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北叛乱时有发生 清政府历经三朝 近70年平定了西北边疆的叛乱 割据势力 功泽流传后世

西北叛乱时有发生 清政府历经三朝 近70年平定了西北边疆的叛乱 割据势力 功泽流传后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358 更新时间:2024/1/18 18:49:02

乾隆利用清朝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隔阂,两次平定西北的准噶尔部,一次平定新疆回部,密切了中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保障了中国领土的完整和国家的统一,在这一点上,乾隆的功绩不可抹杀的。

乾隆皇帝自诩“十大武功”乃众所周知,平心而论这“十大”水分不少,但其中“两平准噶尔”和“平定回部”之叛乱,确实是值得后人赞颂。这三次不远万里之战争,彻彻底底地将西北边疆归入大清版图,维护了领土的统一。乾隆皇帝作为当时最高统治者,的确是功不可没!纵观大清王朝历史,“西北”一直是威胁王朝政权的一枚定时炸弹,尤其是在康雍乾三朝多次爆发叛乱。

康熙朝时期,康熙二十九年至康熙三十五年,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叛乱,康熙皇帝三次御驾亲征,先后历经乌兰布通和昭莫多两场大战,终于平定了噶尔丹之叛乱。而噶尔丹本人也因兵败而郁郁而终。然而,好景不长,康熙末年,噶尔丹的继任者策妄阿拉布坦又在西北卷土重来,准噶尔再一次叛乱,对抗天朝。康熙皇帝虽然此时年过六旬,尽管已经无力御驾亲征,但是以武力打击叛乱之决心丝毫未变。康熙皇帝以自己爱子,皇十四子胤禵为“大将军王”,代父亲征。

在胤禵征讨叛乱时期,虽遇到一定困难,甚至一度陷入僵局,但是整体战事还是对天朝较为有利。可惜就在平定大业即将告成的关键档口,康熙皇帝突然病危驾崩,在异常激烈的皇位“争夺战”中,雍正皇帝胜出成为了皇位继承人。作为雍正皇帝对立派的“大将军王”胤禵,自然不能获得新君之信任,因而被从西北调回北京,“大将军”一职也被取而代之。总之,康熙朝时期,西北叛乱并未得到根除,甚至是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大尾巴”。

进入雍正朝,一度被胤禵压制的策妄阿拉布坦,并没有俯首称臣,趁大清王朝皇权交接未稳之际他又支持同为厄鲁特蒙古的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卷土重来,妄图与大清王朝对峙。雍正皇帝以川陕总督为“大将军”,持续对叛军以严厉的武力打击,年羹汉军旗人出身,对顾忌相对不多,一顿强兵劲旅,打得叛军落花流水,西北叛乱暂时被压制。雍正七年,策妄阿拉布坦之子噶尔丹策零继承乃父遗志,卷土重来,试图继续与大清王朝掰掰手腕。

这次清廷兵分两路进军准噶尔,其中北路军以满洲宿将傅尔丹为大将军,西路军以平定西北名将岳钟琪领兵,雍正皇帝似乎志在必得。然而,战争进展并非如天朝预期,更是在和通泊之战,北路军陷入敌军重围而几乎全军覆没,幸而满洲官兵穷途末路冒死抵抗,主帅傅尔丹才捡回一条性命。

最后,还是素来与清廷要好的喀尔喀蒙古额驸策棱出手,才算挽回败局。至于西路军在岳钟琪出师不利之情况下,张广泗取而代之,总算取得一定成果。最后,噶尔丹策零迫不得已俯首称臣,清廷与准噶尔握手言和,双方恢复双边关系,西北战事告一段落,而雍正朝针对西北叛乱之作为也就止步于此。

通过上述我们可知,历经康、雍两朝,大清王朝在对抗西北叛乱,尽管占据上风且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并没有彻底抑制反叛势头,最主要由于反动势力存在,西北地区一直没有真正归属大清王朝版图,“西北”俨然成为大清王朝君主们的一块大心病。

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驾崩,年轻的乾隆皇帝继位。年轻人踌躇满志,上位伊始他就在心里暗下决心,定要在自己执政时期,完成祖、父两代帝王未完成之宏愿——彻底征服西北。乾隆十八年,这征服西北的机会悄然而至,既模糊,又突然。原来,噶尔丹策零死后,他的儿子们开始挣立汗位而相互厮杀,搞得准噶尔内部四分五裂,前几代雄才大略汗王创造之辉煌也被挥霍一空,准噶尔汗国落寞了!

