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纸上谈兵主人公是谁(纸上谈兵故事人物赵括介绍)

纸上谈兵主人公是谁(纸上谈兵故事人物赵括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74 更新时间:2024/1/23 3:05:57

纸上谈兵的是历史人物是赵括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对于军事理论常识他虽然能够侃侃而谈,可是却并没有实战经验,只知道纸上谈兵,纸上谈兵来历出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如今人们习惯用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来形容空谈理论却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

一提到赵括,我们就想到纸上谈兵的故事。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些讥讽,或者是鄙视纸上谈兵主人公赵括。今天就撇开历史成见,好好谈谈赵括。

先看看赵括的出身,他出身当时的贵族世家。现在人一提到那个年代的贵族,不免会把他们往奴隶人民,把持朝政大权上去联想。

现代人当然知道世家垄断型权贵,是旧时代的产物,是不利于社会发展与进步。可是那个年代的贵族,与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

作为那个年代的社会精英,一般贵族世家都非常努力。他们从小接受的是上马能杀敌,下马能写。进朝廷能为君分忧,出朝廷能统领一方。他们对贵族子弟的教育,也是非常的重视。

在那个垄断式教育下,贵族弟子中的人才就成为国家人才的首选。赵括则是他们中的成绩佼佼者,可以说是一代青年才俊。

在秦国灭六国的战斗中,长平之战是一个转折点。赵国在当时非常强大,秦军只有吃掉赵军,才能扫去统一中国的最大障碍。当秦军与赵军对峙时,赵军主帅是老帅廉颇。

廉颇是个老帅,在与秦军碰了几次后。他看清楚了秦军的强大,已经超过了赵军。面对面硬碰,赵军会吃亏,或者是很难打败秦军。面对秦军的诱导,他当然选择以稳为主。

回归要塞,凭险据守。可是现实是,他要稳,国家却稳不起。在那个年代,很原始的陆路运输物资,粮草消耗非常大,成本非常高。路程稍远一些,路上会将消掉粮草物资的大半。

当然,秦军同样面临后勤囧境。双方对峙一段时间,发现谁都耗不起。廉颇知道,只要再坚持一下,秦军就会因为后勤问题不得不退兵。可是国力稍逊的赵国,首先出现了后勤艰难囧境。

面对囧境,赵王先却坐不住了,他无法接受如此消耗。而安插在赵国的秦间谍,当然要抓住对手的心态。对年轻的赵王一番添油加醋,成功使出了离间计。正合赵王心意之后,换帅已成必然。

换谁呢,在年轻一代贵族弟子中。赵王换上与他志同道合的赵括,就是要他短时间一举击退秦军。那么赵括是不是那种只会执行命令,不管实际情况,或者是没有看不见实际情况的能力?当然都不是。

年轻的赵括,当然建功立业心更加强烈。赵军当时有40多万人,军事素质也非常高。秦军虽然比赵军多,但是也没有对赵军形成那种压倒性优势。况且秦军远道而来,后勤上比赵军更是劣势。

面对秦军的引战,赵括认定。秦军就算是想要下套,他们也没有这个能力将赵军套住。反而会因为兵力分散,后勤跟不上而被赵军分散歼灭。

总知就是年轻气盛的赵括有点狂,不过安当时的情况,他的判断力还是非常正确的。秦军想要一口吃下赵军,按照当时战场情况看,根本做不到。

但是赵括没能想到,秦军这一次是铁了心要吃下赵军。在秦王亲自带领下,秦国上下团结一心。

他们进行的是全国动员,全民皆兵。当赵军果然出击后,秦军大量后援及时出现。一举将赵军困住,直到将其困死并且全部歼灭!

纸上谈兵的故事,它带给我们的可不仅仅纸面上的故事,它更应该为今天的我们带来深刻思考。

双方对峙不仅仅是实力的对抗,同时也是意志力的对抗。缺乏意志力的赵方,与全民皆兵的秦横对比,差的不是一个档次。

在得知赵军被困,赵国的选择是怂了。而不是,也做不到全民皆兵,前去解救被困赵军。高估自己,底估对手是很多时候容易犯的错。年轻人年轻气盛对的,可是你如果面对的对手是一个老江湖。

请谨慎相处,对方的能力可能会远超你之上。今天的我们读长平之战,一定要读懂其中的利害,不可再陷入赵军的覆辙之中。现在社会快速发展,中老年人中很多人的确老思想不行了。

