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晋文公尽了犬马之劳的介子推,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逼上绝路的?

为晋文公尽了犬马之劳的介子推,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逼上绝路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372 更新时间:2024/1/25 14:43:30

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人,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介子推是跟随晋公子重耳一起流亡十九年的那位随从,在晋文公功成名就之际,所有其他随从都加官进爵,而他却落了一个抱树烧死的悲惨结局。

想当初,介子推随晋文公流落至卫国一座荒山野岭,晋文公等人几天没有吃东西,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熬了一锅肉汤给众人吃,当场让晋文公感激涕零,承诺回国之后重重的封赏他。

然而,19年后,苦尽甘来,一众大臣都得到了封赏,狐偃、赵衰都位至卿相,贾佗;先轸、魏犨等人也能封到将军,唯独这位“割肉啖君”的介子推却颗粒无数,带着其老母躲藏到绵山隐居。

他的好朋友实在看不下去,还专门写了一封信为他鸣不平,并且还把它挂在城门上:“龙失其所,周游天下,众蛇从之。龙饥乏食,一蛇割股。龙返于渊,安其壤土。数蛇入穴,一蛇于野”。

正是这封信,让晋文公内疚不已,还亲自己派人去绵山上寻找介子推,好弥补自己的过失,哪知介子推死活不出来,晋文公就在山上放火烧山,想要把他逼出来,结果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给烧死了。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看到的是一个不为名利所累,道德和情操高尚的世外高人。而我却看到的是一个钢铁直男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逼上绝路。

其一、介子推的情商太低

跟随晋文公一路游历数国历时十九年的随从都是治国的天才,其政治智慧和为人处世远在介子推之上。

想当初,重耳等人游历到卫国一个荒山,众人都好几天没没吃饭了。这时一个农夫端了一盘盛满土块的盆子当作食物献给重耳,重耳大怒,想要殴打农夫。这时是赵衰上前劝谏重耳,土者,土地也,是君王立国的根本,让重耳接受这份馈赠。

于是重耳恭恭敬敬地接受了这份礼物,继续逃亡。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赵衰的政治智慧是相当的高,后来赵衰做到了公卿的位置,这也是配得上他的德行。

而狐偃负责队伍的后勤,保证了重耳的衣食住行,使众人不至于在旅行中忍饥挨饿,从这点看,其功劳也是相当大的。

后来重耳滞留在狄国,也是狐偃的爸爸通风报信,才让重耳及时出逃,不至于被勃鞮杀死。

重耳来到齐国,迷恋女色,和齐姜陷入温柔乡,早将自己的宏图大业忘了个一干二净,正是赵衰和狐偃二人将重耳灌醉,拖上马车,强行把重耳拉走,才有了后来的晋文公。

可见,正是这些有功之臣的关键时候的作用,才是确保重耳坚持走完了全程,最后得以回到晋国继承君位。反观介子推,除了一个“割肉啖君”,实在找不出他到底立了什么功。

而当重耳将要抵达晋国时,以狐偃为首的大臣上演了一出苦情戏:“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尤知之,况于君乎?请从此去矣”

而重耳也不傻,当即表示:“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視之!”

君臣之间患难与共,苦尽甘来,用这种套路来表演一下这种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加深君臣之间的感情,这种表达方式也未尝不可。

哪知介子推在旁边阴阳怪气的来一句:“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

他这话一出,立刻让狐偃等眼泪还没擦干的人立即愣在原地,内心那个尴尬啊,心中一万匹草尼马呼啸而过。

其二、介子推是假清高

在史书上记载了一段介子推与其母亲在家里的私密对话,我要问的是,你和你娘在家里的私下对话怎么跑到史书上,让天下人都知道了呢,不是你有意传播出来,谁又知道呢?

况且,你那一段自我美化的言论把晋文公置于何地,难道是以晋文公的忘恩负义来成就你的美名?

更过分的是,你居然让你的邻居写一封信挂在城墙上,故意让全天下人知道,晋文公是不仁不义,而你介子推是清高廉洁,重情重义的有功之臣。你是不是想让全天下的人来唾骂晋文公,顺便来赞美你的高洁?

我看介子推真的是一个表演高手,善于利用一些事件来炒作自己。

如果晋文公当初晓得你是这么一个人,他是断然不会品尝你的肉汤。更何况齐桓公刚刚死去,他的大臣易牙把自己孩子杀了也熬了一锅肉汤来取得齐桓公的信任,最后却发动叛乱,齐桓公的尸体躺在卧室67天,尸虫满地。晋文公难道不会想起齐桓公的前车之鉴吗?

