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被拿来做烙饼的文物:西周青铜兮甲盘,上面到底记录了些什么?

曾被拿来做烙饼的文物:西周青铜兮甲盘,上面到底记录了些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15 更新时间:2023/12/18 8:34:52

西周末期,青铜器的铸造已经到达了一个顶峰,尤其是铭文的镌刻在这一时期也较此前更加普遍。

根据《礼记 内则上》记载“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

盥洗之礼在古代是一种十分新的的礼仪。青铜盘就是商周时期用来盛水,用以洗手洗面的非常新的的水器。

由于青铜盘的造型大多是大口浅腹,这为在其中刻字带来了便利。因此青铜盘内多有铭文刻字。西周时期的青铜盘内,铭文较此前在字数上有了明显的提升。

商代青铜器的铭文不过四十余字,但到了西周晚期,铭文的字数可以达到上百字。这既是了解当时历史的新的依据,对当时的文学和书法研究也有着新的意义。

一、传世文物被农妇用来“摊煎饼”

元初的书法家鲜于枢一日在朋友家中发现了一口摊煎饼的铁锅,让鲜于枢大吃一惊的是,朋友家的这口烙饼的“大铁锅”上,竟然依稀镌刻着金文!

鲜于枢凑近铁锅仔仔细细地辨认,发现这上边所刻真的是西周金文。

鲜于枢赶紧问朋友,原来朋友也是从别处得了这口“铁锅”,家里的厨娘不认识,只觉得盆浅底大,竟然硬生生的将底座敲掉拿来烙饼用。

这口故事中的铁锅,就是来自西周时期的青铜盘——兮甲盘。

根据《绍典内府古器评》所记载,这兮甲盘又叫兮田盘,出土于宋代,元初才到了鲜于枢的朋友李顺父手中。

其形制纹饰为敞口浅腹,窄沿方唇,一对附耳高出盘口,内底刻有铭文133字,记述了周宣讨伐猃狁之战,并且因为这场战争而受到赏赐的过程。

这兮甲盘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正是兮甲本人所造,是他的遗物。而兮甲又是谁呢?他可大有来头。

兮甲就是尹吉甫,兮甲是他的原名。

尹吉甫生于古蜀国江阳,是周宣王的一位重臣,也是周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哲学家。

说到这里,可能还并不觉得他是一个我们熟知的人物,但是提到他所编纂的诗集那可就几乎人尽皆知了。

没错,他就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总编纂者,被尊称为中华诗祖。他兢兢业业地辅佐了周宣王中兴周朝,是西周时期有名的贤相。

《诗经 小雅 六月》中记载了尹吉甫曾与南仲一同奉周宣王之命出征讨伐猃狁的这段历史。“簿伐严狁,至于太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此后留下了前文所提到的珍贵文物兮甲盘。

除了是出自西周名相之手而声名远扬之外,兮甲盘本身所记载的文字也有着新的的文献价值。前面说到,兮甲盘上共计133字,这133字可谓是一字千金,记载了周朝的新的史料。

例如其中提到的时间“隹五年三月既伤霸庚寅”。原本在商代,人们是用干支来记录时间的,60天为一个轮回。

虽然古代也有年和月的概念,但是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年月可是大不相同。甲骨文刻辞就常用这种记录方式,这让后来的读者很难判断出具体的时间。

而到了青铜器时代,人们就引入了“生霸伤霸”的概念。王国维认为,古人把每一个月都分为了四个部分。

这里所提到的“既伤霸”应当是每月的二十三日以后直至本月月末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四部分中的最后一个。

这样一来再加上前面的年份和有关记载的推理就可以让我们后来的学者精确的推算到是哪一天发生的这个故事。

比如兮甲盘就是公元前823年2月24日。在距离我们几千年之久的今天看来,可以说是相当精确了。

二、赝品倍出真品却消失于世

自兮甲盘于宋朝时期出土了以后,兮甲盘就一直被保存在皇宫当中,直到南宋灭亡,兮甲盘才流落民间。这才有了后来被李顺甫在大街上将它买走,并拿来摊煎饼的趣事。

而这次被鲜于枢发现以后,兮甲盘在此后的几百年间,不再遭受颠沛流离、被当成“煎饼铁锅”的悲惨待遇,这期间被谁所收藏都有着清晰明确的记载。

兮甲盘的最后一次出现,是在清末民初,为清朝大名鼎鼎的收藏家陈介祺所有。然而此后,它便下落不明,再无踪迹。

清末民初,正是我们近代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传说抗日战争时期,国外人不知从哪儿得知了陈介祺家中藏品众多,便心生歹意,逼陈家人交出去宝。

