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起带兵打仗了30多年 最后为什么会被秦王赐死

白起带兵打仗了30多年 最后为什么会被秦王赐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909 更新时间:2024/1/19 12:49:40

还不了解:秦国和白起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白起为大秦,忠心耿耿了30年,却惨遭秦王赐死,这是为什么?

在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文人墨客,武将豪杰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说起战国的武将,我想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想起一个人。

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武安君,秦国大将军,领军三十余年,先后历经七十余战,而未尝败绩。《史记》中直接为其写列传,可见地位赫然鼎鼎。

影视剧照“白起“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名将最终的结局却不是战死沙场,而是被自己辅佐了30余年的君王赐剑自刎,身首异处。他犯了什么事,为什么会“晚节不保”?

白起与秦昭襄王

白起其实并非秦昭襄王提拔起来的,而是芈太后时期的功臣宿将。

自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后,秦国无后,内乱,宣太后芈八子(芈太后)为巩固秦国政权,将在燕国作为人质的公子稷(秦昭襄王)接回秦国。但由于昭襄王年幼,不能理政,芈太后代为主政,其弟魏冉辅政。

而白起可以说白起是芈太后一首提拔起来的。秦昭襄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担任左庶长,南征北战20余年,到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前273年)南郡受封武安君,这期间一直是芈太后主政。

《芈月传》中孙俪扮演的芈太后

等到芈太后去世(前265年),秦昭襄王才开始真正主政,这时候的他已有58岁高龄了。许多大臣对昭襄王表面恭敬,暗地却是不屑一顾,认为秦国的强大都是芈太后之功,昭襄王不过是碌碌之辈罢了。

面对这样的恶劣的朝堂环境,昭襄王迫切的想摆脱芈太后的阴影,在军事上有所建树;恰逢秦伐韩,韩国不敌,想要割让上党郡给秦国以求和。

没想到上党郡守冯亭却私自联络赵国,赵国自然不愿放弃到嘴边的肉,一口吃掉了上党。这下秦赵交恶,秦昭襄王心想“夺回上党,打败赵国,那我的王位岂不高枕无忧了?”

所以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国伐赵,著名的长平之战爆发,白起一战斩首坑杀45万赵国大军,一举重创赵国的有生力量。同时,白起认为此时赵国主力尽没,是一举消灭赵国的好时机。于是再接再厉,长平之战结束后不到1年(前259年)便兵分三路,再次发动进攻,主力主力直扑赵国首都邯郸。

然而,白起没想到这竟然是他最后一次以大将军身份领军作战。

将相不和,君臣相忌

白起之死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秦昭襄王的心腹,丞相范雎

影视剧照“范雎“

在白起进攻赵国,打的赵国节节败退的时候。韩赵两国偷偷派出使者向秦国割地求和,同时使者苏代暗暗联络并收买丞相范雎,让他说白起的坏话。

范雎收下重金后向昭襄王说:“白起本就是大将军了,在大军中极具声望,再让他灭掉赵国那就是连当年周公也不及他了啊,王上届时应该如何自处呢?”,昭襄王一听有道理,不能让白起再获得灭国之功,于是下令让白起退兵。白起了解后对着众人大骂范雎奸臣误国,怠失良机,范雎了解后自然也是恼怒不已,从此二人便成为仇敌。

秦国退兵之后,赵国失地千里,40多万人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丈夫、父亲,举国悲愤,贵族不复往日的骄奢糜烂,国人一心想着报仇雪恨,内部空前团结。而所谓的割地求和不过是权宜之计,赵国在割地之时突然变脸,将本割让给秦国的土地送给了齐国,同时结成了燕韩赵魏齐联盟以抗击秦国。

这时候昭襄王才意识到自己被赵国耍了,大怒,欲派兵二次伐赵。但是白起却劝昭襄王,认为此时赵国已经与他国结成联盟,秦国连年征战,士卒疲敝不堪,需要休养生息。自己也卧床生病,无法领军,伐赵错过了最佳时机,所以暂不要轻动兵戈。

昭襄王抹不开面子,不听,派王陵率大军进攻赵国。结果王陵在邯郸城下大败,损失4万多秦国精锐。

这时候昭襄王没辙,只能派范雎来请他出兵,但是白起认为之前攻打赵国就已经错过最佳时机,现在又损失4万精锐,是不可能攻下邯郸的,再次拒绝领军。

范雎本就和白起有仇,回去向昭襄王汇报时各种添油加醋,说白起居功自傲,爱惜羽毛不愿领军。昭襄王自然大怒,认为白起不识好歹,但碍于白起的功勋,不好责罚。但是此时,白起与昭襄王之间已经出现裂痕。

杜邮自刎

白起不愿出战,而楚国春申君和魏国信陵君出兵十余万支援赵国,将秦军反包围,秦国伤亡惨重。白起了解后说:“当初昭襄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

秦昭襄王本就晚年掌权,权柄不稳,加上白起这样的国柱都说出如此之话,对他的威信是种极大的削弱,自然怒火中烧。直接将白起贬为庶人,强迫他去往前线。白起只能抱病前往前线,无可奈何本就是病痛之躯,如何走得快?

