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晋自建国后便不断内讧,刘裕为掌握权力而大开杀戒

东晋自建国后便不断内讧,刘裕为掌握权力而大开杀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080 更新时间:2024/1/29 9:35:20

东晋自建国以后,其实一直处于内讧状态中,原因无他:各股力量争权夺利,呈现出各大家族相互制衡、轮番掌权的现象。

最初,晋元帝司马睿能在江东站稳脚跟、建立东晋,出自顶级豪族——琅琊王氏的王敦、王导兄弟居功至伟,他俩一个在荆州镇守,掌握长江上游兵力,另一个在健康城担任宰辅,位居军政要职的同族子弟更是不胜枚举,以至于当时盛行“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但人性向来是可以共患难、不能同富贵,随着司马睿站稳脚跟,自然无法容忍王氏的权势与威望如日中天,于是便重用刘隗、刁协与其抗衡。王敦可不是善茬,永昌元年(322年),他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兵攻进建康,大肆清除异己,自封丞相,司马睿直接被气得郁郁而终。

但年轻的晋明帝司马绍比他的父亲争气得多,即位不久就加强了对上游的应对。太宁二年(324年),王敦再次起兵,但这回就没那么顺利,他本人不久便在愤恨交加中死去,余部被司马绍干脆利落地清除殆尽。

司马绍

放眼整个晋朝,晋明帝都堪称难得一见的杰出帝王,只可惜命太短——平定王敦之乱的下一年他就驾崩了,年仅26岁,5岁的儿子司马衍即位(晋成帝),太后庾使临朝听政,外戚庾亮掌权。

庾亮这人心比天高,他意图加强皇权,所以在朝廷内排挤王导、杀逐大臣,在外针对地方大员苏峻、陶侃,但很快自食其果。咸和二年(327年),历阳镇将苏峻、寿春镇将祖约以清除庾亮为名联合起兵,随后杀进建康,幸亏荆州陶侃、寻阳温峤两位镇将联手平叛,东晋政权再次转危为安。

经过这事,庾亮发现长江上游的军力太关键了。于是,随着陶侃去世,庾亮和弟弟庾冰、庾翼联手分工,长期掌握了荆州与朝廷大权。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晋康帝即位后。

到了永和元年(345年),庾翼临死前竟然提议让儿子继承荆州兵权,等同于开藩镇世袭的先例,这当然践踏了各方的红线。然而,时任宰相何充提出的解决办法是重用桓温去驱逐庾氏势力,结果却形同驱虎吞狼、养成了更具野心的权臣。

东晋政权,向来由世家大族掌握,他们贪恋眼前利益、只求苟安,除了两次叛乱外,整个江南政坛如同一潭死水。但桓温就像一条搅活这潭死水的“鲇鱼”,他军事才华出众、气魄与雄心远超江南诸人。永和三年(347年),他以奇兵突袭灭掉成汉国,收复蜀地,开创东晋立国以来最辉煌的成就。

桓温

但这也引起了东晋朝廷那些世家门阀的警惕。桓温虽然有心篡位,但对内受到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两大族的联手抵制、对外北伐屡屡失败,野心终生未能实现。

在各方的拉锯、博弈中,东晋朝廷此后几乎一事无成,直到(373年)桓温病死,各大家族终于舒了一口气,江南政治圈再次迎来短暂的“和谐”。但在外部,却出现了一个空前强大的敌人。

太元元年(376年),经过苻坚、王猛君臣的携手努力,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北方,五胡乱华以来最强盛、兴旺的政权出现了。面对这一强敌,江东各大豪族不得不放下利益争夺、空前团结。太元八年(383年),苻坚率领百万大军南征,谢玄、谢石率领由北方流民组成的“北府兵”在淝水之战以少胜多,随后北方再度分裂,危如累卵的东晋再次被续命。

危机一过,各大家族继续折腾,这次率先搞事的是一直没啥存在感的司马氏。

淝水之战后,晋孝武帝司马曜重用亲弟弟琅琊王司马道子排挤谢氏,兄弟俩沆瀣一气、搞得朝廷日益败坏。

但没过多久,兄弟俩就产生了现实的冲突。孝武帝起用王恭驻扎京口、统帅精锐的北府兵,殷仲堪镇守上游江陵、统帅荆州兵,从两个方向制衡朝中的司马道子;但司马曜显然没啥识人用人的眼力劲。北府兵虽强,但王恭无法掌控,实权都在当初淝水立下首功的刘牢之手里。而殷仲堪则对带兵一窍不通,啥事都扔给了部将杨佺期;至于杨佺期,则依仗桓温之子桓玄。

司马曜

到了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司马曜因为酒后乱开玩笑,被自己的张贵人用被子捂死,15岁的司马德宗即位,是为晋安帝,朝廷大权落入司马道子之手。

