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青天白日旗的由来和含义

民国青天白日旗的由来和含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531 更新时间:2023/12/22 20:16:39

青天白日旗

1、由来

武昌起义后,酝酿成立中华民国,选用什么旗帜作为国旗展开激烈争论。有人主张用五色旗。五色旗最早于1906年冬同盟会本部讨论《革命方略》和国旗草案时被提出来,为程德全、宋教仁所支持。认为五色在中国传统中的五行学说中有所反映,且与五德等中国文化使用五数的习惯相符合。代表五个民族的五色可以缓和种族革命的意义,亦是政治清明的象征。

1912年2月20日,临时参议院经激烈辩论定以五色旗为国旗,铁血十八星旗为陆军旗,并咨请总统颁行,但孙中山先生认为以五色表示五族取义不确,将五色上下排列亦不平等、仍有阶级,未可遽付颁行,遂函覆参议院可俟诸民选国会成立后,再经由国民公开表决。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第二任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解任,4月2日临时政府迁往北京。5月10日,参议院讨论国旗统一案;5月14日,参议院议决以五色旗为国旗,以十八星旗为陆军旗,海军旗不变,商旗适用国旗;6月8日,此案由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公布施行。孙中山喜欢的是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该旗系陆皓东和孙中山设计。

1921年5月5日,旨在推翻北洋北京政府的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以青天白日红旗为国旗;但北洋政府仍为当时统治全国的政权,五色国旗仍然广受认同。1924年6月30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中华民国国旗。1925年,国民政府于广州成立,1926年进行北伐,所克之处,皆竖青天白日满地红旗。1928年12月,国民革命军北伐结束,中国东北的奉系将领张学良在12月29日宣布东北易帜,废五色旗,立青天白日红旗。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中国大陆各省,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亦随之用于全中国各地,国旗的认同逐步建立。

但也有许多名流不承认其正统性,如在1936年,国学大师章太炎逝世的时候,只愿以五色旗覆盖,不承认青天白日红旗。1946年12月25日,制宪国民大会通过《中华民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民国国旗定为红地,左上角青天白日,将国旗入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于北京建政后,采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定的五星红旗作为其国旗,退守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则继续沿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此后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仅于台澎金马地区普遍使用至今。

2、含义

中华民国国旗由青、白、红三色组成,单就色彩而言,分别象征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以及民族、民权、民生之三民主义。若配合色彩的形状,青天则同时又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白日象征光明坦白、大公无私的纯正心地与思想,十二道光芒形象征中华文化所传承的美德;即:礼义廉耻与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四维八德精神。中华民国政府更赋予该旗帜以中华民族独立自由的含义,蒋中正曾在1949年10月公开宣布“只要有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插在我们中国领土之上,那就是我黄帝子孙独立自由的标识。”

标签: 民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外蒙古独立的前因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民国历史

    大概60多年前,外蒙古还在中国的版图之内。但是,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来说,它实在是一个很让人操心的孩子。外蒙古的分离事实始于辛亥革命,之所以能渐成气候,是由于身后有一个乘人之危的苏俄。外蒙与中国几度离合,与中国的强弱有关,而它最终离中国而去,许多人都认为,是蒋中正的错。1946年1月,当国民政府被迫

  • 日本百万关东军的最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民国历史

    迫于压力,山田乙三向苏军代表交出了象征指挥权的军刀,宣布自己和部属成为苏军俘虏。此次战役中,关东军损失约67.7万人,其中8.3万人被击毙,59.4万人投降,而苏军仅伤亡3.2万人。1、侵略中国的急先锋1904年,日本出兵入侵中国东北挑起了日俄战争。经过一年多厮杀,日本获胜。长期觊觎我国东北土地的日

  • 还原抗日期间地雷战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民国历史

    电影《地雷战》是我国经典的抗战题材影片,同时也是一部当时民兵们经常使用的教学片。作为八路军在华北抗战中的重要战术之一,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脍炙人口。但是,历史上地雷战的真容,却一直不甚为人们所了解。甚至一度有人撰文,称《地雷战》是“科幻影片”,真实的历史上地雷战对日军

  • 中华民国历史的8位大总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民国历史

    从1912年到1948年中华民国历史上共有八位总统:孙文(临时),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琨,蒋中正,李宗仁(代)。1、孙中山孙中山(1866-1925)孙中山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

  • 毛主席认为平型关战役打的惨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民国历史

    “平型关战役”与党史、军史上所说的“平型关战斗”不是一回事。中共党史、军史上所说的“平型关战斗”,由林彪指挥八路军115师完成,是整个“平型关战役”中的一个插曲。1937年7月,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方面

  • 二战时希特勒曾暗中支持中国抗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民国历史

    希特勒早年在维也纳闯荡期间,在他处于极端穷困潦倒的人生低潮时期,一个中国家庭,给予他东方式的无私帮助,当时这个中国家庭绝没有指望今后能得到任何回报。中国人对他的这种关心和给以他人间真情的温暖,竟使他孤独的内心深受震撼和极为感动,因此,他对中国人有一种亲切感,他向往中国,对中国情有独钟,这种深深的中

  • 揭示宋庆龄不与孙中山合葬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民国历史

    2013年1月27日是宋庆龄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今天上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原常务副主任、宋庆龄故居原主任何大章做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进行视频访谈,与我们一同缅怀宋庆龄女士伟大的一生。在谈到宋庆龄为什么没选择安葬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与孙中山一起合葬的问题时,何大章解释说,宋

  • 抗日名将张自忠:军人武德连日军都为之感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民国历史

    张自忠(1891.8.11-1940.5.16),字荩忱,汉族,山东临清唐园村人。以中华民国上将衔陆军中将之职殉国,牺牲后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

  • 近代中国最为悲壮的几条移民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民国历史

    “山河不移,流民似水”,大饥荒面前,为了求生,逃荒成为灾民不得已的选择,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赴异地,用双脚走出一条逃荒路。对很多逃荒者来说,逃荒路简直是死亡路,但求生的本能还是让他们毅然走上这条“希望之路”。山西人的走西口,山东人的闯关东,以及194

  • 解开一代大侠霍元甲的死因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民国历史

    霍元甲是怎么死的,大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被日本人害死的。据说,霍元甲去世后,朋友们拿着日本医生开的药拿去化验,发现这是一种慢性烂肺毒药,这才知道是日本人暗下了毒手。 持这种说法且影响最大的,是当时的武侠小说作家平江不肖生(向恺然)笔下写到的霍元甲之死。1912年,著名武侠小说家平江不肖生先后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