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集团的政治中心在邺城与许昌,为何他最后在洛阳病逝?

曹操集团的政治中心在邺城与许昌,为何他最后在洛阳病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114 更新时间:2024/2/13 12:22:05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令人奇怪的是,曹操在消灭袁绍集团后将大本营迁到了邺城,此后的邺城、汉献帝所在的许昌成为了曹魏集团的政治中心。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在邺城和许昌之外的洛阳病逝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曹操病逝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而死前的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对曹操一点都不友好。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年初,刘备进攻汉中,曹军的西线第一大将夏侯渊阵亡。曹操亲自率兵救援汉中也无法改变失去汉中的结果,汉中之战也是刘备第一次正面击败了曹操。

几乎在汉中之战的同时,关羽军进攻曹操控制的樊城。防守樊城的曹军南线第一大将曹仁命悬一线,曹操只得派于禁率领七军救援樊城。结果关羽上演了“水淹七军”,于禁全军覆没。汉中之战和“水淹七军”几乎歼灭了曹操的一半主力部队,曹操在黄河以南的统治濒临崩溃。

面对如此险峻的局面,曹操亲自到黄河以南指挥樊城的救援作战。因为许昌周边已经出现了接受关羽遥控指挥的武装力量,所以曹操只得将自己的统帅部设在了洛阳。到达洛阳后不久,曹操得到了“大魏吴王”即将偷袭盟友的消息,便命令徐晃率领新招募的士兵救援樊城。

因为徐晃的新兵未必是关羽的对手,所以曹操在徐晃出兵后也亲自率军进驻摩陂(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东南)。不过“大魏吴王”真是“忠义无双”,被偷家的关羽士气大挫,最终被徐晃击败。关羽随后迎来了“走麦城”的悲壮结局,曹操则在危机解除后从摩陂返回洛阳统帅部。

可能关羽的“威震华夏”耗尽了曹操最后的生命活力,曹操返回洛阳后就一病不起,实在无法返回邺城和许昌。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不趁机攻打蜀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想必都知道,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争斗可谓是热血沸腾,同时很多人会对孔明之死些许有点遗憾。不过可能大家会没注意到,在三国演义中孔明逝世后,重心就到了曹魏吴蜀的政权上了,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了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其实这里要说的就是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性格,诸葛亮在白帝

  • 赵曙濮议事件的起因是什么?曹太后的态度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濮议,是宋英宗时代对生父尊礼濮安懿王赵允让的讨论,那么赵曙濮议事件的起因是什么?曹太后的态度怎么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仁宗无嗣,死后以濮安懿王允让之子赵曙继位,是为宋英宗。即位次年(治平二年),诏议崇奉生父濮王典礼。侍御史吕诲、范纯仁、吕大防及司马光、贾黯等力主称仁宗为皇

  • 丁戌奇荒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是怎么解决这场饥荒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丁戌奇荒,清朝,历史解密

    在每年上映的众多电影之中,总有几部戳中观众的泪腺,让人心情压抑乃至流泪。这其中有感人至深的亲情,也有人世间罕见的灾难,就如2012年上映的电影《1942》。相信当年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都会对其中的故事情节有所记忆。在旱灾引起的大饥荒面前,为了避免战火的摧残,无数的河南百姓背井离乡逃荒陕西。张国立饰演

  • 红山文化的起源是什么?来源于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红山文化,新石器时代,历史解密

    生活在西拉木伦河两岸的红山文化部落集团,过着比较稳定的农业经济生活,已经发现了较多氏族居住营地的遗址。大凌河上游牤牛河北岸的敖汉旗河福营子村,有一处红山文化的氏族部落,两条保存较好的壕沟将部落遗址分别围成紧邻的两个部分,即两个氏族。其中东南部的壕沟周长 600余米,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在壕沟的东南边留

  • 开国元帅陈毅的第二任妻子:赖月明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赖月明,民国,历史解密

    赖月明,江西兴国人,1914年生,开国元帅陈毅第二任妻子。1931年在"月老"李富春、蔡畅等人的热心帮助下,陈毅和赖月明结婚。红军主力长征后与陈毅失散。后与受伤掉队的红军方良松结婚,两人生有3个儿女。直到1989年春,七十四岁的赖月明接受了传媒记者的采访,世人才知道陈老总的"月明"还活在人间,只可惜

  • 在古代,杀伤力足够大的冷兵器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弓弩,三国,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有无数的冷兵器,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冷兵器时代,古战场上收割敌人性命保全自己性命的武器,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兵器谱上有十八般兵刃,其排名顺序是一刀二枪三剑四戟五斧六钺七钩八叉,但是要按杀伤力排名,刀剑可能都进不去前三名,古代大将发誓“死于刀剑之下”,其实就是一

  • 清朝一直大力“禁火器” 火器在民间为何泛滥如此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对清代民间火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大力“禁火器”,为何民间却火器泛滥?火器,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创举。早在宋代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火器。到14、15世纪,火器在西方已经普及,火枪和火炮基本取代了大刀长矛。在同时期的东方,也出现了一股火器发展的热潮,尤其是明末清初,火

  • 从二品官员到清朝贪官,此人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从二品官员到清朝贪官,此人究竟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清朝有名大案很多,但在乾隆时期有一桩案子,时间之长,前所未有。通过此案也能看出所谓的“康乾盛世”之下腐败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敢修渠的清官在历史上西北地区被认为贫瘠之地,其实西北也有富庶之地,比如黄河的平原,土壤肥沃,这就是我们宁夏

  • 和珅见到八旗旗主都要给面子 他们的权力究竟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和珅,八旗旗主,历史解密

    对八旗旗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八旗旗主的权力有多大?和珅作为军机大臣,和珅为什么都要给他面子?话说《铁齿铜牙纪晓岚》之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八旗贵族之一的金大烟袋和和珅有了摩擦,·按理来说和珅当时是军机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朝中大臣看到和珅无一不都要尊称其一声“和中堂

  • 为什么反清复明不会成功 主要的原因有几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明朝,历史解密

    为什么反清复明不会成功?第一,没有群众基础,老百姓处于一种饿不死吃不饱的状态,导致不愿意造反,而且当时控制百姓农民的乡绅土豪不愿意造反,一开始清朝就是拉拢这些人的,他们不反,农民基本不会反,要是反了也会规模很小,宁做太平犬,莫做离乱人是当时的主流思想。第二,前朝就是南明留下的祸患,那个时候士大夫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