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驾崩前明明有自己的儿子 皇位最后为何落到自己的弟弟身上

赵匡胤驾崩前明明有自己的儿子 皇位最后为何落到自己的弟弟身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079 更新时间:2023/12/22 14:56:57

赵匡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50岁驾崩,他有儿子,为何要传位于其弟赵光义?

公元976年,北宋开国之君赵匡胤突然驾崩在万岁殿中。彼时的他刚刚50岁,远没到“寿终正寝”的年龄。前一天晚上,他还召弟弟赵光义进宫饮酒。兄弟两一场宿醉,之后共宿于宫中。

可谁能想到,第二天他竟然就这么离奇的死了。

死者已矣,接下来最重要的事当然是让继承人来承继大统了。封建社会的皇位传承,向来是父死子继。赵匡胤共有四子:长子赵德秀、次子赵德昭、三子赵德林、四子赵德芳。

长子、三子早早亡故,按理说新君当在26岁的次子赵德昭及18岁的四子赵德芳中产生。在这里我为什么要强调他两的年龄?因为他们已然成年,都可以担当大任了。如若还是孩童稚子,则可另当别论。

但结果却出乎意料。赵匡胤并没有按照传统,将皇位传给两个已成年的儿子中其中一位,而是将皇权交给了他弟弟,也就是在他驾崩前一位陪他大醉一场的赵光义。

赵匡胤为什么这样做?难道是赵光义陪他喝高兴了,所以决定送赵光义一座江山。如果赵匡胤真有这么草率,他恐怕当不了开国皇帝。

那么真相究竟如何?

首先、是杜太后遗命:兄终弟继

建隆二年,赵匡胤生母杜太后患病在床。作为人君,赵匡胤自然要做天下孝子之典范,于是亲自服侍太后用药进食,从不不离左右。可孝顺并不能包治百病,杜太后的病情仍在一日日加重。

杜太后心如明镜,了解自己时日无多了,便召来宰相赵普来听取遗命。等到赵普到了,杜太后便问赵匡胤:“你了解你得到天下的原因吗?”

赵匡胤正处在悲泣中一时不知如何回答,等到杜太后问第二遍时,他才说道:“我所以能得天下,完全是父母积德所致!”

父母积德就能做皇帝?杜太后虽然活不长了,但她没糊涂,这点奉承的话能听不出来吗?

她正色说道:“不对,你能得天下,是由于周世宗让小孩子主宰天下的原因!如果周氏有年长德高的皇帝,天下难道会成为你的吗?你去世后应把皇位传给你的弟弟。天下太大,头绪太多,如能立长者为君,才是国家的福气!”

杜太后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是让赵匡胤百年后不可将皇位传给儿子,得传给一起打江山的弟弟赵光义。

赵匡胤内心究竟情不情愿我们不得而知,但母后临终遗命是绝不可违背的,当即叩头悲泣说:“我不敢不听你的教导。”等于同意此事。

太后又叮嘱赵普:“你一起记住我的话,断不可违背。”