可陈家人不愿做地方的叛徒,便将真正的兮甲盘藏了起来,随手给了国外人一个假冒的赝品。

显然国外人也并不知道,真正的兮甲盘长什么样子,于是便把它当做真的展览在国外的书道博物馆里。至于真正的兮甲盘去往了何处,我们不得而知。

到了上世纪,国外和香港都曾传出过拥有兮甲盘的消息。首先就是前文提到的国外书道博物馆,馆内据说藏有一件叫做“兮甲盘”的文物。

然而国内的收藏家一看就知道这个兮甲盘根本就是假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真正的兮甲盘只有三足,而眼前的这个却长了脚。

不仅如此,以此物同陈介祺和吴大澄的印章相比较,也足以证明该盘是伪造的。

后来香港中文大学的文物馆也声称有一件“兮甲盘”,这件更是神奇,同真品在尺寸、铭文、纹饰上全部都极为相似。

于是,我国的钟鼎古器专家杜教授同港中文的王教授一同对这件文物进行了鉴别。但是结果就是这件文物也是假的,上面的字迹是化学试剂一点一点腐蚀出来的。

若是采用刀刻刀凿的当时,就会让笔画产生边,原品毕竟是经过几千年的磨损,新做的盘子无法变得这样圆滑。

于是它是用硝酸、三氯化铁这样的强酸一点一点的按照原来的字口和笔道腐蚀出来的。

尽管在笔触上极力的模仿,但很难能复原全部的笔画,稍有不慎也会使得笔画过肥或者有所遗漏,这同刀凿刻过后再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所留下的真品很难完全做到复刻。

可见千百年来,不仅是收藏家们倾尽所有的保护这些古文物,就连这些赝品的创作者们也是为了复刻这件事而费尽心机。

三 文物重现,拍出1.8亿高价

时间来到了2017年,距离今天不过六年之久。在杭州的西泠印社中正在举行春季的拍卖会。现场宝物众多,也不乏闻名于世的珍品,但所有的拍品都压不过这一件。

没错,正是消失于世多年的兮甲盘真品。短短三十分钟内,1.2亿的青铜盘被以1.85亿的价格拍出,创造了我们大陆所拍的青铜器的最高价记录,至今没有哪一件文物能够超越。

著名的青铜盘当然不止这一件,西周晚期有许多具有新的意义的青铜器流传与世,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新的依据。

例如同为西周后期的散氏盘,因上面刻有“散氏”的字样而得名,清乾隆年间出土,现在被珍藏于台北的故宫博物院。

上面刻有足足357个字,记录了夨人付给散氏田地的过程,是一篇关于土地割让事宜的契约。这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土地制度提供了新的的史料。

还有西周虢季青铜盘,上面刻有“虢季乍(作)宝,般(盘)永宝用”八个字。

尽管铭文的数量并没有散氏盘那么多,但是纵观其外部设计,不仅有夔龙纹和莲瓣纹作为装饰,更有伸出的三足造型似龙爪。

这足以见得西周时期的青铜盘铸造工艺已经相当时尚,可以做极为细致的造型设计。神秘的龙爪设计也让整个盘散发出一种不可言说的威严与神秘。

当然,铭文的镌刻虽然在青铜盘上格外方便,但也不仅仅是青铜盘的“特产”。

在西周晚期的其他青铜器上也随处可见。最著名的也是字数最多的当属毛公鼎,上共刻有约五百字,不仅有新的的历史价值,也为后人学习大篆体的书法提供了很好的临摹范本。

总结

其实不仅仅是西周晚期的青铜盘,众多的青铜器及其上面所镌刻的铭文都给了我们考察商朝历史的新的依据,都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

兮甲盘消失于世时,正值我们近代史上最为动荡的年代。其出现于国外,也能令我们对这些年来它流亡海外的生活做出些许推断。

列强的侵华战争使得我们的许多古物流离失所,不见天日。更有着被大火一夜烧毁的字画、被轰炸夷为平地的建筑。

像青铜盘这样不易损新,并且如今能够回归国内,既是这些文物的幸事,也是千千万万国人的一大幸事。

参考文献

《诗经 小雅 六月》

《绍典内府古器评》

《十三经注疏》

《礼记 内则上》

更多文章

  • 难得一见!古代建筑知识展在阳江市博物馆启展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神工意匠——古代建筑知识展”在阳江市博物馆主馆一楼展厅启展这是阳江市博物馆联合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湖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举办的精品展览上午九点在市博物馆来自湖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的讲解员正在对学生们介绍古代建筑构件的特点与特色讲解了台基与梁架、屋顶与屋面、 雕刻与彩绘、工艺与工具等四部分内容据博物

