔),在此次会战中与中国守军共进退,饮弹阵亡。此事被日军报告日军大本营,日本政府随即向德国提出强烈抗议,引起德、日之间的外交纠纷。以上这些德军军官在中国的抗日战场都立下过汗马功劳和有过辉煌的经历。

1938年7月德国政府迫于日本的外交压力,撤回了大批援华军事顾问,但此时国民党政府军已在德军顾问的训练指导下组建成德式军队30个师,并在沿长江的若干城市建起了能独立生产武器装备的一批兵工厂,为中国的持久抗战打下了坚实的军事基础。国民党政府军许多将领也被派往德国军校接受军事训练。其中出名的有蒋纬国邱清泉和黄国书。

希特勒对中国,尤其是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从客观而言,他是有功劳和贡献的,对于这种贡献不能因为西方史学家的贬毁而视而不见,更不可人云也云。因此,为客观地尊重史实,故发表此文以餐读者。

假设德国当年成为战胜国,希特勒必定会成为被全欧洲乃至世界人们畏惧的顶礼膜拜者,而挂在希特勒胸前的必定会有教皇亲手授予的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丰功伟绩和对教廷作出的突出贡献。而从欧洲地图上消失的英、法、俄等国也将成为历史的记忆,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恐怕也不会有如今的地位,只能偏安一隅,唯求自保矣!

诚然,历史是真实的,不容假设。但对于特定的历史人物,用自己的眼光和思考方式去作一个客观的评估,却是每个人不可侵犯的权利,但愿中国人从此不再盲从做西方人的应声虫,在更多的场合坚决地说出“NO”!让西方所谓的政客学者之流见鬼去吧!

标签: 民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揭示宋庆龄不与孙中山合葬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民国历史

    2013年1月27日是宋庆龄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今天上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原常务副主任、宋庆龄故居原主任何大章做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进行视频访谈,与我们一同缅怀宋庆龄女士伟大的一生。在谈到宋庆龄为什么没选择安葬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与孙中山一起合葬的问题时,何大章解释说,宋

  • 抗日名将张自忠:军人武德连日军都为之感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民国历史

    张自忠(1891.8.11-1940.5.16),字荩忱,汉族,山东临清唐园村人。以中华民国上将衔陆军中将之职殉国,牺牲后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

  • 近代中国最为悲壮的几条移民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民国历史

    “山河不移,流民似水”,大饥荒面前,为了求生,逃荒成为灾民不得已的选择,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赴异地,用双脚走出一条逃荒路。对很多逃荒者来说,逃荒路简直是死亡路,但求生的本能还是让他们毅然走上这条“希望之路”。山西人的走西口,山东人的闯关东,以及194

  • 解开一代大侠霍元甲的死因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民国历史

    霍元甲是怎么死的,大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被日本人害死的。据说,霍元甲去世后,朋友们拿着日本医生开的药拿去化验,发现这是一种慢性烂肺毒药,这才知道是日本人暗下了毒手。 持这种说法且影响最大的,是当时的武侠小说作家平江不肖生(向恺然)笔下写到的霍元甲之死。1912年,著名武侠小说家平江不肖生先后出版《

  • 八路军在东北获得了几十万的日军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民国历史

    1945年2月4日至11日,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在雅尔塔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会议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讨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问题。早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就对罗斯福和丘吉尔说过:“一旦德国最后垮台,那时就有可能把必要的支援部队调到西伯利亚,

  • 外蒙古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前因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民国历史

    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宣布独立。而在此之前,中国历届政府都为保留这块领土付出了种种努力。1、清政府时期早在19世纪的80年代,沙俄就开始通过不平等条约不断在外蒙古扩张势力,把外蒙视为它的势力范围。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早已觊觎外蒙的沙皇俄国,利用清朝政府危在旦夕,无暇顾及边防的时

  • 北洋时期地方军事长设置及军官名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民国历史

    1、巡阅使 兼管两省或三省(有的不辖省,如长江巡阅使),类似于前清的总督,但设置无一定法则,多因人而设,废置不常。但实际权限因人因时而定,未必真有能力掌管所辖诸省。2、督军 各省的军事长官。在不同时间正式名称不同,但职责权限大同小异(下文中一般通称督军),各时间的名称演变如下:1)都督:辛亥各省起义

  • 抗日期间国共投降日军的军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民国历史

    一、国民党投降日寇的人员1、1939年 何行健 国民党忠义救国军副总指挥在苏南率部50000人投敌2、1939年 蔡雄飞 晋绥军副师长 在晋西北率部投敌3、1941年2月 李长江 苏鲁战区游击纵队副总指挥率所部8个支队投敌4、1941年2月 丁丛堂 苏鲁战区游击纵队第一纵队司令随副总指挥李长江投敌5

  • 抗日铁军----国民党第74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民国历史

    74军是1937年9月1日在浙江组建,由王耀武第51师(辖周志道151旅、李天霞153旅)和俞济时第58师(辖吴继光174旅、邱维达172旅)合编而成,俞济时任军长,冯圣法继任第58师师长。全军共8个团,2.1万人。其中第58师炮兵营有6门105毫米榴弹炮,在当时可是相当具有威力的重炮了,曾在淞沪

  • 郝梦龄---中国抗战殉国的第一位军长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民国历史

    一、行伍生涯郝梦龄,1892年2月18日生于河北省藁城县庄合村,家庭世代务农。他家境十分贫寒,只读了三年私塾就被父亲送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后因不堪忍受老板虐待,投奔奉军魏益三部当兵。魏益三看他勤奋好学,先后把他送往陆军军官小学、保定军官学校学习。从1921年起,郝梦龄在魏益三部任营长、团长。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