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璘,湖北巡抚,身为应天府有名的才子,他深谋远虑地想要沉淀张居正年少成名的傲气,他跟监试的冯御史说:“张居正是个大才,早些发达,原也没什么不可,不过,最好是让他迟几年,等到才具老练了,将来的发展更是没有限量。这是御史的事情,一切请斟酌吧。”顾璘此举,或是阻止了一个“唐寅”的诞生,或是为“天将降大任于张居正”而“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良苦用心。皇天不负有心人,三年后踌躇满志的张居正毫无悬念地中举,这一年他16岁。他对顾璘的感激发自肺腑:“自以童幼,岂敢妄意今日,让心感公之知,恩以死报,心中藏之,未尝敢忘。”
我们来总结一下张居正的履历表:5岁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16岁中举人,23岁的张居正以二甲第九名高中进士,隆庆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万历皇帝登基后,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当时万历皇帝年幼,任内阁首辅兼少帝老师,主持裁决一切军政大事。
他目睹了严嵩和老师徐阶的斗争,见证了高拱的擢升,徐阶的倒台,亲历他自己和高拱的斗争。到后来他又从内阁次辅顺梯度升为首辅,大兴改革,一条鞭法,考成法……张居正一生位极人臣,最令他骄傲的,怕是少帝老师这个身份了吧。
张居正是当时大明王朝最好的老师,考虑到文字枯燥,张居正亲自编撰《帝鉴图说》,这本皇帝教材由一个个小的故事构成,每个故事配以形象的插图。
为什么这样尽职尽责的老师会教出万历这样骄奢淫逸,惰于政务的学生?
首先是张居正太过严厉,对后期万历皇帝的逆反心理产生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要求万历早早起来读书,春夏秋冬风雨无阻,一日万历起晚,张居正毫不掩饰怒火斥责高高在上的皇帝。
再是独揽大权,到皇帝成年时仍不交还权利。对于患得患失的万历皇帝到了成年,或多或少有了权力的绝对把控度,怎么会容许别人指手画脚?
三是对皇帝直言不讳。万历调戏宫女,正常的朝臣怎么会管这种宫闱秘事,毕竟整个皇宫都是皇帝的,可是张老师居然让九五至尊起草《罪己诏》,这不是打皇帝脸吗。
基于以上及其他未知因素,张居正全是万历掌控大权的绊脚石,死前生了一场大病,万历吩咐只允许他派遣的太医为张居正治病,结果可想而知,一代首辅就此结束辉煌的一生,缘由是皇帝派给他的医生总给他吃病症相反的药。
只能说,他像梁启超评价他的那样,是“明朝唯一的大政治家”,是一个好老师却是一个失败的教育者。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本文出自百家号作者无风却起念,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