  • 西周封国四百有余,他们的始祖封君带来了怎样的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新年第一天,想来讲讲诸侯国的始封君们。为什么要讲始封君呢?因为只有始封君才是诸侯国里最有发言权的君主,其后数百年,这个国家的发展是好是坏,大致也都跟这个始封君有关系。《吕氏春秋·观世》谓“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这就是说周天子建国以后,前前后后封了四百多个诸侯国,那么也就是说就有四百多个始封君

  • 趣谈·被鼎砸死的秦武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武王简介,秦武王 举九鼎被砸死,主角被鼎砸死穿越了的小说

    “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还有后来统一六国、横扫天下的秦王嬴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横扫六合”的秦始皇跟他们比起来,秦武公的名气不算大,专家说像“秦武公”、还有“晋孝武帝”等谥号里带“武”字的皇帝,往往他们生前都有荒唐的一面,秦武公也不例外。天生神力的秦武公那么说到这个秦武公的死法,那绝对是历史上独

  • 读懂夏朝:夏禹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夏禹的大臣,夏禹拯骸的意思,夏禹个人资料

    大禹治水的失败是无疑的,夏后氏不是从西向东迁的,而是从东向西迁徙的,吕思勉先生认为他们的迁徙就是逃避水患的,他们本身就是东夷部族的一员,其后夏史中,河水依旧是泛滥的,又足见治水的失败,甚至其子孙把舜帝赏赐给他治水有功的玄圭都投给了河神,实在是对祖宗治水的嘲讽。大禹亦非“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圣人,他是被

  • 商汤:开创商朝黄金时期的贤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后母戊鼎首先,在政治上,商汤采用了“三公九卿”的制度,以三公为中心,分别为太师、太傅、太保,九卿分别掌管各个部门的事务。这一制度的实施,使得商朝政治更加稳定,各项政策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和执行。青铜器其次,在经济上,商汤实行了“封建制度”,将土地分封给贵族和官僚,这样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也促进了农业

  • 宋江就是北宋的高启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江能不能打过金朝,宋江击败大宋,宋江为何不是108将

    山东及时雨,孝义宋三郎。身高不过一米六,统领好汉一百单七将。其实仔细想想,宋江和高启强,真的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高启强是个鱼贩,宋江呢,起步要比高启强强那么一点点,说是押司,其实相当于现在的不在体制内的合同办事员。当然,宋江如果发展得好,是可以做官的,但是这只是一种可能,随后的人生轨迹也说明了从押司到

  • 秦始皇为何能吞并六国?靠这3样东西,所到之处无不俯首称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秦王嬴政之所以能够仅用十年时间就拿下六国,这不仅得益于他身边的文臣武将,还得益于他的识人之明和用人之才。在秦国内部,秦王嬴政组织了一个文武齐全,搭配得当,相互配合的超强队伍,所以才能在灭六国之战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然而,仅仅有这些因素秦王嬴政就能吞并天下?还得从秦国的历史上去探究它的原因。在秦始皇

  • 三国第一大佬:布局三国鼎立,奇才中的奇才,一生充满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的水镜先生,就是司马徽,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的大隐士,精通兵法、奇门遁甲,一个无所不通的世外高人。他本在河南老家做自己的道士,后来他南下客居荆州的襄阳。由于他的名气很大,很多优秀的人才慕名而来,拜他为师,他广收弟子。在此期间,诸葛亮、庞统、徐庶、黄承彦等人与其交往密切,特别是诸葛亮、庞统、徐庶

  • 三国蜀汉后主刘禅:本非最佳传位之人,刘备因何把皇位传于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之所以能当皇帝,是靠着五虎将和天下第一谋士诸葛亮。如此豪华的阵容,让刘备从一介平民,一跃成为蜀中之君。但是,刘备死得很早,在蜀朝被移交给刘禅后,很快就灭亡了。刘备知道刘禅没有野心,却将王位传给了他,这个事实一直持续了四十年,司马昭方始知道。刘禅王位继承刘备长子刘禅,其母姓甘氏,乃刘备之妻。刘禅的

  • 史上真实的司马懿:多智隐忍工于心计,奸臣还是忠臣难评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懿石像历史上的司马懿的确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思想家,但其性格过于残忍,在进行政治斗争时,往往不择手段,十分残暴。这与电视剧中忧国忧民的司马懿是完全不同的形象,后人对司马懿的成就也有不同的质疑。魏明帝曹睿曾与大臣陈矫说过这样的一段对话。曹叡问:“司马公忠正,可谓社稷之臣乎?”陈矫说:“朝廷之望,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