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最后一任皇帝元顺帝 传言是南宋末代皇帝赵显的儿子 好不容易登上帝位 却拯救不了衰亡的趋势

元朝最后一任皇帝元顺帝 传言是南宋末代皇帝赵显的儿子 好不容易登上帝位 却拯救不了衰亡的趋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207 更新时间:2024/2/19 17:57:24

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是元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亲政初期,他勤于政事,任用脱脱等人,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挽救元朝的统治危机,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积弊已久的社会问题。公元1368年,明军进攻大都,妥懽帖睦尔出逃,蒙古退出中原,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

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后史称元顺帝,即元朝第十一位皇帝,是元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也是元朝统领中原的最后一位皇帝。年少时的妥懽帖睦尔可以说是经历了戏剧般的狗血坎坷。1320年,妥懽帖睦尔出生于金山一带,生母贞裕徽圣皇后在诞下他之后便去世了。彼时,元朝内政不稳,王位之争混乱。1329年,妥懽帖睦尔的生父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㻋即位于漠北,奈何转眼就被其弟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毒害。

1330年,元文宗登基后,妥懽帖睦尔的嫡母又被文宗皇后卜答失里杀害。于是,年仅十岁的妥懽帖睦尔便被叔父元文宗流放到高丽大青岛,过上了被监禁的生活。更荒诞的是,野史一度流传着妥懽帖睦尔实为宋恭帝赵显之子的说法。在被监禁于高丽的日子里,元廷又有谗言称妥懽帖睦尔意图借高丽造反,元文宗则昭告天下,称妥懽帖睦尔并非元明宗的亲骨肉。次年,妥懽帖睦尔就被辗转流放到了广西静江。

许是天道轮回,妥懽帖睦尔被驱逐监禁后,元廷皇位频繁更迭。先是1330年,元文宗之子被立为皇太子后不过一个月便身故。继而1332年,元文宗驾崩。随后,权臣燕帖木儿却违背元文宗传位给妥懽帖睦尔的遗言,扶妥懽帖睦尔的异母弟弟孛儿只斤·懿璘质班继位,为元宁宗,但不过数月,元宁宗便又驾崩。

彼时,燕帖木儿权倾朝野,欲立元文宗的次子燕帖古思为新帝。但,元文宗驾崩时称后悔弑杀明宗皇帝,遗言要将帝位还予妥懽帖睦尔。文宗皇后卜答失里终于将流放在外的妥懽帖睦尔迎回,而燕贴木儿却对妥懽帖睦尔的继位处心阻挠、积虑拖延。

经历过私生子传闻和流放监禁的混沌童年,找回帝位的妥懽帖睦尔依然面临着坎坷僵局。1333年,十三岁的妥懽帖睦尔登基,为元惠宗。深宫之中,权臣燕帖木儿之女答纳失里被立为皇后,卜答失里被封为太皇太后,卜答失里之子燕帖古思被立为皇太子。很明显,元顺帝被左右架空,傀儡当政,水深火热。

燕帖木儿家族从未停止过密谋“废顺帝”。直至1335年,右丞相伯颜粉碎了燕帖木儿家族的政变、消灭其余党。然而其后,大元朝却并未得到内廷太平和民生喜乐,一手遮天的新人物变成了被封为秦王的伯颜。伯颜掌权后排斥异己、压迫汉民、甚至取消科举考试,种种倒行逆施令大元朝动荡不安,这一切都被元顺帝看在眼里。

就在伯颜与太皇太后卜答失里密谋篡位之时,元顺帝联合伯颜之侄脱脱先一步发动政变,罢黜了伯颜。终于,元顺帝得以亲政。在流放了伯颜、赐死了卜答失里后,元顺帝祭告了生父元明宗,任脱脱为右丞相,并在次年改元至正。

与其叔父伯颜不同,脱脱任右丞相期间,实施了史称“脱脱更化”的一系列改革,辅佐了励精图治的元顺帝,让整个大元朝终于迎来了冰雪暂融的一段光景。在那段光景里,元顺帝革除弊政,政治上昭雪冤狱、编纂法典,文化上恢复科举、编修三史,经纪上宽缓税收、变钞治河。

