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中山靖王到刘备相差270多年,为什么整个三国时代都没有人质疑刘备的出身?

从中山靖王到刘备相差270多年,为什么整个三国时代都没有人质疑刘备的出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72 更新时间:2024/1/26 3:11:44

试问,四百年的时间里,刘邦的后裔能繁衍出多少代来?不说其他繁衍速度快的支脉,就拿刘备来说,他自己都是刘邦的第二十一代后人了,整整二十一代啊,靠着皇族天然的优势,这一脉有数十万后人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更别说还有其他支脉。

说白了,刘备的这个身份放到民间里,也就是比普通老百姓稍微高那么一点点,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同样也是刘邦后裔,都已经沦为了需要种田的凡人了,更何况刘备。

就拿刘秀说起,他当年的那个“刘家宗室”身份,也是不值钱的。

刘秀在血缘上来说乃是刘邦的九世孙,他出自长沙王刘发,舂陵侯刘买这一脉,而刘买,是刘邦的五世孙,被册封在了湖北的舂陵,这里便成为了刘买子孙的繁衍地,到了刘秀这一代,整个舂陵的“宗室人数”已经高达数千甚至上万了,之所以这么能生,还是因为宗室的生活太好了。

很多人以为在“推恩令”执行后,宗室诸侯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但事实上,推恩令本质只是削减诸侯们的权力,汉武帝巴不得花钱好好“供”着这些亲戚们,所以刘家人再怎么内斗,过得还是比老百姓好,花的钱也都是老百姓缴纳的田税。

而田税,那时候也叫做“食邑”。

但刘家人的“高高在上”能保持多久?

一个舂陵的地就这么大,刘家在这里吃好喝好,繁衍生息,久而久之地,诸侯总要生孩子吧,生了孩子得封地吧,而孩子的孩子也需要再次封地吧,渐渐地,舂陵这个地方的刘姓族人就变得和老百姓不相上下了,出门随便撞到一个人,那可能都是姓刘的。

什么?你是皇族?

说得好像谁不是一样!

所以啊,到了刘秀自己这里,他也需要耕田劳作了,他祖上还算是吃百姓田税的贵族,到了他这里,他就成为了百姓,自己也要种田缴纳田税然后供养自己的亲戚。

这也是为什么刘秀是刘邦九世孙的这个“身份”,在前期根本没有给刘秀带来多大帮助的原因,比较有趣的是,更始帝和刘秀在起兵时,组建了一支舂陵军,这支舂陵军数千人,里面的刘姓族人占据了七八成,而到了刘秀即位的时候,这些人还能剩下多少?

到了战场上都难免成为不知名的“炮灰甲”、“炮灰乙”了,就别提那不值钱的血脉了。

因此我们快进到刘备这件事上,关于质疑他身份这件事,完全就是三个字:没必要。

中国有句老话叫“五百年前是一家”,谁家祖上数十几二十代都有大人物,这就是中国宗族社会的魅力,但缅怀先祖的伟大是一回事,靠着这种后裔身份养尊处优又是另一回事,这个世界本质还是要靠拼搏和实力的,封建王朝的帝王都不敢说自己能吃老本,更遑论这些支脉。

刘备这个人是个大人才,但他的“才”不是来自于血脉,而是家世背景。

刘备的祖父叫刘雄,早年因为博学从而被人“举孝廉”推进朝廷当官,所谓举孝廉,这是“人脉”和“能力”的结合,所以刘雄本就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后来担任了东郡范县的县令。

刘雄有个儿子叫刘弘,也就是刘备的父亲,刘弘没有刘雄那么大的出息,或者说,刘弘还没来得及有出息,他就早逝了,因为刘弘也是举孝廉出身,是正儿八经的举人,他的起点和刘雄一样,最初被安排在河北的涿县当一个吏员,后面必然是有着对他的晋升规划的,只可惜早逝了。

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呢,甭看史书上说什么刘备是卖草鞋出身的“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家里出过一个县委书记的底蕴根本就不可能差到哪里去,即便没有锦衣玉食和豪华马车了,那藏书最起码有吧,要知道,那个时代讲什么物质都没用,还是得看书,多读书才有前途。

所以人家刘备自己也争气,早年丧父,自己还勤奋读书,到了成年,纵使衣袍不如别人华丽,那精神头还是一等一的,再看看刘备拜的老师是什么人物,只会让你直呼:

刘备不简单啊!

