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荆轲刺秦王,樊于期为什么要主动献出自己的头颅?难道他不怕死?

荆轲刺秦王,樊于期为什么要主动献出自己的头颅?难道他不怕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085 更新时间:2024/1/20 5:32:24

[var1]

按照《史记》中的记载,樊於期因为得罪了秦王才被迫流亡到了燕国,秦王大怒就杀害了他全家。樊於期可以说是每念于此,恨不得马上吃了秦王嬴政的肉。

荆轲刺秦王的整个计划中,樊於期的人头就显得特别重要。太子丹不愿意砍掉樊於期的人头,觉得这样不仁不义,荆轲才亲自出面劝樊於期自杀,并承诺自己会替他杀掉秦王嬴政替他报仇。

[var1]

樊於期正是因为怕死才逃出了秦国,因此不应该问他怕不怕死。但因为他的出逃导致了全家被杀,这才激发了他心中的愤恨。

应该说樊於期的出逃并不明智,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公子高面对秦二世的迫害是如何应对的?秦二世接受了赵高的建议准备杀死自己所有的兄弟姐妹,公子高提前得知了这个消息,原本准备逃跑,但为了保全自己的全家老小,就选择了为秦始皇陪葬。

[var1]

樊於期当初得罪了秦王嬴政,就应该想到全家人会被秦王嬴政处死的结果。如果他真的想保全自己的一家老小,就应该选择自己去受死。

[var1]

当然在春秋战国时期,士的生死和尊严比起来,不值一提。我们常说士为知己者死,荆轲就是如此,太子丹对他情同手足,才让荆轲心甘情愿去为他而死。

[var1]

樊於期同样受到了太子丹的器重,当太子丹需要他去死的时候,他不能去逃避,而应该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慷慨赴死,这才是春秋战国时期侠士应有的风骨。

专诸刺杀王僚就是为了报答吴王对自己的厚恩,并且置自己家人的生死与不顾。先轸因为在愤怒的时候吐了晋君一脸,最终选择了战死疆场,以保全自己的名字。

[var1]

樊於期当时已经没有任何选择了,他从秦国逃到了燕国。太子丹收留了他,他就应该报答太子丹。如果他逃出了燕国,到其他国家未必有人敢收留他,因为山东六国都害怕秦王。

[var1]

樊於期也是一个人肯定怕死,因此在他要死的时候,他肯定要衡量一下到底值不值。要为自己的家人报仇,也能保全自己的名节,还能抱到太子丹的厚恩,那么在他的心中,自己的死就是值得的。

更多文章

  • 土木堡之变后,为何瓦剌没有杀死明英宗?原来这里面有这么多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土木堡之变后瓦剌为什么灭亡,土木堡之变明英宗回朝,土木堡之变瓦剌进军路线

    明英宗朱祁镇就是一个移动提款机,瓦剌搞起了绑票勒索的勾当。在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后,瓦剌首领也先一看,本来我们南下就是为了抢掠财物的,现在有了明英宗朱祁镇这个移动提款机,这下可是发财了。于是,他带着被俘的英宗朱祁镇到边关转一圈,赚得盆满钵满,发财了,爽歪歪呀!英宗朱祁镇就是一个移动提款机,瓦剌岂会杀了明

  • 大明悲歌——时局艰难,流年不利,崇祯翻盘终究是梦一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644年3月19日凌晨时分,天际一片昏暗,紫禁城却内火光漫天。这是崇祯十七年的早春,北方的空气中仍含着冬日的萧索。稍早前,李自成所部大军已然攻破外城,此时正向着皇城杀来。而与崇祯三年的乙巳之变不同,这次再没有忠心耿耿的勤王大军前来援助了。孤独的崇祯皇帝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只看见一片破败的山河。这