历经流放驱逐、傀儡当政、受制权臣的元顺帝,在当时如此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守着一种默然的原则底线。在伯颜企图灭汉人的种族排斥下,他果断的予以否决;在一展宏图的时刻,他慧眼识人重用了脱脱。当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元朝在冰雪暂融的光景里,也仍然饱受着各种天灾困局。彼时的黄河决口、瘟疫爆发、饥荒严峻,无不沉重的打击着意图挽回元朝颓势的顺帝。

虽然元朝尚武,不过,妥懽帖睦尔的元廷汉风优雅。元顺帝自小接触汉化教育,极擅书法、留下诸多墨宝,热爱艺术、醉心水墨丹青,甚至也曾写下数首汉诗流传于世。“鸟啼红树里,人在翠微中”,提笔作联作得如此原生态的元顺帝,并非附庸风雅。

据《元史》记载,元顺帝在工艺、文学、音律等方面都有着惊人的天赋与热情。比起策马扬鞭征战四方,他显然更投入于艺术与创造,不仅能亲自设计制作建筑模型,甚至也设计过宫漏,以控制水流的速度来计量时间,还曾创作惊世的《十六天魔舞》来展现佛家思想。建宫殿时,他亲自画图纸。造龙船时,他亲自绘样本。据《庚申外史》所记,当时的元大都人一度将元顺帝称为鲁班天子。

在古代帝王将相的恢弘历史中,元顺帝未必堪称雄才伟略、高屋建瓴、运筹帷幄。但在整个元朝历史的文化与科技发展中,元顺帝却描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墨子泣丝。至正十三年,权臣哈麻借商议立爱猷识理达腊为皇太子之事排挤脱脱,在元顺帝面前挑拨,宫廷内乱的序幕随即拉开。至正十四年,在哈麻的谗言佞语下,元顺帝贬黜右丞相脱脱,削其兵权,判其流放。次年冬,脱脱便在流放云南的途中被哈麻逐杀。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任哈麻为亲的元顺帝受之蛊惑,声色犬马,时皇后与太子萌禅位异心、宦官朴不花和搠思监搅乱朝政,大元半壁江山已然不保。

此后近十余年,元廷内忧不断、社稷不安,扩廓帖木儿与孛罗帖木儿两大军阀相争,民间农民起义,天灾饥荒难耐,中原大地哀鸿遍野。直至至正二十八年,元顺帝方与扩廓帖木儿言和,但对于大元朝而言,早已时不我待,南方朱元璋称帝,建元洪武,明军向北挺进,摧枯拉朽,风卷残荷,势如破竹。同年八月,元顺帝携太子后妃及大臣等逃至上都。从此,北元的时代开,元朝在中原的统治,终于宣告了结束。

元朝共历98年,而元顺帝在位时间长达35年,甚至长于元世祖忽必烈的34年。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评价元顺帝为有权能的政客,适于生存,富于弹性,愿意将就妥协。正因他将就现实,才能从当时千疮百孔的现实中挺下来,才能成为整个元朝历史中在位最久的君主。

虽然在历史上被称为“亡国之君”,但又有谁能否认元顺帝在某些作为上远胜前人。而当明军来袭时,他没有如史上其他帝王将相英烈殉道,没有背水赴战,也没有缴械屈从,而是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前朝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顺帝有巧智,有绝艺,有过励精图治之心,有过勤政亲为之行。可惜,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后期的元顺帝纵情享乐,怠于政事,被诸多诟病。无论如何,后世人知晓的故事只能是史书和散记投映出的模糊影像。与其判定前人的对错,与其对前人歌功与讨伐,不如从那遥远时空中已尘埃落定的一切,去汲取一丝善意和温暖。

当元顺帝最后掩帐拟定逃亡路线的时候,我们要如何想象他是否痛心疾首,是否悔不当初。前尘漠北要相望。他曾经熬过艰难,守得云开,却可惜后半生行差踏错,走入阴霾。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西北叛乱时有发生 清政府历经三朝 近70年平定了西北边疆的叛乱 割据势力 功泽流传后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

    乾隆利用清朝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隔阂,两次平定西北的准噶尔部,一次平定新疆回部,密切了中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保障了中国领土的完整和国家的统一,在这一点上,乾隆的功绩不可抹杀的。乾隆皇帝自诩“十大武功”乃众所周知,平心而论这“十大”水分不少,但其中“两平准噶尔”和“平定回部”

