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诗仙李白《将进酒》作于何时何地?他哪来的五花马千金裘?

诗仙李白《将进酒》作于何时何地?他哪来的五花马千金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542 更新时间:2024/1/18 19:23:23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此时,山顶忽然传来高亢的歌吟声。

镜头拉近,原来是有几个人在山顶上一棵苍松下饮酒。其中一人身着一袭白色长衫,腰悬一柄长长的龙泉宝剑,一手握酒杯,一手负于身后,高高站立,似乎是仰望长空,又似乎是环顾群山,正引吭高歌。围坐松下石桌旁的几人中,有一位仙骨临风的道人,有一位意气风发的俊郎青年,旁边还有两位侍奉的道童。

(来自网络,侵删)

不错!在山项高歌的正是“谪仙人”白,道者正是他的好友元丹丘,俊郎青年则是李白刚刚认识的朋友——南阳人岑勋,而他高声吟诵的正是他沿用乐府古题即兴创作的七言歌行——《将进酒》!

这就奇怪了,几个人怎么不辞辛苦大老远地跑到山顶上去喝酒呢?而且,彼时李白还没有得到唐玄宗的赏识,那他又哪来的五花马、千金裘呢?

原来,在经历了“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的少年苦读和“一酒一剑一江湖”的青年学道仙游后,怀揣着“安社稷,济苍生”的远大梦想,25岁的李白于公元725年(唐开元十三年)身着一袭白色长袍,腰悬一柄长剑,毅然背起行囊,“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四处干谒、广交显贵的仕游生活。

他沿江一路东下,在金陵、广陵散尽数千金,虽结交了不少朋友,但经常是“十谒朱门九不开”,仕途方面却一无所获。南下无果后,他又北上洛阳、长安,结局同样是结交了很多好友,但也只获得了“谪仙人”的雅号,而仕途依旧没有丝毫进展。

东奔西走,四处仙游,一晃已是十年!彼时的李白已经35岁,已过而立将奔四了!

当然,诗歌却是写了不少,写景、叙事、抒情、吊古、语今、言志……但无疑都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哀愁、伤感,以及对前途的担忧。

(来自网络,侵删)

公元735年(唐开元二十三年)春末,李白收到洛阳朋友元演的来信,邀请他一同前往太原去看望刚晋升为太原府尹并兼北方边防要职的父亲。元演的信再次激发了李白仗剑天涯的侠士情结,他欣然应允。

在太原期间,李白领略了北方的奇异风光。他北游雁门关,登长城,望大漠,过了一段驰马射雁、呼鹰逐兔的边塞生活。

转眼寒秋已至,但仕进之事仍不得意,李白开始想念中原的家小,于是便有了归意。离开太原前,元演的父亲送给他一匹五花马,一领千金裘,不枉他来塞上一趟,并可一圆他的侠士之梦。

公元736年(唐开元二十四年)春,李白踏上归途。在行经洛阳时,正好与刚游完峨眉山归来的好友元丹丘不期而遇,两人不忍离别,便在洛阳逗留了多日。彼时,元丹丘接到南阳岑勋的信,因对李白钦慕已久,岑勋在信中恳请元丹丘务必找机会让他们见一面。随信还附了一首诗,表达对李白的仰慕之情。

俗话说,择日不如撞日。于是元丹丘便邀请李白到他的颖阳山居小住,并回信让岑勋火速赶往颖阳。李白与岑勋一见如故,便写了一首《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诗云:“我情既不浅,君意方亦深。相知两相得,一顾轻千金。且山客笑,与君论素心”。从此,岑勋便成了仅活在李白诗中的人。

彼时,正值阳光明媚的春天,草长莺飞,鸟语花香,三人不禁游兴大发,便相约同游紫云山。这一天,三人让几名道童肩挑着酒水果蔬、时令小菜、一应酒具以及房四宝,一路高谈阔论,兴致勃勃地登临紫云山,一直攀登到山顶。

颖阳离黄河不远,登高望远,依稀可望见源远流长的黄河自西蜿蜒而来,又向东蜿蜒而去,滔滔河水以排山倒海之势滚滚而来,又咆哮着消失在天边……

山顶风和日丽,山间松涛阵阵,令人心旷神怡。“人生得意须尽欢”,此等美景怎能少得了美酒!于是,他们便让童儿在山顶一棵苍松下置好酒具,一边高谈阔论,一边开怀畅饮。

酒过三巡,一向以“人生快事,莫如置酒会友”的李白,“三杯通大道,五斗合自然”,不觉已是微醺。或许是酒兴激发了诗情,正如那黄河之水,一泻千里,奔腾无羁。

但听李白朗声吟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排山倒海般的气势,一下将元丹丘、岑勋给震住了,他们不约而同地击掌叫好!作为李白一生的挚友,元丹丘知道李白的诗兴来了,赶紧吩咐童儿在石桌上置好文房四宝。

李白右手执笔,左手握着酒杯,口中朗声吟诵,手下笔走龙蛇:“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来自网络,侵删)

一句接着一句,如滔滔黄河水顺流而下,汩汩涌出。听到这潇洒豪迈、极富感染力的诗句,元、岑二人不禁抚掌惊呼。

突然间,李白将杯中酒一吟而尽,接着又挥毫吟道: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元、岑二人愣了,不知道李白是在劝酒,还是在吟诗。

这时,李白又高声喊道:“拿酒来!”

