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明朝的三大特务机构分别是什么?于何时建立

历史上明朝的三大特务机构分别是什么?于何时建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287 更新时间:2023/12/11 4:57:12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跟着小编一起探寻。

明朝的三大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以及西厂,成为中央皇权高度集中的表现,由于这三个机构直接听命于皇帝,所以权力特别大,生杀予夺,都在一念之间。很多官员和老百姓在这三个特务机构的控制之下,战战兢兢地苟且度日。就连《明史·刑法志》中就说道:“明代刑法大略,而以厂卫终之。”

最先设立的锦衣卫,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来改称为“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关于锦衣卫的强大之处,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有一个叫做钱宰的大臣,退朝之后在家里面吟了一首打油诗:“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但是到了第二天,朱元璋专门召见钱宰,一见面就对他说:“昨日作的好诗啊。”把钱宰吓得个半死。由此可见,朱元璋所建立的锦衣卫将自己的触角都伸到了官员们的家里了。

尽管如此,在明成祖又在永乐十八年设立东缉事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地点位于京师东安门之北。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紧接着,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

如果说锦衣卫还有专门的衙门以及正儿八经的官员坐镇的话,在遇到一些案件的时候还会有一套审理流程的,那么东厂和西厂呢,则没有了这样的流程,不管是不是属实,只要皇帝同意了,任何人都可以在不经审讯的情况下立即处死。可以说是非常变态的了。

那么,锦衣卫和东厂、西厂都作为特务机构,这样的机构设置会不会显得重复和多余呢?其实,这都是帝王之术的一种,为了平衡相互间的关系。就像某些大公司里面一样,针对同一个项目,要同时安排好几组人一起去做,还美其名曰“赛马机制”。除了这方面的考虑之外,还跟当时的环境相关。

在设立东厂的时候,锦衣卫已经不是那么地听皇帝的话了,对于皇帝的许多命令都是阳奉阴违,所以迫切需要一个由皇帝直接管理的机构来执行自己的旨意。于是东厂应运而生,成为皇帝的爪牙,四处兴风作浪。设立西厂的目的同样也是这样,因为锦衣卫和东厂都是前朝皇帝的专制工具,对于继任者可能并没有那么多的好感,甚至还会拖后腿,所以,为了抗衡,皇帝就只有设置一个能够由自己完全掌控的机构来对抗。因此,我完全有理由相信,要是明朝的历史再延续几百年的话,那么不只是锦衣卫,东厂,西厂这些特务机构,甚至连南厂北厂也会出现。

特别是每个王朝的后期,外戚和宦官对于皇权的影响是特别大的,在明朝同样也是如此,虽然没有记载明朝的外戚在朝廷弄权,但是宦官势力的极度膨胀,让每一个新登基的皇帝都如坐针毡,如崇祯帝在上台之后就立马收拾了魏忠贤,而明宪宗在扶植汪直成为自己的代言人之后,又因为一些事情将其革职查办,都是皇权和宦官的权力之争。在《明史》中记载了一个叫张永的宦官,就是这一个角色:“张永,保定新城人。正德初,总神机营,与瑾为党。已而恶其所为,瑾亦觉其不附己也,言于帝,将黜之南京。永知之,直趋帝前,诉瑾陷己。

帝召瑾与质,方争辩,永辄奋拳殴瑾。帝令谷大用等置酒为解,由是二人益不合。及寘鐇反,命永及右都御史杨一清往讨。帝戎服送之东华门,赐关防、金瓜、钢斧以行,宠遇甚盛。瑾亦忌之,而帝方永,不能间也。师出,寘鐇已擒,永遂率五百骑抚定余党。还次灵州,与一清言,欲奏瑾不法事。因为永画策,永大喜,语详一清传。是时,瑾兄都督同知景祥死,京师籍籍谓瑾将以八月十五日俟百官送葬,因作乱。适永捷疏至,将以是日献俘,瑾使缓其期,欲俟事成并擒永。或以告永,永先期入献俘,是夜遂奏诛瑾。”张永原本与刘瑾是一丘之貉,后来政见不一样,互相打击,而明武宗朱厚照正是利用了他们之间的矛盾,最终收拾了刘瑾。

而作为皇帝身边的人,宦官的势力又特别地大,当一个新皇帝上台想要夺回权利的时候,就必须仰仗自己信得过的宦官,与先皇的宦官势力做斗争,于是就陷入了这样一个死循环,新登基的皇帝培植新的宦官势力向老的宦官势力,等到老的那一批倒台之后,新的这一批又成为了朝廷的祸害,这就是很可怕的事情了!大家说是吗?

