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鳌拜对清朝忠心耿耿,但过度迷恋权力导致最终被擒拿

鳌拜对清朝忠心耿耿,但过度迷恋权力导致最终被擒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562 更新时间:2024/1/26 22:06:40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皇帝驾崩,年仅八岁的康熙皇帝登上皇位。而顺治皇帝在临终前,也选择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为“辅政大臣”,共同辅佐年幼的康熙皇帝。

起初四位“辅政大臣”还能精诚协作,团结奉公,协商理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四位辅政大臣内部的权势平衡也被打破:作为首辅大臣的索尼由于年事已高,再加上体弱多病,长期处于告病状态;苏克萨哈本由于是多尔衮的旧部,依靠着卖主求荣得到了今天的地位,自然是饱受非议,再加上他出身正白旗,与出身两黄旗的其他三人有着根深蒂固的矛盾,所以遭受排挤与孤立也就成为了必然;遏必隆虽然出身名门,但却是有勇无谋,长期依附于同样出身名将之后的鳌拜。如此一来,“四大臣共同辅政”的政治局面也就逐步发展成为了“鳌拜专政”。

鳌拜的擅权专政也引得了康熙皇帝以及孝庄太后的不满,于是,在孝庄太后的授意下,康熙四年(1665年),康熙皇帝迎娶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使得整个赫舍里家族的利益与皇家的利益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康熙六年(1667年),索尼去世,与此同时,铲除鳌拜的计划也正式开始实施。

实际上,清圣祖后来“智擒鳌拜”的整个过程,在索尼去世前就已经同孝庄太后以及清圣祖确认完成,并且索尼临终前做了两项对于“智擒鳌拜”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

赫舍里·索尼

其一,索尼力谏康熙皇帝亲政,从名义上恢复了康熙皇帝对于权力的掌控;其二,就是让自己的儿子索额图辞掉了大学士、吏部侍郎等一切官职,专心做清圣祖的贴身侍卫,一来是为了保护清圣祖的安全,二来则是为了帮助清圣祖选拔和训练用以“智擒鳌拜”的布库少年。

就这样,康熙皇帝和索额图遵照索尼临终前的安排,开始了“智擒鳌拜”的计划。

而在“智擒鳌拜”的当天,可以说用一整套“连环计”,打了鳌拜一个措手不及。

第一步,康熙皇帝以商议政务为名,将鳌拜召见到了武英殿,此前,康熙皇帝三番五次地邀请鳌拜观看布库少年的比赛,并且让其对布库少年进行指点,早已迷惑了鳌拜,这也使得鳌拜没有做任何的防备就只身前往。

第二步,索额图站在殿外,好言好语诱骗鳌拜交出了随身携带的武器,极大了降低了鳌拜的威胁。

第三步,此时的殿内早已部下重重“陷阱”,鳌拜所坐的椅子、喝茶用的茶碗和茶杯,都已经经过了特殊处理,而伺候鳌拜的小太监,也是布库少年乔装打扮的,鳌拜对此是全然不知。

第四步,就在鳌拜不慎应声倒地,以为身边伺候的小宦官是来帮着搀扶自己的时候,其余的布库少年一拥而上,直接擒拿了鳌拜。

爱新觉罗·玄烨

第五步,康熙皇帝迅速宣布鳌拜的“三十大罪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至此,鳌拜可以说已经没有了任何翻转的空间和余地,只能是束手就擒。

由此可见,“智擒鳌拜”这个计划从制定、准备再到实施,经历了非常周密和安排和部署,特别是在擒拿鳌拜的时候,可谓是环环相扣,打了鳌拜一个措手不及。而这其中除了索额图卓越的表现外,索尼的高瞻远瞩与提前谋划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也不能忽视孝诚仁皇后对于清圣祖的陪伴以及对后宫的管理,因此整个赫舍里氏在“智擒鳌拜”的过程中可谓是居功至伟。

至于鳌拜,康熙皇帝原本判处了将鳌拜处死,但是鳌拜的功劳太大了,再加上鳌拜亮出了自己一身的伤疤,就连康熙皇帝也为之动容,最终改为了将其监禁,两个月后,鳌拜在狱中郁郁而终。

鳌拜是权臣,但他一直以来对于整个大清王朝是忠心耿耿,并不是“叛臣”、“逆臣”,也就自然不会造反了。

鳌拜是努尔哈赤时期“开国五大臣”之首的“万人敌”费英东的亲侄子,可谓是出身名门。皇太极时期,鳌拜开始崭露头角,并且在明清之间的一系列军事对抗中,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特别是在皮岛之战,他带头冲锋,攻占阵地,立下了汗马功劳,一战成名。而在清军入关后,鳌拜在剿灭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南明小朝廷的一些列战斗中,也是屡立战功。

