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九龙夺嫡”中雍正有多窘迫,从他核心团队的成员,就能看出来

“九龙夺嫡”中雍正有多窘迫,从他核心团队的成员,就能看出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618 更新时间:2024/1/7 13:36:41

雍正在前期的时候,是没有多少得力手下的,唯有一个年羹能拿得出手。这其实也反映出,雍正在夺嫡前期,情形是多么的窘迫。他不敢过分地扩展自己的势力,还要托庇在太子的羽翼之下。这对心性高傲的雍正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好在雍正性格隐忍,通过收拢一些其他阿哥不用或者不屑用的人才,逐渐打造了自己的班底。

在剧中,雍正江南筹粮之行,最大的收获不是二百万两银子,而是笼络了自己的心腹。李卫田文镜、邬思道等等,年羹尧也得以回到京师。这些人在雍正继位之后,成为他最核心的班底,把雍正的政治意图贯彻下去。

雍正以微弱的优势胜出,最终成功登基。但是在雍正登基初期,他的政治形势还是非常险恶的,许多官员阳奉阴违,雍正的许多政令都是得不到贯彻,唯有田文镜和李卫能真心替雍正办差。当然,雍正登基之后,占据了名分,自然又拉拢了一批能臣干吏,但那都是后话了。在初期的话,雍正的手下确实称得上寒酸。

我们先看一下雍正的智囊邬思道。邬思道常常自嘲是刑馀之人,不堪大用,但是当年邬思道却也是天下闻名的人物。他本是无锡有名才子,秀才举人都是第一名。但是到了南京去参加科考时,诗赋、策论、时文都做得花团锦簇。但可惜的是主考官收了别人银子,邬思道名落孙山!

邬思道那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主,哪里肯忍受这样的黑暗,邬思道当初纠集了400多落榜举子,在城中散发传单,抬着财神像进入南京贡院,讽刺主考、副主考收受银子!为此,邬思道还写过揭帖,被雍正所击赏。

“二君设心何其谬也!独不念天听若雷,神目如电?呜呼,吾辈进退不苟,死生唯命,务请尚方之剑斩彼元凶,头悬国门,以儆天下墨吏!士立紫垣,噤口不言。一旦有义士者挺身而起,或刺之阙下,或杀之辇中,四方闻之,独不笑士大夫之无人也!”

大意便是主副考的用心是多么险恶啊,难道他们不知道他们的窃窃私语,在上天听来就像雷声一般响亮。他们暗室中的邪念,会被天地间的神灵立马察觉。我们不惧生死,最好能请的尚方宝剑,把这些人斩杀之后,头悬挂在国门之上,用来警示天下的贪赃枉法的官员!如果士大夫(当官的)对此闭口不言,官官相护。那么有一日,有义士挺身而出,把这些贪官刺杀掉,那么天下人听说了,就会笑话士大夫之中都是些尸位素餐的人了。

这篇文章可以说写得非常好了,很有煽动性。这也是十年之后,雍正念出来之后,邬思道立马引为知己。邬思道的腿在原著中,是因为被抢劫的水匪打断,在剧中被设定为在狱中受刑所致。后来遇到天下大赦,邬思道才得以不用东躲西藏。但在清朝注重外表的时代,邬思道是怎么也做不成官了。即使是雍正登基之后,也是要慢慢思量,妥善安置。以皇帝之尊,尚且费思量,邬思道自然是绝了前途。所以他自嘲刑馀之人,也是和当时的大环境有关的。

田文镜和李卫,历史上其实都是捐出来的官,家境自然都是说得过去。但是在剧中,把李卫写成了乞丐,田文镜是一个革职的官员。这样的人物,太子党不会用,八爷党更是不会要。雍正却不得不尽力拉拢,悉心培养,因为他实在拉不住其他的官员。

太子做了三十多年了,名分早定,势力自然是盘根错节。八阿哥胤祀名声在外,再加上银子的攻势,声势更是浩大,隐隐都盖过了太子。官员们肯定都捡高枝去攀附,哪里会来搭理雍正。这也是后来佟国维隆科多去烧雍正的冷灶时,隆科多一百个不愿意的原因。因为那时的雍正,根本看不到一点胜出的趋势。

雍正一手提拔的年羹尧,后来也是首鼠两端,起了别样的心思。因为被八阿哥举荐为四川提督,年羹尧此后一段时间内,和雍正有些貌合神离。一手栽培出来的年羹尧都抱有这个心思,其他的官员更不用说了。

所以,在剧中,雍正拉拢被称为“酷吏”的田文镜,调教乞儿出身的李卫,把刑馀之人邬思道作为自己智囊团,这也是无奈之举。雍正刻薄寡恩的名声在外,小时候更是被康熙评为“喜怒不定”,这些都是记录在起居录里面的。雍正对康熙的这个评语也是耿耿于怀,甚至愿意用双亲王俸来换掉这四个字的评语!