赵普于床前写成誓书,普于纸尾写‘臣普书’。藏在金匮,命谨慎小心的宫人掌管。这便是历史上的金匮之盟。

其次、赵光义羽翼丰满,若立子为弟,天下定难太平

赵光义可不是靠母亲“遗命”捡漏成为皇帝的平庸之人。据《宋史》记载,他从小就卓尔不群,跟小孩子一起戏耍时,大家都害怕地服从他。

从小便是“孩子王”长大后更不得了。鼻梁高耸,隐隐有真龙之象,且面相庄重威严。旁人一看就不看小视了他,了解他将来会成为大人物。

并且天性喜欢学习,所以他父亲统兵淮南,攻破州县时,对于财物分文不取,只是搜求古书给他,还经常对他告诫、勉励。赵光义因此学问精深,成为哥哥的左膀右臂。

赵匡胤建立宋代,任命他为殿前都候,领睦州防御使。亲征泽州、潞州时,赵光义以大内点检的身份留守东京,不久便领任泰宁军节度使。

等到赵匡胤亲征李重进时,赵光义为大内都部署,加给同平章事,行使开封尹的职权,又加官兼中书令。

赵匡胤亲征太原时,赵光义改为东都留守,另外赐给他府第,门前可列仪仗,封为晋王,位次排在宰相之上。

能够位极人臣之巅,赵光义可不是靠着关系。而哥哥能如此器重、提拔他,正是源于他出色的能力、手段。包括赵匡胤能做皇帝平天下,赵光义都居功至伟。

在赵匡胤心中,这个弟弟确实是治国之大才,所以他才会陌许赵光义一步步营建自己的势力。

可等到赵光义羽翼丰满之时,赵匡胤却已是有苦难言,悔之晚矣了。自己在位,赵光义便是联合了朝野上下所有大臣,也断不敢有二心。可自己要是不在了让儿子继位,如果赵光义有想法,后人哪里是他的对手?

从这点看,赵匡胤传位给弟弟乃是无可奈何之举。但从历史的浩浩大潮来看,让赵光义当皇帝,赵匡胤并没有选错人。

首先赵光义确立了宋代文治的基调,而这一基调直接影响了宋代后续的300年。

赵光义登基之初,便采取很多招揽人才的措施,扩大了科举考试的招生人数,让更多的能人才能有机会国效力。同时,还设立审官院等机构,加强对官员的考核,进一步限制节度使权力,力图改变武人当政的局面,确立文官当政的政治生态。这些措施顺应了历史潮流,为宋代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使宋代逐渐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文治最繁荣的一个时期。

其次在政治制度上,赵光义制定了路官制度,把全国分成十几个路,分设安抚司(负责兵民之政)、转运司(负责财政)、常平司(救济)等,称其长官为"使"。这个制度把以前由藩镇掌握的权力分散,大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军事上,亲征太原,消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虽未收复燕云十六州,但也算完成基本统一。

在位二十一年,惋惜是励精图治,对宋代有功而无故。即便称不上圣君,但“英主”当之无愧,绝对对得起传位给他的哥哥赵匡胤。如果不是受“烛光斧影”疑案的影响,他的历史评价应当更高。

结语

赵匡胤之所以没将皇位传给儿子,有两点原因。

其一是母亲杜太后吸取了前朝幼君当政导致亡国的教训,遗命他传位给跟他年纪一般大的弟弟;

其次是赵光义已经培养起了属于他的政治势力,如果让儿子继位,是决计没法跟他扳手腕的。

但赵光义当皇帝后,可没把皇位再传给兄弟了,他百年之后安排自己后人继承。皇位归属至此在光义一脉延续,本该代代传承皇位的赵匡胤后人反而就此沉寂。直到宋高宗时,才发生了变化。

身为光义一脉的高宗,却是个念旧感恩之人,在决定由谁继承皇位时,他考虑道:“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却不得享有,时运艰难,流落可悯。朕如果不效法仁宗,为天下计谋,拿什么来告慰祖宗在天之灵呢。”于是决定立赵匡胤后人为太子。

至此,宋江山重新回到了赵匡胤一脉。

标签: 历史赵匡胤赵光义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势力割据,到底是谁在戍守边关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汉朝建立以前,就经历过一场大的动乱,中原大地最终被刘邦成功掌握,而汉朝末年,群雄并起,阿瞒挟天子令诸侯,从此以后,三足鼎立的场面初见端倪。虽说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诸侯割据时期,民众的生活比较艰难,但其中也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在历史画卷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笔。诚然,虽说三国时期的中原大地战火纷飞

  • 关兴和张苞结义的时候,为什么刘禅没参与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三国,关兴

    刘关张三兄弟桃园结义,关羽、张飞一生都忠心追随刘备,三兄弟之间的感情堪称是重情重义的典范。关羽和张飞都死得比较早,他们的儿子关兴、张苞都继承了各自父亲的勇猛,成为蜀国的猛将。关兴和张苞两人年纪差不多,关系也非常好,他们延续了父辈的感情,结为了兄弟。与父辈刘关张三兄弟相比,少了刘备的孩子刘禅。关兴和张