除此之外,鳌拜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对于大清王朝以及清朝皇帝的忠诚,早在皇太极时期,鳌拜就长期担任皇太极的亲兵卫队长,足可见皇太极对其的信任。而在皇太极驾崩后,又是以索尼、鳌拜为首的两黄旗大臣,坚决拥护由皇太极的子嗣继承大统,对抗多尔衮,甚至不惜以命相搏:“吾等属食于帝,衣于帝,养育之恩与天同大,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

爱新觉罗·多尔衮

鳌拜等人的举动极大地震慑了多尔衮,从而帮助顺治皇帝顺利登基,然而这也使得鳌拜遭到了多尔衮的嫉恨。

此前,与索尼、鳌拜共同扶保豪格以及顺治皇帝的两黄旗大臣,包括河洛会、拜音图、冷曾机等人,直接投靠了多尔衮,并反过来倒打豪格一耙,致使豪格被多尔衮迫害致死,与此同时,多尔衮也加紧了对于索尼、鳌拜等人的迫害。面对此此时权倾朝野,又对自己恨之入骨的多尔衮,鳌拜并没有选择屈服,始终不肯向多尔衮低头,而多尔衮也将鳌拜一撸到底,剥夺了所有的职务和爵位,贬为庶人,直到多尔衮薨逝,顺治皇帝亲政,鳌拜才重新恢复身份。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鳌拜在被多尔衮不断打压,甚至几次还威胁其性命的时候,鳌拜依然选择了对清世祖的忠诚,这也让顺治皇帝非常感动,这才使其安排鳌拜成为“辅政大臣”之一。

而在后来的“鳌拜专政”时期,鳌拜也是从未想着谋反,甚至可以说其功远大于他的过。

在军事上,这一时期清朝基本完成了全国的范围的统一,南明小朝廷、李自成以及张献忠的余部被消灭,郑成功被赶到了台湾岛,而鳌拜没有继续穷兵黩武,而是选择“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开始了休养生息。

在政治上,鳌拜开始革除顺治皇帝时期留下的弊政,同时用考核的方式精简官僚队伍,提升执政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瓜尔佳·鳌拜

在经济上,鳌拜在大力恢复生产的同时,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更名田”制度,并组织了“湖广填四川”,较好的恢复了社会生产以及经济发展水平。

其实,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顺治皇帝实际上是给康熙皇帝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然而正是鳌拜等人的苦心经营,才使得大清王朝没有朝着继续恶化的方向发展,反而是迎来是一代盛世,严格意义上来说,鳌拜对于后来的“康熙盛世”乃至是“康雍乾盛世”都是有着积极贡献的。而这也恰恰是鳌拜忠诚的最好体现。

综上所述,鳌拜对于大清王朝忠心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他以一个军人的身份主动停止征战,“从此大兵得以休息,粮饷不致糜费。宣诏中外,咸使闻知。”

瓜尔佳·鳌拜

这些就说明他并不想要,也没有计划着武装夺权,造反和叛乱这样的事情,鳌拜做不出来,更是不会去做。

并且清圣祖“智擒鳌拜”,鳌拜实际上是挣脱了布库少年的束缚,然而他做的只是脱下上衣,露出自己一身的伤疤,唤起康熙皇帝的回忆,并没有其他僭越之举,如果鳌拜真的有歹心,或许会真的拿下清圣祖,但是鳌拜却没有这样做,而是最终选择了束手就擒。这些足可见鳌拜只是权臣,并不是叛臣。

只不过,晚年的鳌拜太过于贪恋权力,不管是擅权专政,还是迫害汤若望、制造文字狱,乃至后来的擅杀苏克萨哈,都给康熙皇帝以极大震撼,使其的皇权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而这也注定了鳌拜最终的命运结局。如果鳌拜知道退让,懂得交权,其必然是可以以善终收场,这一点看看遏必隆就可想而知了。

人到中年的康熙皇帝终于明白了鳌拜的功绩与付出,但是碍于情面,只是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将鳌拜的家人洗脱了罪名,进行了重新的录用。而在清圣祖驾崩,雍正皇帝继位之后,更是马上为鳌拜平反昭雪,恢复其名誉和地位,重新让其家人袭承其爵位。乾隆皇帝最终评价了鳌拜一生的功过是非,并且厘定了鳌拜家族的身份和爵位,关于鳌拜的一切也就此盖棺定论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鳌拜因在夺位时支持豪格遭到多尔衮嫉恨并被不断打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多尔衮对于鳌拜的多次打压,足以称得上鳌拜一生中非常罕见的被人“欺负”的“黑历史”,然而,也正是这段经历,让鳌拜获得了日后重新崛起最为重要的政治资本。“满洲第一巴图鲁”鳌拜不仅出身名门,更是凭借自己的战功获得了极高的地位鳌拜,出身于瓜尔佳氏家族,是努尔哈赤时期“五大臣”之首的费英东的亲侄子。费英东曾不

