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多智隐忍工于心计,奸臣还是忠臣难评说

史上真实的司马懿:多智隐忍工于心计,奸臣还是忠臣难评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901 更新时间:2024/1/26 22:29:04

司马懿石像

历史上的司马懿的确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思想家,但其性格过于残忍,在进行政治斗争时,往往不择手段,十分残暴。这与电视剧中忧国忧民的司马懿是完全不同的形象,后人对司马懿的成就也有不同的质疑。

魏明帝曹睿曾与大臣陈矫说过这样的一段对话。

曹叡问:“司马公忠正,可谓社稷之臣乎?”

陈矫说:“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魏晋世语》

曹叡

司马懿是一个擅长 急与忍、攻与守 的一个人,这种人是朝廷的希望,但又是对社稷的威胁。因为当他“忍守”时,会让你对他掉以轻心。当他“急攻”时,又会打你个措手不及。所以司马懿不能成为曹魏政权的“社稷之臣”后人常拿司马懿与曹操相比 (小编本人 认为司马懿与曹操没有可比性,当然这只是小编的个人看法 )

从当时的局面来说曹操的所作所为还是上得了台面的。毕竟当时的大汉王朝四分五裂,行将就木,在曹操的努力下使东汉重新开张。而且曹魏政权的每块土地,都是曹操亲自打下来的。 但是司马懿在这件事上,却是大大的不一样。东汉刘家烂了,那是宦官、外戚、诸侯诸多原因的,曹操是乱世崛起。魏朝曹家烂了,可以说是司马懿一家人,憋着一手促成的,典型的窃位篡权。

曹操

如果从司马懿和曹操对比来看,曹操虽奸,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这个做法对现代人的理解是不厚道的,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令人汗颜,但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当腐朽的东汉由宦官、外戚等干政,朝堂一片混乱 ,就应该被取代,克袁绍,收复青幽冀并,统一中原,曹操对当时分裂的朝廷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我们应该赞赏曹操远大的目光和抱负。所以曹操是大忠似奸;

再者司马懿,此人智谋,见识都是当时之才,善于隐忍,不过太过于攻于心计,个人不太推崇他。再从历史角度考虑,他的反叛对全国的统一效果不大,因为那时候诸葛亮已死,蜀国再也无力北伐,东吴更不用说了,魏国统一三国只是时间问题,而且他完全可以尽一个忠诚来实现三国统一的抱负啊,还是个人私心太重重,人家曹操到死也没称帝。所以司马懿给我的感觉就是大奸似忠。曹操是大忠似奸。

吴秀波饰演的司马懿

其实在当时的乱世之中很难判断一个人是否忠还是奸!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司马懿前期是忠于曹魏政权的,后期他是权臣,但在当时曹魏政权的人看来他依然是忠臣,威望那是相、当、高。司马懿死后,文钦讨伐司马师,檄文中都不敢按照写檄文的惯例对其父进行辱骂,反而对司马懿有“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等赞誉。 司马懿由忠到奸,是从后来的政治因素(政治格局、政权走向)造成的。那个“何不食肉糜”的弱智皇帝晋惠帝在位期间的永嘉“八王之乱”以后开始。其不肖子孙自相残杀,胡人遂乘时入侵,占领北方,为百姓带来诸多浩劫。也可以说 司马懿后半生给百姓造成的浩劫,盖过了他的成就。

乱世之中,有能者居之!何来奸臣之说!不危害百姓的,就不算奸臣!杨坚篡位,天下百姓谁又说他是奸臣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后蜀汉第一猛将:勇猛不输乃父,后屡立战功,可惜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张苞是五虎上将之一张飞的儿子,相信大家也听过很多关于张苞的故事:担任伐吴先锋、大战魏将张颌、与关兴合称“小关张”,等等诸如此类。可以得知张苞在蜀汉大将中是一位有能力的人,那么他的战力能在三国中究竟如何呢?依据《三国演义》简要分析。首先伐吴之役虽败,苞却屡立大功公元221年,刘备率大军攻打吴国,为报当

  • 学者:秦始皇用和氏璧制成的传国玉玺,很可能仍沉睡在洞庭湖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历代帝王皆以之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的信物,故奉为国之重器。据传,传国玉玺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称帝后,命丞相李斯用天下奇珍和氏璧磨刻而成。由李斯篆书,玉工孙寿镌刻,正面刻有“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字。关于和氏璧和传国玉玺,历史上流传着众多传说,充满了神秘色彩。▲ 秦始皇创制传国玉玺相传,春秋时期,楚国人