就在乾隆十八年,蒙古部落的三位车凌因为不堪内部战乱之压迫而选择归顺清廷,而乾隆皇帝则敏锐地察觉征服西北的时机到来了。在避暑山庄多次接见了三位车凌,积极了解蒙古内部情况之后,乾隆皇帝决定对西北用兵。乾隆皇帝将自己主张公布朝堂之后,反对之声不绝入耳。

大部分朝臣认为,此时西北蒙古彪悍顽强,不来攻打中原就不错了,难得当前太平盛世,皇帝的主动出击岂不是自讨苦吃?而且时间仓促,如此大规模之战事,在毫无准备之前提下,如何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应该说,大臣们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但是乾隆皇帝清楚,时机转瞬即逝,作为最高统治者,关键时刻必须要当机立断。在力排众议之后,乾隆皇帝乾纲独断地决定征服西北,乾隆二十年,战争正式拉开序幕。

实际上,战争的过程并非如预期那般顺利,甚至是十分艰苦,而且又出现反复。清军在先后击败了以达瓦齐为首的准噶尔蒙古军队之后,以阿睦尔撒纳为首的一些蒙古贵族又出现反叛。这阿睦尔撒纳身份比较特殊,此人乃策妄阿拉布坦之外孙,又是厄鲁特蒙古辉特不台吉。因为与达瓦齐之间的利益纠葛,开始依附清廷,也成了清廷平定准噶尔的向导加急先锋。

清廷平准胜利后,阿睦尔撒纳以“卓著功勋”被清廷封赏为双亲王爵位,食亲王双奉,应该说,这个封赏已经是超规格了。但是阿睦尔撒纳并不满足,在通过战争取得在蒙古地区利益之后,又举旗反清。这种两面三刀的行为,客观上促使了清廷对厄鲁特蒙古的毁灭性打击。

阿睦尔撒纳兵败逃亡到哈萨克和俄罗斯,俄罗斯一直关注准噶尔战事,其企图不言而喻。最后他因染天花而病殁,年仅35岁。另外,战争最终的受害者永远是普通百姓,清军出兵比较仓促,粮草等后勤补给并不充分,因此给蒙古人民造成了沉重负担,这也是平定大业会出现几次反复的客观事实。

而之后的“回部叛乱”只是西北战事的衍生,乾隆皇帝急命平定大将兆惠领兵平叛。兆惠临危受命,在一度被敌军层层围困的不利情况下,竟然神奇地拖垮敌军,待援兵到来之后而反败为胜,并最终取得了胜利。为维护祖国之统一,兆惠将军确实是功不可没!

乾隆皇帝通过一系列的战争,西北地区正式成为大清王朝版图一部分,这是之前王朝仅对西北是名义上的管辖,绝非可以肩比之的。尽管在战争过程中,乾隆皇帝出现过很多失误,甚至是一些残忍的决策,但仅就维护国土的统一,乾隆皇帝作为时代的统治者,确实值得后人称颂。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吕泽:吕后的哥哥 刘邦的大舅哥 汉初最神秘的人物 帮刘邦打下半壁江山 历史却没有详细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吕泽是吕后的哥哥,刘邦的大舅哥。吕泽在正史记载中只有寥寥数笔,但其实他是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的最要功臣之一。在西汉开国史中,他属于“异端”的存在。整个皇廷,一半以上的功臣,不是他的老友就是他的故吏。多疑的刘邦居然对吕泽是绝对信任的,刘邦对吕泽的部下调之即用,吕泽也任其调之。君臣一生,无一丝猜忌。即使是

