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鳌拜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身犯30条重罪,还能逃过死刑?

鳌拜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身犯30条重罪,还能逃过死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988 更新时间:2024/1/21 11:31:56

一、鳌拜的崛起

鳌拜自幼加入清军,曾随清太宗皇太极出征察哈尔部、朝鲜,屡建战功。他在皮岛之战中显赫的军事才能使清军成功攻克明军基地,成为一名战功赫赫的将领。经过数年的努力,鳌拜逐渐成为镶黄旗的核心人物。

皇太极去世后,鳌拜在皇位争夺战中站在皇太极长子一方,虽然最后未能让他登上皇位,但鳌拜并未因此而屈服。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帝开始亲政,鳌拜的忠诚得到了回报,被授予议政大臣,并开始参与清廷大政。

二、鳌拜的辅政

顺治帝去世,年仅8岁的康熙帝继位,鳌拜成为四位辅政大臣之一。尽管在四位大臣中地位最低,但由于其他三位大臣的种种原因,鳌拜得以掌握实权。

鳌拜统治期间,虽取得一定政绩,但他结党营私,滥用职权,渐渐丧失民心。鳌拜不仅杀死了一系列政敌,甚至还诬陷并赐死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引起朝野惊恐。

三、鳌拜的罪行与康熙的手段

康熙帝震怒,设计逮捕鳌拜,将其控告犯下30条罪状。虽然朝中许多大臣主张将鳌拜处以死刑,但康熙帝考虑到鳌拜曾为清朝立下赫赫战功,历经三朝,为国家做出过贡献,未能下狠心将其处死。

最终,康熙帝仅命鳌拜革职,没收家产并将其拘禁,而鳌拜的党羽则被迅速清洗,有的被处死,有的被撤职。鳌拜在禁锢中度过生,最后病逝。

四、鳌拜的特殊地位

鳌拜之所以能在犯下如此多罪行的情况下,仍能逃过一死,原因在于他在清朝初期的贡献和地位。鳌拜不仅是清朝建立过程中的一位重要将领,更曾在顺治、康熙两朝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关键角色。

他曾帮助顺治帝稳定政权,也曾在康熙帝初年的辅政时期为国家做出贡献。正因为这些特殊的身份和历史地位,使得康熙帝在处理鳌拜问题时,表现出了宽容和谨慎。

五、历史的反思

鳌拜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他在战场上建立的辉煌战绩被权力斗争中的丑恶行径所掩盖。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权力有时会让人失去理智,盲目地追求权力往往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在鳌拜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英勇善战的将领如堕落为一个残暴的暴君,这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警示。

鳌拜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在战场上威名赫赫的将领,也是一个在政治斗争中堕落的暴君。他一生的光辉与阴暗,成为清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而他最后能逃过死刑,更是因为康熙帝对他过去的贡献和特殊地位,表示出了敬意和宽容。康熙帝在处理鳌拜问题时,充分展现了一个明君的胸怀和智慧,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负责态度。

六、结论

综上所述,鳌拜是一个复杂且矛盾的历史人物。他曾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领,在清朝建立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在权力斗争中,他逐渐堕落,成为一个残暴的人物。

鳌拜犯下的30条罪状,足以令他受到严惩,但康熙帝考虑到鳌拜过去的贡献和特殊地位,最终仅将其革职、没收家产并拘禁。这表现出了康熙帝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国家利益的高度负责,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教训。

参考资料:《清史稿》

更多文章

  • 康熙王朝:康熙粮草被烧,为何明珠拿到一个窝头,就断定必有内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康熙王朝的四个规矩,明珠仅凭一个窝窝头就知道有内奸,康熙王朝上朝前为什么没人理会

    本期小编要给大家讨论的话题是,康熙的粮草被烧,为何明珠拿到一个窝头,就断定必有内奸呢?这个窝头其实并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窝头,从这个窝头里面,小编看到的是权力者之间的游戏。明珠和索额图为何会争权夺利。有句话说得好,叫做一山难容二虎。而明珠和索额图就是这两只老虎。康熙用人非常有智慧,他既使用明珠和索额图

  • 朱元璋在宫中为女性定1个制度,后世子孙却不遵守,终致明朝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最爱干的三件事,明朝朱元璋定下一个老规矩,朱元璋制定的政策