公元175年,年仅十五的刘备向外求学,本来刘备是没有钱的,但可别忘了,整个“涿县”,那都是刘家人的封地,就与刘秀所在的舂陵是一样的,而刘家人里也有混得好的,比如刘备的叔父刘元起,他就很好看刘备,常常资助刘备去读书,拜访大儒,所以这一年,刘备就和刘元起的儿子,一同拜访了卢植

而卢植,曾经当过涿县的县令。

卢植是东汉末年的大儒,文可下笔如有神,武可马上打天下,是东汉末的大官,看似和刘备八杆子打不着边,但圈子这个东西就是这样,你刘备的祖父曾经也是县令,而且还有刘氏族人的支持,最重要的是还有敏捷的才思,那么我卢植培养一下你也是无妨。

可换一个人来,而不是刘备,这些条件少一个,那连卢植的面都碰不着。

但不管怎么说,刘备确实是东汉末世的一个人才,因为他具备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共有的特质,也有两人身上都没有的优良品性。

刘备自知出身已经普通,所以从不高高在上,他当皇帝的名声是很好的,后世有人说他演戏、伪君子,可站在那个时代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个老百姓,是应该更喜欢刘备这样的人才对,还是应该喜欢曹操这样的人,事实上,大家都会选刘备。

甭看曹操指点江山,杀伐果断让后人身临其中,不禁敬仰,然后再看刘备常常犯仁慈的毛病而且还没有作为皇帝的架子,似乎这样比较刘备就远远比不上曹操,但有一个事实那就是,刘备才是自古以来不管是百姓还是臣子最喜欢的统治者形象。

东汉末年,重新“出头”的刘家人很多,而对刘备影响最大的就是刘表

刘表乃是西汉鲁王刘余的后人,跟刘备都是属于汉景帝的子孙,而刘表很看重刘备的能力,于是在临终前想着把荆州托付给刘备,对此,刘备表示不会接受,就算到后来,刘备也没有强夺荆州的大权,完全就是刘表的儿子刘琮自己作的,才让荆州的人才跟着刘备跑了。

刘备最经典的一个思想就是“以人为本”: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在那个时代,还讲究以为人本是一种看起来“很蠢”的行为,每逢乱世,成大事者都是自私的统治者,可刘备却不像那样的人,不管是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还是和张飞、关于共睡一床,都能说明他真的不是一个自我的人,而且非常顾及别人的感受。

整个三国,攻击刘备的人不是没有,但更多的是说他“伪善”,何谓伪善?

那大概率就是觉得刘备做得表面功夫太好了,好到根本找不到破绽,于是便来一句伪善,这种评价跟莫须有的本质是很像的,可更多的,还是东汉、三国那些人物们对刘备的评价。

比如袁绍说:

刘玄德弘雅有信义”。

太史慈说:

“以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

曹操说:

“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作为同时代的人,那些同样登临权力巅峰的人对刘备是最有发言权的,但没有一个人说针对刘备的“身份”有所质疑的,刘备是刘邦后代这事,天下人都知道,他生在在涿县,一切都有迹可循,所以这事没得黑,反而还要钦佩刘备家庭环境已经那么差的情况下,竟然还能崛起。

到了刘备称帝时,他的“宗室身份”才算对他起了大帮助,可即便如此,也没有去说什么“打假”刘备让他退位,反而蜀汉的君臣关系成为了千古佳话,比如刘备在临终前托孤给诸葛亮,他告诉诸葛亮,自己的儿子脑子不太行,如果诸葛亮实在辅佐不过来,那就自己当皇帝吧。

这种洒脱,这种魄力,就不是一般帝王能说出来的。

于是有人将刘备比拟三皇五帝,为什么要这么比呢?因为三皇五帝时代,就是流行的“禅让制”,这个禅让不是世袭的,而是能者居之,因此在儒家的眼中三皇五帝那么伟大,一切都因为在统治上的公道和民主,只会让人钦佩。

即便是刘胜复生,甚至是刘邦复生,都不可能做到这点。

所以说,刘备活出了一个刘家人独特的洒脱,有的人觉得刘备这是惺惺作态,反向道德绑架,他让诸葛亮当皇帝,诸葛亮反而不好当了,事实上,这种想法简直是小看了诸葛亮的地位,也丑化了诸葛亮当臣子的忠心,诸葛亮的忠臣,乃是流传千古,让历代皇帝都放进太庙、武庙供奉的存在,他和刘备之间,是真的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对于刘备这个人,如果说他不靠宗室的身份也能走到皇帝的位置,那就是有些拖大了。

因为刘备多多少少还是靠着刘氏家族的庇护才能走出前期的路,比如家世给他带来的学识,再比如宗族身份让他得以成为卢植的门生,这些都是组成刘备成就的关键点,是缺一不可的。

但刘备后来的成就,依赖自己姓刘这件事的程度并不深,即便不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刘备的性格和主张都能让他得到很好的对待,他在乱世中走了一条特别的路,所以他成为了他自己,而不仅仅是是刘邦的子孙那么简单而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最强影帝:装傻36年,遭受百般羞辱,摇身一变成了一代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最顶级的腹黑男,唐朝最佳影帝排名,唐朝的逆袭之路

    装傻充愣这位唐朝最强影帝就是唐宣宗李忱,原名叫李怡,是唐宪宗的第十三子。他出身低微,他的母亲郑氏本是镇海节度使李锜的侍妾,后来李锜谋反失败,郑氏入宫成为侍女,被唐宪宗临幸,这才生下了李忱。正是由于这段奇特的经历,导致李忱出生后,就饱受白眼,更别提能够成为皇帝了。在唐宪宗驾崩后,唐穆宗继位,而11岁的

