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与名臣纪晓岚,为清代才子的代表。(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纪昀,字晓岚,号石云,直隶河间府献县人,打小聪明灵慧,长大酷爱读书,兴趣广泛,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纪晓岚于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太保,并任《四库全书》总编纂。
对联,我们都知道,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对联也叫“对对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文学独特的艺术形式,纪晓岚与乾隆最常进行的娱乐活动,便是文雅的“对对子”。
这“对对子”不仅需要深厚的文学功底,还得有敏捷的反映思考能力,特别考验人的思维水平。乾隆和纪晓岚都是对对子的高手,看他们“博弈”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有一年,乾隆宴请全国百岁以上的老人进宫庆寿。在这些百岁老人中年纪最大的一位高达一百四十一岁。乾隆看着这么多老人家欢聚一堂,他陡然兴致大发,脱口而出一句上联: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这花甲即是六十,花甲重逢则为两个六十为一百二十,三七岁月正好二十一年,这一句上联,正是赞美一百四十一岁老人的长寿。
乾隆抛出了上联,纪晓岚略一思索便得出了下联,他的下联是: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古稀即为七十,双庆的古稀即为一百四十,一度春秋正好一年,这句下联也是一百四十一。这对对子不仅对仗工整并且趣味十足,实在是巧妙至极。
不过,纪晓岚也不是次次那么好运的。一次乾隆宣纪晓岚入宫商讨要事,那时正值盛夏,一路赶来的纪晓岚热得满头大汗。乾隆见纪晓岚一脑门的汗珠,就先请稍稍休息,并赏赐他几块冰西瓜吃。
炎暑时节能吃上几块冰西瓜,那是多么美的一桩事。正当纪晓岚一边享受冰镇西瓜,一边往外吐西瓜籽时。乾隆看见了纪晓岚吐出的籽。他灵机一动,作出了一句上联:
“坐南朝北,吃西瓜,籽往东放。”
纪晓岚思索着这一句上联,想着应该怎么响应。但是他越思考越发觉这不能对!坐北朝南是只有皇上才能这么坐的,“西”瓜对应着“东”,这“西瓜籽”还是产于“西”瓜中的。
纪晓岚越想越不好,这上联是句绝句,稍对不好就是砍头的命。他急忙一掀袍子给乾隆跪下了,他向乾隆请罪表示自己对不上这对子。这哪是对不上,而是不敢对!大清第一才子对不上的对子,那恐怕整个大清也没有人能对出适当的下联了。那么,聪明的小伙伴,对于乾隆的这个上联,你们能对出来吗?
参考资料:《纪晓岚巧妙地回答乾隆》《教馆先生招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