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的湘军是如何沦为配角的

曾国藩的湘军是如何沦为配角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020 更新时间:2024/2/11 18:32:41

太平天国运动时,八旗、绿营主力被击败。湘军应运而生,成为了那一时期的清军主角。湘军最鼎盛时,总兵力约为12万,如果再加上从湘军里衍生出来的楚军、淮军。广义上的湘军总兵力多达20多万。那么湘军又是如何盛极而衰,并逐渐沦为配角的呢?今天,小边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细节。

1864年,太平天国的天京被攻破,败局已定。湘军的势力达到了极盛。然而,盛极而衰,月满则亏。湘军就很快就踏上了配角之路。

公元1864年,曾国荃所部“吉”字营5万余湘军首当其冲,全部被裁撤,湘军实力大损。

1865年,僧格林沁率领的蒙古骑兵被捻军全歼,京师震动。清朝丧失了最后一支可信赖的精锐之师,不得不调曾国藩的湘军北上平捻。

然而,此时曾国藩能够直接控制的湘军只剩下8000人马。而且,这16营湘军中,有15营不愿意北上参战,已经丧失了锐气。鲍超率领的霆军又在江西忙着剿灭太平军余部,一时无法参战。曾国藩只好再裁撤7500人。仅仅带500人北上平捻,好在还有刘松山率领老湘营6000人追随。曾国藩又再湖南新招募2500湘勇,勉强凑齐9000湘军。但是此时的捻军已经拥兵10余万,曾国藩兵力不足,不得不调2.2万淮军帮助剿捻。

捻军以骑兵为主,来去如风,忽聚忽分。这种战法和太平军战法完全不同。湘军“结营寨,打呆仗”的战法对捻军完全失效。再加上此次剿捻主力军是淮军,曾国藩根本指挥不动。淮军虽然出自湘军,但是湘军“兵为将有”的基因遗传给了淮军,此时的淮军只听李鸿章的。曾国藩虽为剿捻统帅,却改变不了湘军成为配角的不利局面。18667月,曾国藩因围剿不利被撤销钦差大臣一职,由李鸿章接任。曾国藩被降为两江总督。

18669月,东西捻军遥相呼应,成为清政府的心腹大患。此刻,鲍超的霆军刚刚在广东平定太平军王海洋部。清政府遂急调鲍超的霆军16000人北上剿捻。霆军虽然是湘军精锐,但并不是曾国藩的嫡系。更何况,霆军的加入并没有改变湘军的劣势地位。此时的湘军总兵力也才25000人,而淮军达到了70000余人。更重要的是,此时的统帅是李鸿章。

1867218日,清军和捻军在伊隆河展开激战。淮军悍将刘铭传贪功心切,提前发动进攻,差点全军覆没。千钧一发之际,湘军名将鲍超率领霆军来援,一举扭转战局。事后,鲍超大肆讥讽刘铭传,刘铭传遂上书诬告鲍超贻误战机。至此,鲍超和刘铭传两人的私人恩怨上升到了湘淮两系之间的恩怨。

刘铭传是李鸿章的心腹爱将,李鸿章当然会偏袒刘铭传,以至于朝廷打算杀掉鲍超加以惩治。所幸,曾国藩帮助鲍超澄清事实,鲍超才幸免于难。但是,经此一事,鲍超愤而离去。霆军原本就是鲍超一手创建。鲍超离开后,再也没人能够控制这支虎狼之师。再加上,霆军有过造反的前科,军纪较差。清政府遂裁撤霆军大部,余部被淮军、楚军吸收。湘军势力进一步萎缩,在配角的路上越走越远。

1868年,捻军被彻底消灭。曾国藩把刘松山率领的老湘营送给左宗棠。至此,曾国藩手下再无一营湘军。1872312日,曾国藩去世。没有灵魂人物的湘军彻底沦为配角,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和珅出上联:三斤四两五花肉,纪晓岚巧对下联,让和珅脸都绿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和珅的上联“三斤四两五花肉”纪晓岚对出的下联怎么会让和珅脸色一变呢?其实还是离不开“贪”字。 家道中落,贪官也是贫困出身 和珅原是满族人,祖上也是有官职的,但是因为自从他出生没多久,父亲就去世了,所以他的出身并不富裕。但是他天资聪颖,勤奋努力,精通满语、汉语、蒙古语还有藏语四种语言。在和珅二十岁

