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详细分析明朝的海禁与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详细分析明朝的海禁与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117 更新时间:2024/2/16 16:41:48

喜欢明朝的说清朝的闭关锁国维护大,说闭关锁国断绝了与世界的交流,但是明朝没有断绝与世界的交流,比如郑和下西洋等。

喜欢清朝的说海禁危害大,因为明朝海禁时间将近200年,比清朝的闭关锁国时间长的多的多。毕竟清朝真正闭关锁国的时间是29年。

分开看,到底这两个朝代哪个更扯。

首先看明朝的海禁:

明朝的海禁时间(朱元璋登基1368年到隆庆元年1567年)共199年。这199年内对外交流的方式是,郑和下西洋和朝贡贸易。郑和总共出去了七次,也就是平均28年出去一次。剩下的交流就是通过海外诸国的朝贡贸易。至于能给带来什么新产品呢?拿两个国家举例子,一个朝鲜,一个日本。因为这两个来的次数是最多的。

朝鲜的贡品主要是:金银器皿、螺钿梳函、白棉绸、各色苎布、龙文帘席、各色细花席、豹皮、黄毛笔、白棉纸、人参、种马;

日本的贡品主要是:马、盔、铠、剑、腰刀、枪、涂金光彩屏风、洒金厨子、洒金文台、洒金手箱、描金粉匣,描金笔匣,抹金铜提铫、洒金木铫角盥、贴金扇、水晶数珠、硫磺、苏木、牛皮等。

这就是明朝时期199年内,接触到的海外的产品。当然还有郑和带来的一些产品和一些动物,比如长颈鹿什么的。

这个时候的西方在干什么呢?

文艺复兴开,结束了由教会统治的中世纪,我们称为黑暗的中世纪。由于是教会掌握话语权,因此打印一切非教会的知识。但是有一件事,推翻了教会的话语权,这个事件就是黑死病,黑死病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欧洲的人口迅速衰减,从1347-1351年,短短五年时间,欧洲人口锐减20%-30%,大约有2500人死于这场瘟疫。这件事直接冲击了教会的权威。理性的人们发现无所不能的神,并不能保护人们免于黑死病的折磨。当然影响最深的就是英国和意大利,这也导致了文艺复兴的源头是意大利。

文艺复兴紧接着出现的就是大航海。大航海后边出现的就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第一次殖民潮出现。

这个时候的大明因为海禁政策,完全杜绝贸易。西方发生了什么,可以说,没人知道,就是知道的时候,也是明末了。当然,大明也没闲着,主要是和北方的也先,瓦剌等死磕。为此还差点损失了朱祁镇

明朝有一个地方是幸运的,此时的西方没有办法通过远洋来殖民大明,但还是被荷兰和葡萄牙拿走了一些地方。当然以明朝当时的体谅完全可以和他们硬碰硬。尽管他们在欧洲可以称霸,但经过远洋,可以说没什么大的战斗力。另外,在亚洲也并没有站稳脚跟。

这就是明朝的海禁时期发生的事情,和欧洲发生的事情。不要说,明朝只海禁,但是有和外界沟通,其实并没有什么沟通。真正有点沟通的时候,已经是隆庆帝时候了,也就是隆庆开关。当时是1567年,距离大明建立已经快200年了。

再看看清朝的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这个词用到清朝身世感觉怪怪的,什么叫闭关锁国,就是关起门来自己过,切断一切外来干扰。然而清政府从建立到最后灭亡都没有真正的做到这一点。哪怕后金时期,和明朝打仗的时候,也依然和明朝的商人在做生意,也就是晋商。

另外汤若望是顺治,康熙这两个皇帝的老师之一。这在中国历史上独一份。

除了汤若望,另一个就是南怀仁,南怀仁对清代火炮技术发展的一重大贡献,是对火炮的“准炮之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设计并铸造了,“神威将军”炮、“武成永固大将军”和“神功军”炮,并被选入清代国家典籍。也为后续准噶尔之战的胜利提供了火器的基础。

在往后就是乾隆时期的郎世宁,御用宫廷画师。也是圆明园大水法的设计者。

其实这些都不能用闭关锁国来形容吧。当然清朝初期也一样海禁过一段时间(顺治十二年1655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共29年)。再往后就是乾隆时间的五口通商改为一口通商。这一口通商一直延续到1842年的南京条约签订,才又恢复了五口通商。

其实这个地方还是有个问题的,当时海岸是一口通商,北方还有和沙俄的恰克图商贸。也就是说,乾隆后期,嘉庆,道光。这段时间是有两个对外交流的通道。一个就是和沙俄交流,一个就是通过十三行和其他国家交流。这个地方仅限于民间,高层交流变少。高层什么时间交流呢?和明朝一样,给皇帝进贡的时候。

为什么说民间当时有交流呢,当时西方的部分文化在清朝民间是有人参考的。比如才女王贞仪。但是尽管有些交流,却没有带动起清朝文艺复兴,虽然当时有戴震这种思想家,但还是太保守。

然而这个时候,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大航海,真正的开花结果了,这个果实就是著名的工业革命。可以说整个工业革命成型的时间,正好是乾隆皇帝在位的时间。当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到乾隆眼前的时候,乾隆已经83岁,也就是马嘎尔尼访华的时候。别说当时,就是今天到83岁的人,还能发光吗?