  • 皇太极猝死之谜揭开后!死因如此尴尬,难怪史官不愿记载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皇太极的死因终于解开,皇太极小说,大玉儿皇太极吻戏

    在清宫影视剧中,除了康熙雍正这两位被“玩坏”的皇帝,其实,还有一位皇帝一直以来,最受编剧喜爱,那就是皇太极。皇太极可谓是大清王朝的创始人,从他逼死多尔衮的母亲,篡夺了父汗的位子开始,就是一位阴谋家。同时皇太极还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一方面控制着大清的“前身”,牵制各方势力,一方面加紧对大明王朝的进攻

  • 玄奘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从西天取经归来,为何却遭到李治的打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从李治下决心清洗老臣的那一刻起,玄奘的日子便不太好过,他从来没有逃脱过李治的监视、打压。还有一个原因则是玄奘的声望太大了,在民间极其受欢迎,让李治非常担忧。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可能也比较重要,那就是废太子李承乾是玄奘的一个弟子。我们都知道,玄奘西行取经,并不容易,他是私自从长安出发,随商队前往印度的,并

  • 康熙二十年,广东巡抚李士祯与两广总督吴兴柞举剿灭“花山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黄士龙,字匪浅,花都区岐山乡人。康熙十年壬子科举人。其父黄学伦,字肖源,为敦厚长者,生平乐善好施,勇于排难解纷,以仁义训诲子姓,导化里邻,南海、三水远近被困的群众,都视岐山为恩村、仁里。黄士龙少年时就读于广州,励志笃学,博览群籍,孝友文章,亦著称乡里。士龙看到“明季巨寇据花山为盗数。劫掠乡村,流毒行

  • 武则天墓前有61个无头石人,千百年来无人能懂,却被2位老农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墓中无头石人的秘密,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人物,武则天墓前无头人像解密

    当然,在某些方面,武则天也不受人们的欢迎,比如她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坚持严刑拷问等政策,给人们留下了不少的阴影。岑仲勉说,“武后任事率性,好恶无定,终其临朝之日,计曾任宰相七十三人”。同时,武则天还是一个比较残忍的人,对自己的子女都可以下得了手。武则天对于自己这些行为也很清楚,因此

  • 曾国藩的湘军是如何沦为配角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运动时,八旗、绿营主力被击败。湘军应运而生,成为了那一时期的清军主角。湘军最鼎盛时,总兵力约为12万,如果再加上从湘军里衍生出来的楚军、淮军。广义上的湘军总兵力多达20多万。那么湘军又是如何盛极而衰,并逐渐沦为配角的呢?今天,小边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细节。1864年,太平天国的天京被攻

  • 和珅出上联:三斤四两五花肉,纪晓岚巧对下联,让和珅脸都绿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和珅的上联“三斤四两五花肉”纪晓岚对出的下联怎么会让和珅脸色一变呢?其实还是离不开“贪”字。 家道中落,贪官也是贫困出身 和珅原是满族人,祖上也是有官职的,但是因为自从他出生没多久,父亲就去世了,所以他的出身并不富裕。但是他天资聪颖,勤奋努力,精通满语、汉语、蒙古语还有藏语四种语言。在和珅二十岁

  • 武则天唯一的女儿:幼时惨被表哥奸污,长大后老公被武则天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公主幼时常常去外祖母荣国夫人家中拜访,她于5、6岁时遭遇表兄贺兰敏之的逼奸,武则天得知后震怒,下令撤销贺兰敏之作为武家嫡长子继承人的身份并即刻将其处死。此事便就此告一段落,尽管幼年遭遇奸淫,太平公主依然留存敢爱敢恨的性子。有一会在宫宴上,太平公主着武官宫装跳舞,唐高宗和武则天百思不得其解,问道:

  • 咸丰元宝当百的宝苏局目前市场行情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清代时期的钱币不仅仅你是年份的版本比较多,以前的方孔钱就是看铸造局,有的铸造局铸造的数量比较少,有铸造局铸造的数量比较多,铸造数量少的情况下它们的收藏价值就会相对比较高一些,如果是铸造数量比较多的的话那么它们的铸造数量比较多的话自然收藏价值就会比较低一些。方孔钱币铸造比较多的就是宝泉局和宝源源局

  • 武则天既年轻又漂亮,而且还聪明伶俐,为何偏偏得不到李世民宠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接着,武则天母亲又让袁天罡见了自己的大女孩,也是一个富贵命,只是有些克夫,最后才见了武则天,看见武则天的一瞬间,袁天罡脸色煞白,说她长得龙睛凤颈,如果是个女孩必定君临天下,可惜是个男孩罢了。那个时候武则天还不会走路,家里也是给她打扮成个假小子。于是让袁天罡给看错了。之后李世民开创了大唐盛世,而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