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哈密争夺战起因是什么?最后的结果如何?

哈密争夺战起因是什么?最后的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043 更新时间:2024/2/21 19:33:56

哈密(今新疆哈密)是从前汉朝西域与唐朝伊州之地。汉武帝曾经设置酒泉郡、张掖郡、敦煌郡,即明清的甘、凉、肃。又在玉门关设置通往西域的都护及戊巳校尉,以阻断匈奴单于的右方,即后来的哈密;西晋时,为凉州牧张寔占领;三国时期,魏国又打通西域;隋朝隋炀帝裴矩进《图记》,抵达玉门关,设置伊吾镇、且末镇;唐朝时期,哈密隶属陇右道,安史之乱时,被吐蕃占领。

此地地表无水源,常年寒冷,多有积雪,雪融了方为水源。元朝时,封兀纳失里为威武王,占领此地;明朝初期,朱元璋平定陕西甘肃后,在嘉峪关以西不设置行政官署。

明朝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都督濮英屯兵西凉,奉命进兵哈密。占据此地的元裔兀纳失里遣使请降。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哈密使臣回回阿老丁向明朝贡马,诏赐文绮,遣往畏兀儿地方宣谕。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哈密王兀纳失里,遣长史阿思兰沙、马黑木沙贡马。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因兀纳失里阻断交通,抢夺贡物,追杀路经哈密的各国使者,中原与西域的交通断绝。太祖朱元璋命都督佥事刘真偕甘肃都督宋晟率兵攻占哈密,兀纳失里携眷逃跑。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兀纳失里贡骡马请罪,太祖许其复国为王。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兀纳失里死,其弟安克帖木儿继肃王位。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特许安克帖木儿“以马市易”,首次贡马四千七百四十匹,明朝政府照价付值。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诏封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并在此地设置哈密卫。

此时,嘉峪关以西有七个卫所:哈密卫、安定卫、阿端卫、赤斤蒙古卫、曲先卫、罕东卫、罕东左卫,其中,哈密卫最西。此地向东一千五百里抵达肃州、向西一千五百里抵达吐鲁番,向北数百里抵达瓦剌,并以天山为边界。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安克帖木儿卒,诏封安克帖木儿兄子脱脱为忠顺王。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置哈必卫,设指挥、千户、百户等官,又以周安为忠顺王长史,刘行为纪善辅政。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脱脱暴死,诏封脱脱从弟兔力铁木儿为忠义王。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哈密卫增设僧纲司,专管佛教事务。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员外郎陈诚,户部主事李暹出使西域,途经哈密,次年返回。

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哈密上贡硫磺,明仁宗称哈密必须开始设置边防,同年兔力铁木儿死。次年,诏封脱脱子卜答失里嗣忠顺王。

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因卜答失里年幼,诏命兔力铁木儿之子脱欢铁木儿为忠义王,同理国事。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脱欢铁木儿死,诏封其子脱脱塔木儿为忠义王。不久亦死。正统四年(公元1440年)十二月,忠顺王卜答失里死后,诏封其子倒瓦答失里为忠顺王。

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瓦刺乱军围攻哈密,杀死头目三人及城外男女五十余人,虏去忠顺王母和部众千余人。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倒瓦答失里去世,其弟卜列革嗣忠顺王。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卜列革卒,无子,王母驽温达失里主国事。哈密被北部瓦刺攻占,王母及亲属头目逃奔苦峪(玉门关西南)避难。哈密人民大批流亡关内。

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明朝兵部上奏,请求收复哈密,由是命把塔木儿为右都督守哈密。当时,吐鲁番强盛,拥兵五万,其中速檀阿力威胁哈密、赤斤当地民众。甘肃巡抚娄良上报,兵部尚书白圭请求支援。于是,举荐高阳伯李文、右通政刘文,前往经略,部队刚抵达哈密时,哈密叛军已经溃散。然而,刘文不敢深入,仅仅调遣罕东、赤斤镇守苦峪,并带领大军返回,此举招致速檀阿力藐视明朝军队,并更加大胆地侵犯哈密。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命哈密故忠义王脱欢铁木儿外孙、都督同知把塔木儿为右都督,摄行国王事。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把塔木儿死,其子罕慎请嗣父职,明廷准嗣都督职,但不准主国事。哈密仍无王。

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吐鲁番速檀阿力率兵攻破哈密,掠王母及金印,派其妹夫牙兰据守。次年,以哈密头目脱脱不花等为指挥佥事等官,命暂住苦峡城,由都督罕慎暂行统辖。

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吐鲁番速檀阿力遣使赤儿米郎来贡,称王母已经去世,等明朝使者抵达后,即归还金印城池,然而,其语气并不真实。同年冬天,更铸哈密卫印赐给罕慎,在苦峪建立卫所并占领,给予土田及牛具谷种。

