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私人恩怨。大家都知道本来曹操和吕布一开始是没有相互争伐的,但是吕布趁曹操找徐州陶谦报仇时,联合陈宫、张邈等人抢了自己的老巢兖州,可以说吕布这种背后捅刀子的行径简直比“夺妻”之痛还痛,曹操怎么可能容忍。曹操与吕布的争斗持续了两年,期间曹操差一点就被吕布所杀,有一次还被烧伤了左手。从这些个人恩怨来说,普通人肯定都不可能原谅,更别提“宁教天下人负我,休叫我负天下人”的曹操了。从私人恩怨来说,曹操既然决定了杀吕布就一定不会让他痛快,所以要勒死温侯,慢慢折磨当时的第一猛将。
第二、国恨家仇。就像前文说的,吕布是袁绍之前对曹操集团造成极大麻烦的军阀,所以吕布集团不仅对曹操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而且对曹操手下的将士也造成了很大麻烦,而且当时因为汉献帝在曹操手中,所以曹操代表了朝廷,而吕布是“反贼”,所以必然要被严惩,吕布被勒死后,还被枭首示众,就是在告诉天下人:吕布是反贼,反贼就是这样的下场。
而且在中国古代,人们对待死亡还是希望能够保留全尸,大家在电视说中也可以看到有时候面对自己的敌人时,主角也会说:看在往日的情分上,给你留个全尸体。所以“枭首”其实是比简单的死亡更严厉的一种刑罚,曹操将吕布枭首,在原文中记载,将其首级送往许都彰功,这既是代表了自己的政治立场,也是向自己集团的将士表明态度。
第三、警示震慑。曹操将吕布勒死是为了解除自己的心头之恨,同时将其枭首示众,则除了表明自己和吕布这种“三姓家奴”的截然不同,表明自己对吕布这种“反贼”的鄙视外,在当时群雄并起的时代也是向天下军阀进行一种震慑:就算像吕布这样勇猛的武将,和我曹操作对,和“大汉朝廷”作对,照样没有好下场。这种做法是一种典型的杀鸡儆猴的做法,既能塑造曹操忠于东汉朝廷的形象又可以起到一定的震慑警示效果。
第四、性格需要。大家都知道,曹操是三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如果他认为吕布可用,可能一定会冰释前嫌,表现得很亲近,就像对待张绣一样,但是因为刘备的一句话,曹操已经决定了要杀吕布,那按照曹操的性格就一定会把戏做足,从吕布身上榨取最后一点价值,绝不会犹豫、迟疑,一定要把事做绝就像对待吕伯奢一样,所以当时人品极差、武力第一的吕布自然只能是被勒死,然后再枭首示众。可以说,从曹操决定要杀吕布的那一刻起,曹操就已经做好了如何处置吕布的准备,吕布就成为了曹操的一种政治资本。
胡侃文史其他历史类文章:
吕布身长一丈,关羽九尺,张飞八尺有余,网友:武力和身高成正比
爱哭的刘备没有野心?别天真了,把他四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看看
如果刘备完成统一大业,谁最有可能成为被杀的功臣?结果令人意外
刘备为何带黄忠、魏延入川,而不带张飞、赵云?诸葛亮:主公圣明
此人堪称三国最有义气之人,为了兄弟杀妻妾,反强权,不是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