可是不要错误的认为这是普遍现象,社会大权还是掌握在拥有大智慧的中老年人手中。虚心向他们学习,能够帮助年轻人更好更快的成长。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孟浩然是哪个朝代的诗人(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孟浩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

    孟浩然也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而且,他是唯一的一个没有入仕为官的著名诗人。起初他也曾试图做官,但在遭受挫折之后,他就远离了官场,一心隐居或旅游。与多数人相比,他确实是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依附权贵的另类。他的诗多描写田园生活,故他与同写田园诗的王维并列称作“王

  • 明朝九大塞王实力介绍(明初九大塞王势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朱棡是九大塞王中最跋扈的一位,经常擅杀下属,若非太子朱标多次维护,朱棡早就被朱元璋废了。朱棣经常奉命节制边塞诸军,征讨草原,燕王因此成为九大塞王之首。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元朝并没有彻底灭亡,只是退回北方草原,休养生息。为了消灭北元的残余势力,朱元璋曾经令徐达、蓝玉等人率领明军八次

  • 大唐盛世是指哪个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有多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

    大唐盛世是唐太宗李世民讲管理期间。李世民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有可能安定生产,耕作有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赋税劳役。“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

  • 如何评价大唐盛世的赞美(大唐盛世相当于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贞观之治使唐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国内呈现出繁荣景象,边境地区的稳定大大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同时许多国家的使者,商贾,学者,僧侣等来到唐朝访问,京城长安成为了世界性民族交流的大都会,长安城空前繁荣和安定。唐朝一共经历了两百多年接近三百年,唐朝皇帝一共有22位(包括女皇武则天

  • 孙权的老婆是谁(孙权的几个老婆分别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

    孙权的后宫嫔妃很多,并且彼此之间勾心斗角非常严重,甚至还发生了震惊整个东吴的大案:勒杀皇后案。这样势必造成皇位的传承不稳,没有好的继承人,更为日后东吴的灭亡埋下伏笔。孙权虽然在开疆拓土,雄霸天下的野心与能力上,比起孙策,孙坚尚有不足,但是在处理内政,保守基业方面,连曹操都不禁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然

  •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退避三舍的主要人物是晋文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

    退避三舍的主要人物是晋文公。城濮之战以尊王攘夷的名义图谋南下,与楚国争霸。晋国的军队为了避开楚军的北进锋芒,在没有战争之前主动退避三舍到了城濮,后来大破楚军,这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战。他使楚国相比发展的兵力第一次受到沉重的打击,中原小国摆脱了楚国的控制,归服了晋国。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

  • 宋朝都头是现在什么官(武松都头职务在当时有多大权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

    武松的都头职位是和现在的县公安局局长有点相似,公安局长手下也有不少的警察,主要的工作职能也是保护一方百姓和侦破当地的案件。而且他们的工资好像也是和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挂钩的。行者武松醉酒回乡路途景阳冈打死一只危害一方的白额大虫!当地县令得知武松这位"打虎英雄"后,将其封为阳谷县都头!这时有人就问了武松

  • 朱棣为什么要篡夺皇位,削藩只是导火索(朱棣早就想当皇帝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

    了解明朝历史的都知道朱棣的皇位是从侄子朱允炆手中抢过来的,那么朱棣为什么要篡夺皇位了?其实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因为朱允炆削藩政策触动了朱棣的利益威胁了朱棣的生命,第二个则是朱棣势力强大有野心早就想当皇帝了。1、削藩严重威胁朱棣朱元璋当时为了防止大臣掌权篡位大肆分封自己的皇子们,因此明朝初期就出

  • 赵云的武器是什么,青釭剑和亮银枪(正史中赵云只拿普通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

    在《三国演义》中,对于武将的战斗以及武将的装备描写都非常的详细,不少武将都有非常著名的武器,例如吕布的方天画戟、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等等,那么赵云的武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青釭剑和亮银枪,他拿着这两把武器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无一败绩。1、青釭剑青釭剑原本是曹操的武器,曹操将其给予夏侯恩佩戴,希望他能够在长坂

  • 李白最崇拜的三国历史人物是谁?(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

    李白最崇拜的三国历史人物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因为通过我们读过的一些李白的诗当中可以看得出来,李白也是一个非常胸怀大致的诗人,他对于定国安邦很有自己的想法,因此事实上他特别崇拜那些有谋略、有能力的政治家,而其中诸葛亮更是他最崇拜的三国历史人物。并且他还因此写了多少关于诸葛亮的诗词,在李白的心目中诸葛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