    其实在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已经从汉朝唐朝时期的宦官干政中吸取了教训,设立了太监不得干政的祖训。为了防止子孙后代不遵守这个祖制,朱元璋还对宫中进行了改革,那就是采用了明朝后宫之中大量的采用了女官制度。所谓女官制度,其实并不是朱元璋的首创。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开始设立有女官。到了唐朝时,后宫更是仿照六部,

  • 苏轼对变法利弊认识清晰但陷入党争,导致自己被新旧两党排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奉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宋代,受过高等教育的士子多追求“东华门唱名”,进而成为帝制时代附庸于“王朝统治”的高级“脑力劳动者”。他们的思维模式、行事准则,无一不是为了“王朝统治”服务。在这种价值观下,人的道德反而不那么重要。如北宋名臣欧阳修,为了将以“武人”入枢密院的狄青赶出朝廷中枢

  • 苏轼支持改革但并不赞同王安石的激进做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不管是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还是王安石的熙宁改制,都是要解决北宋的积弊,扭转北宋国有三冗,人浮于事,国防疲软的状况,而与他们同时代的苏东坡也认为要解决宋王朝的根本问题,必须要变革。苏轼认为变革第一要务,是要整顿吏治,为改革争取必要的人事支持。特别是州县地方官员,必须是支持改革的人士,因为改革的具体政策由他

  • 晚清名臣曾国藩也逛过青楼,还给心爱女子赠送了才情并茂的对联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在文化上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他写的《曾国藩家书》至今还成为大家修身治家的宝典。而且曾国藩还是个对联高手,写的对联用词典雅,才情并茂,流传千古。关注小编,一起来发现曾国藩文人化的一面。第1首:一饭尚铭恩,况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千金难报德,论人情物理,也当泣血三年。这首对联是曾国藩的奶娘死了

  • “靖康之耻”后,南宋是如何以牙还牙的?宋蒙联军,金人差点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至于“靖康之耻”具体发生了哪些细节性的事情,就不多说了,反正是耻辱到了极点,看过相关影视剧的话,确实能感受到当时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皇帝的悲惨经历,两个北宋的皇室却遭遇如此待遇,说他们可怜,也可以说是活该。不过金国无法想象的到的是居然过了100多年,金国却遭遇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估计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打

  • 太平天国的失败,真的只是石达开一人的罪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由胜转衰的节点就是著名的“天京事变”。天京事变中北王韦昌辉在洪秀全的授意下,在天京大肆屠杀,不仅仅诛杀了东王杨秀清全家,更是借机杀了许多无辜的人。由于不满韦昌辉的屠杀之举,以石达开为首的很多太平天国将领,公开要求惩处韦昌辉。洪秀全又下令处死了韦昌辉及其党羽200余人。不久之后,备受猜忌的石达

  • 王安石与儿媳有染,为何会有如此绯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安石跟谁是亲家,王安石赶走儿媳完整版,王安石儿媳写的诗

    相传,一个炎热的仲夏夜,王安石无意发现儿媳的窗户未关,他匆匆一瞥,却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一幕。原来儿媳因天气炎热,浴罢贪凉,未穿外衣,便侧卧在床。当时月色正明,即便隔着窗纱和碧纱帐里,仍可窥见肌肤雪白,身资曼妙,状若琵琶,教人浮想联翩。据说王安石的儿子英年早逝,留下媳妇一人,独守空房。王安石担心儿媳妇,

  • 清朝收复新疆之战,左宗棠:不留生俘,降了也杀,换来30年的安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9世纪中叶,新疆地区的统治者阿古柏开始与清朝政府展开了一系列冲突,引发了新疆地区的动荡局势。当时的清政府深知新疆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于是决定派遣军队前往收复失地。在这场历经数十年的战争中,左宗棠成为了这场战争中最为杰出的将领之一,他的“不留生俘,降了也杀”的决策被认为是此次战争中的一大胜利策略,

  • 南宋抗金名将:看南宋当时形势,就知赵构为何不同意岳飞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是一个文官治理的朝代,武将的地位很低。宋朝的皇帝也没有继承老祖宗马上得天下的传统,一个个都惧怕战争,从宋真宗与辽朝的澶渊之盟开始,宋朝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这里面很大的因素是宋朝对武将的不重视,使得宋朝军事能力下降,但不可忽视的一点,宋朝在面对辽、金、元存在明显的弱势。作为经济实力更强,军事物资更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