在这种情况下,王恭、殷仲堪难以自安,于是在下一年联手起兵。司马道子束手无策,把重任托付给儿子司马元显。

相比之下,司马元显倒像个人物,他成功策反了刘牢之、袭杀王恭,解除了北府兵的威胁。但对于来自上游的荆州军队,他连战连败,于是任用殷仲堪的部下杨佺期为雍州刺史、桓玄为江州刺史,试图分化荆州军。但此举并未奏效,三人反而联合起来对抗司马元显,长江中上游彻底脱离了东晋朝廷的掌控。

接下来,当东晋朝廷忙于镇压孙恩、卢循起义时,桓玄依靠父亲桓温留下的威势,成功吞并了殷仲堪、杨佺期,东晋三分之二的土地尽在其手。

司马元显不甘束手就擒,于是便于元兴元年(402年)趁着荆州饥荒出兵,但朝廷所依仗的刘牢之再次反水,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兵败被杀,桓玄进入建康。

桓玄

此时,曾经支撑东晋朝廷的王、庾、谢三大家族已经衰落,手里掌握荆州兵权的桓氏硕果仅存。于是,在元兴三年(404年),桓玄废除晋安帝,自立为皇帝,国号楚,终于实现了父亲的夙愿。

而当时桓玄唯一畏惧的,只有战斗力强悍的北府兵。好在刘牢之在政治领域属实无能,他连续两次临阵倒戈,看似“识时务者为俊杰”,但也让自己的形象轰然崩塌。

桓玄进入建康后,刘牢之的兵权立即剥夺;他试图反抗,但手下将士纷纷离弃而去,众叛亲离、心灰意冷之下,这位曾经力挽狂澜的一代名将上吊而死。

随后,桓玄将刘牢之旧部敲碎分解,并且还刻意笼络其领头人物——出身寒微的刘裕。但北府兵并不甘就此退出历史的舞台中央,元兴三年(404年),刘裕、刘毅、何无忌、诸葛长民等北府兵将领联合起兵讨伐桓氏。面对强大的攻势,才能平庸的桓玄节节败退,最终兵败被杀。刘裕等人随之迎回晋安帝,全面掌控大权。

至此,东晋政治格局终于实现了质的改变:以往由门阀世家联合执政的时代已终结,取而代之的是出身寒微的京口军人集团——北府兵。但斗争就不会就此结束,最终的胜利者只能有一个。

刘裕

当初联合反桓玄,刘裕因战功、名望被推为盟主;但随着胜利阶段的到来,曾经的盟友们为了权力展开了殊死搏斗。

义熙四年(408年),刘毅等人试图将重镇扬州交与他人,以分化刘裕的权势,但被其识破,双方的明争暗斗日益公开化。义熙五年(409年),趁着卢循起义,孟昶、诸葛长民提议晋安帝渡江北上,实质上是想夺取刘裕手中的王牌,但再次被识破,孟昶服毒自杀。自此之后,刘裕下定决心屠戮元勋。

义熙五年(409年),刘裕灭亡南燕;义熙七年(411年),击败卢循。凭借赫赫战功,他的威望再获提升,于是便接连对潜在及现实政敌下手。

刘裕

首先是刘毅、诸葛长民这两位战友先后被杀;随后,东晋宗室司马休之、司马尚之、司马文思、司马文宝、司马文祖等人在各地招兵买马、试图对抗刘裕,结果均被其击败,他们要么被杀,要么北逃投靠了北魏等政权。

到了这一步,刘裕的政治对手已被清除殆尽,改朝换代的契机已成熟。元熙元年(419年),他派人将晋安帝司马德宗勒死,改立其弟司马德文继位,是为晋恭帝;下一年,刘裕更进一步,废除晋恭帝自立(第二年将其毒杀),建国宋,史称南朝宋,苟延了103年、内讧了103年的东晋王朝,就此正式灭亡。

不过,南朝宋虽然“其兴也勃焉”,但没过两代人也同样陷入了内忧外患,仅存在了59年就被权臣篡夺,也许这就是人性与历史的轮回。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一生失误:错信一小人,忽略一草包,高估一兄弟,低估一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俗话说的好“得民心者得天下”,可是也不尽然。三国时期,刘备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刘备由于有着一颗仁义之心,所以备受百姓的爱戴。因此,有很多人前来投奔刘备,他虽然知人善用,这一生却也有过很多的失误,致使其没能夺得天下。错信一小人:吕布吕布出生年月不祥,他是东汉末年的名将,最先在丁原的手下效力,此后又成