范雎看中机会,又在昭襄王面前给白起补刀,说白起“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意思时白起不服,一路都在抱怨秦昭襄王,所以故意走得慢。秦昭襄王这时候完全失去理智,直接派出使者带剑赐死白起。

影视剧照“白起无可奈何”

当白起走到杜邮的时候,使者追上了他,白起闻言后大叹:“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我用欺骗的手段把活埋赵军降卒几十万人,这就足够死罪了!”说完拔剑自刎。

至此,一代将星白起陨落。而秦昭襄王灭亡赵国的想法自然也如白起所说,早就错过最佳时机,最后也不了了之。直到30年后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赵国才被王翦所灭。

总评:

白起作为一名军事家,将领,其人的能力与功勋都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在政治方面,白起和岳飞是同一个级别。身为前朝将军,亲信遍布朝野,自己也很能打,这样本身就容易遭受猜忌,同时还得罪了身为秦昭襄王亲信的丞相范雎。

而在前线战事不利,国内怀疑昭襄王的执政能力之时,却没有站出来替自己君主分忧,反而屡屡跑来打昭襄王的脸,对昭襄王攻赵的战略决策说三道四,甚至抗命。换做任何上位者,都不希望有这样的手下。所以白起之死,在其自身本不懂政治,晚年爱惜羽毛却忽视了君王的感受,最后落得个自刎收场,惜哉?痛哉。

参考:《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标签: 历史秦国白起

更多文章

  • 豫妃博尔济吉特氏是如何进入乾隆后宫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豫妃,清朝

    乾隆帝的后宫中有这样一位神秘人物,在影视剧中的她总是给人一种很不着调的印象,她就是豫妃。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自古以来,皇帝作为一国之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也坐拥后宫佳丽三千,可谓是享尽了齐人之福。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皇帝们一般都会为了维持前朝的关系才迎娶这么多的女子入宫,对于她们并没有

  • 历史上刘岱兄弟是什么出身?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刘岱,汉朝

    刘岱,字公山,东汉末年兖州刺史,汉室宗亲,刘舆之子,刘繇之兄,汉末群雄之一。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汉末三国是一个大乱世,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董卓之乱时,天下州郡豪杰并起,不知道有多少大大小小的军阀。然而经过多年兼并混战,最终只剩下曹、孙、刘三家。今天咱们聊聊被刘岱、刘繇兄弟,作为声名远播

  • 汉朝时期刘邦分封的异姓王都是哪些人?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刘邦,汉朝

    汉高祖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中国象棋上有一个分界线,楚河和汉界,这其中便蕴含了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故事。秦朝末年,秦始皇的暴政统治加上秦二世的荒唐,使得百姓无法生存,最终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起义。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很多英雄豪杰涌现了出来,不过最后灭

  • 有哪些与李峤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李峤,唐朝

    李峤(645~714年),字巨山,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早年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小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武周时期,依附张易之兄弟。中宗年间,依附韦皇后和梁王武三思,官至

  • 代善在努尔哈赤死后为何不继承皇位?有何顾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代善,清朝

    代善,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次子,也是后来共同参政的四大贝勒之首。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作为大清开国君主的努尔哈赤,他的一生传奇和充满谜团,而最大的谜团,就是他究竟想让谁继承自己的君王位置?根据史学家推测,努尔哈赤无论传位给谁,绝不会传位给皇太极,那么皇太极究竟是怎么

  • 三国时期曹操为何要给送鸡舍香,给太史慈送当归?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曹操,汉朝

    曹操是个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书法上也有独到成就。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曹操经常干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比如年轻时候和袁绍一起抢新娘,讲笑话的时候胡子沾到菜汤都不在意。近来读《三国志》发现,他曾经分别给诸葛亮和太史慈写过信,而且送了一些奇怪的东西!送诸葛亮5斤鸡舍香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

  • 董卓是如何开启自己的官场之路的?他都做了哪些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董卓,汉朝

    大家对《三国演义》里的故事和人物多少都是熟知一些的,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董卓是东汉末年的权臣,出生于官宦家族,年轻时候的董卓也是个靠本事吃饭的人,甚至还有着行侠仗义的一面:“(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董)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诸

  • 在政治军事方面,姚璹有哪些成就?如何评价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姚璹,唐朝

    姚璹(shú )(632年-705年 ),字令璋,吴兴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武周时期宰相,史学家姚思廉孙子,博州刺史姚处平的儿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徽年间,举明经进士,候补太子宫门郎,迁秘书郎。学识出众。善于文辞,迁中书舍人,册封吴兴县男。武则天临朝称制,授

  • 关羽和张飞都有女儿 刘禅为何只娶张飞的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刘禅,张飞

    还不了解:刘禅和张飞女儿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何刘禅连娶了张飞的两个女儿做皇后,却不愿娶关羽的女儿?刘备他们三兄弟的事情大家应该都是非常清楚的,即便你没看过小说,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也听说过。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个人的帮助,他才有资本去闯荡一番事业,而且在以后成立国家的战争中

  • 有哪些与苏味道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苏味道,唐朝

    苏味道(648—705年),字守真,赵州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南赵村)人。唐朝宰相、诗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味道出自赵郡苏氏。自幼聪颖,并文才出名。20岁,举进士及第,授咸阳县尉,跟随名将裴行俭攻打突厥。武则天时期,历任中书侍郎、吏部侍郎、同平章事,两度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