  • 武则天唯一的女儿:幼时惨被表哥奸污,长大后老公被武则天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公主幼时常常去外祖母荣国夫人家中拜访,她于5、6岁时遭遇表兄贺兰敏之的逼奸,武则天得知后震怒,下令撤销贺兰敏之作为武家嫡长子继承人的身份并即刻将其处死。此事便就此告一段落,尽管幼年遭遇奸淫,太平公主依然留存敢爱敢恨的性子。有一会在宫宴上,太平公主着武官宫装跳舞,唐高宗和武则天百思不得其解,问道:

  • 咸丰元宝当百的宝苏局目前市场行情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清代时期的钱币不仅仅你是年份的版本比较多,以前的方孔钱就是看铸造局,有的铸造局铸造的数量比较少,有铸造局铸造的数量比较多,铸造数量少的情况下它们的收藏价值就会相对比较高一些,如果是铸造数量比较多的的话那么它们的铸造数量比较多的话自然收藏价值就会比较低一些。方孔钱币铸造比较多的就是宝泉局和宝源源局

  • 武则天既年轻又漂亮,而且还聪明伶俐,为何偏偏得不到李世民宠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接着,武则天母亲又让袁天罡见了自己的大女孩,也是一个富贵命,只是有些克夫,最后才见了武则天,看见武则天的一瞬间,袁天罡脸色煞白,说她长得龙睛凤颈,如果是个女孩必定君临天下,可惜是个男孩罢了。那个时候武则天还不会走路,家里也是给她打扮成个假小子。于是让袁天罡给看错了。之后李世民开创了大唐盛世,而武则天

  • 曾国藩特别相信风水,他的母亲葬在两屏山,保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的母亲去世了,他回家料理母亲的丧事,后来一道士给他的母亲选了一个墓地,当地叫两屏山。他对曾国藩说,如果你的母亲能够葬在这个地方的凤嘴,就可以保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在两屏山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这是荷叶塘人都知道的。曾国藩家住的地方叫荷叶塘。荷叶塘流传的这样一个故事,前明嘉靖年间贺家坳

  • 武则天临终,一80岁老头来到她床前,女皇恍然大悟:狄仁杰骗了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武则天晚年的七大谜团,武则天临终前照片真实,武则天晚年事件

    不得不说,武则天的政治眼光和睿智无疑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最需要具备的素质。然而她作为李唐王朝中的外姓女子,其统治地位的合法性一直以来都饱受诟病。因此她的帝王之路上沾满了鲜血。作为武则天的得力助手,狄仁杰与武则天之间的关系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尽心尽力辅佐武则天,另一方面他又时刻想让武则天将天下还给李氏。

  • 康熙王朝:辅政大臣内斗,孝庄放手不管,14岁的康熙学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索尼已经老迈,而且索尼是个”不粘锅“,一直都在称病,从来不参与朝政。而遏必隆又站在鳌拜一边,朝廷中就形成了两个大势力,分别是鳌拜和苏克沙哈。鳌拜和苏克沙哈是什么人鳌拜和苏克沙哈的周围都聚拢了一帮文武大臣,他们经常互相倾轧,都想把对方扳倒,实现自己独掌权力的目标。鳌拜被誉为”满洲第一勇士“,此人身

  • 王维写了一首诗,被宋人誉为古今第一,只有28字却道尽送别的离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维比较有名的边塞诗,写王维最好的一首诗,王维写过难背的诗

    而在这样的安稳的社会环境之下,文化产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涌现出了无数优秀的文人墨客,比如王维便是其中之一。在王维的一生之中,写过很多著名的诗,但是最令人赞叹的还是一首《送元二使安西》,诗中只有短短28字却道尽送别的离愁,被宋人誉为古今第一。《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

  • 慈禧身旁的三位大太监,为什么只有李莲英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的祖制是后宫与太监不得干政,慈禧太后驾崩之前也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以后勿再使妇人与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有违。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遗言归遗言,当时的紫禁城都是慈禧太后说的算,而慈禧太后身边又围绕着一大群太监。最先登场的是“小安子”安德海。安德海由于在辛酉政变

  • 大清朝为什么宁愿灭亡也不愿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一改革满清皇室包括满族人不用干活每月领钱的生活就没有了,满人两百多年不干活,突然让他们去自谋生路不得饿死。满清的权贵们不愿意把手中的一部分权利让出去,也不愿意把手中的利益分给汉族,所以拼命的压制改革。1.大清要保证皇权和满族勋贵的特权不受损失,一旦改革皇权必定受限,八旗子弟的铁杆庄稼必然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