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石像
历史上的司马懿的确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思想家,但其性格过于残忍,在进行政治斗争时,往往不择手段,十分残暴。这与电视剧中忧国忧民的司马懿是完全不同的形象,后人对司马懿的成就也有不同的质疑。
曹叡问:“司马公忠正,可谓社稷之臣乎?”
陈矫说:“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魏晋世语》
曹叡
司马懿是一个擅长 急与忍、攻与守 的一个人,这种人是朝廷的希望,但又是对社稷的威胁。因为当他“忍守”时,会让你对他掉以轻心。当他“急攻”时,又会打你个措手不及。所以司马懿不能成为曹魏政权的“社稷之臣”后人常拿司马懿与曹操相比 (小编本人 认为司马懿与曹操没有可比性,当然这只是小编的个人看法 )
从当时的局面来说曹操的所作所为还是上得了台面的。毕竟当时的大汉王朝四分五裂,行将就木,在曹操的努力下使东汉重新开张。而且曹魏政权的每块土地,都是曹操亲自打下来的。 但是司马懿在这件事上,却是大大的不一样。东汉刘家烂了,那是宦官、外戚、诸侯诸多原因的,曹操是乱世崛起。魏朝曹家烂了,可以说是司马懿一家人,憋着一手促成的,典型的窃位篡权。
曹操
如果从司马懿和曹操对比来看,曹操虽奸,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这个做法对现代人的理解是不厚道的,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令人汗颜,但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当腐朽的东汉由宦官、外戚等干政,朝堂一片混乱 ,就应该被取代,克袁绍,收复青幽冀并,统一中原,曹操对当时分裂的朝廷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我们应该赞赏曹操远大的目光和抱负。所以曹操是大忠似奸;
再者司马懿,此人智谋,见识都是当时之才,善于隐忍,不过太过于攻于心计,个人不太推崇他。再从历史角度考虑,他的反叛对全国的统一效果不大,因为那时候诸葛亮已死,蜀国再也无力北伐,东吴更不用说了,魏国统一三国只是时间问题,而且他完全可以尽一个忠诚来实现三国统一的抱负啊,还是个人私心太重重,人家曹操到死也没称帝。所以司马懿给我的感觉就是大奸似忠。曹操是大忠似奸。
吴秀波饰演的司马懿
其实在当时的乱世之中很难判断一个人是否忠还是奸!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司马懿前期是忠于曹魏政权的,后期他是权臣,但在当时曹魏政权的人看来他依然是忠臣,威望那是相、当、高。司马懿死后,文钦讨伐司马师,檄文中都不敢按照写檄文的惯例对其父进行辱骂,反而对司马懿有“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等赞誉。 司马懿由忠到奸,是从后来的政治因素(政治格局、政权走向)造成的。那个“何不食肉糜”的弱智皇帝晋惠帝在位期间的永嘉“八王之乱”以后开始。其不肖子孙自相残杀,胡人遂乘时入侵,占领北方,为百姓带来诸多浩劫。也可以说 司马懿后半生给百姓造成的浩劫,盖过了他的成就。
乱世之中,有能者居之!何来奸臣之说!不危害百姓的,就不算奸臣!杨坚篡位,天下百姓谁又说他是奸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