但就是这个看起来有些寒酸的队伍,却帮助雍正一路披荆斩棘,荣登九五,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卧龙凤雏刘备都得了,却还得不到天下,其实这句话后半句才是重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卧龙凤雏依然不能一统天下,新三国卧龙凤雏指点刘备,刘备为什么得卧龙凤雏

    这句话就是说,卧龙和凤雏这两个人,是当时的佼佼者,他们非常有能力,能得到其中的一个,那么一定能得到这个天下,当时天下三分嘛,大家都想要一统天下,卧龙说的就是诸葛亮,凤雏说的就是庞统。但是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先来到了刘备的身边,也为蜀汉做了很大的贡献,他知道庞统这个人,和自己的本事不相上下,也是想尽办法

  • 清军占领江南和顺治朝,对江南地区的政治军事控制策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江南”一词,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又是一个社会政治区域。在历史上,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时至今日有关江南问题的许多研究论述中,也没有给它一个统一的定义与标准。随着我国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江南地区在全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1.对于江南地区的区域界定自唐代起,江南地区才有了较为明确的概念

  • 清末民国年间,中原百姓为什么“闯关东”,而不去温暖富庶的江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末南方现状,闯关东52集全部免费在线观看,闯关东十大诡异事件

    中国文化讲究乡土情结,就算故去也要落叶归根,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规模宏大的远途迁徙呢?东北气候严寒,环境艰苦,为什么迁移的人们选择东北,而不是去气候适宜的江南呢?我们一起回顾历史,探探原委吧。(一)关东是指哪里?历史上“关东”一词原本是指函谷关以东,在今天河南的灵宝县,东自崤山,西至潼津。西周以来,这

  • 乾隆下江南,在路边算命,算命先生说了7个字,多年后字字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自称“古稀天子”“十全老人”,是我国封建社会当中,实际掌控政局时间最长、寿命最长寿的皇帝。乾隆执政期间有贤明之举,也有昏庸之处。不过总体来说,他仍然完美地承袭了康熙、雍正传承下来的太平盛世,算作一代明君。不过有趣的是,乾隆平定内乱、开疆拓土的事情很少有人被提及,反倒是他六下江南,留下的风流趣事总

  • 历史上刺杀马新贻的背后主使是曾国藩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马新贻是清朝末年的一位官员,曾担任过直隶总督、两广总督等职位。1873年,马新贻调任浙江巡抚,成为浙江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然而,他在浙江任职期间,却多次遭到刺杀,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次就是“马新贻案”。据史料记载,1875年9月24日,马新贻在杭州街头遭到一名刺客的行刺,身受重伤,最终不治身亡。刺客名叫

  • 考古人员在康熙陵墓中发现了什么?让陵寝大门关闭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今天奇闻君不会老生常谈,咱们来说一说康熙皇帝死后的故事。自古以来皇帝的陵墓都是盗墓贼的“终极目标”,所以康熙爷的陵墓也无法除外。康熙的陵墓众所周知是在河北的遵化景陵。在已知的记载里,这个陵墓有两次被盗墓贼大规模的光顾过,不过盗墓贼都没成功。之后却有一次在1945年被土匪挖了,他们不仅把陪葬品给洗

  • 民国小生风流史:三婚三离,晚年凄惨的中国电影第一美男白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1918年,白云出生于美国檀香山,他的本名叫杨维汉,祖籍是广东潮州人。后来他与家人移居新加坡,在新加坡读完中学以后,他跟随家人回国定居。白云的求学经历与众不同,童年时期除了接受西方式的文化教育之外,回国后,他在香港、北京、上海都读过书。或许因为幼年漂泊的经历,他的心总是沉不下来。回国以后,白云也经常

  • 初涉爱情如苏麻和伍次友,懂得爱情真谛后像苏麻和康熙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清明假期期间,叔叔家的妹妹,带着男朋友回家见父母,一大家子,挺热闹。之后妹妹问我怎么样,让我发表些意见。这自古就有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说法。这个意见不好发表,更何况也不是自己妹妹。自己的观点不能代表别人的,还差了一层关系。我也没法说,只是简单说了几句没营养的话敷衍,最后一句却暗示了一下:看过康熙

  • 清朝军队装备有多强,惊掉我们的眼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一直以来,普通民众对清朝军队的印象就是武器装备落后,使用大刀、长矛、弓箭,当然打不过装备了火枪、火炮的列强。对大清王朝留下了一个“落后就要挨打”的固有印象。然而,事实是否如此呢?某位作者,曾经在美国著名的春田兵工厂的博物馆里,发现一挺诺顿菲尔特速射机关枪,上面写着:“英吉利,诺顿菲尔特,敬赠李中堂”

  • ?慈禧去世以后,她的卧房密门被人打开,隆裕太后看后尴尬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慈溪是清末政府的真正执政者,但作为政治大国,慈溪在政治上没有成就。相反,有很多荒谬的事情。尤其是在慈溪六十岁生日期间,她居然挪用了北洋海军的军费,完全舍弃了国家利益,无视国家利益,只是为了享乐。慈溪的卧室里有一个秘密房间。她去世后,密室被打开。原来里面全藏着的金银珠宝。当时,国家处于困境,国库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