这个时候,真正该奋发直追的应该是嘉庆皇帝。然而,嘉庆太过平庸,根本就不可能发现东西方的差距已经拉开了。

然而可惜的是,嘉庆比乾隆更保守,后来嘉庆直接不与人家交好。后果,由他的儿子道光承担了。

对于清朝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清政府属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文化,西方形成了海洋贸易的文化。这属于两种文化第一次交锋。

很多人会拿西方出现了牛人来衡量,这并没有什么可对比的。底子就没打好,是很难出现厉害的人物的。

其实无论是明朝的海禁还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的。

落后的不是一个蒸汽机,而是没有瓦特这种人的用武之地。学而优则仕,才是小农经济读书的目的。

更多文章

  • 考古专家发现一个隋朝墓穴,开棺时却被棺材上的四个字吓得不敢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通过墓志铭,考古学家了解到,这是隋朝一位皇室女子的古墓。墓主人是一位在当时身份显赫,名为李静训的小女孩。根据历史资料显示,这个小女孩的身份十分不简单,乃是隋朝的镇国大将军李崇的孙女。李静训家世显赫,她的曾祖父李贤是北周骠骑大将军、河西郡公。祖父李崇,是一代名将,年轻时随周武帝平齐,以后又与隋文帝杨坚

  • 中国历史上最能装B的是谁,乾隆才是最大的装B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酷爱文墨,一生作诗四万余首乾隆一生酷爱舞文弄墨,正如宋晓峰在小品中所表现的那样,动不动就要“吟诗一首”。根据统计,乾隆一生作诗多达四万三千余首。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乾隆活了88岁,从其出生开始算起,平均每年都要作诗近500首,每天都要作一两首。一生作诗四万余首什么概念?要知道整部《全唐诗》一共收录了

  • 谁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王朝?不是汉朝唐朝,而是被人诟病的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经过萨尔浒战役后,金人的军队开始展现出攻势,反压制大明王朝,但依然无法跨过关宁铁骑驻守的山海关,每次都是一击就退,始终不能真正占领北方地区。我想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历史上最强战斗力的军队,一定是秦始皇的军队。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合,一统诸国,北击匈奴,称始皇帝,天下无敌。但是,从始皇帝统一六国再到秦朝

  • 《雍正王朝》康熙第一次废太子之后为什么又要重新又立回?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雍正王朝康熙为何要废太子,康熙对雍正的评价,康熙为什么传位雍正

    康熙为何要重立太子从《雍正王朝》来看,胤礽重新被立为太子似乎是由“公推事件”直接导致的,但纵观整个事情发展,其实此事早已有了铺垫。 1、储君之争的残酷。太子被废之前,储君之争其实已经是暗流涌动,这在康熙发现太子与郑春华私通的那晚就已经有所体现,大阿哥不仅提议要杀了胤礽,此后更有三阿哥胤祉举报大阿哥胤

  • 诗魔白居易的另一种画风,偏爱老少配,诗词既香艳又辣眼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但其实在唐宋时期,这些文人墨客还有其另一面,就是他们似乎有一种风俗,就是但凡是文人,都会狎妓纳妾,这在当时都是一个很平常的事情,有种参与了这种事情,才能被称为是名士。那些都是文人,肚子里自然是有许多墨水的,所以他们也留下了不少,读起来特别香艳的诗词,有些到了今天这么一个开放的时代,都很是让人浮想联翩

  • 隋炀帝与关陇集团的暗战——经营东都|文史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隋文帝修建新都大兴城、隋炀帝经营东都洛阳,都是隋朝皇室致力于制衡关陇集团的措施。然而隋炀帝用关东势力反制关陇集团的办法,造成了严重的政权撕裂,最终身死国灭。大司马刚从洛阳游玩归来,对其兴衰深有感触,今日推荐纪兄此文,希望大家能从中品味天下之兴亡大势。请输入标题 bcdef北朝隋唐专题文章:高欢、宇文

  • 《雍正王朝》中老四追缴欠款训斥群臣,突然掉下一坨鸟屎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雍正王朝里的百官欠款是真实的吗,雍正王朝八大王事件,雍正王朝老四为年羹尧洗罪

    那坨鸟屎出现的时间,正是胤禛最为尴尬的时候 追缴欠款,这本就不是一件好差事,因为涉及面积太广,涉及金额太多。如果办不好,那么就是有负圣恩;可如果办好了,又几乎得罪了所有官员。 众皇子们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面对康熙的询问,没有哪位阿哥愿意接手,反而被他们推到了老四身上。那么老四愿意接手吗?他自然

  • 众人都认为“王维”是诗人,当纪连海说出他的身份,才知小瞧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单论诗作,有学者评论,在大唐可排到第三名,仅次于李白和杜甫。但实际上在唐朝,王维的诗并未受到极大的推广,那个时期他赖以成名的作品却是“画作”!在一期节目中,学者纪连海先生专门讲到了王维,并站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了他的画作和画作影响力,文史君也是基于此,才关注到了王维的画作。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 玄武门之变,徐世勣没有参与,却为何还能名列凌烟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能不能上凌烟阁,除了战功、官职等之外,还和是否参与玄武门之变有关。比如,战功实在过于卓著的李靖,因为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最终只能排在尉迟恭之下,位列第八。如果按战功计算,李靖至少能排进前五。然而,和李靖相比,徐世勣战功差了不少,既然徐世勣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为何却还能名列凌烟阁呢?而且,位

  • 海上生明月的少年天才张九龄与奸臣李林甫,迥然不同的拜相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但此二人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他们的拜相之路也迥然不同。张九龄是个文人,二十岁就考上进士,类似于如今十几岁上大学的少年天才,腹有诗书,那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正是出自他手。他的才名得到了张说的认可。张说便在唐玄宗面前大力推举张九龄。张说是谁。是唐玄宗很喜欢的一个宰相,毕竟张说时期,唐玄宗泰山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