标签: 历史锦衣卫明朝

更多文章

  • 大文豪苏轼是怎么敷衍豪门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苏轼,宋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苏轼敷衍豪门的故事。据说,苏小妹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选婿。当时消息一传出,呈文求婚者不计其数。其中有一豪门公子叫方若虚,他对小妹倾慕已久,闻讯后连忙应选。他呈上得意诗文若干篇,谁知小妹一看,淡如白水,便提

  • 韩信能够称之为战神 韩信都参与过哪些经典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韩信,汉朝

    还不了解:韩信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有过哪些经典战役?为何能被称为战神?韩信的故事被传颂千年,直到今天,以韩信为原型的电视剧仍层出不穷。陈仓之战、安邑之战、京索之战、破齐之战、破代之战等都是韩信运筹帷幄取得全胜的大战,韩信的存在,为西汉建国之初消除了极大的威胁。韩信

  • 赵匡胤驾崩前明明有自己的儿子 皇位最后为何落到自己的弟弟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赵匡胤,赵光义

    对赵匡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50岁驾崩,他有儿子,为何要传位于其弟赵光义?公元976年,北宋开国之君赵匡胤突然驾崩在万岁殿中。彼时的他刚刚50岁,远没到“寿终正寝”的年龄。前一天晚上,他还召弟弟赵光义进宫饮酒。兄弟两一场宿醉,之后共宿于宫中。可谁能想到,第二天他竟

  • 三国时期势力割据,到底是谁在戍守边关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汉朝建立以前,就经历过一场大的动乱,中原大地最终被刘邦成功掌握,而汉朝末年,群雄并起,阿瞒挟天子令诸侯,从此以后,三足鼎立的场面初见端倪。虽说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诸侯割据时期,民众的生活比较艰难,但其中也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在历史画卷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笔。诚然,虽说三国时期的中原大地战火纷飞

  • 关兴和张苞结义的时候,为什么刘禅没参与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三国,关兴

    刘关张三兄弟桃园结义,关羽、张飞一生都忠心追随刘备,三兄弟之间的感情堪称是重情重义的典范。关羽和张飞都死得比较早,他们的儿子关兴、张苞都继承了各自父亲的勇猛,成为蜀国的猛将。关兴和张苞两人年纪差不多,关系也非常好,他们延续了父辈的感情,结为了兄弟。与父辈刘关张三兄弟相比,少了刘备的孩子刘禅。关兴和张

  • 张苞的实力如何?他的死对蜀汉影响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三国,张苞

    张苞作为张飞的儿子,实力自然也是不容小觑的。所谓虎父无犬子,虽然比不过他的父亲张飞,但在当时的蜀国也是很厉害的。在刘备死后,蜀国内部变得很不稳定,军心涣散,那时候便是张苞协助诸葛亮稳定军心。张苞张苞的实力在其父张飞死后,刘备为关张报仇伐吴的时候就具体表现出来了。他和关羽的儿子关兴一起,二人打的敌军节

  • 历史上吃货苏轼发明的美食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苏轼,宋朝

    众所周知苏轼不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还是个大吃货,美食家,那么他发明了哪些美食呢?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1、东坡肘子东坡肘子产生之功非苏轼,而在于苏轼之妻王弗。相传,王弗在家炖肘子时因一时大意,不小心让肘子焦黄粘锅,于是连忙加料再烹煮,以掩饰焦味。结果味道却出乎意料的好

  • 康熙为何不去安葬已死三十多年的孝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康熙,清朝

    众所周知孝庄是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的杰出女政治家,那么康熙为何不去安葬已死三十多年的孝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其中原因,一起看看吧。在我国古代传统的思想中最重要的就是入土为安。死后能够入土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了。可是康熙皇帝为何如此不“孝”?祖母已经去世三十多年了还停放在宫殿中。孝庄一生几乎

  • 历史上雍正登基后为何要改养心殿为寝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雍正,清朝

    历史上雍正登基后为何要改养心殿为寝宫?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关于雍正胤禛继位,民间流传有许多说法。其中最为着名是改写遗诏。其实稍一分析,这种传说是站不住脚的,清朝的遗诏是用满文写的,改写一事实在不大可能。但暗害一说却不能完全排除。康熙

  • 康熙是清朝历史上立后最多的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康熙,清朝

    想知道一生多情,寿命又长的康熙是不是清朝历史上立后最多的人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盘点一下他的女人,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1.孝诚仁皇后(1654年2月3日—1674年6月6日):赫舍里·芳仪皇后,生于1654年2月3日(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咯布拉之女,世袭一等公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