  • 2023玉器拍卖征集:讲述南宋龙纹玉璧艺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先看一下几处南宋时期的考古螭龙璧造型。上海松江区西林塔考古发现南宋时期的单龙、双龙与三龙螭龙璧各一件(图一~三);浙江金华郑继道家族墓考古发现一件双面雕螭龙玉璧(图四);而四川多地窖藏也考古出数件南宋时期的螭龙璧(图五)。图一 上海松江区西林塔考古 南宋时期 单龙螭龙璧图二 上海松江区西林塔考古

  • 5个宋徽宗冷知识,被耽误的帝王艺术家,曾与苏轼组建艺术团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史学家眼中的宋徽宗,最有名的宋徽宗,宋徽宗最伟大的艺术

    1.宋徽宗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皇帝,特别是在书画、诗词和音乐等方面,他有着极高的天赋和造诣。皇帝即位之初,他就开始大力支持文化艺术的发展。他聘请了一些当时最有才华的文化艺术家,包括苏轼、黄庭坚、李清照、杨亿等人,组建了一支文化艺术团队,为他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书画以及音乐作品。2.宋徽宗不仅自己擅长书画和

  • 唐玄宗庙号“明皇”,杨贵妃号“太真”,都跟这个宗教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一开始小编也不太明白,这个太真到底指的是谁,因为一直都知道,安禄山和杨贵妃玩的的时候,不小心伤过贵妃的胸口,肚兜这个东西,还就是那时候发明的,后来查阅资料才知道,这太真,就是杨贵妃。当时的皇帝李隆基,也有一个别样的称号,叫做“明皇”,当时他当政的时候,经济特别的稳定,被称为开元盛世,后来突然有一

  •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东晋人记载的话,怎么成为曹操座右铭?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汉文因山事已定,曹操疑冢忧更深。假饶掩得腥臊骨,难掩欺孤一片心。曹操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多疑的人,也是一个自私的人。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说过这样一句话:“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也被很多人视为曹操的“座右铭”。其实这句话在历史上,或者史料上是有原型的,叫“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意思都差

  • “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勇冠三军,大唐战神薛仁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以字闻名于世。他生于隋炀帝大业九年(614年),出身于河东薛氏,是南北朝时期刘宋、北魏名将薛安都的后代。其曾祖父薛荣、祖父薛衍、父亲薛轨,相继在北魏、北周、隋朝任官。唐高宗时,薛仁贵累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贵去世,年七十。

  • 万历援朝之战时期明廷财政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万历援朝御倭之战,朝鲜称为壬辰、丁酉之战,日本称之为文禄、庆长之役。在时间上,这场战争是全球化开端时期东亚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在空间上,这场战争是东亚历史大变局的标志。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在诸多方面凸显了时代的过渡特征。中国、韩国、日本学者对这场战争皆已做了大量研究,然而对与战争密切相关的明朝

  • 赵匡胤通过战争兼并荆南、后蜀和南汉,南唐即将灭亡时便驾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一般不把北宋当作一个单独的朝代,而是北宋、金、辽、西夏等国共同讲,这才是完整的中国的那段历史真面貌。赵匡胤通过战争兼并了哪些割据政权?陈桥兵变的赵匡胤做上了皇帝位置,但内部不平稳。郭威在世时,由于没有后代,有三位可能的继承人,李重进,郭威的外甥,张永德郭威的女婿,柴荣郭威的养子,最后柴荣胜出。柴

  • 宋朝小兵真没有西欧贵族生活质量高 但宋朝小兵的铠甲欧洲贵族可真想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宋朝和同时期西方的对比,最常见的错误说法有两个。一个是宋朝小兵的生活质量很高,一个是宋朝士兵的装备水平,它们一个被过高估计,一个则是大大低估了。所谓宋朝小兵的生活水平超过了同时期的欧洲贵族,这个说法大大高估了宋朝士兵的收入水平,低估了欧洲贵族的砸钱能力。宋朝从来就不是士兵的天堂,它给高级禁军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