元丹丘醒过神来,作为好友,他知道李白的诗已到了高潮,便打趣道:“酒喝没了,也没钱买酒了。”

就听李白接着吟道:“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口吟笔落,一气呵成,余音在山间久久萦绕……一首名垂诗史的《将进酒》喷涌而出。

许久,元丹丘、岑勋才从李白豪迈雄放的诗意中醒过神来,几个人不约而同地高呼“痛快,干!”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这首“酒歌”堪称千古绝唱,将李白浪漫旷达、豪迈自信、空灵飘逸的诗风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为他在后世赢得了“酒仙”的美誉。

将 进 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来自网络,侵删)

更多文章

  • 李白《将进酒》一诗封神,无人能敌!多年后李贺大胆挑战,竟超越前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白哪一年写了将进酒,李白对战李贺,李白的诗哪一个能和将进酒比

    唐代的大诗人们,大多都有称号。比如,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王维是诗佛,白居易是诗魔,孟郊、贾岛是诗囚,李贺则是诗鬼。而其中,尤以李白和李贺,两者间的反差最大。他们一个仙气飘飘,一个鬼气森森;一个飘逸豪迈,一个幽艳凄冷。于是有了唐诗史上的这次“巅峰对决”:诗仙与诗鬼,各写了一首《将进酒》,大家不妨来

  • 那年唐玄宗60岁,李白43岁,杨玉环25岁,三角恋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玄宗与杨玉环大结局,唐玄宗认识杨玉环是多少岁,唐玄宗哪年娶杨玉环

    729年,那一年呢,杨玉环十岁,李白28岁,十岁的玉环,已经出落的是亭亭玉立,28岁的李白却喜欢云游四海,但是就在这一年中,2个人相遇了。这一年,杨玉环的父亲、母亲在同一年相继离世了,本来是掌上明珠的杨玉环一瞬间就变成了一个孤儿,无依无靠,非常可怜。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杨玉环有个叔叔叫杨玄璬,因为家中

  • 不管生活有多虐,杜甫心中一直思念李白、牵挂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杜甫李白简介,李白杜甫cp同人文,李白佩服杜甫还是杜甫佩服李白

    「去哪儿?」「去长安,考科举,报效国家!」这次轮到李白伤感了兄弟要去追梦了,他由衷地为他高兴,却也为自己感到迷茫……子美的梦才刚刚开始,而自己的梦已经碎了一地,还捡得起来吗?最后的几天,李白的话变少了,酒却喝得更多了。临别的那天,石门下,他们依依惜别: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

  • 喝酒的李白和写诗的李白,你喜欢哪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白喝酒诗的最高境界,李白到绵阳盐亭写诗,李白的诗是不是最好的

    李白的诗应该是离不开酒的,只要喝了酒,他就会文思泉涌,要不怎么会有“李白斗酒诗百篇”一说?李白的精力是充沛的,就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男孩,“大鹏一日同风起,欲扶摇直上九万里。”《你当像李白长风破浪》是为你读诗主编团队再聚首的结果,书中从月亮,少年,行旅,英雄,酒等八个角度了解真实的李白。他骑着白马,手

  • “诗仙”李白经典诗作50首,每一首都脍炙人口(五言绝句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白十首最著名的诗句,李白最经典诗句七言绝句,诗仙李白的经典诗词

    李白如果没有李白如果没有李白如果没有李白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不过千年前少了一个文学家《全唐诗》会变薄一点点但程度相当有限如果没有李白几乎所有唐代大诗人的地位都会提升一档李商隐不用再叫小李王昌龄会是唐代绝句首席杜甫会成为最伟大的诗人没有之一如果没有李白我们应该会少背很多唐诗少用很多成语说童年 没有青

  • 李白:再好的关系,也会过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相伴同行是偶然,渐行渐远是常态。作者:洞见yebo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有次谈到李白时说:李白是一个热爱交友且豪爽阔达的人,凡他所到之处都是朋友。 有人曾统计,他的诗集中,有近一半是写友情的。而出现在他诗里的朋友,总计达400余人。李白年轻时青衫仗剑,走到哪都是高朋满座,知己遍天下。但随着时间推移

  •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圣迹图》是一部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环图画,也是我国历史上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最早一部连环画,不仅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而且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塑造孔子形象,是我国传统文化着力表现的一项重

  • 春风吹落天上声——唐朝燕乐的盛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双飞燕唐诗,唐朝唐诗繁荣的表现,唐朝春游盛行女性最爱做的是什么

    燕乐又称为“宴乐”,是一种歌舞音乐。它主要出现在我国古代宫廷在举行聚会时,为宾客提供观赏表演的一种娱乐性质的音乐。在演奏方式上,燕乐包含了声乐和器乐,伴以舞蹈和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来达到宾主尽欢的效果。在乐器方面则主要以中国传统的弹弦乐器、管弦乐器以及打击乐器为主。燕乐在我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

  • 春秋战争规矩:并非单纯的迂腐或礼节,是实在的利益行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宋襄公因为遵循这个周礼,坚持不攻击半渡的楚军,导致自己战败负伤,并且因伤死亡,成为历史上的笑柄。宋襄公是真的迂腐,真的傻吗?我们看春秋的历史,宋襄公虽然没有齐桓公和晋文公的霸主地位牢固,但论五霸的话,宋襄公是排名前五的人选,至少前七名的位置肯定是有的,也是公认的五霸之一。齐国、晋国、楚国和秦国都是典

  • 唐代茶饮如何走向了边疆塞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约 3000 字 阅读需要 8 min唐代边疆游牧民族日常饮食多为乳制品和肉制品,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很高,少食维生素含量高的蔬菜等食物。茶作为一种饮品,有降脂肪、促消化的功效。回鹘、吐蕃、南诏等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接触过程中,各阶层饮茶的风习逐渐普及,越来越依赖中原输入的茶叶以满足迅速增长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