  • 唐朝最荒唐的公主,不但乱伦还一心想要效仿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孩子一出生就注定了她高贵的身份,然而她的出生却没有太多人去羡慕,因为她的父亲只是个不被人看重的退位皇帝。但是在李显夫妇看来,他们很希望这个在患难中降生的女儿,能给他们的命运带来一些转机,因此对她倍加宠爱。这个女儿给他们枯燥沉闷的流放生活增添了一份乐趣。安乐公主自小就长得十分漂亮,也很聪明,韦后和

  • 唐朝女子的解暑神器,由于太过开放被后世禁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降温神器,古人的消夏神器,唐朝女人发明的神器

    在古代,平民家庭就是一把蒲扇和天然的树荫,在贵族家庭,每年冬季的时候会收集冰雪进行窖藏建立“冷库”,在夏天炎热的时候就在室内放冰来达到降温的目的,而在唐朝女性更是发明了一种衣服,在当时称得上是“降暑神器”。这种衣服在当时称之为“半臂裳”,也称“袒胸装”。服饰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方方面面的

  • 唐朝最著名的将领,狠心放弃了此人性命,才使得唐朝声名远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最惨的十大名将,唐朝最后一个最勇猛的将军,唐朝六大名将谁最厉害

    那是在贞观四年的时候,当时李靖是主帅,带着自己的部下和突厥作战,就找来了副将张公瑾,商量着要派出一万精锐骑兵,带着二十天的口粮突袭突厥,可是当时皇帝,已经和突厥开始商量和谈,自己的使者还在突厥呢,要是出兵的话,使者的性命就无法保障了。当时唐朝的使者叫做唐俭,这个人的父亲唐鉴,和李渊关系很好,此人和李

  • 唐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开放的一个朝代,女子甚至可以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一个开明的朝代,尤其是后来,武则天又继位成为了一代女皇,所以女性的地位,就更加高,这个朝代,也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朝代,至今都能影响世界,我们的传统观念里面,我们东方的文化,都是比较内敛的,但是唐朝是个特殊,当时唐朝社会风气,是很开放的。那么大家只知道,唐朝开放,唐朝的女性解放,女子地位很高,但

  • 唐朝皇帝和儿子关系有毒,武则天害死李治儿子,李治却还帮着下令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好像唐朝的传统就是这样,在这之前武则天和李治,就是这样,不过李治并没有动手,但是他对于武则天的行为,却是袖手旁观,武则天不止杀害李治和别的妃子生的儿子,就连自己和李治生的,也杀了不少。在李和别的妃子生的中,其中李忠是比较代表的一个人,他是长子,只不是庶出,那时候,唐太宗还在,知道自己儿子有后了,还非

  • 三国演义里,他本是北方第一诸侯,最后却败给曹操迅速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袁绍在选人用人上面延续了朝廷的宗旨,坚持选拔士族人士,对那些寒门子弟则进行打压,不给他们发展的机会。在这一点上,他和曹操的做法正好相反,曹操用人不看门第,不看贫富,只看才能。只要有才能,不管是寒门还是豪门他都用,没有才能的人,即使是豪门子弟,他依然会拒绝使用,这就是他们两个的差别。而这两种不同的

  • 女皇武则天创造四项世界第一,至今无人能及,其中陵墓堪比秦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第一个就是任用宰相最多,大家都知道,武则天执政的时候,喜欢任用人才,她手下有七十三位宰相,在这之前,历史上任用宰相最多的皇帝,是明朝的崇祯皇帝,有五十位宰相。在唐朝时期,能成为宰相的官职是很多的,如左右仆射,门下、尚书等,都可以被称为宰相,所以唐朝时期的宰相,要比别的朝代的要多,武则天又是历史上

  • 唐朝中晚期的藩镇为什么可以和朝廷共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藩镇得以长期存在绝对离不开中央朝廷所赋予的极大的政治自由。各地藩镇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小王国,拥有自己的军队,独揽财政收入,还拥有自己的政治集团,藩镇节度使的官位还可以继承下去,在这些原因的综合作用下,各藩镇与中央之间的关系较为稳定,不会突然反叛。其次唐朝中央政府无力消灭藩镇割据,尤其是在“安史之

  • 赤壁之战时孙权的实力也不比刘备强多少,故其必须选择与之结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赤壁之战前,孙权必须要和刘备联盟。因为他当时的情况也不比刘备强多少。刘备在当阳被击败后,诸葛亮到柴桑拜见了孙权,并向孙权极力陈述共同抗曹之事。不过即便诸葛亮说破了天,也没有用。因为就以当时的情况看,曹操是冲着刘备来的,并未表露要打江东的意思,孙权和江东集团没必要蹚刘备这摊浑水。但事情就是这么巧。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