  • 张苞的实力如何?他的死对蜀汉影响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三国,张苞

    张苞作为张飞的儿子,实力自然也是不容小觑的。所谓虎父无犬子,虽然比不过他的父亲张飞,但在当时的蜀国也是很厉害的。在刘备死后,蜀国内部变得很不稳定,军心涣散,那时候便是张苞协助诸葛亮稳定军心。张苞张苞的实力在其父张飞死后,刘备为关张报仇伐吴的时候就具体表现出来了。他和关羽的儿子关兴一起,二人打的敌军节

  • 历史上吃货苏轼发明的美食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苏轼,宋朝

    众所周知苏轼不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还是个大吃货,美食家,那么他发明了哪些美食呢?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1、东坡肘子东坡肘子产生之功非苏轼,而在于苏轼之妻王弗。相传,王弗在家炖肘子时因一时大意,不小心让肘子焦黄粘锅,于是连忙加料再烹煮,以掩饰焦味。结果味道却出乎意料的好

  • 康熙为何不去安葬已死三十多年的孝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康熙,清朝

    众所周知孝庄是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的杰出女政治家,那么康熙为何不去安葬已死三十多年的孝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其中原因,一起看看吧。在我国古代传统的思想中最重要的就是入土为安。死后能够入土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了。可是康熙皇帝为何如此不“孝”?祖母已经去世三十多年了还停放在宫殿中。孝庄一生几乎

  • 历史上雍正登基后为何要改养心殿为寝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雍正,清朝

    历史上雍正登基后为何要改养心殿为寝宫?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关于雍正胤禛继位,民间流传有许多说法。其中最为着名是改写遗诏。其实稍一分析,这种传说是站不住脚的,清朝的遗诏是用满文写的,改写一事实在不大可能。但暗害一说却不能完全排除。康熙

  • 康熙是清朝历史上立后最多的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康熙,清朝

    想知道一生多情,寿命又长的康熙是不是清朝历史上立后最多的人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盘点一下他的女人,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1.孝诚仁皇后(1654年2月3日—1674年6月6日):赫舍里·芳仪皇后,生于1654年2月3日(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咯布拉之女,世袭一等公索

  • 淝水之战是如何爆发的,战争的经过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南北朝,淝水之战

    373年秦取梁、益二州,以杨安镇成都,毛当镇汉中,姚苌镇垫江,王统镇仇池,东晋军退据巴东。太元元年〔376年〕,孝武帝司马矅开始亲政,谢安升中书监、录尚书事,总揽朝政,陈郡谢氏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同年,苻坚统一了中国北方,前秦与东晋的战争已经临近。当时的东晋,长江上游由桓氏掌握,下游则属

  • 刘禅资质平平,为何刘备要让他继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三国,刘禅

    刘禅是蜀汉最后一任皇帝,他的父亲刘备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母亲也是昭烈皇后,出生是非常好了。可是他本人却资质平平,被称为是扶不起的阿斗,那么他凭什么能当皇帝呢?首先,刘禅既是嫡子又是长子。了解古代制度的人都知道古代是非常注重嫡庶尊卑的,而刘禅作为刘备的嫡长子,在出身上占尽了优势。一般这种出生下,只要不

  • 刘邦知道吕雉有野心 刘邦为什么还给吕雉参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刘邦,吕雉

    还不了解:汉高祖和吕雉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高祖刘邦明知吕后有野心,为何还要纵容她参政?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汉朝在其中占据了四百多年,延续的时间在朝代中算是比较长的,而在汉高祖刘邦开辟汉朝之前,秦朝的出现虽然伟大,但是短暂,不过秦朝虽然在历史上仅仅占据了十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