  • 看看正史记载就知道,三国真正的猛将,只有这“三个半”!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导语:三国作为非常混乱的一段时期,在长达100年的战乱史中涌现出了非常多的谋臣武将,三国演义里面也用艺术的形式表达了出来。比如才华横溢的周瑜,奇谋无双的郭奉孝,智冠天下的诸葛亮,他们都以自己逆天的智商辅佐君主成就霸业。在比如人中吕布,手持方天画戟坐下赤兔马可以披靡天下任何诸侯,赵云白马银枪而且怀抱这

  • 三国归晋之后战乱,超出了你的想象:为你科普八王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于是,民间对三国归晋之后历史的关注度几乎是自由落体般地下降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三国归晋之后的历史比三国鼎立要复杂多了,司马家族干翻了曹家,创建了西晋王朝,但是这个看似很牛叉的王朝,竟然只存活了37年。虽然西晋王朝也缔造了“太康之治”这样的盛世,但是非常抱歉,那只是昙花一现。西晋王朝的37年中,16年

  • 走上神坛的三国悲剧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中可悲可叹的人物,三国悲情人物,三国里最被埋没的英雄

    1、何进: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国”,一般是指184年黄巾起义到280年三家归晋这近100年的时光。何进不幸成为第一位出场的悲剧人物。所谓走上神坛,也就是站在掌控天下的台前,可惜许多人接触最高权力,带来的不是建功立业,而是付出生命代价。何进在184年进位大将军,189年拥立汉少帝权倾天下。如果何进是一位

  • 魏征不过一介凡人,竟掌握着神仙的生死,他的真实身份令人震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可能会说,《西游记》是神魔小说。小说里给了魏征一个“人曹官”的角色,他当然就敢斩“龙”了。龙在西游影响力尽管不高,但别人终究是仙人。照理说,要砍他的头,最少也得分配一位仙人来实行,没想到玉帝最终分配的是一名散仙,魏征。为什么让一个凡人去监斩一个仙家?这其实是西天取经事业的引子,泾河龙王被魏征监斩

  • 三国关羽死后他手中的青龙偃月刀被谁得到了?赤兔马又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羽死后三国名将都怎么没了,赤兔马简介,龙马精神赤兔马是真的吗

    关羽奉命镇守荆州要地,作为西蜀刘备的结义兄弟,此时三国鼎立的形式来看,关羽的社会地位除了兄长刘备之外余者皆不入法眼。可见傲气十足,所谓爬的越高摔得越惨,关羽这一生基本上在战场上厮杀度过,后设计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庞德一时间风头无两,不过报应来的很快,司马懿深知孙刘两家面和心不和,派人去江东游说孙权封

  • 杀了杨广,睡了皇后,只为当一天皇帝,临死前一句话成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杨广篡位后的下场,杨广笑,李世民和杨广的老婆

    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放在宇文化及跟他的儿子身上可一点都不合适,因为他儿子是个大英雄,流芳千古,而他却是一个大奸佞,遗臭万年。说起他的劣迹啊,可是数不胜数。这个人从小的时候性格就非常恶劣,极其自私,非常贪婪。有次,宇文化及通敌卖国,这种大事被查出来定是死罪,然而杨广还是宽恕了他,并且依旧能重用他

  • 西晋公主落难流落民间,被一大户人家收留,回宫后竟全家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晋和亲公主一览表,西晋收留难民,西晋王朝全集免费播放

    这位公主最开始的称号是清河公主,她是西晋时期晋惠帝的女儿,母亲是皇后羊献容,在和平时期,作为嫡女的她应该是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惜她在八王之乱的时候,在途中和家人走散了,于是孤身一人的她被人劫持,转卖到了吴兴县的一个大户人家钱温家里做奴婢。钱家是当地的一个大家族,府上的千金看清河公主可怜便将她买回了

  • 刘备作为帝王之后,为何混成三国最弱的一个?曹操一句话指出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曹操谁厉害,曹操刘备隔江对话粤语,刘备为何开枪打死曹操

    为了验证刘备的身份,还特意拉出了裹脚布一样长的家谱,读家谱的那个太监嘴巴都干了,在家谱上才找到刘备的踪迹。但不管怎么说,刘备被确认为是帝室之胄,按辈分皇帝都要叫他声叔叔。 有这么高逼格的名头,刘备为何却混成了三国中最弱的一方?按当时三国人口,曹魏400多万,东吴200多万,蜀汉不到一百万。三国三分

  • 一个落第秀才杀人八百万,还烧掉了唐朝宏伟的大明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在年轻时候便胸有大志,史书记载正是他撺掇其父亲李渊起兵反隋。不过史书由胜利者改写,因为玄武门之变的缘故,李世民在当了皇帝后会刻意美化自己形象,抹黑李建成和李元吉。真实历史是,李渊年少便文武兼备,在大隋朝很有名气。而李渊的母亲和杨广的母亲更是亲姐妹。作为北周皇族宇文家,能和李家结亲,足以说明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