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速檀阿力去世,其子速檀阿黑麻继任。此时,甘肃抚臣王浚,请求趁机离间收纳罕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都督罕慎联合赤金、罕东二卫,率兵万人收复哈密。罕慎因功晋封左都督。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冬十一月,罕慎入哈密,嗣忠顺王。然而其贪婪残忍,为民众所怨恨。

标签: 历史明朝哈密争夺战

更多文章

  • 曹髦身为傀儡皇帝,真的有机会击败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三国,曹髦

    曹髦,字彦士,在《三国志》中与曹芳、曹奂合称“三少帝”。曹髦的祖父是曹丕,父亲是曹霖,他在仅有4岁的时候,就被封为了郯县的高贵乡公,因为他天资聪颖,所以经常得到人们的赞赏。这里说的就是曹髦被迎进洛阳的时候,仍旧自称是臣子,不愿意乘车,而是和臣子一样步行至宫殿的事情,由此显示出曹髦的知情知礼和善解人意

  • 太史慈是怎么死的?三国少有的文武双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三国,太史慈

    孔融在被困北海之后,因为自己心中的执念所以根本不想离开。而当时太史慈因为母亲的嘱咐,所以在敌军没有一点注意的时候也偷偷溜入了孔融的队伍之中。当时,由于敌军的包围并不是很密集,所以太史慈也劝孔融主动杀出。孔融一心想等外援,所以并未听太史慈所说。但是,敌人不可能等着孔融将外援带过来,所以,当外援还没到的

  • 张飞在蜀汉的地位有关羽高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三国,张飞

    张飞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都是一个五大三粗的武将的形象,而且蜀汉刘备是皇帝,皇帝的地位和权力自然应该是最大的,因此很多人都无法想象,张飞在蜀汉的权力到底有多大。实际上,张飞的权力甚至比刘备还要大,是蜀汉最有权力的人,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何张飞会拥有那么大的权力,张飞难道在蜀汉的地位比刘备还要更高吗?1、

  • 刘邦最恨的人就是雍齿 雍齿最后为何还能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雍齿,刘邦

    雍齿是叛徒,刘邦最恨他,为何最后还给他封侯得以善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汉高帝刘邦本就是个猜忌心极重的人,他先后分封的八个异姓诸侯王中只有赵王张耳和长沙王吴芮善终,像韩信、彭越、英布等人都被其以谋反罪诛杀。然而在跟着刘邦奋斗的这批老友中,最后都

  • 刘邦没有下令杀韩信,为何吕后却主动出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汉朝,刘邦

    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英雄好汉不在少数,能够称得上国之将领的更是不计其数。几千年的光阴流转,给我们后人带来了许多佳话,成为无数人向往的典范。在我们的印象中,一向是乱世之中出英雄,自古的一些将领都是在乱世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例如我们所熟知的韩信。韩信的军事才能我们有目共睹,秦朝末年的动乱之中,韩信投靠

  • 诸葛恪是东吴的权臣,他最后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三国,诸葛恪

    诸葛恪字元逊,是诸葛瑾的长子,少年成名,“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孙权第一次见到诸葛恪时,就称赞道:“蓝田生玉,真不虚也。”由于诸葛恪反应快、善言辞,孙权对他很看重,因此有意在政治、军事方面培养他。到了孙权晚年,昔日东吴的元勋老臣早已相继过世,而太子孙亮年纪尚幼,“朝臣咸皆注意于恪”。孙权病重后,征召

  • 九子夺嫡中的九个皇子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清朝,皇子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九子夺嫡的故事。当年康熙帝光是儿子就有二十四个,但是参与抢皇位这个香饽饽竞争的只有九个,小编表示其他没参与的子弟你不能说他没野心,他们只是有自知之名且低调惜命而已。那么作为当爹的康熙其实还是很乐衷于看哪个儿子

  • 真实的马超是怎样的人?和演义中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三国,马超

    提到马超这个人物,我们都知道他是三国时期蜀汉五虎将之一,帮助刘备建立蜀国的功臣。很多影视作品还有游戏中都能见到马超的身影,而人们对他的印象往往是“战神”一般的人物,实力非常强大。不过仔细想想,多数人对于马超的认识好像都只停留在马超武艺如何这个层面上,对他的为人并不是很了解。当然,真实的马超可不是我们

  • 关羽拒绝孙权的提亲,他的女儿最后嫁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三国,关羽

    在三国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众多风流人物之中,关羽忠肝义胆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历代帝王都不断对其加封,特别是在清朝时期,每位皇帝不断对他增加封号字数,到了光绪年间,关羽封号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在今天,也有很多人将关公供奉起来,就是因为他的大义。不仅如此,关羽

  • 朱棣出一道上联,一位和尚是如何对出下联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明朝,朱棣

    中国上下5000年历史文化悠久,对联文化也是被广为流传。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对子,对联讲究的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一字一音的均是中华言语独特的艺术形成,是中华的文化瑰宝。时至今日我们逢年过节还是会贴对联,继续传承我们的古老的文化。历史上的对联高手有很多,有北宋的文豪苏轼,明朝第一才子解缙,还有清朝