三、晋文公的首要目的是要称霸

其实,晋文公心里跟明镜似的,也许并不是遗忘了介子推的封赏,而是有意为之。

晋文公接手晋国内政,面临的是内忧外患,想到的是如何平息反对势力的的怨气,他连曾经三番五次追杀他的勃鞮都封了官,可见他的宽宏大量。当然他封赏勃鞮也有他的政治考量,在反对势力看来,晋文公连他最恨的人也封赏,那其他其他反对势力就可以安心了。

而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也是很有章法,有一个叫壶叔的人向他要封赏,而晋文公狠狠的把他教育了一番,国家的封赏是分三个等级,不是谁想要就给谁。

可见晋文公不是见人就赏,他的施政策略是有章可循,而介子推都不在这三类人当中,可见他是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原因。

另外,晋文公不可能什么事都亲力亲为,他作为一国之君,首要的事情是称霸,这种封赏他人的小事情肯定是交给赵衰等公卿去处理。

介子推没有得到封赏,那些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同僚都不曾为他发一言,可见介子推的人缘之差,到了何种地步。

最后的话

当晋文公出于压力去绵山寻找介子推未果时,有一个随从向他建议用烧山把介子推逼出来,文公居然答应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放火烧山是要出人命的,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答案只有一个,文公是故意为之,放任介子推被大火烧死。可见他对介子推的怨恨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作为一国之君,当前最大的精力是让晋国称霸,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是被一个臣子要挟,跑到一个深山来天天找他,还要背负忘恩负义,不仁不义的骂名。

所以,介子推的死是必然的,他是自己一步一步把自己作死。

当然,作为君王的晋文公不得不把后面的戏给演完,他找到介子推被烧焦的尸体,流下了自己的眼泪,还不忘砍下他旁边柳树,回去做了一双木屐,对着自己的鞋称“足下”。

最后,介子推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轻名利重义气的君子形象,而晋文公也挽回了自己作为仁君的形象,可谓为是君臣各取所需。

标签: 历史介子推晋国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曹丕与郭女王之间的关系如何?有何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曹丕,三国

    曹丕,曹魏高祖文皇帝,曹魏的开国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期曹魏开国皇帝曹丕,表字子桓。曹丕本是曹操的次子,30岁那一年被立为魏王世子,三年后,曹操去世,曹丕继任丞相,同一年,接受禅位登基为帝。自此,汉代走到了末路,魏国建立。曹丕在历史上一位明君,虽然登基的方式并不光明,可是在登基

  • 冉魏的建立者冉闵,几个错误决策亲手葬送冉魏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冉闵,冉魏

    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十六国时期冉魏开国皇帝,果断敏锐,以勇猛著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冉闵原是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孙,其父冉良。后赵石勒击败陈午,俘获冉良,当时冉良年仅十二岁,石勒让石虎收冉良为养子,并改名为石瞻。石瞻生下冉闵,跟随其父效命后赵政权。冉闵自幼机敏果敢,石虎非

  • 阳平关之战最后的结局怎么样?曹操是如何获胜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曹操,汉朝

    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经常有人慨叹,东汉光武帝刘秀是真正的“位面之子”,运气好到爆,人生非常完美,似乎上天都在帮助他。比如昆阳大捷,刘秀几乎已经陷入绝境,突然一阵飞沙走石,帮助刘秀击溃了新莽军队。其实,古往今

  • 杀陆逊无异于自毁长城 孙权为何还要那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孙权,陆逊

    还不了解:孙权杀陆逊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啥孙权宁毁自家长城,也要除去陆逊?孙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统治者,从父兄手中继承得到江东大业,虽然没有达到父兄那么大的成就,但在他的治理下,东吴也算是雄霸一方。陆逊是东吴名将,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三百里打败了刘备军队,一战成名。然而

  • 周亚夫最后会被汉文帝除掉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周亚夫,汉朝

    周亚夫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每一个王朝的建立,除了需要君王的统治,还需要许多大臣的共同努力,而一些颇有能力之人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君王的左臂右膀,并获得了滔天的权势。然而,面对着众人的吹捧,有些人却有点得意忘形了,最终获得了凄惨的下场。在中国古代,就有一位名

  • 水浒传中李应在梁山是什么排名?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李应,宋朝

    李应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扑天雕”,郓州人氏,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梁山算是宋朝比较反映现实的地方,由于天下动乱,无人可以挽救天下苍生,比如励志抗击金人,换得百姓一个太平的岳飞,终究不过是苍凉一生,为帝王所忌惮,最终化为尘与土。就连岳飞都被冤枉,最终

  • 吕不韦的死具有哪两层含义?他为何在流放途中饮鸩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吕不韦,秦国

    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人,战国末期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他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后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 赵栱:宋徽宗赵佶第十六子,追封为郓王,谥号冲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赵栱,北宋

    赵栱(1110年-1112年),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十六子。母亲是乔贵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生于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十月。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正月十五日,赐名为赵栱,并授封淮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官职,封为定国公。于政和二年(公元11

  • 徐庶离开刘备是因为母亲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徐庶,刘备

    还不了解:徐庶和刘备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徐庶选择离开刘备,并不是因为他母亲,而是他发现了刘备的秘密。三国时期,我们都了解刘备手下有诸葛亮和庞统两位智者,为他出谋划策,殊不知在诸葛亮以前,刘备手底下也有一个厉害的谋士,这个人名叫徐庶,当年徐庶因为自己的母亲被曹操俘虏后,

  • 历史上汉中之战爆发于何时?曹操的损失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汉中之战,三国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历史上的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刘备和曹操在争夺汉中的过程中,双方集中了优势兵力和众多名将参战,仅次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这场战役持续了两年之久,最终,以刘备方获胜,曹操方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