  • 李世民从不轻易弑杀功臣,却招架不住群臣谏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杀功臣列表,宴群臣李世民繁体,李世民为什么能打功臣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开国将领在建国后都被贬谪或者残忍的杀害,目的是皇帝要巩固自己的政权,怕他们造反。但是一般来说,这些开国杀功臣的皇帝一般都是那种流氓皇帝!就是像刘邦,朱元璋之类没有多少文化的皇帝,但是李世民作为一个文化水平相当高的明主,为何也杀了一个功臣呢?这个功臣在他册封的24功臣中并不

  • 任见:唐代烧尾宴,洛阳绽奇葩【原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烧尾宴,京城绽奇葩 任见唐朝不光是个诗意盎然和视域宽广的时代,还是个民俗繁荣和民风豪放的时代。唐朝人的饮食文化接纳了西域胡食品类和风味,获得了快速发展,香满朝野,丰富多彩。烧尾宴就是流行于长安和洛阳两都的贵族宴席。烧尾宴在唐朝专指为奉迎上级、新官赴任、提拔升迁或士子登第而举行的特殊宴会,是当时的

  • 李世民为何要拜他为师?此人“身兼五绝”,令崇拜者五体投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虞世南是智永的高足,可这位高足,竟带出来一位“皇帝弟子”,你说厉害不厉害?这位皇帝又是谁呢?他就是酷爱书法、将《兰亭序》带到昭陵的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为何要拜虞世南为师?虞世南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呢?小编一一为你道来。虞世南,浙江人。浙江是个盛产文人的地方,虞世南就出生于此。历史上的文人,不乏具备“三

  • 考古队挖出秦始皇老祖宗的墓,打开棺盖看到这一幕,内心冰凉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河南的老祖宗是秦始皇吗,挖掘秦始皇墓需要400年,秦始皇墓发现尸骨

    原来,这位村民在村里分地时,分到了全村最差的地,这个地长年不长草,就算种地浇水也不长庄稼,把他气得够呛,再也没有管地里的事了。后来要建房时,打算把这地的土挖出来,没想到一铲子下去,发现里头有黄有红,还夹杂硬石。土里有黄有红还有硬石,也不长草?这反常现象让考古队十分好奇。大家都来到了村民所说的这块地,

  • 此人是明初猛将,勇猛赛吕布,忠烈胜关羽,百姓为他建忠烈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城内士兵不足三千,粮草不足百石,跟来势汹汹的陈友谅大军相比,相去甚远,哪里守得住。花云也不是傻子,知道守是肯定守不住的,但是决不能弃城而逃。因为他知道,此处乃是南京的屏嶂,要是此处丢了,南京就没有屏障可言了,朱元璋危险,于是他决定留下来守城,哪怕付出宝贵的生命。花云决定守城后,连忙命令加固城墙,

  • 青楼原指富贵人家闺阁,南北朝末期到隋唐才逐步与妓院变为同义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此外,在罗宗涛的《敦煌变文社会风俗事物考》中的记载:“楼的颜色有紫楼、红楼、青楼,青楼未必是妓院,良家妇女也住青楼”。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到,所谓的“青楼”实际上还指的是富贵人家的子女所居住的楼阁,因而也可称之为“闺房”或“闺阁”。除了上述的说法之外,再来从两个字的含义入手,仔细探寻一下本词的含义。在《

  • 曹丕是怎么死的?他到底有几个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丕怎么杀的几个兄弟,曹丕是什么时候死的,历史上曹丕怎么死的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曹丕有几个兄弟?历史记载的曹操的儿子一共

  • 陆贽任相仅两年但为唐朝提出许多善策,唐顺宗想将其召还却未如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天生我材必有用陆家自东汉末年即为江南名门望族,但到了陆贽出生前家门已衰落。其父陆侃曾任溧阳(今江苏溧阳)县令。本来一个县令,官虽小,但权力不小,一家过得也挺好。不过陆侃去世得早,陆贽是陆侃的第九子,好日子没过几天父亲就去世了。他在母亲韦氏的教导下成长。正所谓寒门出贵子,陆贽学习特别用功,毕竟想改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