  • 东吴悍将太史慈:战力不亚于赵云,堪称三国东吴第一猛将,惜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东吴的悍将,许多人都会想到张辽和甘宁,但是实际上还有一位比之他们俩丝毫不差,此人就是东吴悍将太史慈,战力不亚于赵云,堪称三国东吴第一猛将,惜英年早逝!太史慈字子义,东莱人。少好学。曾经在郡里任奏曹吏。十分聪明能干。有一次州牧和郡守闹了些矛盾。不知孰非。他们都向朝廷上交了一份奏章。州牧派去

  • 三国法正:一个原本可以改变三国历史的人,若他在蜀汉未必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

    三国时期有许多著名的谋士,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三国法正,一个原本可以改变三国历史的人,若他在蜀汉未必败。孟达机警,与申耽、申仪商议:“我与法孝直同有功于汉中王;今孝直已死,而汉中王忘我前功,乃欲见害,为之奈何?”在申氏兄弟的唆使下,孟达反水,将上庸献予曹魏,并祸及并导致刘封被杀。诸葛亮的这一计策加大了

  • 白袍将军陈庆之是南朝历史上不败的战争神话 七千白袍大破五十万北魏军 留下了名军大将莫自牢 千兵万马避白袍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陈庆之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名将,身体文弱,难开普通弓弩,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以7000人北伐,击败50万大军,140多天攻下32座城池,是一位深得众心的儒将。中年出阵,大器晚成陈庆之自幼就是梁武帝萧衍的随从,从身份上来说属于书童一类。萧衍是个棋迷,常常喜欢通宵下棋,其他

  • 乾隆皇帝活了多大的岁数?为什么他如此长寿?概因这点秘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

    在清朝历史上,乾隆作为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他的长寿也是赫赫有名的,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乾隆皇帝活了多大的岁数?为什么他如此长寿?概因这点秘诀。乾隆是出生于和平时代的天子,但是有一点却和十分相似,那就是对平民百姓十分仁慈;在乾隆执政期间,他非常重视农民,对于赈灾更是不遗余力。一个太平天子为何如此关心农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究竟有多伟大?他的成功有她一半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

    在我国近代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究竟有多伟大?他的成功有她一半功劳。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其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这也为袁隆平从小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1953年时,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之后又被分配到了安阳农

  • 北宋理学大师邵雍:不但皇帝御赐谥号,还配享孔庙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只有许多才华横溢的人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北宋理学大师邵雍,他不但皇帝御赐谥号,还配享孔庙。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他们是一代哲学大师。宋儒学的代表,道学家。其中邵雍对人生易理的开创,可比唐时的李淳风袁天罡。可以说是活神仙。邵雍出生就灵气百现。据说他母亲父亲爬山,女人好

  • 南梁战神,白袍名将陈庆之,毛泽东最为之神往的一代名将,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南梁战神,白袍名将陈庆之,毛泽东最为之神往的一代名将,到底有多厉害?与韩信相似,陈庆之出身卑微,没金钱,没关系。而且又出生在南齐这样一个被贵族阶层垄断的国家,即使自己有救世之能,然而身份卑微,也不会被统治阶层重用。怀着内心对得到明主提拔的渴望,陈

  • 清朝名臣李卫,是如何一步步成为雍正的宠臣的,在雍正死后乾隆有所如何对待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一时期有许多买官的行为,但是真正通过这个途径当上名臣的却少之又少,可并不是说没有,我们今天说的这位清朝名臣李卫就是其中一位,接下来我们就看看他是如何一步步成为雍正的宠臣的,在雍正死后乾隆有所如何对待他的?李卫出生于一个叫富贵的家庭,很多人说他能够当官,完全是花钱

  • 顾祝同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为何被人们称“顾粥桶” ?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

    在我国近代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顾祝同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为何被人们称“顾粥桶” ?顾祝同,字墨三。生于1893年,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江苏省涟水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隶属于许崇智嫡系出身。随后投靠蒋介石,从师长,到军长,再到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可以说,顾祝同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