  • 吕泽:吕后的哥哥 刘邦的大舅哥 汉初最神秘的人物 帮刘邦打下半壁江山 历史却没有详细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吕泽是吕后的哥哥,刘邦的大舅哥。吕泽在正史记载中只有寥寥数笔,但其实他是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的最要功臣之一。在西汉开国史中,他属于“异端”的存在。整个皇廷,一半以上的功臣,不是他的老友就是他的故吏。多疑的刘邦居然对吕泽是绝对信任的,刘邦对吕泽的部下调之即用,吕泽也任其调之。君臣一生,无一丝猜忌。即使是

  • 东吴悍将太史慈:战力不亚于赵云,堪称三国东吴第一猛将,惜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东吴的悍将,许多人都会想到张辽和甘宁,但是实际上还有一位比之他们俩丝毫不差,此人就是东吴悍将太史慈,战力不亚于赵云,堪称三国东吴第一猛将,惜英年早逝!太史慈字子义,东莱人。少好学。曾经在郡里任奏曹吏。十分聪明能干。有一次州牧和郡守闹了些矛盾。不知孰非。他们都向朝廷上交了一份奏章。州牧派去

  • 三国法正:一个原本可以改变三国历史的人,若他在蜀汉未必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

    三国时期有许多著名的谋士,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三国法正,一个原本可以改变三国历史的人,若他在蜀汉未必败。孟达机警,与申耽、申仪商议:“我与法孝直同有功于汉中王;今孝直已死,而汉中王忘我前功,乃欲见害,为之奈何?”在申氏兄弟的唆使下,孟达反水,将上庸献予曹魏,并祸及并导致刘封被杀。诸葛亮的这一计策加大了

  • 白袍将军陈庆之是南朝历史上不败的战争神话 七千白袍大破五十万北魏军 留下了名军大将莫自牢 千兵万马避白袍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陈庆之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名将,身体文弱,难开普通弓弩,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以7000人北伐,击败50万大军,140多天攻下32座城池,是一位深得众心的儒将。中年出阵,大器晚成陈庆之自幼就是梁武帝萧衍的随从,从身份上来说属于书童一类。萧衍是个棋迷,常常喜欢通宵下棋,其他

  • 乾隆皇帝活了多大的岁数?为什么他如此长寿?概因这点秘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

    在清朝历史上,乾隆作为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他的长寿也是赫赫有名的,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乾隆皇帝活了多大的岁数?为什么他如此长寿?概因这点秘诀。乾隆是出生于和平时代的天子,但是有一点却和十分相似,那就是对平民百姓十分仁慈;在乾隆执政期间,他非常重视农民,对于赈灾更是不遗余力。一个太平天子为何如此关心农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究竟有多伟大?他的成功有她一半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

    在我国近代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究竟有多伟大?他的成功有她一半功劳。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其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这也为袁隆平从小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1953年时,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之后又被分配到了安阳农

  • 北宋理学大师邵雍:不但皇帝御赐谥号,还配享孔庙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只有许多才华横溢的人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北宋理学大师邵雍,他不但皇帝御赐谥号,还配享孔庙。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他们是一代哲学大师。宋儒学的代表,道学家。其中邵雍对人生易理的开创,可比唐时的李淳风袁天罡。可以说是活神仙。邵雍出生就灵气百现。据说他母亲父亲爬山,女人好

  • 南梁战神,白袍名将陈庆之,毛泽东最为之神往的一代名将,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南梁战神,白袍名将陈庆之,毛泽东最为之神往的一代名将,到底有多厉害?与韩信相似,陈庆之出身卑微,没金钱,没关系。而且又出生在南齐这样一个被贵族阶层垄断的国家,即使自己有救世之能,然而身份卑微,也不会被统治阶层重用。怀着内心对得到明主提拔的渴望,陈

  • 清朝名臣李卫,是如何一步步成为雍正的宠臣的,在雍正死后乾隆有所如何对待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一时期有许多买官的行为,但是真正通过这个途径当上名臣的却少之又少,可并不是说没有,我们今天说的这位清朝名臣李卫就是其中一位,接下来我们就看看他是如何一步步成为雍正的宠臣的,在雍正死后乾隆有所如何对待他的?李卫出生于一个叫富贵的家庭,很多人说他能够当官,完全是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